第323章 兖州府衙的讲话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2,273

  兖州知府衙门大堂。

  知府邓藩锡,同知李昌期等一众官吏,与王希贤,杨朴,柏永馥,虞绍勋众将,簇拥着韩烈在大堂之上坐了下来。

  邓藩锡虽然在第一次兖州之战中,在韩烈的支援下,保住了兖州府。

  但是鲁王朱以派被杀,鲁王府被攻入城中的建奴焚烧。

  导致邓藩锡受到牵连,要不是韩烈的保举,他别说保留职务,早就被革职查办了。

  这也是他最近三年来,没有获得升迁的原因。

  其次,根据任期,邓藩锡到今年,实际也刚满三年期限。

  因为当初建奴攻打兖州府时,他实际刚刚履职上任。

  “诸位大人,将军们辛苦了,这次建奴围城,你们应对有方,周边州县百姓,得到妥善安置,尔等皆有功绩。”

  韩烈落座之后,率先对在座的文武官吏,这段时间来的功绩,表示了肯定。

  “皆赖大将军运筹帷幄,卑职等不敢居功。”堂下众人纷纷谦虚的推让道。

  韩烈摆摆手说道:“有功则奖,有过则罚,这是我一贯的主张。”

  “如今本官出任山东,凤阳,漕运三镇总督,节制河北,河南,山东六镇军务事宜。”

  “有推选各镇巡抚,总兵的职权。”

  “这是陛下的信任,本官也是深感责任重大。”

  “如今东昌府,临清关,济南府失陷,山东布政司行省,尚不完整。”

  “但是各府州县的民生工作,我们还是做好。”

  “下一步,本官要继续用兵,第一站必须收复济南府。”

  “还望诸位大人,将军们恪尽职守,整顿军务,安抚民生,不可懈怠。”

  “待收复济南府,本官定会上报朝廷,为诸位请功,论功行赏。”

  韩烈这话倒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

  就比如邓藩锡,为人严谨,执法严格,韩烈已经决定,一旦收复济南府,就举荐他担任山东按察使一职。

  还有兖州府同知李昌期,通判樊吉人,推官郝芳声等人。

  以及济州知州朱光,兖州卫指挥使丁文明,指挥同知陆明,济州守备严忠。

  这些人有的是他朋友,有的是昔日同僚,但这几年来,大家都对韩烈形成朋党之势,向来都是共进共退。

  如今韩烈掌权,这些人肯定要启用,而且还要进行升迁。

  毕竟大家跟着你同进退,可不是为了理想,而是看好你的前途,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前途。

  总不能韩烈一个人吃肉,大家喝汤都喝不上一口吧?

  “为大将军效劳,我等不敢居功。”

  得到韩烈的承诺,众人心中欣喜,但嘴上还是得礼让一下。

  “这次莱芜一战,我军缴获了一百二十万贯钱财,这笔钱财我决定拿出来,犒赏三军将士。”

  “在座诸位大人和将军们,财我就不赏赐给你们了,等到收复济南府后,我一起进行封赏。”

  韩烈对于大家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没有打算封赏文武官吏,但是韩烈也没有打算一毛不拔。

  只见他微微一笑,扬声说道。

  “目前军中还有五百多匹,有些损伤的战马,虽然无法驰骋沙场,但骑乘拉车还是没有问题。”

  “你们每个人宴会结束后,一人去营地领取四匹战马,作为你们的赏赐。”

  “我等谢大将军。”堂下的王希贤,罗平安,崔定国等将领,都有优良的战马,倒是没有太大的波澜。

  但文官李昌期,范淑泰,樊吉人,还有地方卫所的丁文明,陆明等人,还是颇为高兴。

  如今战事频繁,牛马价格一年年暴涨。

  市场上没有官府公文,更是禁止买卖。

  在一些地下交易市场上,一头耕牛的价格,已经涨到三十两银子。

  一匹驽马的价格,也价值二十两银子,普通战马的价格,也涨到了四五两银子。

  上等的战马,一百两银子都买不到,更别提千里马。

  韩烈一口气赏赐他们四匹受伤的战马,少说也值一百多两银子。

  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笔可观的赏赐。

  要知道明朝的文武官吏,俸禄可是历朝历代最低。

  一个完全清廉县令,绝对会连家人都养不起,这就是大明官吏的现状。

  但一个七品以上的官吏,即便再清廉,也会有一些格外的赏赐,以及人情往来,怎么说也不会真的穷的揭不开锅。

  顶多是生活上贫苦一些,无法雇佣署官幕僚帮忙做事,家中请不起奴仆伺候。

  面对大家的道谢,韩烈有感而发的笑道。

  “都说大明朝的官穷,我看啊,也不尽然。不然天下人也不会削尖脑袋要做官嘛。”

  “如今一个七品官吏,月俸也有八石米面,折合钱财价值最少得时候,也有十二贯铜钱,到如今折算成钱财,更是达到二十贯铜钱。”

  “加上还有职田,那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不至于根本活不下去。”

  “我认为咱们做官,不应该只是为了升官发财,贪官污吏不但走不长,也会遭到万民的唾弃。”

  “我们这些官吏啊,只有做到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这才是国家昌盛的基础。”

  “今天我有句话送给诸位,希望诸公能够自勉。”

  “前宋《官箴》之中,有句话说的好,那就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韩烈从开始封赏,讲到大明朝的官俸,再提到官员廉洁问题,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话语,虽然不是什么振聋发聩的言论。

  但却表达了他的立场,以及对在座众人的器重,也是一众鞭策。

  身为三镇总督,提督六省军务的大将军,韩烈如今的权势,不说权倾朝野,那也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我等谨遵大将军教诲。”

  韩烈的这番讲话,堂下文武官吏,都是打从心底认可的,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勇于任事,忠诚正直的官员来说。

  一个公平公正的政治生态,无论是对于他们个人,还是对于百姓来说,那都是一场福音。

  接下来几天,韩烈在兖州陆续召见了各州县官吏,深入的了解了这些官吏的能力和品性。

  同时还派出探子,前往各地打探民风,调查冬小麦耕种情况,以及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

  而且韩烈还亲自参与了三军将士的封赏活动,给青州,莱芜战斗之中,立下大功的将士,亲自赏赐了战袍。

  为了激励将士的功劳,韩烈在出征前,就下令缝制了虎头红色金丝锦袍,豹头青色银丝锦袍,狼头蓝色铜丝锦袍。

  用作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将士的奖赏,无论是将军,还是普通士卒,只要立下大功,都可以可以获得锦袍奖赏。

  这些锦袍不单单是战功的表现,也可以获得优先升迁提拔,以及金钱,还有名望的提升。

继续阅读:第324章 大将军的赫赫之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