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三言二拍,低调成婚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93,224

  “一家人不必客气,既然你喊我小姨,哪有什么打扰呢?”

  被韩烈一声小姨叫的心情愉悦的商景徽,一脸高兴的连忙招呼道。

  “坐下说话,我去给你们沏茶。”

  “庆之哥哥你坐,我去给小姨帮忙。”祁德琼找了个借口,跟着走出了房间。

  很显然这丫头有悄悄话要说。

  韩烈点点头,坐在桌前的他,随手拿起桌上刚才商景徽看的书,看了眼封面才发现这书,竟然是最早雕刻版的《警世通言》。

  这书的作者叫冯梦龙,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名气。

  就跟他的写的这本警世通言一样,也就是在江南民间有些传播。

  但在后世这本警世通言,与冯梦龙所著的另外两本书,合称为三言二拍。

  冯梦龙与三言二拍的名字,在后世这才真正算得上是声名大噪。

  而警世通言这部书,大体来说,应该分类与鬼怪爱情,民情传说类的小说情节。

  其中后世大名鼎鼎的《白蛇传》,就是出自与这部书中。

  “冯梦龙一生追求科举功名,到六十岁才取得一个贡生名额,如今也已经是古稀之年了吧。”

  冯梦龙的人生轨迹,韩烈倒是记忆深刻。

  说起来他前世的记忆之中,像曾樱,祁彪佳这样的明末巡抚,他记忆反而模糊。

  但那些留下著作的人物,他却是耳熟能详。

  比如毕懋康,毕懋良兄弟,作为火器专家的二毕,这几年一直在微山湖岛上隐居。

  被韩烈保护安置的妥妥当当,舒舒服服。

  再比如宋应星,汤若望这两人。

  汤若望在京师陷落前,被韩烈点名加入南下名单,虽然韩烈没有来得及拉拢安排此人。

  但现在汤若望在南都工部,担任着六品主事。

  其次是宋应星,他此前是亳州知州。

  卜从善占领亳州时,宋应星不为其用,被抓捕关押在亳州大牢。

  韩烈收复亳州后,宋应星得到释放,但在韩烈邀请他入大将军府时,被他婉拒,返回了江西老家。

  韩烈想着今后还有机会,倒也没有强求他留下。

  说起这些明末的科学人物,也是看到冯梦龙的著作,让韩烈有感而发。

  商景徽手中之所以有这本原装版警世通言,主要原因是冯梦龙与祁彪佳有几分私交。

  原因是十年前,冯梦龙在丹徒担任训导期间,政绩突出,受到时任常熟巡按的祁彪佳举荐。

  训导相当于教育局领导工作,从而使得冯梦龙得到升迁,不久出任为福建寿宁知县。

  在知县任上冯梦龙尽职尽责干满四年,因为为人耿直,在当地得罪不少人。

  因此,虽有政绩,却饱受打压,难以升迁。

  为此在崇祯十一年,也就是1638年后,冯梦龙任期满后,辞官回到故里,开始潜心打磨著作。

  而那些年里,祁彪佳的生活也不好过,先是父亲去世,后来母亲年迈去世。

  他在家为父守孝,赡养老母,直到母亲去世之后,他在守孝期满,也就是崇祯十五年才回到京师选官。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守孝是每个官吏,都迈步过去的一道坎。

  有的人运气好,父母一直健康长寿,有的早逝,从而避免了三年守孝,能够一直扶摇直上。

  也有人运气不好,十年之内父母接连去世,守孝下来就得五六年时间,从而仕途戛然而止。

  祁彪佳就是后一种,十年为官,六年在守孝,一年在尽孝。

  可即便如此,他凭借过人的才华,以及孝道之名,数年之间,累迁至三品官身。

  而这本原本警世通言,就是冯梦龙在祁彪佳出任山东布政使期间,派人送给祁彪佳雅正的。

  对于这类民间小说,祁彪佳没有瞧不起,但也不可能有精力去修正。

  所以这类书,自然就流落到了家眷手中。

  其中商景徽和祁德琼,就特别喜欢这书。

  值得一提的是,时年已经七十岁的冯梦龙,在历史上弘光被俘,南明灭亡之后,携家带口,变卖家产。

  毅然加入到了监国鲁王朱以派帐下,为抗清大业奔波,联络有志之士,积极参与抗清,直至七十三岁生命的尽头。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有尽头,那他的精神,显然是没有尽头的。

  冯梦龙青年时代,曾师从过熊廷弼,致力科举数十年,直到六十岁才获得一个贡生名额。

  就是考了一辈子的老秀才,获得殊荣。

  相当于一个候补举人名额,从而有了出仕的资格。

  并开始在丹徒担任训导,相当于教育局领导职务。

  可就是这么一个挣扎在社会下层的士人,他对于大明王朝,对于这个国家,始终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不但著作了三言二拍这样的名著,也为这个民族遗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作品,以及抵抗侵略的不屈精神。

  前世的时候,韩烈是看过三言二拍这部名著的。

  但这会重新翻开这书,他已然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

  冯梦龙有才吗?

  若用科举考场来评判,他似乎是不合格才是。

  毕竟一个考了一辈子的老秀才,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学识渊博才是。

  可从他的著作中来评价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不单单是个文学家,更是一个哲学家,以及思想家和爱国人士。

  他的书中的一些警示名句,如‘.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再比如‘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思危、思退、思变。’等等名言名句,无不是发人深思。

  正当韩烈看着冯梦龙的书籍,陷入沉思之际,祁德琼和商景徽端着茶具去而复还。

  “庆之也喜欢看冯公的书吗?”

  见韩烈捧着警世通言,看得颇为入神,商景徽一脸好奇的问道。

  说起来从小熟读诗书典籍的她,近年来最迷的书本,就是冯梦龙的著作的书本。

  里面的民间传说,鬼怪爱情,对于一个怀春少女来说,杀伤力不亚于后世某国某团的欧巴们。

  “冯公大才,其书中的故事,光怪离奇,却引人入胜,还蕴含人生哲学,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接过祁德琼递来的茶杯,韩烈轻抿一口,不由赞赏了一句好茶。

  但他的话却引起了商景徽的共鸣,就这样三人围着书本,深入的聊起了书中,彼此印象最深的故事。

  结果三人都不约而同的说到了白蛇传。

  最早一版的白蛇传,更多是鬼怪报恩的情节,直到清朝中后期,才演变成为许仙,白娘子,法海,西湖,雷峰塔的情爱故事。

  “哇,庆之哥哥,白蛇传的故事,竟然可以变得这么美好。”

  “你一定是那许仙下凡对不对?”

  “可惜我不是那白娘子呢。”

  当韩烈把后世白蛇传的故事,讲述了出来时,祁德琼拍着小手,一脸惊叹之余,忍不住轻叹着发出了一声叹息。

  “白娘子是仙女下凡,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怎么能够媲美呢?”

  商景徽偷偷看了眼一脸温柔的韩烈,心跳莫名的有些加速。

  因为晚上还有晚宴,韩烈陪着二女喝了一会茶,他便告辞而去。

  回到别馆主宅内,韩烈便对迎了上来的陈圆圆,李香君,顾媚三女说道。

  “祁家同意了亲事,祁大人表示,三日后在茱萸山别院,举行婚礼。”

  “这事都是你们给我闹得,以后主母入府,我看你们怎么办。”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韩烈,故作生气的看着三女,一副我没打算娶的,都是你们给我整的事情。

  “庆之莫要生气,我们姐妹不都是为了你好嘛。”

  顾媚娇笑一声,上前拉着韩烈的手臂说道:“那小娘子,不但长得漂亮,还性格温和,我们一定会和平相处的。”

  “圆圆,香君你们说是不是?”

  李香君甜甜一笑:“横波说的是,我们一定会把大夫人照顾好的。”

  陈圆圆虽然心中有些芥蒂,但这个时候,却也表现的十分平静的说道。

  “庆之放心,你的大婚,我们姐妹都会支持,绝不会给你拖后腿。”

  要说三女之中,陈圆圆原本是最有机会,成为韩烈正妻。

  一开始韩烈也确实答应娶她为妻,但因为当时她的身份不宜暴露,而不得不拖延了下来。

  后来崇祯横插一脚,让韩烈娶长平公主,陈圆圆就错过了机会。

  如今韩烈身份,关系到一个庞大的利益网。

  同时也为了婉拒弘光帝的旨意,他只能迎娶一个名门世家的清白女子为正妻,才能打消各方疑虑。

  陈圆圆也就注定,无法成为韩烈的正妻。

  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吧。

  经过三天的准备,韩烈在八月十八日,低调的茱萸山举行了一场内部婚礼。

  但八月十九日,韩烈携带新妻子祁德琼,却在徐州城高调亮相,抛洒了二十万枚铜钱,以及大量糖果,宣告了他完婚的喜讯。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告诉世人,他韩烈之前就完婚,至于迎娶公主一事,只能对不起了。

  徐州驿馆内传旨的太监,在得知消息后,只得灰溜溜返回了京师。

  二十日一早,韩烈在徐州东门外,送别了刘汉儒,孙传庭,曾樱三人。

  如今刘汉儒和孙传庭,算是绑在了韩烈的马车上了。

  原因很简单,刘汉儒的儿子刘楗,现在是韩烈的随军主薄参军,既是韩烈的心腹,也等同于人质。

  同样孙传庭的儿子,以及女婿现在,也都在韩烈军中历练。

  他们现在已然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诸公一路顺风,期待来日重逢,再把酒言欢。”

  一路送出十里,韩烈也不得不驻足,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庆之,后会有期。”孙传庭,刘汉儒,曾樱几人,纷纷作揖拜别。

继续阅读:第305章 推举老丈人为巡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