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东安门城楼上的韩烈,并不知道一百多里外的北通州码头上发生的事情。
即便他知道,他也绝不会为了周奎,却处置柏永馥和虞绍勋。
哪怕是太子开口,他也不会为了一个一无是处,反而像蛀虫一样,腐蚀着大明精血的国丈,去处罚帐下大将。
柏永馥和虞绍勋二人,虽然是刘泽清的旧部。
但二人自从归附韩烈之后,表现优异,作战勇猛,对韩烈忠心耿耿。
韩烈更是把二人视作臂膀一般的存在。
太子车驾虽然南下,但韩烈却并没有急着撤离。
因为他想要会会李自成,也好让李自成知道,即便他拿下京师,想要问鼎天下,也绝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趁着这几天时间,韩烈不但收编了东安门的七千京营人马。
还把他们尽数编入了火枪营的后军之中。
并且韩烈正式任命了姚成为前军参将,刘文昭为火枪营后军参将。
火枪营在收复归德府时,兵力已经扩编为了一万人,现在加入了这七千京营士卒。
人数增加到了一万七千人。
至于东安门提督刘继祖,这人可挂着左都督头衔,品阶从一品。
韩烈也没有打算收编此人,等撤出京师,回到南京之后,他肯定要担任京城防务的提督。
这点韩烈也私下承诺过他,这也是他愿意把兵权,主动交给韩烈的原因。
东安门的七千将士,可都是京营勇卫营的老兵,他们这几年南征北战,战斗力其实并不弱。
尤其是在火器操作方面,更是远胜大明很多边军。
因为勇卫营的士卒,一直都有装备火铳,鸟铳等火器。
韩烈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把这些将士,编入了火器营。
等撤回山东之后,这批将士换上火器局的燧发枪,立马就可以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一转眼几天时间过去。
东安门城头的七千将士,所有的家眷,通过东安门,尽数撤往了北通州。
这些将士的家眷,虽然无法乘坐船只前往山东。
但是负责陆路接应的忠武军,将会沿途保护他们,以及走陆路南下的京城百姓,撤往山东,或者南下南京。
东安门城头上的勇卫营将士,原本还有些担心,城破之后,生死难料,家人也会受到波及。
可这几天韩烈不但收编了他们,还把他们的家人,尽数送出了城,还每一个人发放了五十两银子安家费。
并承诺他们的家人,抵达济南府,兖州府之后,会统一安排房屋,田地,保证以后日子只会比京师安稳。
这一举动,起初将士们还有些怀疑。
可当天他们每个人就领到五十两银子,并准许他们带着家人,来到东安门集合南下时,将士们这些兴高采烈的确认了这事的真实度。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午时。
燕京西门外,出现了大顺军的先锋三万人马。
仅仅过了半个时辰,这支李自成帐下的中权亲军,前营制将军张鼐,便下达了攻城命令。
燕京西直门距离东安门,可是有十几里路程。
当消息传来时,韩烈倒是表现的很冷静。
刘继祖却显得很是慌乱。
“大将军,负责西直门的定国公,现在都跑了,这叛军一旦攻城,怕是一天都守不住啊。”
“要不我们赶紧撤吧?”
韩烈淡淡的笑看着他道:“撤肯定是要撤,不过你和文昭先走。”
“姚成,文昭,你二人率领帐下将士,前往北通州。”
“抵达城内之后,把这封军令给王希贤将军。”
“他会安排你们下一步行动。”
看到韩烈递来的军令,姚成恭敬的接在手中。
刘文昭迟疑的问道。
“大将军您不走?”
“我来给你们断后,你们先行一步。”
韩烈伸手拍了拍对方肩膀。
刘文昭是刘家最小的兄弟,也就二十出头的他,身上还没有多少贵族陋习。
因为年轻,身上还有一股热血,这点还是让韩烈颇为赞赏。
“大将军,卑职虽然能力一般,但也能骑马射箭,请让我留下来吧。”
刘文昭这些天跟随在韩烈身边,对于比自己还小一岁的韩烈,反而有了一种长辈般的敬重。
“行了,以后有你表现的时候。”
韩烈摆摆手:“姚成,护送刘都督,带文昭先走。”
“卑职遵命。”姚成这个兵马都司,是武进士出身,倒是颇有些本事。
眼下他被韩烈调任参将,虽然没有升官,也算是从城卫军,调入了野战军序列了。
“大将军,那我就先走一步了。”刘继祖倒是没有客气,拱了拱手他,转身而去。
“老罗,把我们带来的火药,沿着东安门左右两侧街巷,进行串联,浇上火油。”
“等我命令,点燃火药,烧毁东城区,咱们就撤出京城。”
起身走到城门楼外的韩烈,看着西门方向,这时耳边依稀能够听到攻城的喊杀声。
“末将遵命。”
“陈德,李牟,你们二人带着兵马,把东安门内的百姓,尽数驱逐出城。”
“这片区域我们要焚毁,他们留下也只是思路一条。”
“出城之后,给他们每人留下十天口粮,五两银子,让他们南下逃命去吧。”
韩烈接着转身,吩咐了一句。
接下来的京城,将会迎来两场灾难,李自成入城之后,普通百姓还好,还能平安度日。
可一个月后,李自成战败,建奴入关,燕京城内将会迎来一波洗劫。
这个时候留在京城能够活下来,那都是幸运的人。
大部分老百姓,都会受到战火波及。
韩烈无法挽救全城之人,但也只能尽力救济,能帮一个算一个。
一个晚上的时间过去,天亮时分,刚刚睡醒的韩烈,便听到西直门方向,传来一阵阵炮声。
“大将军,闯贼叛军,对西直门展开了炮火攻击。”
韩烈刚披衣起来,便接到陈长林的汇报。
这边陈长林刚汇报完,李牟又赶了过来。
“大将军,平则门,彰义门失守了。”
“继续打探,这些都是外门,内城再坚守一天没有问题。”
韩烈点点头,倒是没有太在意。
李自成的左路军,李过,袁宗第,刘芳亮十五大军,自从拿下保定之后,这会也已经赶到大兴。
预计明天就会入京,只有这支大军抵达城下。
李自成才能完成对京师九门的包围。
这也是韩烈一直不担心的原因。
眼下李自成率领的十五大军,昨日开始,便抵达西门外。
实际上李自成这个时候,手中有二十万大军,因为这个的李自成,已经收编了宣府和居庸关的明军。
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以及昌平总兵杨国柱,密云总兵唐通各部人马,皆投降了李自成。
现在这支人马,已经屯驻北门外。
李自成更是派出太监杜之秩入城,于今早入城,前往乾清宫进行谈判。
杜之秩能够从西直门外,堂而皇之入城,可不是他会飞,而是西门监军太监王裕民,下令把他迎进了城。
原因很简单,这帮太监,包括城门守将和京城文武百官,这会都心存了投降念头。
杜之秩代表李自成入城,前来和谈。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就是一条活路。
“把这个阉贼叉出去,朕乃大明天子,宁死也绝不受贼寇威胁。”
在内阁次辅大学士魏藻德游说下,崇祯接见了杜之秩,当听到对方提出。
封赏李自成为大顺王,割让陕甘宁三地作为王国封地,并犒赏军饷一百万两白银,便退往关中,并且愿意助军攻打辽东建奴的托词时。
崇祯心中很清楚,这不过李自成瓦解京城人心的阴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