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韩烈的决心
明末逐鹿2025-07-28 17:303,193

  提督总兵衙门内,与韩烈前后脚离开的曾樱,跟着来到了衙门。

  “长平侯,今日你的举动,是不是太冲动了?”

  曾樱皱眉的看着韩烈,一脸忧虑的说道。

  “我虽然是总督,但本官在山东根基浅,加上总督衙门新建,一应政务,都出自巡抚衙门。”

  “一旦吴孳昌那帮人相互勾结,很容易把本官架空。”

  “还有你虽然是提督总兵,可你没有执政权,也就等于无法掌握钱财。”

  “虽然你手中有兵,可巡抚衙门哪些人,要是联合起来,克扣压榨你的钱粮,你难道还能差使饿兵不成?”

  曾樱是江西人,而且他几十年都在地方上为官,为官清廉的他,属于中间派,也就是说他没有团体。

  一心为民踏实干事,是他的立身根本。

  屯田屯兵的好处,在他看来显然是利国利民之事,这也是他坚定支持韩烈的原因。

  只是曾樱深知官场妥协的智慧,像韩烈这样蛮干,得罪了绝大数的人,必然会寸步难行。

  虽然他也很讨厌与那些人,委以虚蛇,可身在这浊世洪流之中,又怎么可能真的做到独善其身呢?

  妥协虽然无奈,但要是能够确实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在他看来,这一切又是值得的。

  像韩烈这样横冲直闯的行为,在曾樱看来明显不智。

  得罪了整个官场的人员,不但事情办不好,还会遭到小人的暗算,直接后果就是地位不保。

  如果官职都保不住了,那么什么理想,什么信念,什么为国为民的抱负,不都是一厢情愿嘛。

  这就是曾樱的性格,一个实干主义者的生存之道。

  “曾老教诲的是,晚辈受教了。”

  韩烈由衷的躬身,作揖拜道。

  还以为韩烈听进了自己的劝说,高兴之余的曾樱,连忙起身摆手道。

  “侯爷言重了,都是为朝廷办事,不必多礼。”

  “只要侯爷有这份心思,本官这就回去召集众官吏,商讨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协助侯爷屯田屯兵政策。”

  曾樱这份心意,以及真心实意想做事的想法,韩烈确实打从心底佩服。

  但是,韩烈并不认可他妥协的处事观念。

  当然,如果现在是大明中期,哪怕是万历年间,他也会认同曾樱的处事方法。

  可现在是什么年代背景呢?

  答案是明末,再有不到一年时间,大明就要亡了啊!

  俗话说得好,乱世当用重典。

  妥协的处世之道,适合在太平年间,毕竟利益交换,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在乱世之中,如果不能树立一杆大旗,一味的妥协,最终只能沦为官僚地主手中的傀儡。

  “曾大人,您难道忘了吗?”

  “刚才入城的时候,本候就说过,屯田屯兵,乃是国策,谁敢阻拦,血溅三尺。”

  “你的好意,本候心领了。”

  韩烈正色的看着对方,态度坚定的说道。

  “现在劳烦曾大人,给本候下发征地公文,下令各府州县配合。”

  “至于具体如何执行,曾大人您不必理会。”

  “您只需要坐镇总督府,替本候维持秩序就行。”

  看着一脸严肃的韩烈,杀气腾腾的气势。

  曾樱虽然很想再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侯爷,既然已经做出决定,本督自当配合。”

  送曾樱离开之后,韩烈叫来郭虎,陈长林,王平三人吩咐道。

  “郭虎,你现在率领亲卫营的斥候大队,对城中七品以上的官吏,进行密切监视,并做好记录建档。”

  “从现在开始,我需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卑职遵命。”郭虎躬身应道。

  “陈长林,传我军令,明天一早,都司衙门的兵马,在校场集合,从都司到士卒,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到场。”

  “记住了,提醒都司衙门的将领,过时不到者,军法处置,觉不容情!”

  “卑职遵命!”陈长林拱手应道。

  “王平,你去传令骑兵营主将崔定国来见我。”

  “是!侯爷。”

  三人退下之后,韩烈摸了摸有些咕咕叫的肚子,起身朝着后院家中走去。

  已经吃过午饭的陈圆圆,李香君见韩烈回来,张口就问有没有吃的。

  “侯爷稍坐,妾身去厨房,帮您煮碗羊肉面。”

  李香君连忙起身,往厨房走去。

  陈圆圆给韩烈倒了一杯热茶,笑着说道:“夫君不是去赴宴了吗?”

  韩烈苦笑道:“一场鸿门宴,为夫啊,连位置都没坐,就匆匆离开了。”

  “鸿门宴?怎么会这样,难道还有人敢加害夫君不成?”吃惊的陈圆圆,一脸紧张的看着韩烈。

  “哈哈哈……”韩烈摆手一笑:“没有那么夸张,都是一帮贪官污吏,想要阻拦我屯兵屯田罢了。”

  说罢的韩烈,伸手一把抓住陈圆圆的玉手,顺势将她娇柔的身体揽入怀中。

  坐在韩烈大腿上的陈圆圆,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娇媚地白了韩烈一眼,嗔怪道:“夫君这是作甚呢?大白天就使坏不说,待会香君妹妹来了,岂不是要笑话。”

  韩烈嘴角微扬,轻笑道:“想什么呢?为夫就是想要抱抱我家圆圆,又不是想要行夫妻之礼,你那么紧张干嘛?”

  “难道是我家圆圆,自己想要夫君轻薄你不成?”

  “讨厌,夫君你就会欺负人家,人家才不没有瞎想呢。”一脸红扑扑的陈圆圆,抬起粉拳,捶打了一下韩烈,俯身在韩烈脖子上,亲吻了一口。

  抱着陈圆圆那纤细的柳腰,感受到陈圆圆,身上那淡淡的体香味,有些情动的韩烈,不由抬头摸了摸她那额前的秀发。

  低头看着眼前陈圆圆那精致的脸庞,娇嫩白皙的肌肤,韩烈的脸上不由露出一股柔情。

  不过,这个时候的韩烈,还真没有渔猎的心情和时间。

  低头在陈圆圆的红唇上轻吻了一口,韩烈便适可而止了。

  见自己误会了韩烈的陈圆圆,娇羞的推了一把韩烈,起身便笑道。

  “我去看看香君妹妹面条煮好了没有。”

  没过一会,李香君和陈圆圆二女,便有说有笑的端着面条,来到了韩烈面前。

  “侯爷,饿了吧,快趁热吃。”

  “挺香的嘛,香君手艺见长了。”韩烈夸赞了一句,看着面前香气扑鼻的羊肉汤面,便大快朵颐了起来。

  因为有羊肉汤做底,加上香葱和胡椒面,姜蒜搭配,吃起来口感确实不错。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辣椒,不然味道肯定更好。

  说起来明末时期,后世很多习以为常的食物,都还名不见经传。

  比如辣椒,土豆,红薯,玉米,西红柿等熟悉的食物,现在在大明境内,也就福建,两广一些沿海山区,才有小规模的偷种。

  山东境内,最起码济南府,兖州府,青州府境内,是绝对没有的。

  就是不知道登莱沿海山区,有没有人偷种这些农作物。

  之所以要说偷种,是因为这些农作物是外来物种,根据朝廷法度,是不允许百姓用现有农田,私下偷种不知名农作物。

  这也是像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实际在万历年间,就经过红毛洋人的手,传入到了沿海地区。

  可一直在大明没有传播开来不说,甚至一直到清朝中叶,经历了一百多年历史,才正式在华夏各地大面积种植。

  吃着羊肉面的韩烈,脑海之中想起这些新式农作物,他的内心之中,便不由的躁动了起来。

  明末这个时代,造成大明灭亡的原因,其实有四个原因。

  前面说过勋贵集团,像吸血虫一般,一直吸取着大明的血液。

  官僚集团,就像蛀虫,腐蚀着大明的内脏。

  而第三个原因,就是天灾。

  自万历后期到崇祯一朝,大明长期处在小冰河时期,干旱,严寒随处可见。

  李自成的农民军之所以会像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就是夏季的长期干旱,冬季的漫长严寒,导致陕北,河南,山西各地,颗粒无收。

  而且是年年如此,百姓活不下去,最终只能走上造反道路。

  天灾的降临,加上农民起义军,以及辽东建奴的内外夹击。

  构成的内忧外患,最终导致大明,彻底走上灭亡道路。

  虽然崇祯皇帝,缺点很多,刻薄寡恩,猜忌善变,但他勤政爱民,崇尚节俭,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的一个皇帝,要不是处在明末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断然不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这也是很多后世之人,对于大明和崇祯的意难平的根本原因。

  天灾人祸,内部起义,外部入侵,官僚腐败,勋贵腐蚀,这样的现象,历朝历代都有发生,但同时发生在一起。

  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吃着面条的韩烈,脑海之中飘起的遐想,让坐在他身旁,陪着他的陈圆圆和李香君,都有些担忧的看着韩烈。

  “夫君,你慢点吃,厨房还有面饼,不够妾身帮你拿。”

  陈圆圆见韩烈一个劲的往嘴里塞着食物,表情也是夸张,担忧的连忙开口说道。

  “侯爷,妾身知道自己手艺一般,你没有必要这帮狼吞虎咽,讨好妾身啦。”

  李香君还以为韩烈,是为了照顾情绪呢。

  “呃,好饱啊。”韩烈打了个饱嗝,看着二女笑道。

  “我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看你们紧张的。”

  “放心吧,我没事,赶了这么天的路,你们也辛苦了,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夫君陪你们去济南城看看趵突泉。”

  “现在嘛,我还有公务,就不陪你们啦。”

  接过陈圆圆递来的布巾,擦拭了一下嘴角和双手,韩烈笑着起身说道。

继续阅读:第117章 校场阅兵,整肃军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