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贺子鸣参见大将军。”
在陈长林的汇报下,跟在他身后的贺子鸣,连忙上前行了一礼。
这人韩烈虽然算不上熟悉,但却知道这人是贺锦的族人。
“贺千总立即汇报情况吧。”
韩烈并没有因为对方职务低微,而对他产生轻视。
“是。”贺子鸣拱手一拜。
随即把莱州城外的情况,尽数向韩烈进行了一番汇报。
“根据我们的探子追查发现,建奴人马在撤离莱州之后,很快便分兵撤离了。”
“其中一支人马,不久便进驻了昌邑。”
“另一支人马往高密而去,目前具体方向,我们派出的探子,还没有消息传来。”
贺子鸣汇报完,韩烈面露微笑的点点头。
“辛苦贺千总了,你立即回去告诉贺锦,让他坚守城池,不要轻易妄动。”
“还有,你们汇报的消息很及时,我给你们记一功。”
“卑职告退。”贺一鸣听到韩烈的赞赏,感激的告退而出。
“邺园,把登莱的地形图打开。”韩烈随即向李之芳吩咐了一声。
听完贺子鸣的汇报,韩烈便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结合郭虎传回来的消息,说是昌邑有孔有德的大队人马驻扎,城头还有大纛战旗。
这不是明显的掩耳盗铃嘛。
“大将军,高密距离昌邑一百多里路程,孔有德分兵也就罢了,两军相隔这么远,这难道是故意为之的?”
地图一打开,围了上来的众将,一眼便发现了问题。
万骑军参将张国柱,率先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主公,我看这是孔有德摆的金蝉脱壳之计,他这是要跑。”
参军徐作肃看着地图,指着高密说道:“从高密过去就是蒙阴,穿过蒙阴就是莱芜县。”
“进入莱芜就是泰安州,眼下泰安州已经被清军占领。”
“一旦进入泰安州,孔有德这条大鱼也就脱网了。”
徐作肃不愧为自诩熟读兵法韬略之人,结合情报和地理情况,立即便推测出了孔有德的意图。
“这个狗贼,不能放他跑了。”崔定国立马沉声道。
“大将军,末将请求率领万骑军,立即奔赴高密追击。”
辽东边镇出身的崔定国,对于孔有德这个叛贼的怨恨,那可是比任何人都大。
这些年来辽东战事频繁,死伤了多少明军将士,这里面最大的罪魁祸首,非孔有德莫属。
这厮的叛逃,不单单给建奴带去了战船和火炮技术,更是充当了马前卒。
成为建奴手中的一把利刃,在辽东的多次的战事之中,孔有德的部队最为凶悍,杀起明军来比建奴鞑子还狠。
可以说辽东边将最恨的人,非孔有德莫属。
“现在赶去高密,肯定来不及。”
韩烈思虑之下,沉声道:“他不是要泰安州嘛,那么莱芜就是他的必经之路。”
“那我们就去莱芜等他。”
“传我命令,各军掉头,迅速回青州,往临朐方向进发。”
“传令杨衍,率领忠勇军的人马,进攻昌邑,把昌邑这支清军人马给歼灭掉。”
正如韩烈所言,这个时候要是追着敌人屁股后面跑,只会吃灰,根本来不及。
但是原路返回青州,从临朐穿插过去,至少可以节省两天路程。
反而能够先一步进入莱芜。
高密过蒙阴,再到莱芜,这可是一片山区丘陵地形,孔有德两万人马,至少要走两三天。
这样一来,他势必要比韩烈晚上一两天通过莱芜。
莱芜境内最大的山脉叫徂徕山脉,其次是泰山山脉,两座大山延绵数百里,几乎占据了莱芜百分之五十的区域。
在两座山脉之间,夹杂着数十座山峰,这些山峰形成一条条丘陵峡谷。
造就了奇特的山林地势,仅有莱芜西边,有一块平原,其中汶河水域,便是从这片区域穿过,从而灌溉孕育了莱芜的生机。
孔有德与尚善二人,率领的两万人马,几乎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从莱州撤出后,绕了一个大圈,才从高密过蒙阴,抵达莱芜境内。
“尚善贝子,过了前面的莲花山,穿过大堡顶屯就是莱芜县城了。”
“今晚咱们在莱芜县住一晚,明早出发,后天一早就可以回到泰安州,到时也就安全了。”
骑马走在莲花山峡谷的山路内,看着四周险峻的山脉,孔有德想着马上就安全了,一直悬着的心,多少平静了不少。
这几天日夜赶路,一路颠簸,连个安稳觉都没有睡好,他也是颇为疲惫。
“恭顺王这一招金蝉脱壳之计用的好,只是可惜了昌邑的六千人马。”
“想必这个时候,明军已经对昌邑展开了猛攻吧。”
尚善贝子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对于留守牺牲的六千人马,他却是丝毫不在意。
毕竟六千汉人奴才,死了就死了。
“启禀王爷,我军前锋已经进入大堡顶屯,屯子里有一千余口人家,尽数被我们擒获。”
“屯子里蓄养了好几百只山羊,还有鸡鸭鹅等六畜牲口。”
“李总兵正在派人宰杀,今天中午咱们可以吃顿好的了。”
中军总兵孙龙,接到前方汇报的消息,一脸高兴的驱马来到孔有德面前汇报道。
“传令各营加速前进,中午加餐。”
孔有德闻言,也是一脸大喜的喊道。
这些天赶路,所过之处,走的都是山间小路,吃的都是干粮,将士们早就饥肠辘辘。
“孙总兵,可有美人?爷现在可是饥渴难耐啊。”
尚善贝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一脸猥琐的笑问道。
“一千多号人呢,美人有没有奴才不知道,但村姑肯定少不了。”
孙龙嘿嘿笑着回道。
“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尚善一脸激动的策马而起,扬声喊道。
“弟兄们加速前进,谁也赶到村庄,爷赏他一个村姑。”
左右蒙古正蓝旗的骑兵将领,听到尚善的喊声,无不是嗷嗷叫的策马狂奔了起来。
事后,这座坐落在山中的屯子,上千人尽数被屠杀殆尽,整个屯子更是被一把火焚烧殆尽。
远在三十里外的莱芜城内,都能看到天空中升起的烟尘。
前天夜里,韩烈率领神机军,万骑军的人马,便进驻了莱芜城,并封锁了城池。
但为了不打草惊蛇,韩烈也只能忍痛,放弃了通知散落在山区村庄的百姓撤离。
因为他一旦下令百姓撤离,根本不可能瞒过过境的孔有德。
若不能再莱芜围歼孔有德这个狗贼,一旦让他跑了,想要再围歼,势必要困难重重。
考虑到这个情况,韩烈也只能忍痛,放弃了城外少数百姓。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也是为何诗人会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原因。
这里的万骨枯,可不单单是哪些战死沙场的士卒,还有战争发生时,无数被拖累的黎民百姓。
“大将军,城东三十里外有一个屯子起了大火。”
“我们的人探查发现,是孔有德的人马屠灭了村庄,临走还放了一把火。”
傍晚时分,大堡顶屯庄的消息,被带队打探消息的郭虎送了回来。
“这帮狗贼,真是死不足惜啊。”
韩烈接到消息,也忍不住怒火一掌拍在了桌案上。
“孔有德这个狗贼,还有多久抵达?”
“还有十余里,最多一个时辰就会入城。”
郭虎恭敬的回道。
“传令,各营人马立即进入城南,城北,做好战斗准备。”
韩烈挥了挥手,示意郭虎再探的同时,沉声对李牟,陈长林传达了军令。
“传令万骑军的人马,一旦城东,城西起火,他们立即出击,断了敌军退路。”
“一个建奴人马都不准放跑了,今晚我就要孔有德这个狗贼,为他的恶行偿命。”
为了伏击孔有德的人马,韩烈入城之后,便把城中百姓,尽数迁移到了城南,城北。
城东和城西区域内,则铺满了干柴和火油。
而根据敌人行军路线推断,两万清军必然要从东门和西门进入城池。
既然要全歼敌人,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火攻。
韩烈亲率神机军埋伏在城南和城北,万骑军的七千骑兵,埋伏在城西外的山林之中。
一旦战斗打响,敌人前军肯定会朝没有起火的城南城北突围。
后军则会退出城池,这个时候韩烈率领两军前后夹击。
攻其不备,没有不胜的道理。
夜色深层,寒风萧萧。
风高夜黑的寒冬季节,一路急行军而来的孔有德,派出的探马,率先从东门而入。
带队的总兵李养性,来到东门外时,见到城门关闭,当即下令道:“来人啊,立即登城,打开城门,迎接王爷入城。”
莱芜是山涧县城,土墙夯土的城墙,不过一丈高,城门虽然是铁皮城门。
但李养性手下开路的人马,本就是逢山开山,遇水搭桥的开路先锋。
面对这么一座区区山城,自然是没放在眼里。
很快一队士卒,抬着飞梯,便冲上了城头,并顺利的打开了城门。
“总兵大人,看守城门的衙役跑了。”
城门楼上的十余名扮着衙役的士卒,在听到动静时,第一时间便跑进了夜幕下的街巷之中。
“不必管他们,立即点燃篝火,搜索城池,收集粮食准备做饭。”
马背上的李养性,听到土城门楼上的汇报声,并没有丝毫在意扬声,吩咐身后的三千将士,开进了城中。
身后三里外的孔有德,尚善贝子率领的主力,在看到城头的号火时,这才快速的向城下继续开拔而来。
“他娘子的,这天气怪冷的,咋比我们建州还冷?”
马背上的尚善,中午在村子里,祸害了两个民妇,掏空了身体的他,被这寒风一吹,不由打了个摆子。
“贝子马上就进城了,到时候烤烤火,吃上一顿热乎的,也就不冷了。”
孔有德笑着回了他一句,旁边的孙龙也谄媚的笑道。
“王爷说的是,再找两个小娘子暖暖被窝,保证可以睡个好觉。”
“哈哈哈……”
听到这话的尚善,忍不住就开怀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