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接管大教场营地
明末逐鹿2025-07-29 11:583,474

  韩烈在南都城中,之前并没有置办府邸。

  为此他率军入城之后,便在大教场大营住了下来。

  大教场所在地,又叫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地处南都城南。

  属于皇城外围,大教场是南都京营兵马大营。

  现任提督大教场提督是刘肇基,总兵是牟文绶。

  这二人与韩烈的关系,说不上亲密,但也没有嫌隙。

  刘肇基确切来说,更亲近张国维,牟文绶曾担任过淮安镇总兵。

  这两个人,都是张国维督师江淮期间,启用的重要将领。

  目前大教场有京营官兵两万,这支人马现在隶属兵部管辖。

  之前是史可法在调度,但后来由吕大器和孙传庭所接管。

  吕大器担任兵部左侍郎期间,一直想要把这支兵马,收入囊中。

  但刘肇基和牟文绶,却以史可法是尚书为由,拒绝吕大器的接管。

  倒是孙传庭接任兵部右侍郎短短几个月时间,却把这支军队掌握在了手中。

  孙传庭的手段,自然不是吕大器和史可法所能相比。

  他出任兵部右侍郎以来,第一时间就视察了军队。

  把欠饷之事,当场解决,并处罚了三名克扣军衔的将领,当场以军法斩首。

  同时,他还让职方司郎中杨廷麟,兼任监军使,负责监督军纪。

  杨廷麟作为监军使期间,又安排了黄大洪,王略二人为军正,专司负责军中纪律。

  黄大洪是黄毓祺的次子,王略则是江南名士,这二人都有秀才功名在身。

  经过这样掺沙子举动下,大教场的这支京营人马。

  中下层将官,大多被孙传庭慑服。

  高级将领受制兵部,只能屈服。

  “参见大将军。”随着韩烈率领万骑军,神机军,亲卫营人马入营驻扎。

  大教场提督刘肇基,牟文绶更是感受到压力。

  万骑军一万二千士卒,一人双马,人马披甲,兵甲深严,让人望而生畏。

  神机军四万将士,清一色神机火枪,头戴红缨铁盔,身穿软甲,腰缠佩刀,绑腿帆布鞋,军容鼎盛,军威赫赫。

  亲卫营六千将士,一半骑兵,一半步兵,人人身形高大,身穿铁甲铁盔,面容坚毅,目光凌厉,宛若一头头山中猛兽。

  相比起来大教场的两万士卒,衣甲不一,兵器不整,装备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加上这支人马,大部分士卒都没有上过战场,虽然训练尚可。

  但与韩烈帐下这支百战雄师一比,自然是高下立判。

  “刘提督,听说你带兵有方,孙侍郎称赞你有卫边之才。”

  “吕侍郎也盛赞你忠勇可嘉,乃不可多得的良将。”

  韩烈一上来,直接对刘肇基来了个猛夸,顿时让刘肇基愣在当场,有些不知所措。

  “末将惶恐,在大将军面前,不敢言勇。”

  虽然衣甲在身,但刘肇基还是连忙躬身行礼,低头自谦道。

  “刘提督不必过谦,我与史阁老商议过,为应对湖广方面出现的军情,决定调任你去安庆担任提督军务。”

  “牟总兵,你去庐州接替翁之琪担任庐州总兵。”

  “翁之琪调回京师,另有他用。”

  “你二人收拾一下,明早启程吧。”

  不等二人反应过来,一旁的孙传庭便拿出了兵部调令,递到了二人手中。

  “末将遵令。”刘肇基和牟文绶看到兵部调令上,有史可法,吕大器,孙传庭三人的官印,还有内阁大印。

  二人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敢抗命。

  “你二人现在可以返家,收拾行李,做好出发的准备。”

  韩烈微笑的看着二人,亲切的说道:“你们的家人,可以留在京城,我让人给你们准备了二百两银子,用作安家费用。”

  “以后每个月,会派人给你们家里送三十两银子用作家用,若是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跟兵部孙侍郎提。”

  “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和孙侍郎都会为你们解决。”

  看着韩烈那微笑亲切的表情,刘肇基和牟文绶无不是心中一寒。

  这话他们自然懂,那就是你们二人明早前往赴任,家眷留在南都,你们要是忠诚,自然家人无忧。

  反之,你们自己掂量。

  “多谢大将军关照,末将今后定然为国效忠,不敢懈怠。”

  刘肇基和牟文绶躬身一拜,脸色有些难看的退了下去。

  “李元忠从现在起,你调任京营总兵,先接管京营人马。”

  紧接着韩烈便宣布,让自己的姐夫,出任了京营总兵一职。

  虽然这两万人马,不是什么精锐部队。

  但驻扎在京城之内,天子脚下,地位却是十分重要。

  韩烈必须安排信得过的人来接管。

  虽然他看好翁之琪,但这个人能不能信任,还得等他入京之后,见面面谈过后,才能决定。

  这边韩烈在大教场刚安顿好,黄毓祺的长子黄大湛从城中而来。

  “启禀大将军,家父让卑职来报,首辅马士英派锦衣卫,缉捕了礼部尚书吴伟业,太仆候恂,以及王铎和钱谦益等人。”

  “罪名是勾结逆贼左良玉,阴谋谋反,现在这些人都被押入了锦衣卫诏狱,他们的家人也都被逮捕。”

  “而且锦衣卫还在抓人,马士英正在借这事,打击政敌,家父和路侍郎特意派卑职前来,请示大将军我们该怎么做?”

  韩烈看向孙传庭问道:“伯雅先生,你怎么看?”

  “不予理会,让人暗中保护狱中之人生命即可。”

  孙传庭果断的说道:“江南士林多是东林党人,马士英胡乱抓人,只会不得人心。”

  “我们现在不插手,马士英会认为我们也想打击东林集团的人。”

  “正好让他先疯狂一把,等他名声扫地,咱们再站出来,把他驱逐出朝堂。”

  “如此一来,大将军即可赢得挽救士人名声,又可以把马士英这个阉党除掉。”

  “伯雅先生高见。”韩烈颔首点头,对黄大湛说道:“你回去告知路大人,这事就这么办。”

  “卑职遵命。”黄大湛拱手而退。

  “谢山,你现在回城,与吴孟明联手,确保被抓的人,在诏狱不得受刑,保证他们的安全。”

  “谁要敢动用私刑,军法处置。”

  锦衣卫虽然在马士英手中,可锦衣卫也不是铁板一块。

  锦衣卫同知吴孟明,南镇抚司的镇抚使谢山,手中掌握的锦衣卫力士和校尉,才是锦衣卫之中的精锐。

  整个南都锦衣卫在编人员,现在有三千二百人。

  其中有两千余人,掌握在吴孟明和谢山手中,剩下的一千二百人,则是在马銮和冯可宗手中。

  他们手下的这帮锦衣卫士卒,多是一群地痞流氓出身,欺压盘剥百姓倒是一把好手。

  可论起战斗力,可是与谢山手下的士卒比起来,可是拍马不及。

  谢山离开之后,韩烈这才道:“伯雅先生,你也回城,与吕大器,路振飞,曾樱,黄端伯商议一下,取得共识。”

  “明日我会入宫拜见陛下,以及求见懿安皇太后。”

  “下官告退。”孙传庭作揖一拜,带着人离开了大营。

  左良玉之死,韩烈早有预料,因为这是历史事件。

  故而听到这个消息,韩烈没有丝毫惊讶,这个时候左良玉死了,一场清君侧的闹剧,也就以失败告终。

  但始作俑者的东林一派的人,却要承受这起事件带来的政治后果。

  马士英这次下来缉捕钱谦益,吴伟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击东林一派的人。

  而他最主要的目标是高弘图和姜曰广。

  实在是这两个人,手腕太高,在政事上手段,比之高了不少。

  以至于马士英疲于应付,尤其是何瑞征,阮大铖被贬后,现在朝堂之上,只剩下降职的丁启睿协助他。

  这让马士英颇有些精疲力尽,为此最近马士英先后举荐了梁云构出任刑部右侍郎,与刘理顺争抢刑部大权。

  又举荐了顾锡畴为吏部右侍郎,与高弘图争夺人事权。

  更是直接下中旨,任命张有誉为户部尚书,企图抢夺户部财政大权。

  马士英以首辅身份,下中旨擢升张有誉为户部尚书一事,前段时间可是闹得朝堂纷乱不堪。

  高弘图以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的身份封驳圣旨,认为尚书一职事关重大,没有直接内旨传升的道理。

  然而,马士英却根本不听,还拿出皇帝中旨,强行传旨,升任张有誉为户部尚书。

  因为这事,高弘图气的不行,认为朝廷礼法,已然成为马士英私人朝堂。

  “钱谦益等人可有招供?勾结左良玉一事,高弘图有没有参与?”

  马士英私宅内,灯火明亮的书房中,一脸期待的马士英,看着回家的儿子马銮连忙问道。

  “没有,吴孟明那个混蛋,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突然强行介入案件,说是抓人缉捕,这事锦衣卫的权利。”

  “正常审讯也合理合规,但是却不准我们动用私刑。”

  “那帮腐儒们,靠苦口婆心审讯,怎么可能问的出什么有用信息呢?”

  马銮端起桌上的凉茶,猛灌了一口,颇有些气愤的抱怨道。

  “看来这事是大将军插手了。”马士英眉头微皱,有些后悔的叹息道。

  “早知道左良玉那厮,会突然死掉,当初就不该同意,让大将军带兵入朝。”

  “这真是刚赶走一群狼,又来了一群虎啊。”

  说起这事,马銮也是忧心的说道。

  “父亲,大将军数万大军入朝,今天下午就进驻了大教场营地。”

  “京营的两万人马,必然被他收入囊中,一旦他发难,你我该如何自处呢?”

  “燕子矶水师大营,还有三万操江水师的人马在,提督徐允爵,副提督赵之龙,都是勋贵重臣。”

  “保国公朱国弼令左都督府,在名份上才是都督天下兵马的元帅。”

  “现如今我们只有请朱国弼,下令韩烈不得率军入南都城,让徐允爵率军进驻都城,接手城防兵马。”

  “只要都城在我们手中,再让陛下下诏,让韩烈返回徐州驻地。”

  “这京城的大权,还是咱们说了算。”

  马士英在朝中,之所以能够权势滔天,除了接收了国丈周奎的势力,获得小皇帝和阉党集团的支持外。

  就是勋贵集团这帮人,与他狼狈为奸。

  保国公朱国弼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魏国公徐允爵是操江水师提督,隆平侯张拱日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忻城伯赵之龙等人,都手握实权。

  这些人因为拥立之功,如今更是有了参政大权。

继续阅读:第387章 保国公的奸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