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回过头,眼神阴毒。
“不看了,我去省医院。”
苏仁点点头,然后说了句让刘国强魂飞魄散的话。
“那您最好快点,晚期肝癌拖不得。”
刘国强的脚步一顿,他确实是来看肝病的,但他从来没说过,苏仁怎么知道。
而且他刚查出来,医生说是早期,怎么到苏仁嘴里变成晚期了。
“你胡说什么?”
刘国强色厉内荏,但心里已经慌了。
苏仁指了指他的脸。
“肝病面容已经很明显了,眼白发黄,这是黄疸,说明肝功能严重受损。”
“还有您刚才发火的时候,右侧肋下有个不自然的动作,那是肝区疼痛的表现。”
每说一个症状,刘国强的脸色就白一分,这些确实都是他最近的感受。
“最关键的是,您身上有股特殊的味道,肝臭,只有肝功能衰竭的人才有。”
这下刘国强彻底慌了,他确实感觉最近身上有味道,但以为是年纪大了的原因。
“不可能,医生说是早期。”
他还在否认,但声音已经没了底气。
苏仁摇摇头,懒得跟他解释,转身就要回去。
刘国强急了,一把拉住苏仁。
“苏医生,您再给我看看。”
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刚才的嚣张跋扈全没了。
命都快没了,面子算个屁。
“后面排队去。”
苏仁甩开他的手,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
刘国强二话不说,乖乖跑到队伍最后面,两百多号人,至少要等四五个小时。
但他不敢走,万一苏仁说的是真的,他这条命就悬了。
旁边的患者看到这一幕,心里都暗爽,有钱人也有今天。
威廉在旁边看得直摇头,这种医患关系太畸形了。
在美国,医生是服务业,患者是上帝,哪有医生敢这么对患者的。
但他也理解,国情不同,处理方式自然不同。
陈明远倒是很欣赏苏仁的做法,医生就该有医生的尊严,不能被金钱收买。
晏主任若有所思,他在安真呆了三十年,早就习惯了VIP那一套。
现在看苏仁这么做,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可能走错了路。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而不是给有钱人当服务员。
就在大家各有心思的时候,人群里又起了骚动。
这次不是争吵,而是惊呼。
“有人晕倒了!”
苏仁立刻冲出去,只见队伍中间一个老人倒在地上,脸色发紫,已经没了呼吸。
旁边的人都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苏仁二话不说,跪在地上开始心肺复苏,标准的按压频率,每分钟一百次。
黄海赶紧疏散人群,给苏仁腾出空间。
汤建明也冲过来,准备除颤器。
“不用,是心梗,除颤没用。”
苏仁一边按压一边判断病情,老人的症状很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这种病发作起来死亡率极高,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
护士推来急救车,苏仁立刻给老人静推硝酸甘油,同时继续心肺复苏。
围观的人都屏住呼吸,眼看着苏仁跪在地上抢救,汗水一滴滴往下掉。
五分钟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反应。
十分钟过去了,依然没有生命迹象。
按照常规,超过十分钟基本可以宣布死亡了。
但苏仁没有放弃,他还在坚持按压,手臂已经酸得不行了。
“苏医生,要不我来替您一会。”
汤建明想要接手,被苏仁拒绝了。
“不能停,一停就真的没救了。”
他能感觉到,老人的心脏还有一丝活力,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第十五分钟,奇迹出现了,老人突然咳嗽了一声,吐出一口血痰。
然后睁开了眼睛,虽然很虚弱,但确实活过来了。
围观的人爆发出欢呼声,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
苏仁瘫坐在地上,累得快虚脱了,但脸上带着笑容。
又救回一条命,这种感觉比什么都值。
老人的家属冲过来,跪在苏仁面前就要磕头。
“救命恩人啊,您是我爸的救命恩人。”
苏仁被黄海扶起来,摆手让他们别这样。
“赶紧送去做手术,血管还是堵的,需要放支架。”
汤建明立刻安排,亲自推着老人去手术室。
刘国强在队伍后面看着这一幕,心情复杂。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多可笑。
在生死面前,钱真的不是万能的。
苏仁能跪在地上抢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这种医德不是钱能买到的。
人群渐渐散开,苏仁回到诊室继续看诊。
刚坐下,应雪就端来一杯水。
“累坏了吧,歇会。”
苏仁摇头,外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
“我没事,继续吧。”
下一个患者进来,是个怀孕的女人,挺着大肚子,看着有七八个月了。
陪同的是她丈夫,一脸焦急。
“医生,我老婆最近老是头疼,血压也高。”
苏仁一测血压,160/110,这对孕妇来说太危险了。
“妊娠高血压,需要马上住院。”
女人有些犹豫,她家条件不好,住院费用承担不起。
“能不能吃药控制,等生完孩子再说。”
苏仁摇头,妊娠高血压可能发展成子痫,那是要命的。
“必须住院,否则大人孩子都有危险。”
丈夫咬咬牙,他知道苏仁不会乱说。
“住,砸锅卖铁也要住。”
苏仁在病历上写了减免申请,虽然不能全免,但能省不少。
接下来又是一连串的患者,有真病的,也有心理作用的。
苏仁都认真对待,该治的治,该劝的劝。
有个大妈非说自己得了癌症,各种检查都做了,啥问题没有,但她就是不信。
苏仁耐心解释了半天,大妈还是坚持要做更多检查。
“大妈,您这是疑病症,心理问题,不是身体问题。”
大妈不高兴了,觉得苏仁敷衍她。
“你们医生都一样,查不出病就说是心理问题。”
苏仁没办法,只能开了个最基础的血常规,让大妈去查。
结果当然是正常的,但大妈还是不满意,觉得肯定有什么地方没查到。
这种患者最难处理,说多了她觉得你不重视,说少了她觉得你没本事。
威廉看到这一幕,小声对助手说。
“这种患者在美国会被列入问题名单。”
确实,疑病症患者会无限消耗医疗资源,对医院来说是个负担。
但苏仁还是耐心地安抚大妈,给她开了点维生素,美其名曰增强免疫力。
大妈这才满意地走了,临走还说下次再来找苏仁。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八点,苏仁已经看了六十多个患者。
外面还有一百多人在等,看样子要通宵了。
张启德心疼苏仁,想让他休息,但苏仁坚持要看完。
“这些人有的从很远的地方来,不能让他们白跑。”
就在这时,诊室的门被撞开,冲进来一个农民工打扮的男人。
他怀里抱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脸色青紫,已经昏迷了。
“医生,救命啊,我儿子吃耗子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