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他就看到小冯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
李大夫一把抓住小冯的肩膀:“你……你刚刚说有药了?”
小冯被抓得有点疼,但依旧点头:“是咧,指导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个神仙,是那个神仙送给俺们的!”
“神……神仙?”李大夫顿时有点懵。
只不过,当他看到那一背包的药时,所有的疑虑都被抛之脑后。
“快,赶紧把这些药给伤员们用上!”
“尤其是得了败血症的同志,越早让他们吃上磺胺越好!”
“是!”
卫生所内的大个刘听到有药之后,也咧开了嘴。
“嘿,俺就说俺命大!”
7、
“让一让,让一让!”
“王指导员晕倒了,快喊李大夫来给他看看!”
在王指导员晕倒后,我一下子慌了神,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喊人。
很快,王指导员便被七手八脚地抬到了临时卫生所。
我也跟着过来了。
一旁,还有几名战士警惕地看着我。
看得出来,他们对我这个陌生人十分警惕。
然而当他们从小冯那里得知,卫生所里的这批药是我带过来的时候,警惕顿时变为了尊敬。
李大夫一看到王指导员被抬过来,立马给他做起了诊断。
“坏了,他这是饿晕了!”
李大夫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去翻王指导员的口袋。
结果,却只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泥土。
“这个老王简直是胡闹!为了把口粮都让给伤员,居然骗我们说他有红薯干吃!”
“他娘的,这哪里是红薯干?就是一把土啊!”
看起来像个文化人的李大夫,少见地爆出了粗口。
我想起来之前王指导员掏出那捧泥土后,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去的样子。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他为何要这么做。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
“是不是只要给他吃点东西,就能救他?”我急切地询问。
“话是这么说,”李大夫又叹了口气,“但眼下我们身处敌占区,四面八方都被敌人给封锁了。”
“敌人严查百姓给我们运物资,尤其是粮食和盐,抓到就枪毙,要想找吃的很难,营地里已经接近断粮好几天了。”
“那……那你们是怎么撑到现在的?”我心里有些不忍。
“没办法,我们只好些挖山上的野菜和草根来吃。”
“但那么一点,根本不够所有人吃。”
“因为缺吃的,营地里已经牺牲了好些同志。我们甚至都没力气挖坑给他们埋了,只能拿张草卷给盖上。”
“前两天,有个十六岁的小同志饿得没力气了,外出侦查的时候掉进了山沟沟里……”
说着说着,李大夫就说不下去了,只能无奈地摇头。
这时我才察觉到,他们的脸色都很差,看起来已经饿了很久。
于是,我自告奋勇。
“你们需要吃的是吧?我可以弄到!”
8、
“你能弄来吃的?”李大夫有些不敢相信。
“对,而且能弄来不少。”
“可是这附近都是敌人,你怎么把东西运过来?要是不小心被抓到,那可是要直接枪毙的!”
“放心,我有办法,敌人抓不到我的。”
说完,我就径直离开。
通过地下室的那扇双穿门,我返回了现代。
“老板,你家驴肉火烧多少钱一个?”
“10块钱一个,一次买仨算你27。”
“那我一次买100个,你看能再便宜一点吗?”
“嚯,小伙子,你一次买这么多干嘛?”
“哎呀这不快过年了吗?我准备多囤点放冰箱里,过年的时候热着吃。”
“好嘞,算你8块钱一个,不过你这一次性要的量太多,我得额外现做,要稍微等会儿。”
“没关系,我过会儿再来拿。”
订好了驴肉火烧,我又跑去买了几罐奶粉和几大瓶葡萄糖溶液。
王指导员现在处于昏迷状态,没法吃固体食物,所以只能给他先用葡萄糖应应急。
伤员们也需要更好的营养补充。
带着一背包的东西,我从地下室回到了旧瓦房。
9、
“这……这些都是你弄来的?”
看着那一整箱的驴肉火烧,李大夫等人眼睛都直了。
光是烘烤得脆香的火烧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更别提里边居然还夹着肉。
几名围着的小同志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闻着那股子香味,就连伤员们也都来了精神。
“李大夫,你们在弄啥好吃的?”
“我还是头一回闻见这么香的味道!”
“是咧,俺都流口水了!”
李大夫这才回过神,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
我赶忙拦住了他:“先别谢了,把这些吃的分给同志们吧。”
“那几罐是奶粉,给伤员补充营养的。”
“对了,这几瓶是葡萄糖溶液,赶快找人给王指导员喂下去,应该能让他醒过来。”
李大夫点了点头,连忙组织起来。
他招呼人拿出20个火烧泡水做成汤,另一部分储存起来以后再吃。
没过多久,烧饼汤的香气便弥漫在连队驻地中。
虽说每个人分到的只有一碗汤。
但那暖洋洋的感觉,让每个人的心里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10、
不久后,王指导员幽幽地醒了过来。
他只觉得自己好像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整个人都虚弱得很。
看到他醒过来,李大夫等人激动不已。
“太好了,王指导员醒了!”
“我这是……”王指导员还有点茫然,接着他就闻到了一阵香味。
定睛一看,其他人正喝着热气腾腾的烧饼汤。
“这……这烧饼汤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你们该不会跟敌人……”
李大夫连忙拉过我:“没有那种事,驴肉火烧是这位老乡带过来的!”
“对的,是这位老乡带过来的。”小冯也站了出来,“要不是他,王指导员你恐怕就……”
两人解释了一番,王指导员这才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样。”
他看向了我:“谢谢你啊,同志,没想到你又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
“我们欠你的实在是太多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才好!”
我则是让他好好休息,有什么话等有力气了再说。
他抓着我的手,重重地点头。
11、
过了两天,王指导员的精神头就恢复了不少,已经可以自行活动。
他一有了精神,便直接写了张欠条给我。
我本想推辞,却被他堵了回来。
“收下吧,要不是你,我们连队都不知道能不能挨得过这两天。”
“只可惜我们现在条件确实不行,没法直接把钱给你。”
“这张欠条算是我们最后的底线了,希望你不要推辞,不然组织上知道了可是要批评我的!”
于是,我才收下了那张欠条。
这时,他问起我之前说的那番话的意思。
“你真的是来自八十年后的人?”
我点头:“如假包换。”
“那……”王指导员刚想开口,却又有些害怕似地犹豫起来。
过了会儿,他深吸一口气,似乎是下定了决心。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我们最后……胜利了吗?”
我如实回答:“当然胜利了,而且还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这个国家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速度极快;虽然中间也走了些弯路,但最后也都能回到正轨上来。”
“最重要的是,他让绝大多数的人民都可以吃饱穿暖,不用再受到战争与饥荒的威胁。”
他愣了一会儿,旋即有些兴奋。
“真的,你没有骗我?”
“当然是真的了,要是不信,我可以给你看看!”
12、
说着,我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打开某款视频APP之后,我给他播放了介绍国家当前国力的科普视频。
看过视频之后,他开心得像个娃娃一样。
“嘿,没想到我们国家以后会这么强大!”
“我们坚持的路线果然是正确的!”
当我提出,要不带他一起去现代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时,他拒绝了。
我问他为什么,他笑了笑:“你那边的生活确实挺好的,知道这一点我就已经知足了。”
“这边的同志们还需要我,我不能抛下他们。”
对于他的决定,我表示了尊重。
不过,他也没有把话说死,而是和我约定了一件事。
“等到我们最终胜利了,我就去找你唠唠嗑,叙叙旧。”
“到时候,你再带我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13、
几天后,半山腰处。
王指导员正和我一边找着野菜,一边闲聊着。
按他的话说,他们总不能一直只靠老乡的支援过活,自己也得行动起来。
毕竟俗话说得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于是,他便带头去挖野菜。
而我则是主动提出,可以帮他的忙。
他笑着说道:“呵,同志,不是我不想让你来帮忙,是这野菜需要大量的经验才能辨认出是否有毒。”
“我之前跟着大部队转移的时候尝过不少野菜和野草,这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要是没吃过的人,可不一定能认出来。”
听到这话,我掏出了手机,打开了识物APP。
考虑到这边没有网络,我之前还特意下载了离线版。
“叮,图中的植物为:蕨菜。”
看到这一幕,王指导员瞪大了眼睛。
“嘿,你手里这小玩意真是神了,照一下就能知道这是什么野菜,简直跟山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山民似的。”
“我们大部队当初为了辨认哪些野菜能吃,可算是集体当了一回神农。”
“就算是这样,也经常有人认错野菜,吃了中毒。”
“所以为了确认有没有毒,经常要看大半天,甚至自己先尝一小点。”
“现在有你手里这东西,能省下不少工夫啊!”
对于我手机里的APP,王指导员赞不绝口。
在识物APP的帮助下,没花多久,我们就挖到了一箩筐的野菜。
“哈哈,这下可够咱们营地里的人好好吃一顿的了!”他几乎乐开了花。
正当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王指导员忽然按住了我。
他看向不远处,神色有些凝重。
“不对,有情况!”
14、
接着,我们就躲进了一旁茂密的灌木丛中。
透过灌木丛,我看到有一群穿着异样军装的人呈散开阵列向山上进发。
“他娘的,敌人怎么会挑这种时候上山?”
忽然,他脸色一变:“不好,山上的同志们这会儿恐怕还不知道敌人来了!”
“必须赶紧回去提醒他们做好准备!”
然而刚走了几步,我们就发现敌人已经散布在周围。
只要一出去,就一定会被发现,然后被四面八方的枪口对上。
那样的结果,不言而喻。
“这下可该怎么办?”我有些急躁,不仅是因为自己的性命之忧,同时也是因为山上那些和蔼可亲的同志们。
王指导员想了想,抓着我的肩膀说:“待会儿我会冲出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你赶紧跑上山通知其他同志,敌人来了!”
“那你怎么办?”
“别管我,保住更多的同志要紧!”
他刚往外迈了几乎,似乎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又转头看向我。
“对了,你不是80年后来的人吗?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去,你就跟我说实话吧。”
“我们连队最终成功走出去了吗?”
我愣了一会儿,支吾地回答:“你……你们成功和组织汇合了。”
他笑了起来:“真的?”
“真的,你看我从来没有骗过你是不是?”我有些心虚。
“那我就没有顾虑了,等我吸引走敌人的注意力之后,你就赶紧上山吧!”
说完,他就直接冲了出去。
敌人的呼喊和呵斥声也紧接着响起。
追击的动静和枪声此起彼伏,回荡在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中。
我愣了几秒,朝着另一个方向冲了出去。
这时,好像有人发现了我的踪迹。
背后时不时传来几声枪响。
我不敢回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山上的临时营地跑去。
15、
等我跑到营地的时候,已经累得喘不过气。
得知敌人正在往山上摸的消息,一众战士便立即开始进行战斗准备。
“对了,王指导员呢?”李大夫问道。
我摇了摇头:“他为了掩护我,主动吸引敌人,把敌人引到另外一边去了……”
李大夫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眼眶中泛着些许泪光。
很快,战斗就打响了。
李大夫让小冯把我护送到安全的地方。
小冯没有犹豫,带着我直接就往那间瓦房跑。
这时,爆炸声响起。
敌人侦查到营地的所在,于是直接开始了轰炸。
航弹和炮弹发出可怖的尖啸,如雨点般落在附近,炸飞的泥土几乎要将人埋在下边。
地面的震颤,让我觉得整座山都活过来了。
为了掩护我,小冯将我挡在身下。
被爆炸溅起的泥土和碎石全都打在了他的身上。
将他的背后打得血肉模糊。
我能听到他痛苦的闷哼声,但他却没有让开分毫,而是毫不动摇地挡在上方。
等到爆炸声渐渐稀疏,他才一把将我拉起。
“老乡你怎么样,有事没有?”
我摇头表示没事,只是被震得有些发蒙。
他点了点头,没有管自己的背后的伤,而是迅速把我带到旧瓦房的地下室前。
“老乡,待会儿敌人就要摸上来了,我还要去帮李大夫抢救伤员。”
“你先到地下室里躲躲,等打完了你再出来。”
我连忙点头。
不知是不是敌人已经打到了近前。
忽然,一枚手榴弹拖着长长的尾烟穿破纸糊的窗户丢了进来。
小冯一下子把我推进了地下室。
在门即将合上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他抓起了那枚手榴弹,作势要向外扔去。
“轰!”
伴随着门关上的声音,猛烈的爆炸声传来。
即便是隔着门,我依旧被震得牙关打颤。
等我回过神之后,刚想打开门看看那边的情况。
我却发现,那扇门不见了。
16、
我瘫坐在沙发上,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回想着之前发生的一切,给我的感觉就如梦境一般。
之前地下室的那个门,真不是我做的一场梦?
然而一身的泥土,还有那尚未散尽的硝烟味却又告诉我,之前的一切并非虚假。
那这么说,他们最终还是……
我闭上了眼睛,眼前全都是他们的样貌。
17、
过了几天。
这几天我的心情很糟糕。
为了转换心情,我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最终把自己的身子熬垮了,只能请了几天假在家养病。
手机被我扔在一旁,电脑也好几天没开过了。
就好像,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得知我生病之后,从小学就跟我一直很要好的朋友专门过来探望,还给带了些慰问品。
“你咋了?之前不是一直好好的吗,为啥突然就病倒了?”
“该不会是被哪个姑娘甩了吧?”他略带打趣地说道。
“没有,你还不知道我吗?老单身狗了。”
“嘿,瞧你长得还挺不错的,怎么就不想办法找个对象?咱们大学时的班长,这会儿孩子都两岁了!”
“啥?他孩子都两岁了?”
“那可不,还有咱们班老郭,他也是……”
朋友的到来,让我的心情有所好转。
聊了会儿天后,他起身去倒杯水,而我则是打开了电视。
只不过,电视上的节目实在是有些无聊。
我百无聊赖地调换着频道,没多久就换到了新闻台。
此时,新闻台正重播着之前的节目。
“本市近期开展学习革命先烈精神活动。”
“跟随革命老兵一起,重游战斗遗址,听当年的故事!”
一听到革命先烈这四个字,我就不由得心一揪,再次回想起了王指导员他们的样子。
“唉。”我叹了口气,刚想调换频道,却又忽然反应过来。
等等,之前的新闻不是官方发掘革命先烈遗骸吗?
怎么变成了跟随革命老兵重游战斗遗址?
18、
我立马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在节目中,接受主要采访的,是时任部队指导员的王怀庭。
看着电视上那熟悉的面孔,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正是王指导员。
他少了一只手,左边袖子空荡荡的。
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他却依旧精神矍铄,向记者介绍着当年发生的事。
看到这一幕,我愣了半晌。
19、
这时,朋友端着一杯水走了回来。
“咦?你这会儿怎么在看新闻?我记得你以前很少看的。”
看到电视上是在采访革命先辈后,他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前两天市里号召学习革命精神的节目啊。”
“这采访节目确实做得还行,情节也是一环扣一环,跟连续剧似的,贼吸引人。”
“那些革命先辈也确实让人佩服,要搁我根本吃不了那种苦。”
“你……你看过这个新闻?”我愣愣地问道。
“那可不,这节目都播了好几天了,你不知道?”他有点疑惑。
“哦我忘了,你前几天都在加班来着,估计一直没看电视,所以才不清楚。”
“我……”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20、
新闻的最后,是一段对当年参加这次战斗的革命老兵的采访。
除了对当时艰苦条件的描述之外,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要感谢当时遇到的一个好心老乡。
是他支援了食物和药品,让整个连队的大部分人得以存活下来。
可惜的是,他们并不知道那名老乡的名字。
只有一名姓冯的卫生员记得,当初王指导员给那个老乡写过欠条。
找到欠条,就能找到那位老乡。
王指导员则是直接看向镜头,笑着说道:“同志,还记得我吗?要是看到了的话,就回个话吧!”
“我还记得我们当年的那个约定呢,你可不要忘咧!”
最后,新闻节目在滚动的工作人员表中结束。
看完了采访,朋友感慨:“唉,真是看一次让人敬佩一次。”
“还有那个不知名的老乡,能在敌人的包围之下把物资送上去,这个人也算是神通广大了。”
“要是他们能再见到这个人就好了。”
“嗯,要是能再见到就好了。”我跟着说道。
接着,我将手伸进了衣兜,趁朋友不注意,拿出了那字迹工整的欠条。
摩挲着欠条,我不由得微笑起来。
之后找个时间去跟他们唠唠嗑,叙叙旧吧。
嗯,就以故人之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