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旨意,自然不只是发给秦王。
整个大周的藩镇,都接到了这次处理结果的邸报。
这份邸报中,明确了朝廷讨伐反叛藩镇的决心。
同时也写明了,秦王被贱人蛊惑,如今已经认识到错误,表示希望将功赎罪,要带兵征讨龙州、沙洲、开州三镇。
看到内容的藩镇和大族哗然。
甚至有人猜测,秦王就是个老六。
否则很难解释,二十五万大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崩溃。
在他们看来,就算是二十五万头畜生攻城,坚持的时间都比他们长。
而且秦王这次之事被申饬,并没有什么实际损失,而且还获得了征讨龙州、沙洲、开州三镇的机会。
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天下藩镇。
这三镇将在秦王打下来之后,归他所有。
就连一同反叛的那些藩镇。
此时都开始怀疑秦王了。
尤其是这一次反叛损失最为眼中的肃州节度使韩充。
他损失了足足五万人,自己都差点丧命。
要不是被亲兵营拼死护卫,他这次就真的完了。
之前他就怀疑过,内部除了问题。
否则他们保密的行军路线中,怎么可能埋伏着朝廷的骑兵。
那些骑兵就好像提前预知了一定会走那条路似的。
还有他收拢溃兵之后,求援的时候,身为盟主的秦王,只是让每个藩镇象征性的给了他一些支援的兵马。
这些支援的兵马,都是老弱残兵。
以至于后来,他们得到京都的兵马大败消息之后,这些老弱残兵,全部一哄而散。
在他看来,这一定是秦王那个老六和朝廷演的双簧。
把他们全部都给坑了。
其他没有参与过京都那场大战的节度使,同样也有此疑惑。
只有真正领略了,火器威力和新型战斗方式的那些节度使才明白,朝廷这么做的目的。
就是分化他们,然后将他们全部消灭。
可是不分化,他们又能有几分胜算?
所以在朝廷的邸报和檄文发布之后。
那六州节度使,就陷入了惶惶之中。
甚至宁州和施州节度使,连夜安排人进行接洽,商讨合作对抗朝廷之事。
京都。
户部尚书赵毅的家中。
赵毅有些惊讶的看着匆匆而来的女婿。
也就是晋州节度使任安。
翁婿二人见面之后,任安二话不说,就跪在赵毅的面前,连连磕头:“多谢岳丈提点之恩,救小婿于万劫不复之中。”
赵毅自然知道,任安说的是什么事情。
赶紧将他扶起:“贤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我到书房。”
说完就拉着起身的任安到达书房。
到了书房,赵毅这才开始询问女婿:“如此敏感时期,没有朝廷征召,你身为晋州节度使,怎可回京?”
听到岳父如此问,任安也是有些无奈。
尴尬道:“不敢欺瞒岳丈,如今朝廷到底什么意思,小婿猜不透,所以想来问问您,我接下来该如何做?”
听到女婿询问此事。
赵毅脸上紧张的表情才缓和了一些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太子殿下大势已成,大周中兴有望,我们两家决不可再观望,要紧跟太子的步伐。”
“岳父大人的意思是,让我像萧敬佛那样,向朝廷送上投名状?”
任安之所以亲自来见赵毅这个岳父。
除了想探听朝廷的虚实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商讨未来的是否能够真正归附朝廷这事儿!
要知道晋州地处和蛮人交界的地方。
经常和蛮人作战,蛮人的骑兵凶悍,他们是只晓得。
可是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却被太子殿下击败。
那时候他就想投靠太子,只是后来发生了十大藩镇叛乱,他又觉得太子可能会败。
所以他打算参与进去,那时候就是他的岳丈亲自前往晋州,告知他不要轻举妄动。
这才让他没有陷入其中。
朝廷快速胜利,这让他看到了太子的潜力,所以才会亲自来见岳父。
现在岳父的想法和他的想法几乎一致,所以他才会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