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之内,李金羽静静的坐在床榻前,紧皱眉头,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自打从王书江那里回来以后,李金羽总是有些心神不宁的,今天好像是有些什么地方疏漏了,可是,任凭他绞尽脑计,却总也想不出來。
久思不得其解之下,李金羽只得黯然放弃了,他开始琢磨着明天的拜师礼仪。
老师的到来,彻底地解决了李金羽的燃眉之急,要不然,实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启用了王书江那样人品低劣的家伙,还不知道会把自己未来的左膀右臂教授个什么样呢。
看来即使是外府的学堂也只能让他当个教书文员临时的顶一阵子,至于什么拜师之类的还是免谈吧。
可怜的王书江,此时正在房间里意淫着将要到手的丰厚束脩呢,却不知道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永远的离他而去,不过,想必以他的志向而言也考虑不到那么长远吧。
老师的博学可是甚的父亲的推崇的,必须举办一个隆重的拜师仪式才能够不辱没他的身份,想当年,自己拜师的时候,父亲可是花费了莫大的精力与物力的。
嗯,父亲!对了!就是父亲!
政叔刚才说过,鞑子已经拔营离去了,看大军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哦,恐怕是回到了济南府跟岳托汇合去了,这下麻烦了,汇合之后的鞑子实力更加的庞大起来,不是自己可以轻易招惹的,那么,父亲的遗体怎么办呢?又该寻个什么法子呢?
一时间,李金羽深深地苦恼起来,眉头皱得更紧了。
碧玉走进来的时候正好是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
不知道少爷又遇到了什么难题了呢?
看他苦恼的样子,自己心里怎么就这么的难受呢?
碧玉的心里也不再平静起来,轻轻地挪动脚步,走到了李金羽的身前,将手中的洗脚水放置于地上,一边伸手解着李金羽的袜子,一边温言安慰道:“少爷,不要太过于着急了,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吧,我们大家一块想办法。”
说完将已经解掉袜子的双脚挪到了水盆里,小手温柔的揉搓着。
温热的感觉惊醒了沉思中的李金羽,这个时候,他才察觉到是碧玉来了,心里不由得泛起阵阵温馨,稍稍的驱散掉了一部分烦恼,“碧玉,都说了多少编了,不用你帮我洗脚的,我这么大了,又没病没灾的,自己洗就可以了。”
碧玉抬起头来,温柔的看着李金羽,“少爷,你是干大事地人,我没什么大本事,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只能是平日里好好地侍候你,让少爷你减轻琐事的打扰,这样少爷你就能够抽出时间来考虑山寨的大事了。”
听到这个并不煽情普普通通的话语,但是,李金羽却从中闻到了浓浓的爱意,心中一荡,忍不住伸手抚摸着碧玉的长发,“这么多年以来,真是辛苦你了,等到山寨里边安顿下来,我会好好地补偿你的,你说,我们出去游历一下这个大好河山如何?”
碧玉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只是变得更加的温柔起来,“少爷,我都听你的。”
一时间,屋内一片温馨,在这样的气氛围绕下,李金羽的脑子都变得清明起来,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碧玉,今天你跟刘奶奶她们两家人交谈的时候,她们有没有提到过其他的要求?”
这一下,碧玉也想起了下午的那番交谈,“少爷,她们两家倒是非常的满足的,不过,刘奶奶在话里话间倒是说过一个问题,她说有着少爷的恩德,她们两家倒是没有了后顾之忧,可是,跟她们一样遭遇的有几家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以后的生活恐怕会成问题。”
“哎呀,你说我这个猪脑子!这么大的事都能够忘了!”李金羽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烈士陵园是收买人心,他解决了将士们死后精神上的后顾之忧,可是,人活在世上,并不只是精神上的问题,吃喝拉撒这些生活中的琐事那一样也不能少啊,而这些都是需要物质保障的,不行,看来还得制定一些法子,好彻底的解决将士们死后的后顾之忧。
想到这里,李金羽顾不上浓情蜜意了,他冲着碧玉说道:“碧玉,多谢你的提醒,要不然我差点误了大事。不过,还得麻烦你一趟,出去将李管家给我喊过来。”
听到了少爷的夸奖,碧玉心里美滋滋的,她答应了一声,出门寻找李管家去了。
就在碧玉刚到门口之际,李金羽突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他想着连同李政一块喊过来,还需要李政再出一趟差,打探一下鞑子的具体行踪,模糊地历史知识里边好像是有过一段关于岳托的记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应该是死在了这一次进关之中,不过,具体是在哪里死的,什么时间死的,怎么死的,这一些问题李金羽就统统的不知道了。
不过,就在话语刚到嘴边的时候,他又忍了下来。
还是让政叔好好地休息一晚上吧,也不差这一点时间。
这几天,政叔一直也没有好好地休息,连夜奔波数次,就是一个铁人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不多一会,李管家就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肃立在李金羽的俄面前,“少爷,您找我有什么事。”
“李管家,原本跟你说的那个王书江的拜师礼取消了,你统计一下寨中适龄的孩子到底有多少,讲他们一同编为一个大班,跟着王书江学习认字就可以了。还有,你再准备一些新的服装,就选六岁儿童的两身,十岁的一身就可以了,束修六礼给我准备三份,注意选好的。明天在老师那里准备好香案以及孔子像,场地布置得隆重一点。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明天你差人统计一下,这一次牺牲的弟兄们还有家室的多少人,家庭状况如何,统计完了给我报过来。”
李管家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将李金羽的吩咐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然后,他又复述了一遍,等到李金羽确认无误的时候,躬身退出了屋门,开始准备去了。
香案以及孔子像倒不用刻意的去准备,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束修六礼就不能再用准备好的那些了,军主的恩师,可不能一般对待,还需要优中选优,至于其他的,安排下去就可以了。
李管家走了以后,碧玉又在这里黏磨了一阵,依依不舍的端着洗脚水离开了。
走之前细心地替李金羽铺好了被褥,直到确认李金羽钻进了被窝以后才离去。
躺在被子里,李金羽又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还有没有别的疏漏之处,直到再三确认之后,方才沉沉的进入梦乡。
一切照旧,搜寻了一下系统的任务,令他失望的是,并没有刷新出来新的任务,任务栏里依旧是那些基础任务。
不过,这么多天了,基础任务自己还没有执行过呢,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只要能够确认了鞑子的动向,自己还需要再跟鞑子做一场呢,反正也没有什么新的任务,落石之类的一半时也用不上了,不如就选择一个基础任务,关键时刻,能够提高一点就提高一点吧,俗话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吗。
略微的思考了一下,李金羽选择了一个步兵的任务。
跟落石等的任务略有差别,不再是一个房间了,而是一处训练场地。
李金羽站立在场地中央,四散打量着,如同山寨中的校场一般模样。
任务也很简单,有着盾兵,短刀手,长枪兵三个方向可选。
自然,李金羽选择了长枪手。
顿时,前边出现了一个个的草人,胸口处挂着红色的靶子。
李金羽撇了撇嘴,没什么新意吗,不就是刺靶子吗,简单!
虽然现实空间之内,李金羽并没有专注偶的练过这个,可是,在试炼空间的时候,他可是在张飞的逼迫下练过无数次了。
要是在现实中,恐怕还需要适应一番,毕竟,试炼空间不过是锻炼的意识,身体方面还需要磨合,不过,同样的意识训练,李金羽自然不会畏惧。
于是,李金羽就信心百倍的开始了任务,他从一旁的兵器架上选了一柄长枪,开始了刺击靶子的任务。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如同李金羽所想的那样,但是,就在李金羽完美的完成了一百下刺击任务以后,系统增加了难度,不再是固定的刺击一个目标了,而是,草人身上同时出现了无数的靶子,每一个靶子的中央都也有一个小红点,忽明忽暗的。
而李金羽的任务就是,等到小红点亮起来的时候,就去刺击它,而且,随赶着刺中目标的增加,甚至会同时有着几个小红点发亮,发亮的时间越来越短暂,李金羽必须在红点暗下来之前刺中所有的红点,一时间,李金羽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不过,随后,李金羽在刺击的过程中,融入了张家枪的发力方式,然后,融合度越来越高,最后,甚至能够在几乎是同一时间接连刺中二到三个目标,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金羽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
不过,他还是有些低估了系统的猥琐程度。
这一回,系统再次的增加了难度,草人竟然活动起来,而且,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晃得李金羽都眼花了。
最终,李金羽还是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只是得到了300点的步兵经验值。
至于其他的收获,就是李金羽对于张家枪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离开了系统,李金羽彻底地沉睡起来。
清晨,李金羽梳洗打扮以后,就径直走到了李政的房间。
此时,李政早就起床了,正在院中锻炼着。
李金羽并没有打断李政的锻炼,而是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他的武学修炼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卡在了炼膜这一个环节上。
经历过原先如飞猛进般的修炼速度,在遇到了瓶颈之后,他有些不耐,也询问过李政,不过,却遭到了一番训斥。
李政说他已经修炼的过于快了,因此,基础打的不是很扎实,外修不同于内修,他尤其重视基础的积累。近一段时间需要沉下心来,好好地打磨一下自身的基础,水到自然成,基础扎实了自然就会突破炼膜这个层次,急是急不得的。
这下,李金羽纯粹是抱以欣赏的态度在看李政的练武,并没有多多的跟自己印照。
李政看到了自家侄儿的到来,很快便收了功,擦拭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径自走到了李金羽的身前,“小羽,这么早找我有什么事吗。”
“政叔,昨天晚上我琢磨了一下,父亲遗体的下落还是着落于鞑子那边,尤其是俞利奇,根据政叔你昨天的说法,目前鞑子恐怕是已经回归了济南府,合兵一处了。我们在这里也不知道鞑子下一步会干什么,会不会直接的退兵?我本来想要亲自走一趟的,可是,我们的军队损失惨重,急需要补充,恐怕一段时间之内我是脱不开身了,还得继续麻烦政叔你走一趟,摸清鞑子具体的动向,我们好做下一步的安排。”
“这没什么。我再走一趟就是,小羽你还是把精力放在军队建设上吧,毕竟,摸清了鞑子的动向,想要采取行动的话,离开了军队,什么也做不来的。我收拾一下,马上就出发。”说完,李政就要回屋收拾,事关自家少爷的遗体,李政非常的上心。
“不用那么匆忙,时间还有的是呢,我们的军队还没有招募呢。”
“还是今早的摸清鞑子动向为妙。”李政心如急切,都顾不上吃饭了,略微的一收拾就启程赶往济南府。
李政走了,剩下的就是拜师礼了,不过,时辰还早,还是处理一下军中的事情吧。
他命人将手下一同叫到了自己的院子里。等待的时候,他仔细的考虑着军队的补充,先前,他已经派出了老弟兄们深入到那些青壮中间,仔细的宣传军队的建军理念,以民族大义以及对于鞑子的仇恨,双管齐下,希望可以召到足够的士兵。
还有,他考虑到队伍逐渐地扩大,一些这个时代的称谓,自己总是感觉到有些别扭,因此,他打算套用后来军队的一些称谓,不过,冷兵器时代,要是照搬火器时代的队伍编制,那就是在纯粹的找死了。
所以,在套用后世的称谓时候,军队的编制还是要照顾冷兵器作战的特点。
时间就在他的思虑当中匆匆而过。
李金羽的小院,已是人头攒动,存活下来的战士接到命令都赶了过来。
由于还牵扯到烈士家属的问题要讨论,因此,李管家也被李金羽命令列席会议。
卯时末。李金羽宣布第一次全军大会正式开始,
会议的主题有两个,第一,是关于烈士家属的抚恤问题,以及以后如何的生活,第二,更是与在座的众人切身相关,队伍的补充问题,如何补充,补充多少?
确立了主题以后,李金羽现命令李管家讲解一下具体的调查情况。
听到了李金羽的命令,李管家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昨晚上就命令手下展开了调查,并且第一时间汇总了一下,要不然那,这会儿要吃些挂落了。
他走到了院子的中央,开始汇报了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
据统计,这一次牺牲的144名战士,其中还有着家属的是36人,有3人是家中的独生子,23人家中有着小孩子,另外,没有牺牲的战士里还有3人彻底的失去了手臂或者是腿脚,他们同样的需要救助。
李管家调查的非常详细,这使得李金羽甚感满意。
在李管家叙述完之后,李金羽命令大家讨论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
对于这种会议,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新鲜,一个个踊跃发言,一时间,院子里那是一个沸沸扬扬的。
经过了大家的讨论,最后,李金羽总结了一下,然后行使了一锤定音的表决权,订好了具体的方案,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每一户领取10两银子,再分配五十亩地,免收10年的税而已,当然了,这些还得交付李管家前去实施。
对于这一点,李金羽感到非常的不方便,山寨中缺少为政的人才,一些琐事不得已交给了李管家,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啊,看来寻找民事方面的人才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不过,眼下最关键的还是部队的补充。
除去了那三个受伤严重,彻底地失去战斗能力的以外,眼前的这40人就是建队的基石了。
这一次,李金羽决定不再搞什么大比武了,剩余的全是军官。
他已经初步的制定出了军队大体的编制。首先是步兵。
不再设立伍长了,十一人为一班,其中正副班长各一人,具体编制如下:
正副班长都是全才,盾,枪,弓全能,以队伍的需要决定。这一点,有着系统的帮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正班长站在队伍的前列。他们牺牲后,副班长就立即顶上。身后,就是两个盾兵,并且李金羽按照戚公兵书中的记载,给他们配备了标枪,盾兵,都是着重发展力量的,因此,多几根标枪对于他们来说不成什么问题,这样可以加强队伍的远程攻击能力,遇到敌人时,他们用盾牌掩护自己和后面的战友,并投掷标枪发动进攻。
盾兵的身后是四名长矛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矛前刺。
队伍的中间,则是两名弓箭手,他们负责远程攻击,随身还携带着短刀,近身的时候还可以充当短刀手使用,有着指导模块,学会一些短刀手的攻击方式也不会有问题。
队列的最后,是两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
这样,十一个人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完美的杀阵。
军队的组成采取的是五五制,如此,五班为一排,设正副排长各一名。每一个排里还会设置一个通讯兵,主要是负责传达命令。
五排为一连,同样有着正副连长之分,不过,副连长就不会是一名了,而是两名。同样,连队里边也有着通讯兵这一个兵种。
不过,在李金羽的规划里,一个连队就是一个基层的队伍,可以支持独立作战,所以,连队里边还会配备后勤兵种,包括一个旗手,两个厨师,两个负责击鼓鸣金的士兵,以及军需官连同手下,这样,一个连队就是300人。
以此类推,最高编制目前也就是到营这一级。
另外,李金羽还决定组建自己的亲兵队,以后世特种兵的标准选拔,步弓骑水工全才,为了实现这一点,李金羽决定,指导这一个模块,将会向着亲兵队倾斜。亲兵队的规模将会小一些。亲兵队等同于军队的次高编制,就是说,目前的军队只设立到营这一级,那么,亲兵队的对长就是连级干部。
眼下,李金羽考虑了一下,以目前自己剩余的粮草承受能力,军队暂且到营这一级吧,他自领营长,先不设副营长了,等到以后有了合适人选的时候在设立就是。
这样,下边便有着五个连队,以及一个亲兵队,估摸了一下,大概是1700人左右。
李金羽将自己这一个编制方法告诉了在场的40名战士。
虽然对于什么班长排长的不是很清楚,不过,对于一群山贼出身的来说,原本的伍长仕长之类的也很是拗口,因此,大家略一思考便接受了这种建军方略。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是各支军队的主官,谁不想当连长啊,可是,名额有限,仅仅是五个。
刘石磨跟杜敦群已经不关注这些了,他们知道,亲兵队的正副队长就是给他俩留得。
至于其余的人呢,李金羽想了一下,时间紧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战,而且,出战的时候会以骑兵为主,因此,现在招募的队伍不宜过大,先招募一个连队加上亲兵队,这样500人足以,至于其中的各级军官,等到招兵结束以后,李金羽会单独组织一个小考试,到时候视成绩决定。
安排下去,命令大家一起去征兵,尽量选拔身体素质好的,并且,李金羽说,这一次招兵的表现会列入以后考试的分数了。
这一下,大家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忙着去挑选士兵去了。
巳时,李金羽则是准备了一场繁琐至极的拜师礼。虽然也有些不完美的地方,可是,毕竟还是顺顺利利的完成了,这下,这三个人就成了自己的同门师弟了。
向着三人再次叮嘱了一些事项,尤其是刘向峰,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交付的任务。
剩下的事就与李金羽无关了,张策行已经准备开始教授学问了。
低声的跟张策行交谈了一番,躬身行了一个礼,李金羽离开了房间。
培养后备力量的事情已经搞了一个段落了,接下来就是考虑下一步的发展了。
估摸着校场上已经开始了训练,李金羽便迈步走向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