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上,已经挤满了人,密密麻麻的,水泄不通。
侯方宇众人忙活的也是热火朝天。
“唉哎哎,都别挤啊,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
“那个谁,穿黑衣服的那个,对,就是你!挤什么挤啊,再挤就取消你的资格。”
只见校场中央一字形的排好了六列队伍,目标直指中央处的六个招募点。
在早上李金羽宣布了招兵的命令后,这四十个人并没有着急的去选拔新兵,他们呢只是放出了一个风声,宣布中午要在校场之上募兵。
而在此之前,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内部组合成几个团体。
在这些人中,也有着威望较高的存在。
比如说是牛猛、刘强升等人,原本就是一方首领,后来又带着手下投奔李金羽,因此,在队伍里就有着先天的拥趸,虽然经历了一场恶战,各自的拥趸以及死伤了大多数,可是,能够幸存下来的个个都是精英之选。
因此,以这两个人为中心,组成了两个小团体,目标就是为了推自己的头领当上连长这一职位。
他们呢,也知道,现在也只有抱团才能够从杏林军的老弟兄呢里夺取一定的利益。
而杏林军的老弟兄们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们也各自推举出了心目中的首领人选,不过,虽然连同后来解救出来的弟兄们人数也不少,但是,毕竟跟随着李金羽经历过这几场厮杀的可不多,限于资历的问题,就连赵天雷也无法服众,只得不甘心的随了大流,也挑选了一个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跟随。
最终,他们呢,根据李金羽透漏出来的风声,自发地分成了六组。
每一组的组长呢,分别是,牛猛、刘强升、侯方宇、纪纲、席永望以及刘石磨六人。
组员呢,也不一,牛猛的老手下还有8个人,刘强升更少,才4个人,至于赵天雷呢,限于资历,抢不到一个组长的位置,不过,已经初露头脚的他也不甘心落于人后,无奈之下,只好瞄上了军主亲兵的队伍,身为军主的亲兵,最起码能够混个脸熟,以后提拔的机会会更多。
当赵天雷投奔了刘石磨以后,跟随他一起战斗过的9个人也投奔了刘石磨的亲兵队,这样,连同杜敦群以及原本幸存下来的亲兵,这样亲兵队先天就有了14个人,可以说是第一大群体了。
这样,还剩下的12个人,虽然都属于杏林军的老弟兄,可是也有着远近亲疏的差别,这样一分散,刚刚好每组4人。
于是,眼下的布局就成了亲兵队最多,14个人,牛猛屈居第二,有着9个人之多,刘强升第三,5个人,剩余的并列第四,统统都是4个人。
初步的团队已经选拔完毕,剩下的招兵买马那就得各显神通了。
分散之后,他们呢,又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内部会议,商讨出了一个方案,大家一哄而散,按照自己小组的方案开始行动起来。
这就是李金羽赶到现场看到六组之分的原因。
亲兵队这一边排的队伍最长,他们在招兵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毕竟,这个年代,关于家丁的概念可谓是深入人心。
只要是不傻,谁都知道加入到亲兵队就可以算是军主的嫡系,以后想要混出头来的几率更大一些,因此,对于自己有点信心的纷纷排与亲兵队这边。
刘石磨以力量著称,不过,抡起处理这种琐事来,那可就远远的落于人后了,毕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一句话不是没有根源的。
幸好,他这一队里还有着一个李金羽都拍手称赞的帅才,明白自己有多大本事的刘石磨退位让贤,将一切琐事尽数交付与赵天雷负责,自己主要是主抓大局。
赵天雷不愧是连李金羽都深受打击的帅才,不愧是传闻中的七杀星下凡,乃将星,遇帝为权。
经过他的操手,虽然这边排队的人数最多,可是,进行的速度反而是最快的。
凡是敢于在这边排队的,大多数都是有着自信的,而自信,只要不是狂妄自大,那么,信心的来源还是建立于自身的实力上的。
赵天雷一番挑选,都有些眼花了,几乎每一个都是他心目中的精兵人选,可是,考虑到亲兵队的名额有限,只得是忍痛割爱,优中选优,尽量的将最优秀的挑选出来。
侯方宇心里最是狡猾,那一次的战斗,使得他深深地佩服与赵天雷的能力,因此,他的眼睛时刻注意着亲兵队这一边的发展。
当他看到了赵天雷心疼的表情之后,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
挥挥手,喊过来身后的一个小弟,贴耳吩咐了几句。
那小弟顿时明白了,悄悄地脱离了大队,若无其事的赶往亲兵队的队列。
他也认识赵天雷,虽不算是很熟悉,但也能搭上话,他贴近了赵天雷,低声说道:“赵兄弟,我们猴哥想麻烦您一件事,猴哥看到您淘汰一部分人的时候满脸痛苦的样子,想着替您排忧解难,悄悄地将您不舍得这一批人交给我们,这样,就不至于让能者下庸者上的悲剧发生,我们猴哥还会记您一份人情,您看,这个提议如何?”
赵天雷也明白人脉的重要性,侯方宇虽然不是多麼的突出,可是,他跟军主的私人关系不错,在整个杏林军的圈子里也有人缘,甚至于牛猛以及刘强升那边也搭得上话,可见他的人脉是多么的广,这样的人物,还是尽量不要得罪的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举手之劳的事情,何不乐而为之呢,当下,他就同意了侯方宇的提议,再有那种自己看好又不得不淘汰的人的时候,他就介绍给侯方宇那一队。
侯方宇也够光棍的,一个不拉照单全收,测试都免了。
这一下,赵天雷更是痛快,能够得到别人如此的信赖,心里那种滋味美妙极了。
投桃报李之下,在自家队伍名额已满以后,他没有关闭窗口,而是继续的选拔起来,不过,这回选拔的人都交给了侯方宇。
侯方宇只顾偷偷的接收亲兵队淘汰下来的人选,对于自己这一边的选拔自然就懈怠起来,因此,面前的队列自然就会越拉越长。
时间一久,这个情况就引起了其他队伍的怀疑,经过仔细的查探,才发觉了侯方宇跟赵天雷的地下工作。
这一下,大家可就不干了,纷纷派出人选,跟赵天雷交涉起来。
至于侯方宇,因为他吃独食的行为过于的恶劣,引起了民愤,遭致了大家的一致谴责。
不过,侯方宇的脸皮足够的后,谴责照单全收,想让他放人,没门!
这一刻,侯方宇彻底地变身为铁公鸡,一毛不拔。
李金羽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混乱的局面。
看到了李金羽过来,围攻的众人纷纷的赶了过来,请求李金羽主持公道。
李金羽呵呵一笑,他不认为侯方宇有什么错,毕竟,这也是一种手段。
这样一说,大家多少的有了一些平衡,侯方宇兼顾着统计与整兵两样,他的小弟又不算多,肯定忙不过来,到时候队列比武肯定是最后的。
侯方宇也有些耷拉着脸,不过,他也不敢反驳李金羽的命令,飞一般的跑了,开始了自己苦逼的任务。
李金羽独自走上了高台,抬眼望去,台下一片乱糟糟的样子,每一个小队都开始忙活着整理队列。
侯方宇的小队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此时的侯方宇可没有闲工夫顾噜这一套,统计名额的任务就够他忙的了。
由于先前引起了众怒,虽然不至与特别的针对他,可是,有时候拖拉一点,那也属于人之常情,这样,侯方宇耽搁的时间就长了许多,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时间忙活自己的队伍,而这一点,李金羽在台上同样是看的洞若烛火,不过,他也没有立即采取手段,毕竟这个团队初建,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等到以后敲打一下再观后效吧。
赵天雷是初次接触这种队列的知识,刚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不知所措,刘石磨作为一个首领,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他仔细的向赵天雷讲解着具体的细节。
可惜的是,刘石磨没念过书,口头表达能力又不强,费了老大的劲,手舞足蹈的,吐沫星子喷了一地,赵天雷始终没有寻摸到要点。
不过,赵天雷也不是吃素的,他看到从刘石磨这里是学不到什么真本领了,于是,毫不避嫌的观摩起来其他队伍的整编过程。
不得不说,妖孽毕竟不是人可以比较的,只是大料的看了一下,他竟然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精要,再回来整训就有板有眼了,虽不至于后来居上,高居榜首,可是,队列倒也谈得上是整齐有序。
李金羽看到眼都直了,天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但是,你要知道,凡是有着但是这个词,那么他后边引出来的才是重点。
但是,通常1%的天才比99%的汗水更为重要。
这一句话同样也适应于眼前的状况,李金羽深信,要是不是时间太过于紧迫,哪怕再多给一刻钟,赵天雷整训的队伍,肯定会是名列榜首的。
有着一个如此的手下,自己以后训练队伍的时候就可以省一点心思了。
同样,李金羽在观看的时候,眼神扫过人群,大料的估摸了一下具体的人数,眼下招募到人数已经超出了规划,看来等会还要具体的划分一下。
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存货,骑兵兵符是大头。
从历来的这几次战斗中,李金羽总结出了一点规律,那就是消灭的哪一种兵种多,所获得的哪一种兵符就比较多。
从而可知,鞑子退出以后,再想要这么大规模的获得骑兵兵符,无疑是痴人做梦。
z而骑兵这个职业,对于大部队有用的也就数骑术了,至于绝技大喝,看似很实用,不过,那个前提条件就可以摒弃大部分的人了。
这么看来,大范围的转职骑兵,未免有些过于浪费了。
有了指导这一个模块的出现,转职为骑兵已经不再是首选了,骑术了可以通过指导获得,大喝呢,无疑就是一个累赘。
李金羽综合考虑了一下,普通的士兵还是尽量的转职为步兵以及弓弩兵为好,骑术,可以通过指导赋予。
这样,只要具备了骑术,再结合步兵的绝技,那才是一个普通骑兵的绝配呢。
至于骑兵兵符,还是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武力天赋的战士转职,将每一颗螺丝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还有,目前自己急缺能量点,看来还得寻个法子才好。
想起了自己老师的亲身遭遇,李金羽心里边就是一阵怒火中烧。
父亲这才走了多长时间,一个个都跳出来称王称霸了,鞑子在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冒头呢。
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
不行,得叫这些敢于轻捋虎须的家伙们知道些厉害。不给他们三分颜色看看,他们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李金羽下定了决心,整军之后,先寻这些山贼开刀,既可以锻炼队伍,消灭势力范围内的敌对势力,解决自己带队出征的后顾之忧,又可以赚取一些急缺的能量点,如此一箭数雕的事情,不干就是傻子。
就在李金羽决定了后边的行动之际,半个时辰已经过了,台下分成了六个团队摆出了整齐不一的队列。
嗯,超出这么多啊,已经明显的超过了自己的预算,看来还是需要进行一下筛选,分出一部分来作为守备兵。
李金羽点了点头,命令侯方宇回归队列,开始了点评,点评中,他着重夸奖了赵天雷,虽然他也知道在这个时候让赵天雷过早地冒出头来,并不一定会是好事,可是,他对于自己的掌控能力还是心知肚明的。
由于对于部队的转职已经有了一个规划,因此,李金羽打消掉了先前那个不再大比武的决定,他还是需要具体的精选一下,好做出更为针对性的转职。
将这个决定传达下去以后,台下一片欢呼,谁不想在头头面前尽情地表现自己呢。
依旧是先从举石锁开始,不过,这一次人数众多,还是分成几组同时进行的为好,至于那些老弟兄们,他们的属性李金羽可是了如指掌,就不用参加测试了,他们全部担当裁判的职责。
李金羽划出了一个范围,只要是能够举起五十斤重的就可以直接留下,剩余的可以再次参加其他的测试,比如说是跑步之类的。
当下命令台下的士卒以目前的分组开始举石锁,好决定是否能够直接留下来。
刚刚从兴奋之中清醒过来的众人连忙排队开始测试起来。
排队的676人,分成了六组测试,最终经过测试,可以直接留下来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半,才236人,其中,原本那些杏林军被俘虏的弟兄们不愧都是精兵,全部共计63人全部通过,选入亲兵队的通过率也达到了一半以上,剩余的直接通过的大多数也是出自侯方宇的队伍,这一下,侯方宇的脸上更加的洋洋得意起来。
众人暗骂之余,也不由得为赵天雷的眼光而叹服,介于此,先前那种基于李金羽的夸赞而产生的妒忌思想消散了好多。
就是,李金羽自己,心中不由得寻思着,赵天雷这厮会不会也具有天生的侦查特技呢,看人怎么就这么准呢。
不过,看到直接过关的有着236人之多,李金羽也是由衷的高兴。
当下,他就走下高台,来到了这些人的面前,一一的交谈着,顺便刷一刷侦查特技的经验值。
结果还真的教他发现了几个小极品,有23个力量都在80以上,不必犹豫,这些人全部的转职为盾兵。
李金羽考虑了一下,每个班两个盾兵,一个排有着五个班,一个连呢,就是25个班,需要50个盾兵。至于亲兵队,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打造全才。
测试继续进行下一项,李金羽别出心裁,摆出了一个沙包阵,让士兵摇动沙包,测试的人就在里边躲避,以此来挑选出敏捷高的。
最终,经过测试,又挑选出184人,而这184人中,超过大半都是赵天雷选拔出来的,顿时,所有的人拜服了。
这样距离满编还差40人,李金羽想了一下,权当开展一个娱乐活动了,于是就让剩余的众人通过比武挑选。
就在观看比武的时候,李金羽再次盘点了一下手中的兵符。
按照规划,连长一职由自己兼任,暂时不设副连长,那么,侯方宇5人就暂时作为排长一级的吧。
哎呀,算下来还需要25个班长啊,算了,还是从亲兵队里再调出11个人来吧。
反正李金羽绞尽了脑汁,总算是安排了一个妥当,他没有就这么按照手下自发的分组做安排,而是尽量的打乱了犹如掺沙子一般,也不是他信不过这些人,只是,他害怕一言堂的出现。
最终,经过了一番缜密的盘算,尽量的使每一个班拥有2个盾兵,2个短刀手,两个弓弩兵,至于枪兵吗,等到以后再转职吧,就这样,自己的亲兵队还没有完成转职任务呢。
等到了士兵全部的选拔完毕,李金羽调整了部署。
这一下,每一个排长心里都有些恐慌,生怕李金羽责怪他们搞什么小团体,诚惶诚恐的接受了安排。
整编结束,剩下的就是训练了。
既然已经安排好了军官,那么训练的事宜就全部的交给了这些军官安排。
这些人前后跟着李金羽打了无数场恶仗,尤其是最近跟鞑子的生死搏杀,神经已经被磨练得相当坚韧,尤其是前几日训练的时候,他们可是吃够了苦头,于是把当时所受的苦难加倍的返还到这些新兵身上。
这一批新兵原本不过只是一些农夫出身,那里受过这种折磨,一时间叫苦连天,纷纷觉得犹如身处地狱了。
但是,军官们以身作则,训练的力度还要高于这些新兵,并且还需要指导他们做出各种战术动作,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地超出了这些新兵。
这一切,新兵们全部都看进了眼里。
军官训练态度也感染了他们,尤其是反复叙述无数遍的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宣传语深深的刻印进他们的心底,当兵吃饭,可不是送死来的,能够提高生存能力,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可惜。
原先,他们只是缺乏人的教导,生活的苦难,以及鞑子的蹂躏,此时全部的化作了意志力,每一个新兵都是咬紧牙关苦苦的支撑着。
可是,毕竟只是第一次接受训练,身体上很不适应,时间一长,就达到极限了。动作不免显得很迟缓,不过,看到自己的军官犹自努力的训练着,而且往往同一个动作,他们要做出更多的次数来让这些新兵看清楚,这不得不让新兵们继续的咬牙支撑。
不过,这一些李金羽都看进了眼里,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赶紧的叫停了训练,命令大家集中到高台之前,开始仔细的讲解作战时的战阵。
自己根据纪效新书改编的战阵,在经历了真正的考验以后,已经逐渐地成熟起来,尤其是在体验了撒星战阵以后,带给他的启发越来越大,于是,他开始仔细的讲接着战阵的具体训练方法。
每一名士卒都在仔细的听着,他们知道,这些就是他们在战场上安身立命的屏障,由不得他们不仔细。
而赵天雷呢,更是聚精会神的听着,恨不能把每一个字都印在脑子里,虽说他也读过几部兵书,自己呢也有些研究,可是,以他的出身,像是戚公所著的这两部兵书,他是没法看到的。
在他得知自家军主根据纪效新书改编出一种战阵,并且那天,他亲眼看到了这种战阵的威力,顿时,他开始深深地膜拜起来。
以前是膜拜李政的个人武勇,以及战场上把握战机的敏锐嗅觉,那么,现在,他膜拜的人选又多了一个,自己军主那种指挥艺术,使得他是那么的着迷,自打从战场上回来以后,他总是想要鼓起勇气,跟军主讨教一番,甚至于他都想拜李金羽为师。
年龄在他心里已经不是问题了,达者为师,先贤都这么说过,可见自己的想法是有根据的,不过,可惜的是,就在他打起勇气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军主在忙碌着,尤其是烈士陵园的修建,以及烈士们的安葬,牵扯了李金羽莫大的精力。
这使得他的愿望每次都在落空。
此时,可以亲耳听到军主的讲解,他拼命的记着军主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生怕有什么遗漏,不求甚解,然后时而习之。
李金羽看到了一片茫然的样子,心中不仅发出一声呢叹息,是啊,到了该提高士兵们的文化素养的时候了,掌握了知识的军队,才会是最强悍的军队,最伟大的军队。
讲解了一段时间,李金羽停了下来,他需要留出时间来让大家消化一下,彻底地化作自己掌握的东西。
稍等片刻,李金羽看到有些人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虽然不多,可是,李金羽还是感到莫大的欣慰,为了鼓励这一些人,他作出了一个决定,“看你们的样子,似乎是有些了解了,现在,大家把自己的理解说出了一块讨论讨论,共同学习一下。”
话音刚落。赵天雷就站了起来,抢先一步啊,将自己的见解详细的描述了一遍。
李金羽听完之后,心中一叹,不愧是初始统率那么高的猛人啊,几句话就讲解到了点子上去了。
于是,他根据赵天雷的理解,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作出了指点。
有着赵天雷的带头,还有见解的也纷纷的描述出来,一时间,大家都感觉到了进步。
李金羽看到了这种热烈地学习场景,决定以后定期举办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