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可汗离开大同两天,王络大军前锋才小心翼翼踏入大同,发现突厥人确实离开了大军这才昂首阔步开进大同,发圹报宣布把突厥人赶到了长城之外。西韩岭、杜庄、许堡、白登、新荣、巨乐诸县一起收复。崔乃亮朔州军收复玉州、左云、三屯、卫城。
整个朔州以北地区都收复了,官军雄纠纠起来。遗憾的是原州是土匪李驹儿拿下下的,时间比他们还早四五天。妈妈的臭土匪,不做你的山大王跑出来跟老子争功!
收复多一个地方少一个地方本来关系不是很大,问题是没有斩首和俘虏,无论说得天花乱坠这收复也像做游戏,皇上新规功劳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头的,妈妈的那儿要人头去?
收复地方谁都没有人头倒好说些,可恼的是赘婿老早就斩了几百首,他干钦差大臣还忘不了叫手下扫荡恒山以北叛军,据传斩首突厥数百俘叛军数千!
土匪李驹儿也是有斩获的,据传猫儿岭伏击战就打得牙师丢盔弃甲,200骑仅逃出50骑。原州还押着叛军孙茂部2000人,孙茂、文得都生擒活捉一个不漏。
这样一衬托情况就很糟,人家打下一州斩获颇丰,你收复十多县还有大城一个斩获也没有,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这岂不是笑话么?马隔壁的,好好一锅汤一粒老鼠屎搅坏啦!
因为朔州忠武军人员紧缺,北进收复失地仅有崔乃亮1000人太寒酸,崔乃亮出计收回郭如旧部,郭如是个光杆将军仅有几个亲卫,元锋不在家日子跟任雄很谈得来,两个都善于算计,觉得跟着元锋不受重视发展到头了。通过高基同意便加入崔乃亮忠武军。
北进收复失地虽然很顺利,只是斩获很成问题,崔乃亮、郭如都不信李驹儿有这能耐,发现猫儿岭之战跟玉山之战近似战术相同,怀疑赘婿控制了李驹儿,就叫郭如调查。
郭如到了原州民众称颂义军勇猛又仁慈,做法跟赘婿相似,看到了孙茂、文得叛军传说是真的!他无意中发现了崔健的忻州士兵,他以老长官资格掏到一些情况,子爵大人没见到其他团不太清楚,崔健团原驻揣骨瞳参与了原州之战,现在训练李驹儿队伍。
郭如赶回去报告了崔乃亮,他们怀疑是正确的,堂堂朝廷官军那有不如土匪之理?这赘婿要借土匪恶心我们呢!马隔壁的,一点也不念老长官之情,功劳情愿送给土匪!
赘婿这样做是不是我拉走了任雄团生气呢?不对呀,他原来只有两个团现在己经六个团了,临走时还编了个新兵团,他不缺人只缺钱,也不知他军饷从那儿弄来的。
不行!他不要功劳那就把人头俘虏给我们,没有我们提拔他现在还是个火长!本事再大也跳不过长官手心,东军也是是忠武军健制,他敢忘恩负义么?
郭如还是比较了解元锋的,这人吃软不吃硬,拿官威压他可能要搞砸,突厥可汗都不怕的人还会怕谁呢?人头俘虏都是能换钱的,他缺钱我们不如找他买……
崔乃亮觉得是个好主意,硬迫他给人头捅出去就很难堪,这买嘛你情我愿就没问题了。赘婿把投降叛军改编成自己队伍,这点要学他,兵员紧张我们就多买他的俘虏!
“崔大人这主意甚好,王络不就是因为兵多趾高气扬吗?他五万大军也没斩获一首俘虏一兵,虽收复大同也豪气不到那里,发现我军有人头又有俘虏怕要气吐血呢!”
“那是当然!”崔乃亮一拍胸膛:“我们也是忻州兵马,那能跟他一样?他气吐血活该!”
崔乃亮觉得很快就有人头和俘虏,立即豪情满怀,有了这两样东西立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收复失地是人所共知,这人头和俘虏就是浴血奋战的证明,谁能否认呢?
“崔大人所言极是,”郭如立即附和觉得忻州人确与别人不同,与方华同守应县他变成叛逆阶下囚,自己却是功臣:“咱们忻州兵马当然跟他们不同,战则斩敌退则全师呢!”
“说的没错,他们猪脑袋那能跟我们忻州相比?”崔乃亮觉得智力超然在那些同僚之上十分自豪:“郭大人,立即去找赘婿秘密会谈,知道的人越来越少越好!”
郭如赶到原州找到崔健,崔健不肯告诉他元锋下落,郭如威胁说,东军属于朔州健制,我是你们长官不服从命令就有权撤你的职,把队伍带回朔州再请大帅处理元锋!
官大一级压死人,打仗他没能耐玩权术是一流的,崔健没办法只好带他到揣骨瞳见元锋。
“呦,钦差大人别来无恙,外面硝烟未散,怎么躲到这山林享清福来了?”
元锋看他找到原州来,就猜郭如怀疑参与了原州之战,这狗鼻子也真灵妒忌李驹儿立功么?他们自去收复失地这不关他的事,他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搞什么阴谋呢?
“郭大人忙着收复失地重建州县,怎么有空到这山林来找我聊天啊?”
装蒜!以为你干的事我都不知道么?聊天,聊你个头:“钦差大人建此奇功,真是我忻州的骄傲,作为忻州人本应及时道贺,却找大人不见,下官没空也得来呀?”
这家伙阴阳怪气除了怀疑你知道什么:“没有奇功,只因匪情水道不通无奈到这偷懒啊!”
郭如不咸不淡笑道:“钦差大人左右逢源好福气,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吗?”
“郭大人闲情逸致甚浓,不是为了取笑下官才到这里的吧?论左右逢源要属郭大人啊!”
“下官那敢取笑钦差大人?是特来告诉大人一个消息,朔州杜帅和崔佥事对原州之事颇有微词,元大人胳膊也太朝外拐了吧?无论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军同僚啊!”
元锋瞟他一眼,就为这兴师问罪么?胳膊朝外拐也没碍你们什么事吧?至于这样吗?
“哦,杜帅和崔佥事不高兴了?下官不过为了安全帮李驹儿一把而已,都是打突厥嘛!”
郭如看他承认参战恭维说:“元大人胸怀宽广可敬可佩,只是为何不帮一把军部呢?”
“大人误会了,不是下官不帮,郭大人,距离远了些不太方便罢了。”
郭如微笑点头道:“说的也是,过去的事不提也罢,有帮之心就好,常说有礼不为迟,元大人,现在帮一把也为时未晚,毕竟我们是忻州一起来的啊!”
“郭大人,突厥已经北撤过了长城,你们要打谁呀?难道玉州还有叛军据点未收复吗?”
“没有,大军所到叛军那敢顽抗?不是要打谁。崔大人意思是,元大人功劳已太多不在意了,与其送给李驹儿不如送给军部,这对元大人脸上也有光是吧?”
元锋现在才明白他的来意了,是要借功劳装面门,原州玉州距离上千里这功劳怎么能挂上去呢?这些人为争功想的也太奇葩了吧?这对李驹儿怎么说得出口呢?
“郭大人,原州是李驹儿打下的,东军不过帮了一把,我要把这功劳送军部也没法送呀!”
郭如嘿嘿冷笑道:“元大人,李驹儿一帮山匪摇旗呐喊还可以,突厥是什么力量谁心里没数?攻城掠地是他们能干的么?我们毕竟共事数月,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就算原州是东军拿下的,那也跟你们没关系,功劳也算不到你们头上,看出来有屁用吗?
“郭大人,李驹儿部至少参加了战斗,斩获不少首级俘获许多叛军,这功劳抹杀不了吧?”
“别误会,元大人,杜帅和崔大人不是要抹杀李驹儿功劳,原州是他的打下的就是他的。崔大人意思是,元大人不要的功劳就让给军部,赏银仍属于东军这样可否?”
元锋这下才完全明白了,他们不要收复之功,是要买人头和俘虏!他们收复地方够多没有人头俘虏证明就很尴尬,买到了人头和俘虏那就肯定升官进爵,真是聪明人啊!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倒可以考虑,不过沦陷区物价飞涨,出十倍价也买不到东西呢!”
郭如看他没有拒绝,知道有戏,这一趟不会白来,就怕这赘婿牛脾气上来不干呢。
“崔大人是这意思,元大人倒是痛快,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涨价也可理解。”
元锋看他能够接受涨价,知道他们需求甚急,升官发财全靠人头俘虏,妈妈的,老子为什么不敲诈他一笔?卖人头给他们升官是不是助长了腐败之风呢?不过他们都是善于钻营官僚,即使我不卖给他们也有别的办法争功,他们升官挡不住,白竖几个敌人而已。
“既然郭大人明白随行就市的道理,下官就不再拐弯抹角了,突厥人头或俘虏200两,带队设牙牌300两,叛**子300两,头目100两,叛军10两。一口价。”
郭如心里一惊,狮子大开口呀,是朝廷赏赐标准10倍!妈妈的,他真把人头当商品了!
“哎呀,这价嘛,是有点坑爹,不过这钱转来转去还在忠武军,那大人有多少货呢?”
元锋想,他们的钱也不是掏腰包所以也不心痛,想买光垄断?那就说少些。
“郭大人,存货有限,突厥人头200颗,叛军1500配头子1个头目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