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锋从崔家带来的新书童叫崔清,现年14岁,苗条小聪明伶俐有些像女孩子。本来是崔平随军伺候的,元锋考虑文婉可能需要出门处理事务,还是崔平年长强壮的跟班比较好,所以换了崔清随军。北伐在即军务繁忙元锋少有在家时候,崔清白天就随意逛荡。
正所谓密室谋事隔墙有耳,沈固几个聚在一起发牢骚的话,被崔清路过无意听到了。他虽然不是很明白说话所指的事,但能确定是针对主人的,‘臭赘婿’这句很剌耳,包含了轻蔑、仇视、憎恨意思。最奇怪是沈固最后那句:他屁也不是,就是一个烂苹果!
烂苹果很讨厌,不但气味难闻,那烂汁水沾上好果也要迅速溃烂,小姐最讨厌它了。姑爷怎么会是一个烂苹果呢?沈固从小认识姑爷、小姐,这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这事要不要报告姑爷,崔清拿不定主意,他怕‘臭赘婿’一词剌激姑爷大发雷霆。
崔府四个家生奴才,除了一个跟随老爷云游四海外三个都跟了姑爷,崔安现在混出头了崔清就找他讨个主意。都是家生奴才又一起长大,关系比较亲密兄弟相称。
“二哥,我今天听到沈固左营几个背地里骂姑爷‘臭赘婿’,你说要不要报告姑爷呢?”
崔安现在事也挺忙的,背后骂人也寻常但这骂得恶毒,随口问:“三弟骂了什么事呀?”
崔清把那些话复述出来,崔安大吃一惊,何止是骂人?这不是要背叛谋反吗?
“三弟,这事有些严重,听到这些话再不要对别人说,见了沈固就当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不知道,晚上我和你一起报告姑爷。以后听到什么先来告诉我好吗?”
沈固几个左营坐冷板凳心有怨言,这可以理解,没想到他们竟然愤恨到要出卖东军地步,为了报复姑爷要东军兵败,让朝廷查处。这心也太险恶了吧?兵败要死很多人的!
晚上元锋回家崔安让崔清复述了所听见的话,元锋只是皱起眉头,没有大发脾气。他也不是第一次被骂‘臭赘婿’了,入赘娶上两个美若天仙老婆,而还带通房丫头,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呸,你清高个鸟!就算你跪拜乞求也不够格,小姐瞧不上你呢!
在京城沈固找上门来,碧荷就说他心术不正,女人的直觉往往正确。几经交往元锋觉沈固正是嘴尖皮厚腹内空,没有事业心只想投机取巧捞好处,连郭如都比不上。
沈固为了泄愤不惜出卖东军,希望兵败,以他人品不矛盾,早就提防着他呢!
崔清学着沈固语气:“他屁也不是!就是一个烂苹果!”入赘崔府时就曾经在脑子里回响过:“烂苹果!你配吗?”这怎么很相似呢?什么地方听过这话相当模糊,那凶狠怨恨语气很深刻不是原主记忆。当时承诺追查杀害原主少爷恶鬼凶手,凶手似乎跟这话有关。
非常抱歉,承诺查出杀害原主凶手为他报仇,至今没有任何线索,不是怠慢原主故意拖延,确实没有时间。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总该先公后私吧?今天这话冒出来了,或者是个转机。对了,这话是刚刚穿越到这世界瞬间听到的第一句话,所以才这样深刻吧?
刚刚穿越到原主身体是什么时候呢?那应该是原主死去的时候,他被掐窒息而死,凶手对他说了这句泄愤的话。他们之间是认识的,凶手对原主很鄙视称他‘烂苹果’。
下半句:‘你配吗!’什么意思?应该是两人同时竞争一件事,这才有配和不配,凶手杀害了他所以质问:你配吗泄愤,凶手以杀死他获胜了。他们之间竞争什么事呢?
原主少爷与世无争家务财务都由老仆福伯负责,连诗会都很少参加,他怎么会跟凶手结怨?对了,原主生前报名参加入赘选拔,是福伯坚持替他报名的,是竞争这一件事吗?
原主除了这一件再没有其他跟人竞争的事了,岳父崔槐当时推断没有恶鬼,只有凶手。这论断是正确的,那么,这凶手就在报名入赘者中,因为仰慕小姐报名者有21人。
所有的人家庭背景都优于原主,虽没娶妻大多己纳妾,只有原主孤身一人,他们都有资格鄙视原主说他不配。要从21人里找出凶手需要时间和资料,元锋却匆匆出征了。
这一担搁就差不多是一年,现在梳理这些思路,沈固也是报名者之一,而且是最有入选希望的人,跟崔府关系也很好。不知因何故崔夫人没看上他而选择了元锋。
沈固落选当时就表示,没选他崔府要后悔,后悔什么没有说。元锋跟沈固只有一面之缘,就是在婚宴之上,被他灌了一肚子酒。后来听崔安和碧荷说出征、代嫁都是他的主意。
沈固入赘梦想被他鄙视的原主少爷代替,他垂涎小姐美色非止一日,愿意抛弃家族和巨额财富降低身分做赘婿,可见他多看重这婚姻,被取而代之就是争妻,有理由杀害他泄恨。
当然,都在一个城里互相认识不能公然杀人,所以就有恶鬼杀人,入赘大不孝祖宗杀他,名正言顺,自然没人追究。在杀人成功时候情不自禁说了泄恨的话:烂苹果,你配吗!
这话却被刚刚穿越到这世界的元锋听到了,因为灵魂接管肉体需要时间,有一段朦胧期所以信息就变得模糊。他那声音凶狠和怨恨是记住了,一般人没有那样的语气。
沈固是不是那恶鬼?他有动机有能力有时间,只是没有搜集到证据,如果让元锋再听一次‘烂苹果!你配吗!’那就能够肯定他是不是恶鬼,只是他愿意配合吗?
有了这发现锁定嫌疑人这是重大突破,可惜‘烂苹果’那句不是亲耳听到,崔清模仿是有差别的。沈固不会重复那句话却要说别的话,慢慢辨别会得出结论的。
崔安看姑爷考虑了很久,提议说:“姑爷,是不是以秘密结帮图谋不轨,先抓起来呢?”
“不,别打草惊蛇,多行不义必自毙,让他们先表演,看情况再说。”
探马来报告,皇上北巡已经到达燕京,冀州、涿郡官员云集燕京迎候皇上。崔家宝等核心人员问元锋要不要去燕京见皇上,按君臣之礼那是必须去见驾的,否则就是有不臣之心,罪可大可小。自己驻防地在大同、原州,距离燕京1500里,什么名义去燕京?
元锋决定不去燕京,皇上北巡目标他最清楚,一路巡视只是掩人耳目,他去凑热闹就可能暴露军事意图,宁可承担这不臣罪名,事后被那群清流戮脊梁骨诟骂也算了。
皇上到达燕京事已传开,难免有人议论元锋为何不去见驾,沈固更是疑神疑鬼猜测不休。
皇上当然知道元锋为什么不来燕京,派遣黄门侍郎詹右前来张北宣皇上口喻。口喻认同元锋不至燕京见驾,免不臣之罪,着致力边防勤勉军务,不失朕之所望。
这朕之所望只有元锋清楚所指,也就是说皇帝已经准备好,东线将按计划行动,希望西线没有意外如期发动取得成功。这当然也是元锋所希望的,棋子正在一步步落实。
皇上使臣到来自然全军将校都要列队欢迎,沈固独立团也不例外,使臣落座之后是军官依次拜见。东军里沈固官阶最高,其他几个都是从八品,与崔家宝、高摩珂、崔健同列。
官场规矩是以官阶高低次序晋见,沈固几个觉得这是诉苦大好机会,这状一告就告到皇上御前了。问题是脸皮一撕破就难以收拾,使臣不是全权钦差,他不负责处理这种事,只能代告皇上,这代告就可告可不告,臭赘婿买通他就平安无事,你就等待挨整了。
黄门侍郎常到王府沈固也算熟识,大厅上使臣坐在左边,元锋坐在右边,这话怎么说呢?
控告长官是以下犯上,若非谋逆之罪那是忌讳的,不是无故削职贬官就说不上违规挟私报复,这不过是委差不公,没有得到重用。真正论起理来也难说滥用职权。
沈固眨巴着眼睛拜见使臣,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东军副都督左营沈固拜见使臣侍郎大人!”他故意把并不存在的左营扯上,希望引起注意,又添上侍郎官职意思老相识。
詹右可能没领会沈固的意思,嘴里哎哎的应着没有问他什么话,沈固只好悻悻的退下。
第二拨晋见的人是从八品,左营那几个将军资格老排在前面,武奋不在只有四个了。
“东军左营,武牙将军王波拜见使臣大人。”他昂首阔步上前声如洪钟。
“东军左营裨将张抗拜见使臣大人!”他精神抖擞上前施礼,使臣只嗯了一声。
“东军左营员外将李作相拜见使臣大人!”他威风凛凛上前施礼也没引起注意。
“东军左营别局都尉周泰拜见使臣大人,”使臣嗯了一声,他没精打采转身退下了。
崔家宝、崔健、高摩珂拜见后是杨有、高得率校尉集体拜见,当然后面就是摆酒为使臣接风洗尘了。酒席间自然要谈论些边境事务,抗敌大计,无意中谈到皇上,詹右不经意说起皇上北巡主要视察定武军,让河间王教训一下库莫奚。
沈固心里一楞,原来皇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出人不意制造一个惊喜呢!原来说北伐是东军打哈察尔,保护大同原州不再遭受入侵,原来是要打库莫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