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突厥斥侯很少到山阴来,好像把这地方遗忘了,元锋担心那支蒙不会放过自己,借刀杀人不成之后还要武力解决,很快就要化冻,在他们撤退时候顺手抹平山阴。
敌人有五万兵力,即使用五分之一山阴也岌岌可危,至少伤亡惨重,辛辛苦苦拉起的队伍不能一下就被打得元气大伤。提高战斗力是唯一出路,创新装备迫在眉睫。
张益父子已经生产出火硝,根据元锋《武经总要》配方制成了火雷药、引线药。铁厂铸造了一百个如将军瓶一样的瓶子可装一斤火药,元锋计算过爆炸力不亚于手榴弹。
这天元锋悄悄带了崔安张益父子到西山秘密试验,张益父子不敢操作,无锋自己干,这对他来说是小儿科,前世还曾把敌人手雷扔回去呢!轰隆一声手榴弹爆炸,元锋检查效果,弹体壳都从凹槽处崩飞,插入树干一寸,战马中弹不死也重伤,试验成功了!
只是这土手榴弹封口和装引线跟做鞭炮很不同,张益父子毕竟没有现代基础知识,不懂原理火药又是易爆物品非常危险。元锋虽制定严格安全措施,执行起来可有漏洞,第一批产品都是元锋亲自动手,张益父子只是在旁观第一批后停产,成品亲自掌。
制造和试验都是秘密进行,仅限四人知道不允许扩散,这样才有震撼军事效果。
有了这土手榴弹,在冷兵器时代足可以碾压一切精锐军队,两颗手榴弹扔出去,突厥崽子必吓得屁滚尿流,任他有多少军队也不敢觊觎山阴!
李步遥捎来信息,太原已经屯积了五万两的物资,太原、忻州蜂窝煤工厂已经开始生产询问煤炉什么时候可运到。白马石铁厂每天可以铸造上百个煤炉,只是朔州官道不通,山道只走马帮。有一条浑河经峙县入应县从山阴流过到神池接汾河,但仍被突厥控制。
元锋对这一带地理不熟无计可施。沈浩之到来告诉元锋被方华破坏应县到山阴官道将修通,怀仁方向有突厥斥侯到达威寨引起居民恐慌。
元锋告诉说大同、怀仁仅有留守兵力,不可能出兵应县,可利用烽火台有敌情援军一日可到。谈到南北运输问题沈浩之献计说可以利用水路运输。
浑河可通浮沱河,从王庄北上到定襄可进入忻州,这样可以绕过突厥控制地区。沈家原来就有船往返朔州、大同,突厥来后都停航了,这条水路翠莲去年还走过呢!
船到忻州就好办,这下解决问题了。只是沈家的人不认识李步遥那批人,崔安走不开,元锋问沈翠莲愿不愿意到忻州去,翠莲说愿为相公做牛马,去忻州算什么呢?
当下决定发两船煤炉去忻州,船的运载量比大车队要多许多,而且费用低廉。忻州算是元锋老家,老仆福伯不知怎样了,这煤炉就让它先服务老家吧!
有上百个留下残疾伤兵,不宜重上战场但能作不太重的劳动。这些伤兵经元锋开导都愿意娶那些被**过的妇女,愿意去忻州就业的都随船前往忻州。这些人都在山阴煤厂干过算是熟头熟路,一到忻州就能够立即投入工作,省了李步遥许多麻烦。
沈翠莲在娘家是管理商业的,很有商业头脑,很愿意出去走走,她可成为李步遥得力助手。她愿意去忻州还有点私心,要看看元锋老家,入赘的两个妻子是什么样的人,岳父母家庭如何能不能相处。这都是女孩子心里惴惴不安,又难以启齿询问的事。
这段时间山阴比较平静,平静就意味着可能起风暴,元锋让高摩珂向各地派出斥侯,北至大同、原州,南至宁武、代县,东至灵丘西至榆岭,广泛收集信息。现代战争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只有信息通畅才能明了局势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朔州驻有突厥重兵,但四周也环伺着不少齐朝军事力量,明面上云中山有王络五万太原兵,代县后面五台山有郭进两万援兵。元锋探知杜鹏一千骑兵就潜伏在恒山后所附近,崔乃亮就潜伏在朔州西面黑驼山,离朔州仅仅40里,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崔乃亮当然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朔州鱼龙混杂军队纪律松驰训练不足兵无斗志,官员又勾心斗角各怀鬼胎,部分大族暗通突厥准备投降。这城即使能守几天也要填入无数人命,反正城池要失陷抵抗的人都是白白送死,他打定主意保存实力为上。
突厥兵临城下,崔乃亮就下令司库参军每人准备十日干粮,队伍轻装随时准备行动,负责守西门后就看上了黑驼山,这山像屏障一样挡在朔州西边,山高林密仅有两条小路通往朔州,向北通平鲁县,向西通木角,隐蔽性很好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朔州失守官员当然要问罪,首当其冲的是主官杜鹏其次是郑伟、鲁才再下是长史等纯文官,自己是客军协防责任与鲁才等同,只要没有投降也没有弃城逃跑证据就定不下罪名。
在帅府军事会议上,崔乃亮就看出杜鹏推诿责任找替罪羊意思,他巧妙躲过了这冤大头,得到一个比较有利位置。守城第一天就看出了败相,第二天一早杜鹏率领骑兵出击,就知道他在玩金蝉脱壳了,他这一走亲信郑伟必定待机南逃,城中无主破在旦夕了。
事情大概如崔乃亮所料,下午北门东门就开始顶不住。不过他早有准备,杜鹏出击他也可以出击,反正突厥没有封锁西门行动方便。待到城破突厥冲入他才率守城兵离开。
黑驼山有几条小村庄,他只要封锁两条小路两头隘口消息就不会泄漏出去,在突厥眼皮底下隐蔽起来。突厥注意力都放在南面,他目标是掳掠,并不在意从朔州逃出去的残兵败将,南面的神池、宁武两县已经占领,再下就是原平、忻州和太原了。
这时候朝廷讲和消息已经传来,崔乃亮欢欣鼓舞,战事终于有望结束,这次朔州之战不但保住性命保住实力,而且能够洗脱罪名,虽然没有功劳也有些苦劳是吧?
很快朝廷议和钦差就到了,是盛朝内省侍郎高基和太原总管威远将军于通,级别相当高和谈应当大有希望。崔乃亮这时就不仅仅想脱罪保官了,他又看到了机会。
突厥讲和之后就不再攻城掠地,那些失陷城池除非交通要道是不会有守军的,那么率兵收复失地就轻而易举。收复失地是有大功的,即使是这样收复也功不可没!
能够想到这主意的绝不止一两个人,王络按兵不动可能就打这主意,杜鹏也只有收复朔州才能官复原职。问题是掌握时机,最先进入城池,黑驼山离得最近啊!
平鲁县也很近,分兵200潜近必最早收复,哎呀,这次要因祸得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