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皇子带着一封信和重兵闯入。
信中是先帝的御笔,说太子谋逆。
朝廷中也有一部分人知道先帝对太子的不满,也有一部分人据理力争。可三皇子是杀伐中走出来的人,太子却是以宽仁治国。
太子信奉君臣之仪,君要臣死,臣绝不忤逆。哪怕是一封书信,是一封没有盖章的书信。
太子死在了东宫里,死在了还未抬出门的花轿前。
很快,三皇子就坐上了皇位。
他整顿朝堂,整顿后宫,杀了很多官员,又提拨了很多官员,后宫里的知情人也死了不少,又放了不少。
所以,我这样的人也才能进来讨口饭吃。
前朝后宫再怎么动乱,太师的地位都岿然不动。
许娘娘也进了宫,她从太子妃变成了贵妃,从皇后变成了贵妃。
太师去了一趟东宫之后,前朝好像有些变动。
何公公说,皇上最近都很生气,好多官员都被降职,太师却仍在站在百官之首,宛如定海神针。
三皇子是个能打仗的人,可是论心机城府,他怎么比得过太师呢?
三个月后,许娘娘弟弟的尸首被运了回来,太师婉拒了皇上提议的大礼,也不要礼部操办,他也不让许娘娘回去。
听说,太师府里缟素只挂了几幅,亲友吊唁一律不许哭出声,丧礼只办了三天,然后一副简单的棺材,在清晨时分抬了出去。
太师撑着拐杖,扶着棺柩,一步一步的走出城外,没有鸣锣击鼓,没有哭声。
他怕惊扰了孩子,好像就是小时候,他下朝以后,牵着小儿的手,从家里走到街上,去买糖,去逛花街,去看杂耍。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孩子从家里,送出了门,又送出了城,走了两步三步,走了五里六里,终于送到了母亲的身边。
这一天,是瞒着许娘娘的,可许娘娘好像知道一样。
她在昏睡中,紧紧的握着那一双虎头鞋和那一只金簪,她紧紧的皱着眉,眼泪润湿了枕头。
她低低的絮语,她说好好抱着孩子,她说你们慢些走,她喊弟弟,她又喊娘亲,最后不知道喊了一句什么儿,便沉沉的昏睡了。
这一睡就发起了高烧,晚上的时候浑身都烧的滚烫的,嬷嬷们吓坏了,急急忙忙过来的太医们也吓坏了。
他们忙了一整个晚上,我也看了一整个晚上。
第二天许娘娘的烧退了,下午的时候,太师来了,太师好像不太一样了,他走进来的时候,很有精神头。
可是我莫名觉得不对劲。
太师和许娘娘在屋子里说话,没一会儿,两人又走了出来在院子里,许娘娘靠在榻上,太师就坐在她身前,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说了很久。
一直到太阳快要下山,宫门即将落钥。太师才在宫人们的提醒下起身,将要走时,太师好像又想起什么的问道:
“那一幅《秋夜月下赏云图》在哪?”
许娘娘闻言愣了好久,然后才说在陪嫁的箱子里。随即让嬷嬷去找。
太师说,他年纪大了,马上也要辞官了,走不动了。日后进宫也就少了,留一幅画作个念想。
画很快就找了出来,许娘娘亲自拿给太师,两个人又这样定定的看了一会儿,太师便要走了。
三五日后,太师说自己年迈,要辞官,皇上不准,后来几次请辞,皇上才勉强同意太师不再上朝。
许娘娘的身体不太好,过了初秋,许娘娘开始咳嗽,皇上来看过好几次,许娘娘基本都是在昏睡着。
何公公说,宫里就要选秀了。选秀,那宫里又会有很多人来了。
树的叶子慢慢的变黄,公公们送来的木炭也越来越多,暖房里日日都生着火,生怕冻坏了花儿。
新进宫的小女孩跟我抱怨,每次刚扫完地就有树叶子掉下来,我笑了笑,当年我也是这样的,然后就被许娘娘看到了。
宫里很快就多了很多人,她们都很漂亮,何公公说,皇上选了好些个,也赏了位份,但是没有一个越的过许娘娘。
她们都要来给许娘娘请安,但都被嬷嬷们挡回去了。
人多了,皇上也来的少了,但或许是人多了,带来了许多生机,许娘娘的身体慢慢好了些,有几次都在花园里散步时,其他同去的贵人妃子都安分守己的给许娘娘请安。
许娘娘也只对她们笑笑,有大胆的和开朗的会来我们院子里,许娘娘也很客气,嬷嬷们还会摆出糕点。
有一回,不知道哪个宫的贵人带了一只毛色雪白胖滚滚的小狗来。
那只小狗才满月,小短腿登啊登的又爬不上桌子,一会儿又翻不过来身子露出肉嘟嘟的肚皮,只汪呜汪呜的叫,可爱的紧。
许娘娘见了,也难得的露出笑容来。
皇上知道了之后,派何公公送了好几只小奶猫小奶狗过来,又安排了专门的宫人照顾,或许是觉得不够,又送来喜鹊和鹦鹉。
再加上各式的花草,小院子和一座小花园一样,十分热闹喜庆。
许娘娘也渐渐笑得多了,我们都以为,日子会这样慢慢的平淡度过。
当年初冬,太师病了,一开始只是感染了风寒,太医看了说不碍事,可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加上太师已经很年迈了,因此病情不见好转。
等家里老仆传了消息进来的时候,太师已经不能说话了。
消息来的太突然,许娘娘是皇上陪着回家的,偌大的太师府里空空荡荡,只有几个老仆人守在太师住的院子里,院子里很是萧索,几个瓦罐咕噜咕噜正煎药。皇上陪着许娘娘进去,我和嬷嬷们都等在门外。
过了一会儿,皇上就出来了,他抬手随便指了下,正好点到我,说你进去陪着些你家娘娘。
嬷嬷给我使了眼色,我赶忙就进了屋子里,里面全是药味,好在并不难闻。
屋子里很是朴素,但是有好多好多的书,太师肯定是喜欢看书的人,不然怎么能做这样的大官呢?
许娘娘坐在床边的凳子上,太师昏沉沉的。
好一会儿之后,太师睁开眼睛,狠狠地咳嗽了几声,我连忙把茶水送过去,许娘娘接了之后喂给太师,又替他顺气。
太师好像清醒了些、他看到许娘娘,露出了些笑意,太师叫了一声“儿啊”,许娘娘应了一声“爹爹”。
太师又叫了一声,许娘娘继续答应。
三五次之后,太师又咳嗽了一声,他握住许娘娘的道:“菱蕴,以后你就要一个人了。”
原来许娘娘叫菱蕴啊,名字真好听。
我这样想着。
可是许娘娘却哭出了声。
太师接着指了指桌子上,我连忙过去看,桌子上是一幅画,我小心的捧过来,正是太师之前拿去的那一幅画。
太师将画卷起来,塞到许娘娘手里,他又咳嗽了两声,眼神打量着许娘娘,带着留恋和不舍以及无限的疼爱。
太师说:“儿啊,爹爹不在了,以后就是我的儿一个人了。”
太师又说:“儿啊,你莫要怕,爹爹和你娘还有弟弟,都会保护你的。”
太师说着,声音渐就渐的小了,轻了,远了。
太师吐出最后一口气,缓缓地闭上眼。
许娘娘终于放声大哭起来,原本在门外的几个老仆人也都进了来,都跪在地上痛哭。
太师的门生很多,是按照其留下的遗书行事,丧礼办得很是简单,亦是在一个清晨,几个仆人扶着棺柩走上长街。
走出院门,走出城门,走过青石板路,走过泥泞土路,落在那两座小坟前,起了一座新坟,立了一杆白旗。
皇上给了一个很好的谥号给太师,给许娘娘也加封了位份。
许娘娘原本是从一品贵妃,现在是从一品皇贵妃,位同副后,原本还赐了一个封号,但是许娘娘谢绝了。
皇上陪了许娘娘很久很久,快到新年的时候,因为事情太多,皇上才终于不再日日来此,我们也才得以轻松一番。
嬷嬷们年纪都大了,先的姐姐们也都被恩放出宫了,只有我,还留在宫里。
我总是不好让许娘娘一个人的,虽然是冬天,可有太阳的时候也不冷。
我一边让人把花搬出来,一边和小宫女们搓汤圆。有芝麻馅的、还有肉馅的、还有蜜枣馅的,大家个包个包的,其乐融融。
许贵妃娘娘原本看我们搓的起劲儿,她也想要挽起袖子试一试,我们拗不过她,可是她毕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汤圆都被她搓的露馅了。
我们看着这汤圆都不敢笑,贵妃娘娘看了看盘子里不成形的汤圆,倒是自己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们便也跟着笑,气氛开心极了。
很久没有见到她这样开心了。
我想着等会水开了,就把她搓的汤圆再补救一下,然后先下这些,让许娘娘,啊不,让贵妃娘娘第一个吃,讨一个吉祥圆满的意头。
贵妃娘娘和我们一起笑完,大概是觉得不好意思了,然后才隆起袖子,慢慢的走进里间,站在书桌前不知道摆弄什么。
太师走后,她从太师府里拿了好些书画回来,但是看的最多的,还是那一幅《秋夜月下赏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