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李锡琴2021-11-01 15:5716,649

  宿建德江⑴

  移舟泊⑵烟渚⑶,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⑷,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⑵泊:停船靠岸。

  ⑶烟渚:弥漫雾气的水中小洲。

  ⑷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解读】

  这是一首羁旅诗。所谓羁旅诗,写的是外游的行人被长久地困在旅途上不能归家,于是生发出了对家园、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构思奇巧,诗人不以行人出发处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暮宿建德江为背景。

  一天,诗人乘船漂泊在江上,直到夜幕时分,只好将船停泊在建德江上的小洲边。此时,黄昏已近,天色渐暗,船舷上的诗人在淡淡水雾里看着眼前的情景——太阳西沉,好似被江水吞没。这凄凉的景色又勾起了诗人新的乡愁。难道就没有人能来排解诗人此时的忧愁吗?放眼望去,茫茫旷野,天幕低垂,似乎与大地连成了一片。从这空旷的江边看去,好像远处的天比近处的树还要低。这是多么寂寥的黄昏啊!清清的江水中,只有月亮在悄悄地陪伴着孤独的诗人。诗人站在船边,抬头看着天上皎洁的月亮,仿佛看到了年老的父母和久别的故乡,想起了儿时的伙伴和玩耍的快乐……回想起这些,诗人的忧愁又增添了几分。

  这首小诗是借景抒情的典范。“烟渚”是烟雾弥漫的小洲,因为有烟雾,所以前路迷茫,意味着归家无期。从近处的“烟渚”写到远处的“野旷天低树”,将视线放到了天边,以此暗示回家路之遥远。最有艺术特色的,还要数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月”自古以来都与乡愁有关,借月抒发乡情,这还不算最绝妙之笔。诗人独自漂泊在江船上,孤苦而寂寞,多么希望有人相伴呀!但事实上没有,可诗人并不说没有,而是说有,有谁呢?答案在“江清月近人”之中。意思是说月亮陪着孤苦哀愁的诗人。那么,诗人得到安慰了呢,还是乡愁更浓了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李颀

  41

  送魏万⑴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⑵树色催寒近,御苑⑶砧声⑷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⑸。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比李颀晚一辈,二人为忘年交。

  ⑵关城:指潼关。

  ⑶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⑷砧声:捣衣声。

  ⑸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解读】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诗人李颀送别比他晚一辈的忘年交魏万去京城时即兴所作的诗作。

  那是初秋的一天,魏万就要离开家乡去京城了。一大早,诗人就听到魏万唱起了离别哀歌。昨夜下了微霜,今早就有些寒气了,就在这清寒的早上,诗人送别了朋友,看吧,魏万才刚刚渡过了黄河。分手时,诗人想象魏万在与自己离别之后,一定与自己一样,难以承受离愁的痛楚,更不要说听到南飞的鸿雁鸣声的时候,那样的话,一定会更加增添魏万的思乡之情。诗人还想到,魏万在漂泊他乡、作客旅途的日子里,一定会看到烟雨云雾,可是,再怎么样,还是得去攀登,还是得向前赶路。更不可想象,如果到了潼关道上,秋意一定更浓了,树木更加萧索,寒气更加逼人,可是,离家乡就更远了。如果恰好在傍晚时到达了长安,一定会听到一声紧接一声的捣衣声。此时的魏万,一定会感受到身上衣衫薄,因而更加思念家乡了吧?京城是一个很能诱惑人去寻欢作乐的地方,但魏万既然起心去长安寻求发展,就千万不要把宝贵的时光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因诗人是魏万的长辈,所以,为表达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最后两句带有明显的告诫与嘱咐。“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这虽然是李颀写给魏万的,但今天的年轻人读了,难道不会受到触动与启发吗?魏万敢于独自去长安寻求事业,本身值得称赞,但长安的诱惑太多,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又相对不易把持自己,所以,作为长者才会有这样的语重心长。而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有着更多诱惑的社会里,因而,李颀的这两句诗也可作为自己的人生箴言。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以虚写为主。全诗除第一句是实写眼前之人事外,其他的都是虚写,或有虚写成分。第二句“初渡河”是实写,但“昨晚微霜”是写已经过去的内容,也属于虚写,第二、三联,都是诗人在送走魏万之后,想象着魏万在路途上可能遇到的情景,这是典型的虚写,最后一联是对魏万的叮嘱,也属虚写。当然,这些虚写的内容,全都受诗人对魏万的关心、牵挂、期望等深厚的情感牵系,所以,全诗充盈着浓浓的情愫。

  王昌龄

  42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⑴长云暗雪山⑵,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⑶金甲⑷,不破楼兰⑸终不还。

  【注释】

  ⑴青海:指青海湖。

  ⑵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⑶穿:磨破。

  ⑷金甲:金属制的铠甲。

  ⑸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解读】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边疆人民日常生活,以及边疆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王昌龄尤其擅长写七绝诗,被誉为“七绝圣手”。所谓七绝,就是每句诗有七个字,全诗共四句。王昌龄在科举登第之前,曾赴西北边塞游历,因此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他与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王之涣等都有交往并建立了友谊,但他的边塞诗别具一格,没有一般边塞诗的悲苦与苍凉,而有着高昂的格调和雄浑的气势,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从军行”是乐府诗题中的一种。王昌龄借乐府旧题,创作了七首边塞诗,本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漫天的长云,密布在青海湖上空,往湖的北面望去,只见一座隐隐的雪山横亘绵延千里;越过雪山,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那荒漠中矗立着一座孤城;再往西去,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戍边将士来玉门关已经很多年了,为隔断吐蕃与突厥南下的交通,守护大唐的河西走廊,他们在此遭受风沙之苦,霜雪之寒,缺衣少食,却人人身经百战,连金属做的铠甲都穿破了。虽然戍边条件如此艰苦,但他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被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与勇敢,虽然他们天天想家,思念亲人,但他们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个个儿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人为了更好地突出戍边将士们强烈的爱国精神,采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境界阔大,但条件异常艰苦的边塞环境。第一句中的“暗”字,不但写出了长云之多,还写出了长云之厚与黑,与“雪山”相映,给人昏天黑地的恐怖感;第二句中的“孤”字,从交通来看,难与外界相通,给养难到,进一步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从将士们的心情来看,他们除了军营生活外,没有别的生活内容,暗含着单调与寂寞。第三句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可以看出将士们戍边任务之艰巨,参战次数之多,但装备又多年得不到更换,从战斗的角度反映了他们的艰辛,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与条件之下,将士们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抗御敌人的进攻,固守着大唐的重要边关。因此,这两句本身就有内在的对比,这一内含又与最后一句将士们的誓言,共同与前两句从反面写战争的艰苦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好地突出了将士们的爱国精神与豪情壮志的主题,使最后的点题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43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⑴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⑵。

  【注释】

  ⑴龙城:广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⑵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解读】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其绝妙处可从首句说起。首句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分别增加了“秦时”与“汉时”两个时间性的表限定的名词。本来,这是一首写唐人戍边的作品,但因为加上了“秦时”“汉时”,诗人从遥远的前朝下笔,不但自然营造出了一种极为开阔雄浑、苍茫邈远的意境,而且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从眼前的“明月”与“关山”,联想到了秦汉时代的边关与战场,而且,使这首诗所反映的主题不单单是唐代战争了,更让人站在历史性的高远角度来思考战争。因有前一句从历史角度的扩展,而后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则是从空间的角度使诗歌的整个意境给人立体的视觉感,甚至可想,未归还的征人,不只是说明戍边之久,还说明无数的将士牺牲在边关,成为异乡野鬼孤魂,这也未必只是唐代的戍边将士的悲剧,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戍边将士共同的悲剧,甚至最后“不教胡马度阴山”也不只是唐人的愿望,而是世世代代渴望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由此可见,第一句中因有了“秦时”与“汉代”这两个时间限定词,这句诗变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对于全诗来说,具有突出的统摄作用,使诗歌有了极为深远的意义。

  由于有了前两句的铺垫,自然会令人去思考怎样才能解脱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困苦的问题。对此,可以有两种思维,一是对征兵的统治者,率兵的官吏的诅咒与责骂;二是对南下进犯中原的北方胡虏的憎恨,希望早日赶走他们,从而让长久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能够结束战争,回归家园。古人有很多反战诗作,不乏有如前一种思维的消极之作,但此诗成为杰作,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选用了第二种思维方式,饱含爱国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希望能够有汉代英勇善战的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北方边防成为一个坚固的屏障,不让他们南下侵犯,还国土和平与安宁。这后两句本来写的是一种愿望,却没有空口呼告,而是以具体的人为象征,传达对具体事件的意愿,写得形象又含蓄,让读者在与往事的对比中,表达今人的意愿。

  44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⑴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⑵夫婿觅封侯。

  【注释】

  ⑴凝妆:盛妆。

  ⑵教:使,让。

  【解读】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叫“闺怨诗”。这类诗的主人公都是少妇、少女,诗人创作的目的是表达她们独处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在古代,女子一般不会出远门,此外,她们独处闺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如果是少妇,就是丈夫出外寻求功名,或者被征戍边,久不得归;如果是少女,常因春心萌动,却难觅知己,期盼有人垂爱。这类诗,有少数为女主人公自己写,更多的是文人模拟女主人公的口气,以第一人称写成,王昌龄的这首闺怨诗就属于后者。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大概原本是希望在家与丈夫厮守在一起过普通人的平常日子的,但后来又觉得这样过于平庸,不希望丈夫做一个只有儿女情长的人,于是,把丈夫赶出家门,去寻找仕途功名。丈夫去了哪里,最终是否如愿,诗中没有说,但这已经不是重要的问题了,重要的问题是,丈夫走后,妻子情感的变化。

  平日里,妻子虽然独处在家,大概是忙碌着家里的洗染缝织等事情,倒还没有闲睱来思念丈夫,可是到了春日的一天,她抽空为自己着了浓艳的装扮,登上高楼去赏春观光。初春的景象自然很美,万物复苏,枯枝着翠,可当她想与人分享这样的良辰美景之时,才发现只有她独自一人,此时真有如后代的柳永之词“便有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的孤独与凄楚。尤其是当她看到庭院外的柳色返绿之时,当初折柳送别丈夫远去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此柳色如往昔,丈夫却久去不归,自然让她悲伤不已,后悔不已,于是,最后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追悔莫及之痛,如刀搅扰着她的心。

  如果单从最后一句来看,只是带有议论性的结句,很直白,甚至很生活化,没有什么诗的技巧,也没有什么含蓄之味可玩。但是,把它放在全诗中来看,这个结句就很能打动人心了。它不但道出了女主人公的心声,而且引人去思考人生价值追求的选择问题。当事业、金钱、职位等与爱情、婚姻、家庭等发生矛盾的时候,即便是在现代,也会有很多人去牺牲后者,希望能成全前者,但到头来,又有不少人会像诗中的女主人公那样,当生活失去了太多的意义时,才无奈地徒然后悔。本诗能流传千古,除了它的艺术成就极高外,还在于它对后人有哲理性的启迪。

  45

  采莲曲二首(其二)

  荷叶罗裙⑴一色裁,芙蓉⑵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⑴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⑵芙蓉:即荷花。

  【解读】

  一群妙龄姑娘,身着绿色的罗裙,来到荷塘边,让人分不清哪个是荷叶哪个是穿罗裙的姑娘。姑娘们跨上小船,撑起篙竿,在荷塘里游荡,那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嫩的脸庞,让人也分不清哪个是荷花,哪个是姑娘的脸庞。一会儿,她们就划进了荷塘深处,被红花绿叶遮掩,完全看不见了。突然听到姑娘们清脆美妙的歌声,这才知道在荷塘中有人划着小船出来了。

  这首诗把采莲姑娘的容貌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又没有作单纯的描写。先用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作衬托,让它与姑娘们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又用粉红娇嫩的荷花作衬托,映照出姑娘们粉嫩娇美的脸庞。前两句诗主要是作静态描写,将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糅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的一幅美妙和谐的自然风景画,色彩鲜艳而有高雅之气,又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后两句,刚采用了动态描写,一个“乱”字,表明这群采莲姑娘不似深闺小姐,稍带一些乡村野性,让她们与自然的荷塘更为协调,“看不见”则有“藏猫猫”的游戏之情趣;一个“始”字,说明她们不在恰当的时间里,千呼万唤也不出来,调皮的性子油然而出;只闻声不见人的一虚一实的结合,让她们的“庐山真面目”掩映在荷塘深处,融入田田的荷叶和艳艳的荷花丛中,似有若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神秘意境,让这富有情趣的画面增添了不少别样的意味。

  诗人在诗中不让画中的主角站在画面的前面,而是藏在粉荷绿叶之间,似有把她们作为大自然美丽化身的目的。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为读者留下了悠然不尽的诗情画意,那样的诗意之美境,令人遐想,令人回味。

  46

  芙蓉楼⑴送辛渐⑵

  寒雨连江夜入吴⑶,平明⑷送客楚山⑸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⑹在玉壶。

  【注释】

  ⑴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⑵辛渐:诗人的朋友。

  ⑶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⑷平明:天亮的时候。

  ⑸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⑹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解读】

  开元末年,王昌龄受任南京江宁丞,辛渐是诗人的挚友。此间,辛渐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回归老家。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芙蓉楼分手。设宴饯别辛渐后,王昌龄写下了两首赠别诗,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饯行之前一天晚上,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清晨饯别辛渐时,迷蒙的烟雨仍然笼罩着吴地的江天,风雨中透着一丝丝寒意。友人渐渐远去,身影消失在烟雨之中,只剩下诗人独自一人,还站在江边遥望友人远去的方向,猛然转身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无比孤独,无比寂寞。告别辛渐时,诗人叮嘱他说:“如果你回到了老家洛阳,有亲朋好友向你打听起我的情况,就请你转告他们,虽然官场芜杂,风险很多,但我一直固守我自律高尚的人格、光明磊落的胸襟、清廉自守的品质,一如纯洁透明的冰心储于玉壶之中一样,没有自惭之处。”

  这首诗的首句,看似在写眼前的实景,但暗中说明诗人因为友人即将离去,让自己一夜难以入眠,所以才会听到“夜雨”之声,才会想象到“连江”,以至“入吴”这一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但如此,这幅图景还烘托了第二句直接写送别友人时的感伤,以及友人走后的孤独。最后,用“冰心”“玉壶”作比喻,说明自己初心不改,让家人不用对自己有所惦记牵挂。这里不仅比喻贴切,而且也使诗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立体感,诗意的深味与艺术的精妙,让最后两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

  祖咏

  47

  望蓟门⑴

  燕台⑵一去客心惊,笳⑶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⑷曙色动危旌。

  沙场⑸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⑹,论功还欲请长缨⑺。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⑶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⑷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⑸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⑹投笔吏:典故出于汉代文人班超的故事,他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⑺请长缨:典故出于汉代终军的故事,他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缨,绳。

  【解读】

  祖咏的诗大都写得工稳妥帖,但思想性不够深刻,艺术性也不够鲜明。他的这首《望蓟门》则是例外。蓟门所在地范阳道,在唐代时统率着十六个州,是东北防御契丹入侵的重镇。祖咏曾在范阳道做过官,在此地的所见所闻,让他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此诗。诗中描写了边疆小镇的壮丽景色,烘托了自己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

  当日,诗人登上幽州台,站在高处四下眺望,此时,胡笳喧天,鼓角齐鸣,边境四处充斥着战争的紧张气氛,见此,不由得令人感到心惊肉跳。荒原万里辽阔,满眼白雪皑皑,寒气夹杂着雪光袭来,在这曙色初露的边境,早已有数不清的军旗在高高地迎风飘扬。沙漠荒草,战火狼烟,遮蔽了胡地的日月,蓟门巍巍,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官军在此守护、保卫着大唐疆土。诗人谦逊地自叹年轻时没有能像汉代的班超那样,毅然投笔从戎,但如今,还来得及学习汉代的终军,主动向君王请缨出征,为忠君卫国建立功勋!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望”字,书写望中的所见所感所想。第一句就用了“心惊”二字,表达出诗人对边境军事的担忧;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包括军中不断传来的鼓角声,沙场上高高飘扬的军旗,以及月影下的沙场硝烟,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从而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全诗表现了爱国主题,格调高昂,感奋人心,从艺术上来看,又有旷渺空灵之妙。

  王维

  48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⑴,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⑵麦苗秀,蚕眠⑶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⑷

  【注释】

  ⑴墟落:村庄。

  ⑵雉雊(zhì ɡòu):野鸡鸣叫,语出《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⑶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

  ⑷式微:《诗经·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有表归隐的意思。

  【解读】

  王维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山水诗主要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田园诗则多以纯朴自然的农家生活为主题,表达诗人对自然纯朴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情调各异,有的气象雄伟,有的意境开阔,有的雅致清淡,有的闲适幽静。早期,王维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田园诗里,表现在山水诗上,则多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到了后期,因为他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之中,自感生活在极乐世界里,这一时期创作的大量山水诗,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以及田园的风致,表现出他心中对风光的流连娱悦和出尘入佛的自得自满,流露出一种特别的闲情雅致。在他的诗作中,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悠然平淡、和谐平静。

  这首《渭川田家》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诗人立足于斜阳晚照的村边,以一个“归”字为统领,写放牧后的牛羊归圈,写老人呼唤贪玩的孩童归家,写农夫扛锄收工。其中,虽有农人的耕种,有畜牲的鸣叫,有桑蚕入眠,把初夏傍晚田家乡村中寻常的生活景象贯串起来,构成一幅田园晚景图,表现出一种恬静的闲适之情。无论是牛羊徐徐归村进巷的情景,还是慈祥的老人拄杖倚门,迎候孩孙归家的情景,无论是鸡鸣鸭叫新麦秀绿,还是蚕儿休眠作茧,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邻居从田间归来时,在路头相遇交谈,其乐融融,似乎忘情不知归,实则是在交谈中找到了心的归宿。诗人本是这幅图景的观赏者,但之后也怅然吟起了《式微》里“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表达自己急于归隐,希望融入田家生活的心愿。

  当一个人厌倦了红尘,淡泊了功名之后来看这首诗,定然会与王维产生心灵的共鸣。

  诗中由物象牛、羊、雉、麦苗、桑蚕,以及人物老人、孩童、农夫和环境墟落、穷巷、荆扉等一系列的农庄景象,真实生动地构成了一幅谐和安谧的乡村生活图景,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纯朴、自然、闲适、清明,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49

  山居秋暝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⑵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⑶自可留。

  【注释】

  ⑴暝(mínɡ):傍晚。

  ⑵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⑶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解读】

  《山居秋暝》不只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也是古代田园诗最为出色的杰作之一。诗人寄情于山水,在描绘乡里风光人情之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人情的纯真,寄托着诗人高洁清远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一句中的“空山”并非无人无物,后面不是也写到了明月清泉、渔舟浣女了吗?这里的“空”是指气爽天高的初秋,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境地里,给诗人一种遁出尘世之感,心无尘杂之空灵,如世外桃源,一切都是那么清明,一切都是那么纯净。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山月初升,晚风中,山岚渐起,烟影月影相映,隐隐约约,如梦如幻,而山泉轻轻的流淌声,更加反衬出山乡的宁静。第五、六两句虽是写人,实则也是写景,用竹喧中的浣女与莲动中的渔夫来点缀这幅乡野之图,给这幅图景平添了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的美好。在前六句对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最后两句是点题之笔。既然诗人在“空山”中找到了心灵家园,那么,“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急欲归隐之感就显得自然而然。在诗人看来,深居于“山中”比屈居“朝中”好,远离官场就能洁身自好,所以,他愿做“王孙”,永远留在这山居之中。

  从字面上看,诗人只是作为山居生活的一个观赏者,站在一旁进行客观描述,在描写山水秋月时,在刻画人情物景时,似乎都只是一个旁观者,实则他写进诗中的每一幅图景,都是发自肺腹而心向往之的境界,真所谓一处美景一片情。所以,每一处景物的描写,都蕴含着诗人热爱自然,向往山居生活,渴望归隐生活的心愿。

  50

  终南别业⑴

  中岁颇好道⑵,晚家南山陲⑶。

  兴来每独往,胜事⑷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⑸,谈笑无还期。

  【注释】

  ⑴别业:旧业或第宅,这里指第宅。

  ⑵道:这里指佛教。

  ⑶南山陲:即终南山的边缘。

  ⑷胜事:美好的事。

  ⑸值林叟:守林老人。

  【解读】

  由于唐朝政局的变化不定,晚年的王维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虽然他已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但他早已厌倦了官场生活,四十岁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越是年到晚暮,越是想超脱烦扰的尘世。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他在农家所感受到的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那时,诗人已年至不惑,越是厌尘俗的喧嚣,便越信奉佛教;年至晚岁时,王维便弃官来到中南山边陲定居,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出外走走,一边行走一边观赏着一路的美丽景色,这种生活的快意只有王维自己才能体会。无需刻意选择目的与路径,就信步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山涧溪流的尽头,是不是真的前面无路可走了呢?没必要去探索究竟,索性就地而坐,看那远山,那悠闲无心的云朵,随兴飘游,无拘无束。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山林老者,虽是路人,但如旧故,二人自由交谈,说笑风生,毫无顾忌,竟然谈兴越来越浓,殊不知已过多时,却双双都忘了回家的时间。

  这首的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千古佳句。无论是从哲理蕴含还是艺术手法上来说,都可说名副其实。前一句中的“水穷处”未必是实写,或许是双关,明里写沿溪而行,却走到了溪水的尽头,实则是借喻人生处在穷途末路之处,与其去死拼硬闯,不如停住脚步,关注眼前的生活,或欣赏眼前的风景。后一句中的“云”,其特征本来就是随性悠闲的,此处写云,实则是托物抒情,表达自己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得。虽然王维写此诗时,只为表达自己归隐山居的一种自得的心境,而今的人们读来,何尝不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正因如此,此诗便有了永远的艺术生命。

  51

  观猎

  风劲角弓⑴鸣,将军猎渭城⑵。

  草枯鹰眼疾⑶,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⑷,还归细柳营⑸。

  回看射雕⑹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

  ⑴角弓: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

  ⑶眼疾:目光敏锐。

  ⑷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

  ⑸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⑹射雕:北齐耶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手”,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

  【解读】

  《观猎》这首诗的内容很平常,所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但因诗人把将军这个人物刻画得极为鲜明,且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观猎时洋溢的激情和飞扬的豪兴,但又写得极为自然,成为流传至今的佳作。

  将军骑着骏逸的猎骑,飞驰在渭城附近的郊区。只见将军角弓上的利箭射了出去,刚劲的弦声与强风一起呼啸,一只极速飞行的大雕没能逃过将军的利箭。在这强劲的风中打猎该是何等的气概与霸气!那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的鹰眼,将军手疾眼快。积雪都已经融化,将军飞驰的马蹄踏在路上像是风吹叶飘,轻盈而迅速。将军提起射落的大雕骑马回奔。转眼间,猎骑就穿过了盛产美酒的新丰市,回到了细柳营。将军坐在骏马背上,回头望向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暮云笼罩,茫茫原野上一片寂静。

  读过这首诗,会觉得诗人在用词上看似信手拈来,却又十分考究。比如,第一句中的“劲”字和“鸣”字,将“弓”放在“风”的背景下来写,用“风劲”来烘托弓力之强,而写弓力之强的目的又是刻画将军的形象。第三句中的“疾”看似写鹰眼敏锐,“轻”看似写马蹄轻快,但也都是间接表现将军这个人物形象的。从以上几个字的运用上可见,诗人对形象的刻画真是既绘声又绘影,生动形象却又自然而出。

  52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⑴过居延。

  征蓬⑵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⑶,都护⑷在燕然⑸。

  【注释】

  ⑴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时官名,这里代指使臣,是王维自指。

  ⑵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⑶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⑷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⑸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曾登燕然山刻石记功。

  【解读】

  这首诗写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圣旨出使凉州,抚察边关军情的途中,带有纪行诗的特点。所谓纪行诗,就是记述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途中感慨的诗歌。第一联交代创作背景,说明这次出行的目的和到达的地点。第二、三两联记述了诗人在出使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边塞风光,尾联两句用“燕然”的典故虚写戍边将士在战争上已取得了胜利,并表达了对萧关都护的赞颂之情。

  在空阔的大路上,诗人坐着一辆马车,独自一人奉命远赴边疆,去慰问戍边的将军、士兵,察访军情。如此路途遥远,诗人却独自前往。要到达西北边塞的居延。一路上形单影只,遥望远处,满眼荒芜,更加感到寂寞凄凉。马车还在大漠上继续行驶,诗人感觉自己如同随风飘飞的落叶,无根无系,不知会流落到何处,孤苦伶仃,又如同展翅北飞的雁儿,飞进了北方人民居住的地方。在大漠上行驶,眼前的景象无比单调枯燥。只有那浩瀚无垠的沙漠中的一缕青烟在远处孤然直上,沙漠与天空之间,苍黄无际。炽白的夕阳搭在黄河上游,弯弯曲曲流淌的水衬托得夕阳又圆又白,散发着迷人的光晕。天与云与沙与水,交相辉映,构成这边塞独有的风景。诗人来到了萧关,遇到了骑着快马的侦察兵,他对诗人说道,我军统帅正在燕然防御敌军。侦察兵乘马飞奔而去,只留诗人一人在这荒漠之中,奔马卷起的灰尘早已散去。但想到戍边将士们正在浴血戍疆,保家卫国,自己路途上的这点儿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成为杰作,是因为他把笔墨重点用在了写景上,而这正是他最擅长的。尤其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王维既会诗又会画,后人评价他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两句正好说明了“诗中有画”的特点。这是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这个画面视野极为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却用“大”字修饰,成为“大漠”,显现出沙漠的浩瀚无边,边塞的荒凉阔远,就这个无风的背景下,有一缕狼烟直直地升向天空,与大漠垂直而上,虽然遥远,但也看得清楚分明。“烟”本为 “狼烟”,用一个“孤”字修饰它的单调,烟本来是飘柔的,但紧接一个“直”字,却一反常态,写出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而黄河为何要用一个“长”字修饰呢?这是因为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的遮掩,黄河横贯其间,就让人感觉它特别特别的长。落日又用一个“圆”字形容,也突出了落日在大漠边际西下时的鲜明耀眼,同样反衬了大漠的荒凉与空旷无边。这两句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远离京城,被贬出塞的孤寂情绪,最可贵的是诗人没有直接书写这样的情绪,而是将其巧妙地融入大漠这奇特的自然景象,体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

  53

  鹿柴⑴

  空山不见人,但⑵闻人语响。

  返景⑶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⑴鹿柴(zhài):“柴”同“寨”,本义栅栏。此为地名。

  ⑵但:只。

  ⑶返景:“景”同“影”。

  【解读】

  王维的山水诗在唐代诗歌中首屈一指,《鹿柴》是他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也是他山水诗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王维的这首诗,描绘了鹿柴这个地方在傍晚时分,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象。

  初夏,炎热的白日刚过,天气终于凉爽下来了。诗人在终南山上自家房子的庭院里,享受这舒适却短暂的时光,蝉鸣没了。一切声音仿佛都消失在耳畔,更不见了人影。诗人双眼漫无目的,看着眼前这空空如也的地方。突然,传来人在说话的声音,但那声音很远很细,根本无法听清,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诗人走出庭院,外面便是茂密的树林。夕阳已经落下了山坡,只留下几缕余晖照着大地。那日影投下的光斑,透过树梢射过来,越来越长,越来越淡,最后消失在那潮湿的青苔上。那青苔,是在吮吸那最后的阳光吧?夜深人静之时,它又会悄悄地生长吧?

  王维的诗总是在自然中出奇。“空山”本应一无所有,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勾勒出了一幅有静景,有人语,有深林,有夕阳的晚照图。最为奇崛的是,先是“空山不见人”,试图写出此山的“空”,衬托山高林深的幽静,甚至突出林中啾啾的鸟语,唧唧的虫鸣,瑟瑟的风声,潺潺的水响。后一句“但闻人语响”语意一转,让人有“千岩万转”之后,突然“柳岸暗花明”的感觉,让人感觉境界顿开。其中的“闻”字与前一句的“不见人”相对而出,打破了前面深山给人静默死寂的感觉,最奇妙的是“但”字,写出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妙境,如果身临其境,会让人闻声寻人,如果只是读者,也不免要去猜测这人声从何而来,是何人之声。人语消失,人影未现,空山重归万籁俱寂的境界,空谷传音,反衬出空山之“空”了。

  王维有如此高超的写景手法,不但靠他娴熟的创作技巧,更靠他那颗热爱自然,追求宁静,趋于空灵的心。

  54

  竹里馆⑴

  独坐幽篁⑵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ɡ):幽深的篁竹林。

  【解读】

  《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在蓝田辋川时创作的《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这首诗以王维隐居生活的一个情景为内容,写出了隐者闲适生活中的幽情妙趣。

  一缕缕清风拂过茂密的竹林,发出飒飒的轻响。在一片片竹叶的沙沙声中一条绿叶铺就的弯弯小径延伸至竹林深处。入夜了,一切都沉睡了,幽谷一片寂静。咚——、咚——一声声悠扬的古琴音从竹林里传来,婉转悠扬,令人陶醉。循着音乐深入这片深深浅浅的“绿海”,走得越深,林中越发神秘而美丽。这样的静夜里,除了树、竹、远山,没人知道这里有人,没有人听诗人弹奏音乐。唯有千年沉默的明月好似被琴声打动,从深林的那边渐渐升起,穿过茂密的竹林,来到诗人头顶,与诗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这首小诗与王维的其他任何一首写景诗都不同,总共四句,无一句真正在写景,也无一句抒情之语,全诗只是在叙述,先说独坐幽篁,再说弹琴长啸,再说竹林无人,最后说明月相伴。“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两句有写景,但人在其中,“深林人不知”却是有景而强调了无人,从诗人的意图看,也是重在写人;“弹琴复长啸”虽是单纯地写人,但联系前面诗句,能够让人想象到人在景中。如此看,诗中句句平平而述,无丽词奇句,然而妙处正是在这平淡自然的笔调中,将清新宁静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与悠闲自在的隐者自得的生活融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从艺术上来说,用琴声、啸歌声来反衬篁竹深林的幽静,用明月来烘托诗人恬淡静雅的生活情调都显得妙手天成,无迹可寻,但又是匠心独具之杰作。

  55

  鸟鸣涧⑴

  人闲桂花⑵落,夜静春山空⑶。

  月出惊山鸟,时鸣⑷春涧中。

  【注释】

  ⑴鸟鸣涧:河流名。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⑵桂花:桂花有四季桂,春天也开花。

  ⑶空:空寂。这里形容山中寂静,无声。

  ⑷时鸣:偶尔啼叫。

  【解读】

  《鸟鸣涧》是王维为友人皇甫岳的居所云溪别墅题写的古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而每一首诗在写景上都依所写景物各有特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深处的宁静与幽美。

  春山之月夜很清很静,人们都闭户关窗入睡了,山里真是幽静呀,一阵轻风吹过,连粒粒桂花沙沙落下的声音都能听到。月亮从山那边升起来,居然让山中的鸟儿们受了一惊,突然喳喳喳地叫了几声,一下子打破了山涧的宁静。王维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多么幽静的月夜图呀,图中以春山为大背景,其中有明月、落花、山涧、鸣鸟等景物,构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意境。

  这首诗的核心意图在于写春山的“静”,但诗人在艺术上却反其道而行之,全诗都在写“动”。在写人与物时都用上了一个无可代替的动词“人”为“闲”,“花”正“落”,“月”刚“出”,“鸟”惊而“鸣”,尤其是“桂花落”的声音写得更为绝妙,虽说有四季桂花,但春天的桂花总不比秋天里开得多而繁,只那么几粒落花都能听得见,那要多么安静的环境才可能?再则写人与物的动态或动作,全都在于反衬出春山的空寂与安宁。这首诗是以动衬静的绝世佳作,真可谓匠心非凡。

  56

  相思

  红豆⑴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⑵,此物最相思。

  【注释】

  ⑴红豆:又名相思子,生在岭南地区。

  ⑵采撷(xié):采摘。

  【解读】

  古代,人们习惯于用红豆当作爱情的象征,据说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美丽的女

  子,有一位爱她的丈夫,但丈夫很穷,不能给她最好的生活,于是,就离家出走,去为爱妻寻找幸福泉。可是,丈夫一去不复返,妻子就每天来到山坡上,焦急地遥望着远方哭泣,一滴滴泪水洒在路旁的树枝上,便结出了一颗颗红色的小豆子,人们把这种红红的豆子叫作相思豆。后来,人们就习惯于当亲人朋友要远去他乡时,给他们带上一颗红豆,一方面寄托自己对离人的相思,另一方面也希望离人记得思念自己。而相亲相爱的情人,也往往把相思豆当作爱情的信物相互赠送,传达爱慕思念之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先写红豆的产地在南国,再以问句写春天里红豆“发几枝”。这一问别有用意,言在说明可能发得不会太多,正因为不多,才会让人觉得珍贵,也才会劝亲人或朋友要趁机多多地采摘,以免错过了时令。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多多采撷,原来红豆就是相思豆,它可以寄托对亲人朋友的相思之情。

  这首诗如王维的其他诗一样,看似朴素,却也自然,看似简单却也非凡。第三句中的“多”字明写多采撷红豆,实则借红豆来说明要多多记得亲情、友情,要多多地表达思想之情,最后一句中的“最”字,说明再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相思之情了。王维很擅长提炼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多”与“最”,都是极为常用的文字,但在王维的笔下,此二字用出了奇绝的诗意。

  王维的这首《相思》,被当时的著名音乐人李龟年谱成歌曲,梨园弟子争相演唱,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按当今的说法,《相思》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此诗流传至今,已经成为经典之作。

  57

  山中

  荆溪⑴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⑵无雨,空翠⑶湿人衣。

  【注释】

  ⑴荆溪:即长水,又称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北,西北流,经长安县东南入灞水。

  ⑵元:原,本来。

  ⑶空翠:指山间雾气。

  【解读】

  王维的这首《山中》,描绘了初冬时节山中特有的景象。

  走进深山,薄薄的山岚渐渐散去,看得清山涧的荆溪,一如一根越扯越长的飘带,向山外慢慢流去,然后淡淡地隐入了山谷的入口。这是深秋的天气,水很清,白石显露出来,涓涓细流绕石而过,发出淙淙的声响。风带着寒意,吹落了许多树叶,枝头上还零星挂着的树叶,已经深红发紫了,正在酝酿着向秋天告别的言辞。穿过茂密的树木草丛,走在幽静的山路上,不知不觉中,衣服湿润了。天上并没有下雨,而那些翠绿的草丛树叶因潮湿的山雾而结满了水珠,竟沾湿了路过者的衣衫。

  这首诗虽小,仅仅二十个字,却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深山中的特点。一是山脚有溪流,虽未写声但能想象得到,沿溪而行,一路有泠泠的流水相伴;二是写出了深秋季节的特点,“白石出”源于“水落石出”的成语,它体现了秋天的溪水已经完全退降到了最低水位,“红叶”也体现了秋天的特征,再加上一个“稀”字,就更能表明是深秋天气了。前两句可以用“水瘦山寒”来概括。后两句则集中写山中雾气重,空气潮湿的特点,由于水分充足,所以即使是深秋,那些常青植物也还保留着青翠的色泽。

  写景小诗,就在于抓住一点或几点别人未曾见过,或者见过却未曾仔细观察过的镜头,以点代面。王维的诗如画,那白石磷磷的小溪,加上鲜艳的红叶,再配上路旁浓翠欲滴的草叶,就构成了山中深秋的美景。这幅图景,虽以深秋为背景,却毫无萧瑟枯败之感,反而色泽斑斓鲜明,极富诗情画意。

  58

  九月九日⑴忆山东⑵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⑶处,遍插茱萸⑷少一人。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⑵山东:华山以东。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 yú):即植物草决明。

  【解读】

  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诗作的名篇之一。此诗原注释说明,是王维在十七岁时写的。当时,他独自一人来到京都长安求取功名,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自然就会思念老家的父母兄弟们,尤其是在像中秋节、重阳节这类应该与家人团聚的佳节里,更加思念亲人。于是,在这年的重阳节这一天,无限思亲的王维写下了这首思乡之作。

  诗歌的前两句似乎不经任何酝酿加工,毫不迂回地直抒心情。一个“独”字直接表达了诗人此时孤独一人的处境,连续两个“异”字,说明了诗人孤独的原因。作客他乡,身为游子,用“异”表明自己身边举目无亲的悲苦。虽然此诗写于重阳节,但诗人在第二句说“每逢佳节”就会“倍思亲”,说明不只是在重阳节里才思念亲人,思亲的情感是常常都有的,尤其是在佳节里。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因其不是具体落实在某一天,或某一个节日,而让其有了普遍意义。这种体验,可以说只要离开过家乡的人都曾有过,但在王维之前,没有谁能用这样朴素无华的语言,作出这样高度的概括,所以一经写出,就成了千古名句。

  如果说前两句是质朴中出佳句,那么,后两句则是在着笔角度上出奇。诗题明明是“忆山东兄弟”,主语自然是诗人王维。事实也是如此,本来诗人独在京城,在万家团聚共度佳节的时候,因感到孤独而思念家人,但诗人却笔锋一转,不再写自己,而是想象着家里的兄弟们,在重阳登高望远的活动中,在采茱萸、插茱萸的时候,却一直在念叨着远在异地他乡的王维。重阳登高、插茱萸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驱邪,以保平安。而王维想象中的兄弟们正在做这些活动,表达了他对兄弟们平安的祝福,写兄弟们感到“少一人”的想念中,也说明兄弟们对王维也有着无限的牵挂。全诗前两句写眼前之实,后两句写想象之虚,游子与家人之间的亲情就相互传动起来了。这就是此诗运用虚实结合的创作艺术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59

  送元二⑴使⑵安西⑶

  渭城⑷朝雨浥⑸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⑹无故人。

  【注释】

  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诗人的朋友。

  ⑵使:到某地出使。

  ⑶安西: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

  ⑷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

  ⑸浥(yì):湿润,沾湿。

  ⑹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解读】

  王维诗作中最优秀的就是山水田园诗,即便是边塞诗,也是绝在写景上,比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起,长河落日圆”就是写边塞风景的千古佳句。这首诗却是一首饯别诗。这类诗王维写得并不多,却出笔不凡,同样成为千古绝唱。

  这首诗的题目写明了所送之人的姓名及所去之处,是典型的叙事性标题,但如果知道元二出使之处安西,即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它必须经过阳关出塞西北,这是一次遥远而艰辛的旅途,况且友人不是暂时去游历出差,而是去做安西的都护,所以,诗人在作别友人之时,自然会感伤,今日一别,友人何时才会返回渭城与旧友重逢。

  此诗与《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篇不同,下笔不再直入人事,而是写景。为了饯别友人,二人提前一天就来到了渭城边上的客宿。早上起床开窗,竟然发现前夜悄悄地下了雨,雨不大,刚刚打湿了地面的尘泥,刚好让闷浊的空气变得清新宜人,再看看客宿边上的柳树,在夜雨的滋润下,一夜之间变得格外青翠欲滴。从字面看,诗人写朝雨,写柳色,勾勒出一幅特别令人赏心悦目的画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不是与离别的氛围不相和谐了吗?可诗人的目的是通过这雨后清新宜人的景色来反衬与友人的离别之悲情。因为,虽然眼前的景色如此美好,但诗人并没有观赏的心情,他全心专注于饯别宴,一杯一杯地劝友人喝酒,我们似乎还能听到诗人举杯在劝:“再干一怀吧,今日出阳关,可就再也难见得到老朋友了,要重新再举杯相劝,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在首联中写朝雨,写柳色也是通过一番细细选择才写入诗中的。朝雨并不大,只是打湿了路面的一层尘泥,让空气清新起来,说明朝雨并无碍于友人的出行。第二句中的“柳”虽写其“色新”,但在赠别诗中,只要是柳都会传达出“留念”之情,不舍之情,思念之情。这样看来,诗人在前两句中的选景确是有良苦用心的,同时也体现出他在选择意象时的艺术敏感性。

  这首诗所描写的别离场景,与其他同类诗歌别无两样,它虽没有特殊的背景,但因恰当的景物烘托,深挚友情通过劝酒来表达,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自然感人至深,所以被后来的乐工们改编成乐曲《阳关三叠》,广为传唱,流传至今。

  李白

继续阅读:4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天一首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