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⑴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⑵,维舟吊屈平⑶。
可惜龙泉剑⑷,流落在丰城。
【注释】
⑴嗟(jiē):悲叹。
⑵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
⑶屈平:战国时代楚国大夫、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⑷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丈多的地方,曾有一石盒子,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解读】
杜审言和宋之问这对好友,都是初唐时期负有文名的诗人,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在唐代格律诗的定型与发展中,共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但如此,他们在政治主张上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可谓志同道合,甚至都遭受到被贬流放的遭遇。宋之问的诗歌多为应景之作,尚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难免矫情,但这首《送别杜审言》则不同,杜审言因对皇上言事不当被贬到吉州(今江西吉安)做司户参军,作为好友,宋之问听说后,顿生同情之情,便作此诗赠之。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杜审言被贬谪所寄予的感情朴实自然,而又真挚深厚。
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本身卧病在床,不但承受着病痛的煎熬,还要受门庭冷落、孤零寂寞之苦。就在这样的景况下,偏偏传来了友人杜审言因事遭贬谪的不幸消息,这让诗人的病体遭受了雪上加霜的打击。一个“嗟”字,传达出诗人面对这个不幸的消息时长长的悲叹和不尽的哀伤。想到友人此去一别,万里相隔,两处相思,怨愤、忧伤、无奈、痛苦……不尽的心绪在胸中齐生,为全诗点染出一种沉痛凝重的气氛。按说,朋友远别,宜长亭相送,但诗人因重病在身,无法兑现,只好托江边的柳树,传达自己的离愁别绪。
如果说,前四句重在写实,那么,后四句则重在用典。杜审言此去由洛阳流贬至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这让诗人自然想起沿途正是前贤留下过足迹的地方,于是,引用孙楚、屈平、贾谊的典故,以烘托杜审言的遭遇。西晋文学家孙楚,虽名重一时,却年到四十才做个参军;屈原才华卓绝,却屡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贾谊被贬长沙,感怀身世,曾创作《吊屈原赋》。抚今思昔,岂能不令人感慨满怀?诗人引用古人的典故,借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述说了世道不平,贤才之人仕途多坎坷,这是古今皆有的事实。诗人这样说,目的在于安慰友人,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怀才不遇、反遭贬谪的同情和惋惜。
沈佺期
21
游少林寺
长歌游宝地,屣倚⑴对珠林⑵。
雁塔⑶霜风古,龙池⑷岁月深。
绀园⑷澄夕霁,碧殿⑸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注释】
⑴屣倚:屣指鞋。意思是说急切希望足履达到少林寺所在地。
⑵珠林:出自佛经用语“黄金七宝为地,摩尼珠为林”。
⑶雁塔:雁塔原是印度古代佛教僧人为纪念舍身救济饥苦的雁王立的塔,后世代相传,成为与佛寺相配的重要建筑。
⑷龙池:指少林寺中有名的九龙潭,潭水很深,据说有九龙蟠聚其下。
⑸碧殿:碧色的殿宇。
【解读】
少林寺,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创建于魏太和十九年,是国内有名的佛寺之一,是达摩始祖修道传宗之所,也因寺僧在唐初的护国事迹而扬名天下。历代名人雅士多去少林寺游历,留下佳作无数。沈佺期去这么一处名胜游玩,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用诗歌记录自己的游感。
因为是去游名寺,诗人兴致勃发,意趣盎然,以歌相伴。来到这所佛门宝地,自然要仔细地观赏寺内景观。景观太多,不一一列举,但寺内两处重点景物可不能忽视,一处是古老的雁塔,一处是深幽的九龙潭。用“霜风古”来形容雁塔具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是从季节来说,诗人观赏之时,至深秋,所以秋霜已染塔身;一是暗喻千年古塔历经年岁,饱经风霜。“岁月深”与“霜风古”相对而出,两句上下交织成文,突出了九龙潭与雁塔有着同样的历史,经受过同样的风霜。少林寺美景名胜让人流连忘返,要不是的话,为什么诗人一直观游到夕阳西下且佛殿都一一昏暗了呢?在交代时间的同时,诗人还很自然地道出这天的天气特点,先是有过一阵秋雨,雨过天晴,给少林寺营造出了一个澄澈清远的背景,让诗人在回归的路上,看到雨后斜阳中的古寺园林被赤红的晚霞暮烟笼罩着,听到秋蝉如歌的鸣声,与诗人来时的歌声相应,让诗人何等快慰!
沈佺期曾写诗自述他被他曾经举荐的人弹劾,而审讯他的人又不遵守当时的法令,小人得势,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一生含冤。而这首《游少林寺》不但表现出诗人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写景抒情的精巧笔致,而且表达了诗人含冤的一生中难得的欢愉之心。
诗中“长歌”的欢悦与“屣倚”的急切,体现了诗人心中对宝地的久盼,而“宝地”与“珠林”二词,便是诗人对古寺名刹的仰慕与激赏。接着诗人取“雁塔”与“龙池”两个著名景点,展现其岁月悠久、深难测底的特点。走出历史的风尘,诗人来到眼前的风景中,但见雨过初晴后的庙宇,风光更为绮丽,高檐碧殿,饱蘸秋阴。诗人留恋之余,不觉秋晚已至,只得让山蝉相送,却意犹未穷。
22
驩州⑴南亭夜望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⑵。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⑶尝同。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⑷。
肝肠余几寸,拭泪⑸坐春风。
【注释】
⑴驩州:地名,在今广西崇左市境内。
⑵洛中:指洛阳,在今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⑶案:指几案、桌子之类的家具。
⑷悟空:幻想中的虚境醒悟后才觉是空虚的。
⑸拭:擦。
【解读】
这是沈佺期的一首抒发思亲的诗作。
沈佺期与武则天宠臣张易之交往甚密,唐神龙元年春天,张易之被唐中宗杀,沈佺期因受株连,被流放到驩州崇山。崇山风景如画,美丽迷人,但此时的沈佺期登山望远,并非真心游山玩水,观赏美景,他曾在《从崇山向越常》一诗写到“聊欲缓归心”,说自己出游观美景,是为了缓解思亲的伤悲。可见,诗人登山观景是假,排遣思亲之情是真。所以,从这首诗中看不到诗人“南亭夜望”的美景,不是没有美景,而是他心中只有对家里的妻儿难以排解的思念之情。
诗歌第一句就道明自己登上南亭的目的,就是向北眺望家乡洛阳。这是一个月明星稀之夜,他在亭上极目远眺,没有看到星光璀璨的夜景,而是瞩目凝思,恍恍惚惚中,自己仿佛入了梦境般回到了洛阳。梦境中,诗人并没有与妻子分离,儿女们正在与自己同桌吃饭、看书,家庭天伦之欢乐,历历在眼前,诗人不觉得这一切只是虚境,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倒是被贬之事好像一场梦,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然而,虚境毕竟是虚境,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冷静地思考之后才幡然醒悟,妻儿远在洛阳,自己被贬崇山。欢乐随风消遁,幻境随之破灭,醒来之后更使人心碎悲伤,伤心之泪夺眶而出,好半天,诗人才从悲伤中缓过来,在暖暖的春风中,擦去了满脸的泪水。
诗人幻境的破灭,使人心碎,悲伤得肝肠寸断。然而这梦幻中的相会与欢乐,毕竟给了他短暂的心灵上的安慰,感情上得到一次满足,因此他“拭泪坐春风”,还是破涕为笑了。“坐春风”形容人得意,心情舒畅。然而这里是用乐景衬托诗人哀伤的感情。这样的结尾比说“崩城泪”还要凄凉,将其梦寐神思、恍惚迷离的情态表现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
诗人写这段思乡小曲的背景,注定诗情让人垂泪,而诗人极为工巧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虚境实写,以乐写悲,把满腔的情感颠簸折腾得肝肠寸断,这就是沈佺期这首思亲之诗胜人一筹的最突出原因。
23
杂诗
闻道黄龙戍⑴,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⑵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⑶。
【注释】
⑴黄龙戍:唐朝时的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境内。
⑵汉家:“汉”既指汉族,也指汉朝。这里是以汉借代唐,利用委婉手法避免直指。
⑶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地方。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解读】
这是沈佺期的一首“闺怨诗”,诗歌以闺中女主人公的口吻诉说对戍边丈夫的怨情。但实际上借女主人公之口,表达出的却是诗人鲜明的反战情绪,以及对人民生活在战火中的关切与同情。
此诗以思念戍边丈夫的闺中妇人为主人公,自然要写闺中少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果就此写下去,此诗格调就不高了,诗意就别无味道了,令人赞叹的是,诗人将“闺里月”与“汉家营”糅在一起,将千里相隔的两地连在一块儿来写,从时空上将一对长久分离的夫妻,以月为媒人聚拢在一起,就不只是写思妇之思了,也表达了征夫之思,他们共看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单向的感情难以表达夫妻的恩爱,诗人深知这一点,所以,让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双向而流,一份感情增为双份,思念之情更为深厚。这也是在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生离死别的亲人,两厢日思夜想的真实写照。诗中的“怨妇”,并没有浅薄单纯地埋怨久征不归的丈夫,她怨的是连年不息的战争。所以,她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自己能早日与丈夫团聚,使天下所有因战争而离别的人能与家人早日团聚。这样的心愿从“自身”感情需要出发,却又深明大义,包含着爱国之情,使主人公形象更具典型性,使诗歌的主题意义更深远。
此诗成为沈佺期的传世之作,并非单单因为有一个积极的主题,在诗歌创作艺术构思上的奇巧,也深得历代好评。诗的首联先交代背景,“黄龙戍”是唐朝戍兵的地方,远在辽宁,而且是年年征兵于此,说明战事连年不断,暗中说明女主人公的丈夫也在被征之列,且多年未归。有了这样的背景交代,后面写女主人公的思夫之情就有了铺垫,并营造了一种悲切的氛围,厌战情绪便油然而生。
陈子昂
24
登幽州台⑴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⑵而涕⑶下。
【注释】
⑴幽州台:故址在今北京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⑵怆(chuànɡ)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⑶涕:眼泪。
【解读】
陈子昂是初唐时期的诗人。但他不只是单纯的诗人,还是有政治见识和才能的文人,他敢于直言进谏,表明自己的政治见解,对武则天统治的弊政,时常提出批评,但都不为武则天所采纳,并因受“逆党”株连而遭受牢狱之苦。满腔的政治抱负换来沉痛的打击,这使他一度非常苦闷。愤怒出诗人,陈子昂心怀怨愤,登上幽州台的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指的是古代那些唯才是用、礼贤下士的开明贤君。比如,礼遇、赏识田光的燕太子丹,对乐毅倍加重用的燕昭王。陈子昂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这些明主贤君都早已不在人世,成了古人,无法与他们相遇。“后不见来者”中的“来者”,指像燕太子丹、燕昭王一样贤明的后世君主,但他们又在哪里呢?陈子昂悲叹看不见这样的君主,恨不能自己穿越时空,超前于时光去拜见他们。陈子昂悲痛地认识到,自己生在“古人”与“来者”之间,徒有一身才能,却无用武之地,甚至反遭打击贬谪,遭受牢狱之苦,怎么能不悲从中来?他登台远眺,面对茫茫宇宙,漫漫天长,感到无比的孤单与寂寞,不经意间,两行悲苦的热泪怆然而下。
失意的诗人,面对不公的境遇和难解的寂寞与苦闷,以慷慨悲怆的调子,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怨愤与不满。因此,此诗历来为众多有志之士和怀才不遇者推崇,在历代都有无数的共鸣者。
从艺术上说,诗人俯仰古今,时空跨度巨大,以“悠悠”来修饰天地,道出了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绵延。其间,还能感受到诗人伫立其间,慷慨悲歌的悲壮形象。全诗仅22个字,却足见诗人思维的开阔,联想的阔大。 至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所蕴含的哲理,还广为人们所引用、思悟。
25
春夜别友人
银烛⑴吐青烟,金樽⑵对绮筵⑶。
离堂⑷思琴瑟⑸,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⑹没晓天。
悠悠⑺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
⑴银烛:明亮的蜡烛。
⑵金樽:金制酒杯。
⑶绮筵:华丽的酒席。
⑷离堂:饯别的处所。
⑸琴瑟:两种乐器。这里指代音乐。
⑹长河:指银河。
⑺悠悠:遥远。
【解读】
此诗大约作于陈子昂26岁时。当时,陈子昂准备向朝廷上书,自我举荐,求取功名。于是,他告别家乡亲友,从四川西去,奔赴东都洛阳。临行时,他的一位朋友为他设宴饯行。饯别宴上,朋友的真挚友情,让他感激不已,于是,诗情在胸中汹涌荡漾,最后咏为此诗,成为唐代赠别诗的优秀之作。
饯别宴很隆重,一支支蜡烛闪着明亮的火焰,吐着缕缕青烟,精美的金制酒杯,在席间次第相传,丰盛的酒宴,代表着友人浓浓的情谊。还没有分手,却已经感觉到离别时的难舍难分,还没有启程,就感觉到跋山涉水中的路途艰辛。饯别宴直到东方发白,明月隐去,银河消失,但仍然不想就此分离,真不想彼此说出再见。然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却又想到今日一别,何时才会重逢……看着即将远去的、悠长的洛阳道,无法设想好友重聚会在何年何月。
赠别诗多以亲友远离送行为主题。古代交通极为落后,一别就可能音信杳无。所以,古人特别看重送别,也特别珍视离别情。
诗人没有在诗中套用描写离愁的陈旧语句,却从饯别宴写起,用隆重而丰盛的宴席来间接表达友人的深情厚谊,从而渲染告别场景的浓浓悲情。诗歌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便是巧妙地运用虚写手法。明明还没有与友人分别,却已经料想到分别后路途的艰辛,又担忧着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相逢的伤悲。从实写起,从实到虚,虚实结合,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离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26
送著作佐郎⑴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天⑵方肃杀⑶,白露始专征。
王师⑷非乐战,之子⑸慎佳兵⑹。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⑺。
莫卖卢龙塞⑻,归邀麟阁⑼名。
【注释】
⑴著作佐郎:官名,担任编修国史的工作。
⑵金天:秋天。秋季于五行属金,所以秋天也称金秋。
⑶肃杀:使万物凋萎。
⑷王师:王者之师,对本国政府军的美称。
⑸之子:指崔融。
⑹佳兵:本指锐利的武器,这里指乐战好杀。《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也”。
⑺北平:北平郡,这里指北方边疆地区。
⑻卢龙塞:即今河北省遵化县内的喜峰口,是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
⑼麟(lín)阁: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的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里借指对功勋的表彰。
【解读】
陈子昂送别的友人叫崔融,他当时任著作佐郎。唐朝天通天元年,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朝廷于同年派梁王、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赴边地以应对契丹,崔融以掌书记身份随武三思出征。
那是初秋的一天,万物萧疏,白露为霜。武则天皇后已布阵将帅,点选强兵,东征反叛朝廷的不义之师。诗人的朋友崔融已经随东去的大军出发了。不要说大唐的“王师”就是喜欢打仗,只是因为北方的叛军不得不去镇压。诗人嘱咐朋友说,请你在前线慎重兵事,减少杀戮,当以仁义为本。叛军残暴贪婪,但王师更是兵威高昂,军容整肃,定然会击败叛军,大获全胜。不过,诗人还是劝告朋友,你这次出征,千万不要为了个人的功名,而扩大战事规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陈子昂从保家卫国的角度出发,鼓励朋友上前线杀敌,力主平叛,维护国家安定,表现出他对和平的热爱。陈子昂曾在此诗前作有小序,序中也盛赞崔融等出征时“酒中乐酣,拔剑起舞”的气慨与豪气。可另一方面,孙万荣、李尽忠利用叛军对唐王朝的怨恨,大举叛乱,烧杀掳掠,已经为河北一带人民带来了不尽的灾难。所以,陈子昂又反对东征将士为赢得武后的欢心,博取功名,学孙、李的暴行,穷兵黩武,恣意扩大战事,伤害无辜。引用“卢龙塞”的典故,即是希望东征将士能像三国时的田畴那样淡泊明志,以国家大义为重,以百姓利益为重。全诗的精髓便在于诗句中不可多得的凛然正气。
贺知章
27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⑴。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解读】
二月里,阳光和煦,春风送暖。庭院外,原野里,万物复苏,生机蓬勃。看看吧,萧条了一个冬季的柳树,趁着这大好的春光,忙不迭地抽芽出叶。柳丝上,那一片片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像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碧玉装扮而起的,远远望去,那千万条垂下的柳枝就像一条条翠绿色的丝带,如衣裙婆娑的美女,亭亭玉立,妩媚可人。这时,远处吹来一屡馥郁的熏风,撩起缕缕柳丝,如丝帛绸带一样,迎风起舞,婀娜多姿。此时,诗人贺知章赏春走来,见到此美景,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将一条长柳拉到眼前,欣然咏叹道:“这些翠如碧玉的嫩叶呀,怎么说生出就生出了呢?莫不是春天是个高级的裁剪师,拿起二月的春风作剪刀裁剪出来的?”
柳树,人们见惯不惊,越是人们熟悉的,越是难写,如果要写它,不写出些新鲜的东西来,就不会引人关注。贺知章的这首《咏柳》抓住了它树“高”,色“碧”,形“丝”等特点来写,这只是写出了大众化的柳树,因此,本诗的精妙之处不在前两句对柳树的直接描写,而在后两句诗人奇妙的想象——那二月的春风,就如裁缝手里的剪刀一样,一夜之前,就裁剪出了那么多碧玉般翠绿的柳叶,把柳树装点得那样美丽,犹如给它换上了一件新的春装。拟人与比喻,将一棵平凡的柳树写得充满诗意。一切艺术创作,都贵在出奇出新,显然贺知章在这首诗里对艺术的创新做得很好。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就是以物品为吟咏主体。全诗集中书写了初春时节,一棵刚出新叶的柳树,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春天一到,老树发新芽。贺知章置身欣欣向荣的美景之中,诗兴大作,创作出了这首千古佳作。
28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⑴回,乡音无改鬓毛⑵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⑴老大:年纪大。这里指年老。
⑵鬓(bìn)毛:鬓发。
【解读】
贺知章,少年时就以诗文闻名,武则天证圣元年时中科举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后又迁升为太常博士、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他一生为朝廷忙碌,直到八十六岁时才辞去朝官告老还乡,这时,离他从家乡出来已有五十多个年头儿。宦海浮沉,叶落归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昔日的少年,今日的耄耋老人,踽踽而行在回家的路上,心中自然有无限感慨。如果要写出来,可以是鸿篇巨制,然而,诗人贺知章却在28个字的诗句中,就将心里的几多感慨,在归家路上的一问一答中抒发了出来。
朝思暮想的家乡就在眼前,阔别多年,一切都还是当年的模样。走在本该熟悉,却又感觉陌生的家乡之路上,不禁生出一番深情的感慨。五十多年了,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风华正茂,而今告老还乡,无情的岁月已经摧损了鬓发,稀疏又斑白,怎不让人暗自神伤?在家天天好,出门步步难呀,诗人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家乡,还保留着一口纯正的乡音。在村头嬉戏的孩子们,看到有一位从未见过的老爷爷走进了村里,以为是村里谁家里来的客人,便调皮又热情地上前问诗人是从哪里来的。身为故乡人,误作他乡客。儿童的天真可爱,引出了诗人更加复杂的心绪,反添了更多的感慨。
《回乡偶书》是一首七言绝句,即每句有七个字,共四句。诗人在极为有限的文字中,将捕捉到的生活细节,与心灵的情感结合起来,真切地表露出来。不饰雕琢的语言,都从肺腑自然流出,正因朴实无华,才更显情真意切。
张若虚
29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⑴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⑵,月照花林皆似霰⑶。
空里流霜⑷不觉飞,汀⑸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⑹,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⑺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⑻?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⑼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⑽。
昨夜闲潭⑾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
⑴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⑵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⑶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这里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⑷流霜:飞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
⑸汀(tīnɡ):沙滩。
⑹穷已:穷尽。
⑺青枫浦:今湖南浏阳市区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⑻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⑼捣衣砧(zhēn):捣衣石、捶布石。
⑽文:同“纹”。
⑾闲潭:幽静的水潭。
【解读】
张若虚与贺知章齐名,诗作仅存两首。《春江花月夜》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历来被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诗人以“月”为主体意象,使之贯穿全诗,从写月起,以写月结,在其中,从天上写到地下,从远写到近,从古写到今,从实写到虚,想象丰富,视野寥廓,思维纵横,贯穿时空,在月的烘托之下,江流、青枫、白云、水波、落花、海雾等众多的景物意象,伴着远游的客子与孤寂的思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哲理深刻,感情细腻。诗题从季节、时间、地点、背景、氛围等方面构成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让人尚未入诗,却已经感受到了良辰美景,引人走进诗中那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天的江水流势浩荡,远远望去与大海连成一片。此时,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与潮水一起涌了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水面,随着波浪闪耀,浩渺千万里,似乎天地间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着这样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绕着花甸草地丛生的原野缓缓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月色中,点点花影好像细密的雪珠在月光下闪烁。月色如霜,在旷野中飞洒却又让人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想看分明却也无法看分明。一切笼罩在朦胧之中。
江水、天空成为一色,没有一点儿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见一轮孤月高悬其中。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的?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间的?
人生苦短啊!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却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不改前缘,照耀着人间。月亮如此守候,一成不变,不知它在等待着什么人。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只见江流不息,逝者如斯。
远方的游子像一片浮云一样缓缓地离去,只剩下一位妇人站在青枫浦,那是她与他曾经分离的地方,自然有着深刻的离愁。哪家的游子夜不能寐,今晚坐着小船在江面上漂荡?空旷的世间,说不定还会有很多地方的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依栏而望,承受着相思之苦。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真是美好可爱,它应该已经透过窗帘,照耀到了心上人的梳妆台了吧?月光照进了思妇的门帘,月光可移,思绪难卷,月光照上了思妇的捣衣砧,月光可散,捣衣场不断。这时,离人两相思,互相都能望得着一轮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多么希望随着月光流去,来到爱人的身边!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春将逝去,花落闲潭,又一个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却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越流越远,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了。斜月慢慢西沉,就要藏身到海雾里去了,碣石与潇湘远隔千里,离人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总是那么无限遥远?
今夜,不知有几人能够趁着月光赶路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在海波中摇荡着离情,反射的光华洒满了江边的树林,引出不眠人无尽的思情……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月”是诗中情与景的媒介之意象,它传达着诗人的情愫,犹如一条情感的纽带,通贯全诗。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张九龄
30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⑴,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⑵相悦。
草木有本心⑶,何求美人折?
【注释】
⑴葳蕤:枝叶繁茂,婆娑。
⑵坐:因而。
⑶本心:天性。
【解读】
张九龄是唐代有名的贤德之相,他举止优雅,风度非凡。张九龄为相时,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政治主张,反对穷兵黩武,强调关爱百姓,保民育人。他的施政方针,在维护“开元盛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曾因对唐玄宗用人提出异议而被罢相遭贬。他的《感遇十二首》正是在遭谗贬谪后所作。
这首是《感遇十二首》组诗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兰花、桂花自喻,抒发了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怀。张九龄将兰桂对举,兰并非只举其叶,桂也并非只举其花,而是互文对见义,突出了兰花的葳蕤淡雅,桂花的馥郁皎洁。这里的“葳蕤”“皎洁”虽分别用来形容兰叶与桂花的特点,但这是托物言志,即寄二花来突出自己的清高与孤芳自赏。无论是葳蕤的兰叶,还是皎洁的桂花,在诗人看来,都各自表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但兰桂毕竟是两种花草,两种生命,它们在自己的时节里,能够显示自己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前面四句,表面上单写兰桂而不写人,实则是引出后面四句写人的需要。后面写到的“美人”一如屈原《离骚》中的美人,并非美女子,而是品德高尚的人,在张九龄这首诗里,比喻与兰桂有同样品质的隐逸之人。意思是说,兰桂馨香溢出,“美人”自然地会去欣赏兰叶的葳蕤美,桂花的皎洁美,做兰桂的知己。
如果说,三、四句主要是从“美人”的角度来写的,那么,最后诗人用“草木有本心”,强调了兰花逢春而葳蕤,桂花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只是为了博得美人折取、欣赏才如此的,所以他说 “何求美人折”按一般人的虚荣心,如果人如兰桂,就是希望他人多靠近,多欣赏,多赞美,诗人却在最后突然一转,突出了“草木”的本心。联系到张九龄被贬的遭遇,可见他坚持自己的追求,洁身自好,孤芳自赏,不强求他人赏识的品性。
全诗前三联对兰桂的描写渲染,都只是为最后一联作铺垫,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最后一联的陡然一转,犹如舞台上,先有龙套跑了好一阵场子,突然主角从幕后出来,在台中央来一个精彩的亮相一般。不但如此,“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对那些一味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31
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⑴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⑵嘉客,奈何阻重⑶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⑷?
【注释】
⑴岂伊:难道只是。
⑵荐:推荐,进献。
⑶阻重:阻力大。
⑷阴:同“荫”。
【解读】
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吟咏的对象是橘树。
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诗意是这样的:橘树生长在江南,这是一种常青树,即使到了冬天,哪怕天寒地冻,它仍然保持着一片苍翠。难道真是因为江南的天气比北方温暖吗?其实不然,是因为它自身具备了不畏风霜的秉性。这种树结出的红橘,可用来款待贵宾,只可惜,道路不通,贵宾受阻隔,远在别处,不可光临。
诗的前六句可以看成是在直接写橘树,后四句明显地是在用橘子比喻人了。联系张九龄被打击、被贬谪的遭遇,他深深地悲叹自己的命运,就如橘子一样,虽有一身好品质、好才能,却蒙受着被排挤、遭阻隔的命运,不再被重用,只见光阴流逝、季节轮回,能赏识人才的慧眼明君又在哪里呢?一般人都艳羡桃红李白,希望多多栽种桃李,为什么人们就没有想到,这橘树虽然没有桃李的艳丽,但它有着始终不变的绿荫呢?
读张九龄的这首诗,令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给诗人带来的不幸遭遇。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与屈原的《橘颂》相似。屈原与张九龄都是南方人,他们都用橘树自喻,是因为他们非常了解这种果树的特点,也感觉到了自己的秉性与之相似的地方。诗中“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二句,既是写实,又是虚写,因为这两句诗是张九龄在托物喻志,托物喻人。
32
望月怀远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⑵,竟夕⑶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⑷觉露滋⑸。
不堪⑹盈⑺手赠,还寝⑻梦佳期。
【注释】
⑴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
⑵遥夜:漫漫长夜。
⑶竟夕:通宵。
⑷披衣:指披衣出户。
⑸露滋:露湿。
⑹不堪:不能忍受。
⑺盈:满。
⑻寝:卧室。
【解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佳句。
“海上生明月”是写景物,属于实写,即看到什么写什么。虽只五字,却境界开阔,气势雄浑壮丽,但单只这一句并无奇崛之处,第二句“天涯共此时”,是由景及人,是诗人的联想与想象。由实到虚,从眼前写到遥远之地,将天各一方的相互思念之情,以一轮新升的明月而交织在一起。中国自古有“明月寄相思”的传统文化,望月怀思,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正因同类题材多,要写出佳句来就难。张九龄先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景,一轮皓月从海上冉冉升起,在这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景象中,主人公望月思远,表达他乡异客对远方之人深切怀念的情思。如果张九龄所表达的思情,仅是在单一方向伸发的话,那么,就与他人无异了。新奇的是,张九龄在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时,又设身处地地遥想远在天涯之人,在此时也与自己同望一轮月,同有一种思念,如此,两个有情人才会虽远隔千里,却能心灵相通,感情共鸣,有着心相连,意相随的缠绵缱绻。
首联二句已成千古绝唱。后面该如何?抒情主人公已经拉不回自己的想象,脑子里只有远方的心上人。他(或她)因为相思,所以通宵难眠,不由得怨恨起漫漫长夜,辗转反侧难入梦,只好披衣出户望月,直到夜深人静,露湿衣衫,寒意浸骨。本来,这二、三联写的是主人公假想中的情景,也是虚写,但最后一联,作第二重虚写,主人公再度猜想,那远方的人恨不得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这真是奇思妙想呀!但事实上,这只能是一种痴人的妄想罢了,月光怎么能捧起来呢?即使能捧起来,又怎么送到天涯海角呢?无奈之中,想再换一种方式表达相思,那就是重新回到卧室睡去,不是因为困倦,而是但愿能勉强入梦,让远方之人入梦来相会。写到这里,似乎觉得邀思念中的人入梦相聚更是一种痴心,但从诗意来说,这样写将相思之情作了进一步升华,使相思之情层层叠起,绵绵不尽。
如今,交通与信息的发达,大大地减少了“相思”之苦。即使如此,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仍然脍炙人口,足见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王之涣
33
登鹳雀楼 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⑴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市,唐时为河中府)西南。
【解读】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擅长于写西北风光,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王之涣的诗篇往往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热情洋溢,而且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平直到老人小孩,皆能吟诵。
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被誉为唐诗中的不朽之作。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直至今天仍是华夏名楼之一。王之涣曾登楼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抒怀。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所见的景色,“白日”有别于“红日”,更能体现边塞的空旷与阔远无边,太阳西去,与黄河的东流形成对比,由此及彼,由西向东,由实而虚,把静态的景象写活了,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短短十个字,诗人所用的是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但从中可见,只有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才能在诗句里描绘出典型之物,也只有诗人视野开阔,才能将景象写得如此壮阔,也只有诗人气度非凡,才能将景象写得如此气势雄浑。而千年之后的读者,仅凭这十个字,仍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但前二句还只是全诗的铺垫,诗作的精髓处却在后二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二句最为人所传诵。如果前两句是对鹳雀楼的实际描写,那么,这两句则是在实景的基础上生发的感慨。诗人从当时的实情出发,向读者虚设了更为阔大的视野,并从观景切入,但所思所想,已经蕴含了更为深远的思想境界,把诗意推引向了更高的层次,其中的“楼”已经被虚化为某一种更远大的理想,更高级的追求。如今,这两句诗已被人们作为警句,常常借以鼓励他人或自勉。
34
凉州词 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⑵山。
羌笛⑶何须怨杨柳⑷,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注释】
⑴ 凉州词:本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为这种曲子配的唱词也叫“凉州词”。
⑵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⑶ 羌(qiānɡ)笛:羌族的一种乐器,后常作军乐。
⑷杨柳:指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⑸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解读】
王之涣的《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远眺黄河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的特殊感受。在展示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象中,体现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缺少关怀的怨愤,流露出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诗句中洋溢着一股悲壮、慷慨之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情绪。
唐人薛用弱《集异记》中记载了“旗亭壁画”故事。开元间,王之涣与高壦、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从事音乐的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让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多位伶人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的则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人们乐于吟唱、广为传唱的名篇。
首句抓住远眺的特点,从下游往上看,诗人的视线与黄河的流向相反,视野极为阔远,试图看到黄河的尽头,但看到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写出了黄河源头远在白云之外,无法看见。首句就为读者描绘出一幅辽阔无边的壮丽图画。接下来,“一片”孤城,与“万仞山”在数字上有着巨大的对比,后者是陪衬,前者是主体,突出了将士们戍守的边城空寂无人的荒凉感,又在群山陪衬下显得巍然屹立,从而烘托出将士们保家卫国的高昂热情。然而,这还不是诗歌的主题,后两句写军中常能听到的乐曲《折杨柳歌辞》,勾起戍边将士们的离愁,传达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诗人是用劝慰的语气说的,让吹笛人不要老吹《折杨柳歌辞》曲,明里是宽慰,实则是说明如果听了这个乐曲,会让更多的人想起离家之时,家人折柳相赠的伤感情景,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无论怎样吹笛生怨,也无法排解思乡之情。
这首诗话语朴实平淡,但细品则能发现此诗用语奇妙。“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何须怨”,看似在消愁,实则是愁难消,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春风”二字也是一语双关,字面说因为边地苦远,玉门关难得盼来春天,更进一层说明在玉门关根本无从折到杨柳枝,说明吹奏《折杨柳歌辞》曲,只能平添更多烦恼,增加更多思乡之愁而已。
35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⑴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
⑴畎(quǎn):田间小沟。
【解读】
这是一首饯行诗。所谓饯行诗,就是朋友之间,为离别之人设饯行宴,诗人为酒宴中抒发离情别绪而所作的诗。
这首诗从题目看,它作于饯行宴进行之中。诗人与好友分别时,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惜别之情要诉,离愁别绪真可谓“斩不断,理还乱”。但是,诗中却没有说出一个愁字,似乎只有春意盎然的山水画,但细细品读,其中却隐含着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时值仲春,在漳水河畔的长堤上。春日,是一年一度的好风景,却偏偏在这杨柳依依,绿水悠悠的大好时节,朋友要远离。看到那河水缓缓流动,就联想到朋友将顺流而下,远走他乡。今日一去,何时复归?虽然眼前是大好的美丽春光,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愁绪,因为好友就要远行他乡。看着一条条小溪归入漳河,诗人多么希望跟朋友同舟共济,同去远方。
可愿望究竟不同于事实。那远行的船就要起程,船夫在一声声催促客人上船。可诗人偏偏叫朋友“莫听”船人的催声,无须道明,也知道他实在是不舍朋友起身离去。离去后会怎么样呢?诗人虽然身在饯行席中,但他的神思已经随船远行了。桃溪上,来来去去那么多的行舟,为什么唯独朋友所乘的船显得格外沉重?不是船上所载的人太多,而是朋友把诗人的不舍之情、思念之情、牵挂之情、盼归之情……全都带上了船,似乎让船都承受不住这么多的情。
“桃溪浅处不胜舟”一句用语浅淡平实,表情却厚重浓郁,将离情渲染得那么酽秱,体现出王之涣过人的诗歌创作艺术。
孟浩然
36
夏日南亭怀辛大⑴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⑵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⑶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⑷劳梦想。
【注释】
⑴辛大:孟浩然的朋友。
⑵轩:窗。
⑶恨:遗憾。
⑷中宵:整夜。
【解读】
孟浩然的一生很奇特,他早年有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参加政治活动。但很不幸,他没有寻找到这样的机会,后来结束了求官用世的愿望,却仍然在求官与归隐中徘徊矛盾,虽然已经隐居林中,但仍与当时的达官贵人如张九龄等有密切往来,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交游,写诗唱和。他的朋友很多,这首诗就是孟浩然怀念朋友的作品。
太阳已渐下山,日影已经西落,月亮已经从东方渐渐升起,倒映在村边的池塘里。诗人披散着头发,乘着夜风,来到池边乘凉。夜深了,露湿了,诗人回到屋里,打开窗户透暑气。凉风进屋,月光进窗,诗人感觉自己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轻风从池塘里送来一缕缕荷花的芳香。万籁俱寂,诗人能清楚地听到竹叶上露水滴下来发出的清脆声响。这曼妙的夜晚,使人毫无睡意,诗人正想取琴弹奏,可惜没有听琴的知音。于是,诗人备生感慨,怀念起辛大这位老朋友来,好不容易入睡了,在梦中,也在苦苦地想念着辛大。
古人写怀念他人的诗作很多,可这首真是别具一格,如若不是诗题中有“怀辛大”三个字,直读到前六句,也没有道出主题来,只觉得是在写一种夏夜里很平常的闲适自得的情趣。直到第七句,才写想在这月色轻风的好景中弹琴怡情时,引出了“无知音”三个字,这才让最后两句中表达“怀故人”的主题有了依据。由此看来,前六句,虽然诗人将夕阳月影、荷香露滴描写得很细腻,很有情致,一边在表达自己在这样的夜晚所生出的闲情逸致,一边在为怀念朋友作铺垫,正如宋代词人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一样,诗人面对这个美好的夏夜,多么希望友人就在自己身边一同观赏啊。但事实恰好相反,便自然生出无限的孤苦与失落感来。
37
望洞庭湖⑴赠张丞相⑵
八月湖水平,涵虚⑶混太清⑷。
气蒸云梦泽⑸,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⑹耻圣明⑺。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⑵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⑶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⑷太清:指天空。
⑸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⑹端居:闲居。
⑺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解读】
这首诗被称为干谒诗。所谓干谒,就是求达官贵人举荐,获得做官晋职的机会。用意为达到这一目的诗被称为干谒诗,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只是不同于一般应用文,而是诗歌作品。但因文人普遍比较清高,故而干谒诗往往都写得十分含蓄。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是其典型代表。
那孟浩然究竟是怎么写出自己心愿的呢?
秋来八月间,湖水高涨,洞庭湖满得都快溢出岸来了。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真是水天一色,两相包含。云梦泽上水气升腾,湖里荡起的水波,汹涌澎湃,气势浩大,好像把湖岸边整个岳阳城都震荡了起来,这一座湖滨城市,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面对眼前这么浩荡无边的湖泽,诗人说“欲济无舟楫”,意思是说,没有乘坐的船,想要到彼岸,只能是痴心妄想了。写到此,诗人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的意思开始显露,他把仕途的艰难比作渡水,面对这么浩瀚无边的湖水,希望张九龄能成为渡他入仕的舟楫。如果无人引渡,长期在野,他觉得这是读书人在“耻圣明”,意思是说,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对得起这太平盛世。诗人最后说,身在相位的张大人啊,您能有幸被皇上重用,主持国政,令我多么钦佩,我却只有在野之身,不能追随皇上左右,只好徒然表示羡慕之情罢了。“徒”是“只有”的意思,意为自己没法实现自己的心愿。诗人在最后一句正话反说,用自己寻求官职却不得的失落,与对张丞相的钦羡来讨得同情与欢心,以求实现心愿。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正西游长安,与张九龄、王维等结为忘年之交。张九龄先后在朝廷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中书令等职。孟浩然便写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得到张的赏识和举荐,希望自己能被朝廷录用,实现从政的理想。但是,孟浩然并没有直抒自己的心愿,却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手法,将张九龄比作垂钓者,将自己比作观钓者,流露出对垂钓者有鱼收获的羡慕之情。孟浩然为什么要这样,想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想用诗歌艺术地表达心愿引起张九龄对自己才情的赏识;另一面,也可能诗人脸皮薄,为了保持一点儿身份与尊严,想极力掩饰求人时的低声下气。
38
过⑴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⑵,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⑶外斜。
开轩⑷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⑸。
待到重阳日⑹,还来就菊花⑺。
【注释】
⑴过:访问。
⑵黍(shǔ):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⑶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⑷轩:窗。
⑸桑麻:这里指庄稼。
⑹重阳日:阴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
⑺就菊花:指饮酒赏菊。
【解读】
这首诗写在孟浩然应邀到一位乡村老朋友家做客之后。
诗人用叙述的口吻,像是在与他人分享自己到友人家得到隆重款待的快乐。全诗只有讲述没有抒情,没有议论,但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如在眼前,主人与客人间举杯饮酒,闲谈家常的乐趣洋溢在席间,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深厚动人。看似平淡的诗句,细细品味却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如沈德潜称赞的那样“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古代田园诗的杰出之作。
这首诗的诗味究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开首两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故人”为主,一“邀”一“具”,没有修饰,没有渲染,真陈其事,但老朋友为款待“我”的热情已经表现得极为充分。前一句的“鸡黍”与后一句的“田家”相照应,显出田家待客特有的风味,看似家常便饭,没有虚礼,没有排场,但让客人感受到独有的友情。远远看见,朋友生活的村庄近处绿树围绕,远处青山斜矗,完全坐落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走进朋友的家院,宾主开窗举杯,一边相劝饮酒,一边欣赏窗外的庄稼地,一边拉着桑麻一类的家常。宾主二人忘情在农事上,别无杂言,足见田园生活是多么的恬适宜人。
酒足饭饱,一阵寒喧后,诗人要归家了。也许是田家酒菜真是可口,也许是老朋友的热情好客,诗人竟然主动向主人预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果这话由主人来说,就有些客套之嫌了,但这话由诗人来说,就说明他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才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菊花,饮菊花酒。淡淡两句诗,老朋友待人的热情,诗人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密融洽,都跃然在字里行间了。
诗人所描绘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宾主谐和地饮酒话桑麻的情景,以及告别留言都真实得就如生活本身。孟浩然所写的田园生活,不同于陶渊明虚构的桃花源,它具有逼真的现实色彩,让读者更加心向往之。
39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读】
这是一首即景小诗,就是诗人看到了某一美景,心动之处有了灵感,便提笔而成的诗作。
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来自生活中的细节。在某一个春日,人们还在睡懒觉。天气暖和,却有些人感觉被窝更加舒服。一觉睡到大天亮醒来,窗外早已是一片莺歌燕舞,像是在合奏着一支动听的晨曲。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听到鸟鸣声,满以为是个大晴天,可当诗人穿衣起床,趿屐出门,来到庭院时才发现,昨日还绚丽多姿的花树,已经被吹打得零乱无比,一地尽是风吹雨打后的残花败叶,这才让人想象着昨天夜里,下过一场大雨,吹过一场大风。
对笨拙的诗人来说,写景常常只能见什么写什么,笔力强一点儿的可以把眼前之景写得更真实生动一些,而艺术功底高超的诗人,便会自然地利用虚笔,如孟浩然一样,先实写早晨起来看到的眼前花落满地的实景,由此想象着昨晚一夜春雨的情景。这样的写法,需要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及更精妙的艺术表现力。孟浩然这首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就在于体现了这样高超的艺术魅力。
这首小诗一如孟浩然的其他诗歌,语言朴实,初读感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便觉别有意味,其艺术魅力不在于表面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平淡中蕴含的诗意与艺术之美。再深层品味“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能更进一步品出一些人生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