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锡琴2021-11-01 15:5418,434

  1

  蝉

  垂緌⑴饮清露,流响⑵出疏桐⑶。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⑷秋风。

  【注释】

  ⑴緌(ruí):本意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诗中比喻蝉头部伸出的触须。

  ⑵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

  ⑶疏桐:高大的梧桐。

  ⑷藉(jiè):凭借、依赖。

  【解读】

  你看那稀稀疏疏的梧桐树上的蝉儿呀,它那头顶上长长的触须,在风中摆来摆去,真像古人结在下巴处的帽带缨子,在风中显得那么飘逸、那么自在。蝉儿真是一个知足无欲的精灵,它对生活没有过多的追求,每天只要能从树叶上汲取一些清露来维持生命,它就会始终如一地趴在高高的树枝上,用它生命中所有的热情来放声歌唱。

  刺啦——刺啦,听吧,那一声接一声的,高亢而响亮的声音足够让世间所有的声音逊色。这是因为有秋风在为它助兴吗?也许是的,但又不全是。蝉本生活在地底下黑暗的泥土里,为了让自己能够在阳光下唱响生命之歌,让自己的歌声把整个夏日唱响。自从有了生命的那一天起,它就从黑暗的泥土中一直往上爬,没有人相助,没有人喝彩,但它从来不曾放弃,单单从泥土中爬出来,它就花费了四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然后到达了它的最终栖身之处——大树的高处,面对清朗的蓝天,在阳光之中,把自己贮存了多年的生命之歌,在大自然中嘹亮地唱起来。

  诗人何以会如此用心地诵常人屡见不鲜的蝉呢?何以要特别歌颂它“居高声自远”的品质呢?

  诗人虞世南,是在艺术地运用诗歌创作的象征手法,以蝉自喻,托物言志。他何以要这么做?因为,虞世南生活在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是一位重才的皇帝,他曾经屡次赞赏虞世南身怀“五绝”,即有德行之绝,有忠直之绝,有博学之绝,有文词之绝,有书翰之绝。“绝”就是出类拔萃。虞世南获得唐太宗如此高的赏识,并非如一些小人奸佞,是用花言巧语、阿谀逢迎得来的,而是自己以严于律己、勤于修身换取的。另一方面,按常理,得到天子如此高的评价,那是能让一个人行走天下无阻挡的最大资本,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耀,该怀有什么样的襟怀呢?虞世南以诗歌的形式向世人申明,他虽然坐享皇帝给他的荣耀,不是他“藉秋风”而“声自远”的,自己之所以能“居高”,全凭自己的本事。但诗人没有直说,而是借助自己笔下人格化的“蝉”来自况,借用诗歌中的主体意象“蝉”来表达自己对荣辱的态度。这就是象征的艺术手法。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读过《蝉》之后,不免会从中悟出一些关于生命的哲理:人应该像蝉一样,要努力让自己置身高处,修品要高洁,立志要高远,不要总想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他用诗歌的方式告诫人们:做人,应该学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意思就是说,要用心修养自己的人格,只有人格高洁起来,才有安身立命最可靠的力量。这与虞世南在这首诗里告诫人们的人生哲理可算异曲同工。

  王绩

  2

  野望

  东皋⑴薄暮望,徙倚⑵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⑶返,猎马带禽⑷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⑸。

  【注释】

  ⑴东皋(ɡ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临近。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⑶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⑷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⑸采薇:薇,野生豌豆苗。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这里用典故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解读】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王绩独自伫立在东皋的村头,怅然遥望山野,每一棵树都已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了落日的余晖。在一派秋意颇浓的景象中,诗人看到放牧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了,看到打猎的猎人也骑着骏马各自携着遂愿的猎物而归。而这些人又都是与诗人毫不相识的,他们不能给孤寂的诗人半点慰藉。于是,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更加浓郁地缠绕在他的心里,让他彷徨,没有主张。在心情沉郁中,他不禁怀念起古代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的隐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都是商朝商竹群的儿子,在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里采野菜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

  不难看出,诗句描写的景象,是一幅恬静的秋色图。在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中,为什么诗人却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呢?原来,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识,但他生性桀傲,不愿在朝廷供职。又时值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养鸟逸情,可见他对世事变迁、朝代更替有着伯夷、叔齐般的不平。

  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开始酝酿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到初唐,律诗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王绩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五言律诗(律诗也称格律诗,全诗共八句四联,每句五个字,一般中间两联要求对仗),说明他是一个乐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尝试新形式的诗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以情引景,再借景抒情,诗意更深化了一层,这正体现了格律诗的一种基本的创作章法。

  但王绩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远不止如此。一般的读者会觉得,王绩的这首诗无非就是即景抒情,借眼前景物表达出一种心境而已。这确实没错,如果独立地阅读此诗,似乎真是有些平淡无奇。但当我们沿着诗歌史的长河逆溯,从他所生活的唐朝出发,回到南朝的宋、齐、梁、陈,将诗歌一路读下来就会发现,南朝的诗歌大多用词华靡艳丽,而无多少实质的内容,好像浑身裹着绸缎、挂戴着金银首饰的贵妇,虽然满身珠光宝气,却做作而庸俗,离平常人的生活太遥远,一旦褪掉这些外表的东西,更是难有可取之处。而王绩的诗能从贵妇堆里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来,活脱脱地走出一位插荆钗着布裙的村妇,具有不施脂粉的朴素和令人无法抗拒的美,淡淡幽幽中有着无穷的魅力。

  3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⑴罢,东皋⑵刈黍⑶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

  ⑴芸藿(huò):芸同“耘”;藿,豆叶。芸藿,田间摘豆叶。

  ⑵皋(gāo):水边高地。

  ⑶刈(yì)黍:刈,割;黍,谷物的一种,去皮为黄米。

  【解读】

  在这首诗中,王绩描写了一幅真实的田园生活场景。

  农人在北边的豆园里摘叶锄草完毕,又忙不迭地去东边的稻田里收割黄黍。该耕耘的耕耘了,该收割的收割了,对于农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最满足。而农人荷锄带镰归家的路上,在不期之间,与朋友王处士(做了隐士的诗人王绩自己)在路头相遇,于是,二人席地而坐,拉拉家常,说说闲话。可以想象,朋友之间都说些什么,无非耕耘稼穑之事。不过,正是在这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中,诗人王处士的隐居之乐衬托出农人生活的自得,而农人生活的自得衬托出了王处士隐居生活的闲适。

  这日,恰好是秋月正圆的好日子,在这皎洁美好的月色下,山间凉风习习,身上的汗水与劳苦都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被吹拂而去。静谧的山间,秋虫叽叽,仿佛一曲曲天籁在耳畔响起。看,远远近近的小亮点,那流动着的晶亮的光点,正如漫天繁星洒落,缭绕在农人与王处士身旁,仿佛把他们变成了童话中的人儿似的。或者说,一个个的萤火虫是受了虫鸣的感召,正赶着趟儿地在朦胧的月光中低徊曼舞,不愿错过这夜雾氤氲的美好时光。在这样的景色下,农人哪儿还有整天劳作的疲累?诗人王处士心中哪儿还有官场名利?哪儿还有红尘的喧嚣?唯有心头的静谧和喜乐与萤光一起流动在秋夜,流动在山野。

  王绩能弃官隐居做处士,缘于他的性情旷达,淡泊名利。虽然他曾被推荐为孝廉(古代科举制度出现前,朝廷选拔官员是采用地方向中央推荐的方式,“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而被推荐去做官的人),但他并不乐意去朝廷做官。王绩生活的时代,天下不太平,他弃官还乡,回到家乡河渚过上了隐居生活,在东皋自耕自食,自号“东皋子”。王绩的家境不错,归隐生活的条件是优裕的,这与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贫苦生活有所不同,所以,参加“芸藿”“刈黍”一类的田间劳动,对他来说主要还不在于为了生活,而在于对轻松愉快、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的体验。即便是描写农人的生活,也难以触及他们生活的辛酸与疾苦,所以王绩才会在诗中描述两个朋友“秋夜喜遇”时那种悠闲恬适的情景。

  王梵志

  4

  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⑴担柴汉,心下较些子⑵。

  【注释】

  ⑴回顾:回头看。

  ⑵较些子:有比较。这里指自己能骑驴,较担柴汉好多了。

  【解读】

  王梵志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图,并且颇有戏剧性。

  “我”骑着驴行走在路上,在“我”前面的是“骑大马”的人,在“我”后面的是“担柴汉”。不难看出,以“我”为分界,“骑大马”的人与“担柴汉”形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跨驴子”的人即诗人自己,他的心情是多么矛盾呢?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猜想,他举目看前面,肯定会有比上不足的羞愧感,心中会生出羡慕甚至妒嫉之心,这从“独”字所表达的语气上可以体现得出;但当他回头看到后面的担柴汉时,便又立刻有了知足感,对于“跨驴子”这样的生活又不免心安理得起来。

  这首诗很像一则寓言故事。全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通过三个人物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如果眼光朝高处看,人心永远不知足;如果眼光朝低处看,人心就会知足常乐。

  然而,这毕竟是一首诗。诗歌这种文学艺术形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意境后,艺术地传达诗人的情思。这首诗不愧为这样的典范。

  全诗没有为了讲明一个道理而枯燥地说教,而是采用了“象教”。“象”就是诗中所描写的图景,即将道理寓于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图景中。从诗歌的艺术角度来说,就是创设了一个意境,通过三个行人行走方式的不同,表明了三个人贫富不同的身份。可以想象“骑大马”者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着装,“担柴汉”衣不蔽体、汗流浃背的样子,而“我”是一介书生,无“骑大马”者的富贵,只有青衫一袭,但又没有“担柴汉”的艰辛劳苦。以“我”为中心的两两对比,形象地显现出一种非常切合常人心态的情绪描写。这种情绪的核心就是找到自己生活的心理平衡点。

  三人所构成的图景绝不可能凭空而生,定然是诗人直接从平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积累中撷取来的,它不但具有生活的真实性,更具有艺术的典型性,即三个人代表了社会生活中三个阶层的人。最奇妙的是诗人只是把图景形象地描绘出来,并没有加什么评论,但我们能够很轻易地从三人组成的形象画面中捕捉到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领悟诗中的深刻道理。这就是文字艺术,一如幽默的小品,比一语破的、锋芒毕露的讽刺之作更加耐读,艺术上更高一筹。有人评价王梵志的这类诗是“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意思是说他的诗于嘻笑怒骂、俚词俗谚中,尽情地揭示了人情世态和社会不公,且哲理频出。如此看来,王梵志的诗既返璞归真,又蕴意深刻。

  寒山

  5

  杳杳⑴寒山道⑵

  杳杳寒山道,落落⑶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⑷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

  ⑴杳杳:景象幽暗的样子。

  ⑵寒山:在唐朝的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岩,寒山即寒岩,是诗人居所所在地。

  ⑶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⑷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

  【解读】

  杳杳的寒山道上空无一人,诗人行走其中,只能感受到一片寂静与幽暗,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来到山脚的小溪边,也是冷寂的一片幽僻寥落;原本诗人以为走到山道的尽头,总会见到一两个人影,可哪里想到,来到山涧边,溪水的淙淙声,伴着鸟儿们的啾啾啼鸣,使整个山俗显得更加空虚清冷,让人不寒而栗。这是冬季的一天,诗人正无处消忧愁,却更遇寒风阵阵,雪粒纷扬,密密地洒落下来,诗人的身上已落满了片片白雪。这个深山里,难得一见有阳光的日子,诗人常年在这样幽暗、清寂、寒冷的山中,度过年年岁岁,也不知道春秋的轮回,更不知道山外的世界。

  诗人寒山,原本是隋朝皇室后裔杨瓒的儿子杨温,因曾遭皇室内部的妒忌与排挤,以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遁入空门,出家做了和尚,30岁后,隐居于天台山的寒岩上,享年一百多岁。这是唐代一位富有神话色彩的诗僧,世世代代被人冷落,直到20世纪,寒山的诗才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他自己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郑氏,即郑玄,东汉末年学者,遍注儒家经典,他的著作称为《郑笺》),岂用毛公解(毛公是对毛亨的尊称,西汉学者,著有解释《诗经》的著作《毛诗故训传》)”。

  诗人寒山在隐居时,住在天台山客岩幽窟中。亲眼所见的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的刻画,以及亲身感受到的寒山道的静寂宁远,将全诗的情与景都烘托得淋漓尽致。他喜欢在山间随行赋诗,他的诗很少有完整的篇章,即得之后,就地题写于石间或树杆上。寒山的诗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格,通俗易懂,机趣盎然,多为警世之语。

  寒山的这首诗最突出、有趣的语言特点是大量使用叠音字。“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与“寂寂”用有声衬托无声,动静相衬,相得益彰;“淅淅”又写出了风的动态感,而“纷纷”则写出了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是时间词,时间上的长短却有不同,表现出时光的流逝,让人悲从中来。这八组迭音字,或写山或写水,或写鸟或写人,或写风或写雪,或写境或写情,显得那么丰富多彩、变化多姿,字词虽有重复,但繁复而井然不乱,将诗人寂寥落寞的愁绪渲染得极为浓郁。

  上官仪

  6

  入朝洛堤⑴步月

  脉脉⑵广川⑶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注释】

  ⑴洛堤:唐朝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得名。

  ⑵脉脉:原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

  ⑶广川:洛水。

  【解读】

  曾经,上官仪在一天的凌晨,起早入朝谏事。他沿着洛堤,踏着淡淡的晨月,骑马执辔,徐徐而行,便即兴吟诵了这首《入朝洛堤步月》。前两句明里在叙事,说自己走在洛堤上,看到洛水汩汩,悠远而去,实则用“脉脉”二字暗含了自己深得唐高宗宠幸的得意,所以,早起上朝,勤于政事,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报答之情。后两句采用了借眼前之景烘托此时心情的手法。这是秋天的一个凌晨,曙光刚现,而一轮淡淡的月影还隐隐挂在西山,林中的宿鸟已经出林觅食,寒蝉也在用最后的生命在鸣叫,似乎在争抢时间吟唱生命之歌,野外晨风吹来,清清凉凉,美好的秋意更浓厚了。这两句写景诗句中所用的景象,无一不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机。总之,这首诗是上官仪得意时的精心之作。

  上官仪是初唐时期的宫廷作家,颇受唐高宗赏识,官至宰相。上官仪的诗作很多,其诗作绮丽婉媚,适合宫廷需要,士大夫纷纷仿效,时称“上官体”。

  从艺术上来说,这首诗在诗句里,很自然地嵌入了典故,将诗人的情怀巧妙地通过典故的引用而艺术地表达出来。首先,“脉脉”一词源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原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用以书写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上官仪引用此词,暗含着唐高宗对自己的宠爱之情,字间不无自得之意。第三句的“鹊飞”一词,又是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典故,原意是表达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的,而上官仪则以此与“脉脉”呼应,似在表达自己为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而终生报效国家的决心。可见,这寥寥二十字的一首诗,不只具有音韵清亮、谐律上口的特点,而且巧于构思,精心修辞,把上官仪当时春风得意的神气表现得相当突出,体现出上官仪诗句精妙的艺术特点,难怪当时风靡一时,引众人仿写。

  卢照邻

  7

  梅花落

  梅岭⑴花初发,天山⑵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⑶向妆台。

  匈奴⑷几万里,春至⑸不知来。

  【注释】

  ⑵梅岭:山名,即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⑵天山: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市;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

  ⑶杂粉:夹杂着粉脂。

  ⑷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⑸春至:即春分。春天来到。

  【解读】

  梅岭上的梅花已经盛开了,可天山上还满是积雪,尚未有消融化开的迹象。不过,积雪的地方看上去就好像是开满了一簇簇雪白的梅花,那雪白的花朵边缘处,又像是积了一层厚蚅的白雪。在似花非花、似雪非雪的意境中,不经意间,有风儿吹拂着片片落梅飞入舞女的广袖之中,更有甚者,混杂着香艳的脂粉飘向了女儿家的妆台上。至于在几万里之外的朔北,那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更是还笼罩在一片茫茫的白雪之中,梅岭的春天已经来了,可这里,根本无从知晓春天的讯息。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卢照邻将南方春来早与北方的寒冬迟迟不去的不同季候作对比,将两地的季候特征表现得极为形象、鲜明。

  如果说本诗的内容并没有特别之处的话,那么,留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态、颜色相似上构思诗歌的意境,在似是而非的描写中构成了两个白色世界的奇异混淆,形成一种特别、朦胧的诗意之美。

  “梅花落”并非单纯的诗歌标题,它是汉乐府中二十八解《横吹曲》之一,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历唐、宋、元、明、清数代一直流传不息,是古代笛子演奏曲的代表曲目。不过,一般的《梅花落》乐曲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卢照邻的《梅花落》既为诗题,也是乐曲名,难怪人们评价卢照邻,说他擅长乐府歌行体,意境清迥,还称他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

  8

  咏鹅

  鹅 鹅 鹅,

  曲项⑴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⑵。

  【注释】

  ⑴曲项:弯弯的颈项。

  ⑵清波:清澈的水波。

  【解读】

  可以说,只要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骆宾王的《咏鹅》的。据说,骆宾王写《咏鹅》这首诗那天,正好是他七岁的生日,真是个天才诗人。

  传说,当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也给骆宾王带来了很多好吃的。骆宾王看见好吃的就嘴馋,心里想着怎么才能尽快让父亲同意他吃那些东西。儿子的心思自然瞒不过他的父亲,于是父亲决定考考儿子。这时候,一个丫环端了一大碗汤过来,正是骆宾王最喜欢喝的八宝银耳莲子汤。父亲就说:“儿子,你要是能够以门前池塘里的那群鹅为题作一首诗,我就把汤奖励给你,如果作不出来,你就回书房读书去。”

  骆宾王见父亲很严肃,生怕父亲真的让他回书房去读书。他转过头,看见池塘里那些正伸长脖子朝天叫着的白鹅,又抬头望望那碗飘着香气的莲子汤,并想要是汤凉了就不好喝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就咏了起来:“鹅,鹅,鹅。”父亲一听,不觉得这是什么诗,有些生气地摇摇头。这时,骆宾王看见池塘里的鹅正好伸着脖子朝天叫着,就又咏道:“曲项向天歌。”父亲这才点点头,让丫环把莲子汤端到儿子面前,但说:“先让你看着,但还不能喝。”骆宾王看看汤,又看看池塘里不断浮游的白鹅,就接着说:“白毛浮绿水。”父亲一听,称赞道:“好,好!”骆宾王听父亲说好,得到鼓励,赶快接了最后一句:“红掌拨清波。”父亲这才明白了儿子作这首诗的含义,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让他把汤喝了。

  《咏鹅》是一首咏物诗,就是以物体为写作对象的诗歌。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更具有童谣的特点,它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但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所咏之物——白鹅的特征来进行描写。全诗有主体(鹅),有背景(清波),有形体,有神态,有动作,有声音。虽然全诗主要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但在不经意间,很好地利用了“白”“绿”“红”等色彩的相衬,刻画出了白鹅美丽而可爱的特点,不但自然、真切、传神,而且很符合儿童的审美视觉特点,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特征及领悟事物之美的天赋。

  9

  在狱咏蝉

  西陆⑴蝉声唱,南冠⑵客思深。

  不堪玄鬓⑶影,来对白头吟⑷。

  露重⑸飞难进,风多响⑹易沉。

  无人信高洁⑺,谁为表予⑻心?

  【注释】

  ⑴西陆:指秋天,语出《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行西陆谓之秋”。

  ⑵南冠:在古代指囚徒,语出《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

  ⑶玄鬓:玄,黑色,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时的黑色胡须。

  ⑷白头吟:乐府曲名。诗中用以表达诗人清直却遭诬谤的伤情。

  ⑸露重:秋露浓重。

  ⑹响:指蝉声。

  ⑺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诗人借蝉自喻。

  ⑻予:第一人称代词,我。

  【解读】

  骆宾王在写这首诗前附有一段序文,诗人在序文中道出了自己作这首诗缘于自己的牢狱之灾。骆宾王的序文与《在狱咏蝉》诗相得益彰,引蝉自喻,以高风亮节的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郁闷心情,以及乞盼有清官明察,给予自己公正、公平判案的心愿。

  他在诗中写到:时至深秋,牢狱的西墙外,寒蝉在不停地鸣叫,凄楚的蝉声把狱中囚徒的愁绪牵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诗人认为,自己正处于玄鬓盛年的大好时光,本可以大有作为,却独自被系身牢狱,只好孤苦地吟诵着《白头吟》这样哀怨伤感的诗句。读者从这样的述说中,可见诗人对身陷囹圄的极大不满与悲伤。接下来,诗人借写蝉的处境进一步诉说了自己不满的缘由。秋意已深,秋气已重,秋露已沉,秋蝉的薄翅欲飞不能,只能哀鸣。这里,诗人明写秋蝉因秋深而遭受的困苦,实则写自己被囚困后不得自由的郁闷与悲凉。关键的是诗人如蝉一般清廉高洁,一身芬芳,可有谁能了解自己那冰清玉洁的心肠呢?

  此事是有缘故的。在唐高宗仪凤三年时,刚升职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爱打抱不平而受了他人诬陷,被捕入狱。在那邪正难辨、正义难伸的封建朝廷,骆宾王无处申冤,便拿起诗笔,以蝉喻己,顾影自怜。诗歌以蝉声来触动起“客思”,引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情感。诗中始终把“物”与“我”联系在一起,写物也是写诗人自己。曾经的追梦少年,渴望像树上的蝉一样高唱,而今不但一事无成,甚至被诬入狱,大好的青春,被政治上的种种遭遇消磨而逝,头上平添了丝丝白发。但可贵的是,诗人并不愿向恶势力屈服,骆宾王在诗中突出强调了自己的“高洁”之心,只是这样的心却无处表达,正如战国时楚大夫屈原在《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下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呢?只有蝉能为诗人而高唱,也只有诗人能为蝉而长吟。诗以问句结尾,如要找答案,答案便只能如此了。

  诗中诗人感情充沛,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本诗用语双关,写物喻人,又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相融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难得的名篇。

  10

  于易水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⑵,壮士⑶发冲冠。

  昔时⑷人已没,今日水犹⑸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在今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

  ⑵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名叫丹。

  ⑶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曾奉燕太子丹之命去刺秦王,失败后被杀。

  ⑷昔时:往日,从前。

  ⑸犹:仍然。

  【解读】

  骆宾王生活在唐朝的武则天时代,他对这位女皇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能有恰当的时机匡复李氏唐王朝。可是,在时机尚未到来之前,诗人感到极为压抑,以致陷入极度仿惶苦闷之中。于是,诗人写下了《于易水送人一绝》,借古时的人与事来讽喻当今,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苦闷而悲愤的心境。

  这是一首咏古诗,就是以古代的人与事为写作内容。“易水送客”的典故出于《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战国末年,七雄争夺天下,到后来,秦国富强,有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野心。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作人质,后逃回了燕国。为了向秦国复仇,他招募武侠荆柯准备去秦王朝堂,用匕首威逼秦王归还被他吞食的诸侯之地。荆轲的这一行动,吉凶难卜,在临行时,燕太子丹、高渐离等一行人穿着白色丧服到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告别时,高渐离还击打筑乐,唱起悲壮的送行歌,“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激越,表达出壮士视死如归的决心。

  诗的前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写的就是荆轲与太子丹等“易水送别”的史实,用简洁的十个字概括出了那个令人感叹的悲壮场面,在表达诗人对荆轲的深深敬意之时,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匡复李氏唐王朝的决心。“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将古今联合在一起,借古喻今的意思非常鲜明。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将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沿引至今,千载犹存,其中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和自己以荆轲为榜样的真实心理。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内容中并没有叙述朋友送别的情景,更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其实,完全可以将此诗定为纯抒怀咏志的作品,读者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的激昂壮别的场景,即能领悟到诗人借历史故事所要表达的愤世嫉俗的情怀。

  杜审言

  11

  渡湘江

  迟日⑴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⑵。

  独怜京国人⑶南窜⑷,不似湘江⑸水北流。

  【注释】

  ⑴迟日:春日,语出《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⑵边愁: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愁绪。

  ⑶京国人:京国,指唐朝都城长安。

  ⑷南窜:指流放到南方。

  ⑸湘江:水名,源出广西,流入湖南,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解读】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诗作。杜审言因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交往,被唐中宗流放到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一带)。在这次流放途中,他在渡过湘江南下时,正值春光无限、花鸟宜人时节,当杜审言看到江水滔滔,朝着与自己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过去,怀念长安,悲思愁绪,一触而发。

  诗人在诗中写到:这本是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可是,自己被贬出长安,涉水渡江,远赴峰州,眼看着大好的春光再也不能在昔日的园林里游赏了。曾经,在春日迟迟中,园林里花团锦簇,鸟鸣如歌,锦绣春光无限,令人游目骋怀,心旷神怡。可如今,他身为罪臣,被流放远方,心中只有一个“悲”字。这个悲字,从今天的遭遇之苦,追溯昔日游园之乐,也可以说想起昔日的游园之乐,更令人觉得今日处境之悲。诗人又从昔日游园之乐写到今春的边愁之悲。从时间上作今昔对比,从感情上作悲喜对比,凸显了诗人被贬后极为悲楚的心情。

  本来,春天里,处处都有鸟语花香,无论京城的园林,还是边境的原野,春天还是那样的春天,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的心境。昔日京城游园之乐,乐在高中进士,能在天子脚下忠君报国,今日春日之悲,悲在身受排挤打击,被流放边远之地。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流放途中的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再也没有了昔日里的欢愉,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所以,诗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这一句是全诗的主题句,直接诉说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京国人”与“南窜”又构成一组对比,不但将忆昔日游园而悲,见花鸟成愁的缘由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让“悲”情更浓厚一层,而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再一次以“水北流”的描写反面烘托了“人南窜”的处境,表达了他对京城的眷恋之情,将遭流放的悲情推向了极点。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诗中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前两句作今昔对比,也是哀乐反衬,以昔日之园林对照眼前之春景,以园游之乐反衬流放的边愁;而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托对比,人的南去与水的北流对比,以京国逐臣与湘江逝水相衬,体现出杜审言一贯追求的精纯、讲究的诗歌艺术特色。杜审言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对其孙子——唐代“诗圣”杜甫的诗歌创作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12

  春日京中⑴有怀

  今年游寓⑵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⑶里花徒发,细柳营⑷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⑸几留宾⑹。

  寄语洛城风日⑺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

  ⑴京中:指长安。

  ⑵游寓:寄寓他乡做游子。

  ⑶上林苑:汉武帝刘彻建于秦代的一个旧苑,唐代在其旧址上进行了扩建,规模宏伟,宫室众多。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⑷细柳营: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

  ⑸西第:东汉外戚梁冀大将军在洛阳城西的府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

  ⑹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举办宴会时常将客人之车投入井中,以留宾客继续同饮。

  ⑺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这里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解读】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在长安怀念洛阳的情绪,同时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愤闷。诗歌造语新异,气势豪迈,为初唐七言律诗中的佼佼者。

  那么,杜审言创作此诗时,为表达什么心意呢?

  诗人写到:今年游玩不在家乡洛阳,而是寄居在长安。虽然已经是春光回归,锦绣大地,但因独自一人,在长安的异乡没有朋友同赏春光美景。所以,即使是举步赏春,也只是带着春愁而行,虽然春光大好,但怎么也赏玩不出春天的美好感觉。皇家苑林中的花虽好,但因无心观赏,诗人只觉得它们只是在白白地开放,细柳营前的柳枝已经绽出了新芽,也不过是徒自多情而已。而此时的洛阳,诗人猜想到,朋友们这时正在南桥赏春游玩,正是尽兴寻欢之时,大家聚集在将军府里欢笑畅饮,久久不愿散去。此时,诗人对洛阳友人的思念达到了极致,于是,他沐浴着长安的春日,向着遥远的洛阳寄语,等到明年的今日,一定要与朋友们再相聚,到明天的春天一定会加倍还给他们一个更美好的春色。

  身在京城,为何倍加怀想洛阳?原来,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多数时候在洛阳供职,其家也在洛阳西的巩县,因此他对洛阳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武则天长期留居洛阳,曾一度回西京长安,杜审言随驾去长安。《春日京中有怀》就作于这次随驾去长安之时。诗人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万物的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不但构思新颖,造语清新,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成为千古名句。前两句,诗人一直在写自己的“春愁”,将本来明媚的春光写得灰暗无色,但写到最后两句,以“倍还人”的虚设情景,写出了假想中的一个更为美好的春景。其实,春光都一样,不一样的是诗人的心境,回到家乡,与朋友在一起赏春,才能真正感受到春日的无限美好。

  13

  和⑴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⑵,偏惊物候⑶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⑷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⑸。

  忽闻歌古调⑹,归思欲沾巾。

  【注释】

  ⑴和:指用诗应答。因为陆丞已写一首《早春游望》的诗,杜审言以同样的意思回答了他一首。

  ⑵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⑷淑气:和暖的天气。

  ⑸绿蘋(pín):浮萍。

  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杜审言赞美陆丞的诗有古人的格调。

  【解读】

  本诗作者是伟大诗人杜甫的祖父,这是他的一首应和诗友的酬答诗。杜审言中进士后,仕途失意,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为争取理想的官职已经宦游近二十年,诗名虽很高,却仍然远离都城,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所以,当他读到友人陆丞的《早春游望》一诗时,并没有对大好的春景产生共鸣,而在自己的诗中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深刻感受和生动描绘,不仅烘托出了一片清美、和煦的宜人春色,也真挚地表达了游人思归的深婉哀情。

  诗歌一开头就写出了离家在外、追求官宦的游子对于季节变换的特别敏感,从而抒发了诗人与家人的离情别绪。“偏惊物候新”一句,写出早春景物春色虽妍丽,在“宦游人”的眼里,却不是欣欣然而欲向往之,偏偏感到触目惊心,更加催化了“宦游人”的思乡归家之情。从自然景物的角度来看,春色是那么明媚,那天边璀璨的云霞,像是从海面上涌起来的一样,清疏幽香的梅花丛中夹杂着丝丝绿柳,显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不但如此,黄莺在清新的春风中婉转歌唱,池塘中的浮萍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亮。这样的春色美景,似乎特意由江南送来的一样。眼前这样美丽的水光春色,是不是能转移诗人的注意力,重新调度诗人的感情,让其不再思念家乡与亲人了呢?恰好相反,诗人极尽清词丽句描写春色,为的是引出触发他的创意激情的陆丞的《早春游望》一诗。原来,诗人从陆诗之中的春景,联想到现实之春色,再由此增添了思乡之情。诗歌写到最后,浓烈的思乡之情再也无法抑制,化为泪水夺眶而出,两行热泪把衣襟也湿透了。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在景与情之间,永远是景受情制,情统率景,无论是陆丞诗中的美丽景色,还是诗人自己所观察到的春景,虽然都那么生动感人,然而,不仅没有使“宦游人”沉浸在春色的欢乐之中,反而引起了“宦游人”浓烈的归思。由此看,诗中极力描写春光美景,并非为景而写景,而是为情而写景,是典型的用乐景衬托哀情的抒情手法,很好地反衬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苏味道

  14

  正月十五日⑴夜

  火树银花⑵合,星桥铁锁⑶开。

  暗尘⑷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⑸,行歌尽落梅⑹。

  金吾⑺不禁夜,玉漏⑻莫相催。

  【注释】

  ⑴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即元宵节。诗题也作“上元”。

  ⑵火树银花:指许多悬灯的树和所放的烟花。

  ⑶星桥铁锁:秦朝李冰在四川开都江堰,上修七桥,对应天空七星,每桥设一铁锁。诗中的铁锁开,指京城长安在元宵节解禁,特许百姓夜行。

  ⑷暗尘:夜间走马,暗中带起的尘土。

  ⑸秾李:语出《国风·召南·何彼秾矣》的“何彼秾矣,花如桃李”。诗句用桃花和李花的秾艳,形容妇女容颜服饰美丽。

  ⑹落梅: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⑺金吾:京城里的禁卫军。

  ⑻玉漏:指古代计时的漏壶,玉是形容质料精致华美。

  【解读】

  苏味道9岁能写诗文,20岁中进士,武则天在位时做了多年的宰相,但为人苟且附和,取悦他人,处世有时依附有时违背,模棱两可,被称为“苏模棱”。但他文才出众,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当时的“文章四友”。苏味道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一首《正月十五夜》,歌咏京城长安元宵之夜的花灯盛况,成为传世之作。

  每年元宵之夜,京城长安城门大开,彩灯高悬,大放花灯,相继三天,夜间都不戒严,城里城外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闹,市民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苏味道在诗中描写的,正是春天刚刚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街道通明,园林深处也被彩灯映射出灿烂的光辉,这就是“火树银花”的绚烂景象,仅这四个字,就足够令人想象出这是多么奇丽热闹的节日之夜呀!当然,尽有“火树银花”还不足以让满城热闹,正因“星桥铁锁开”,才让城外近处远郊的百姓都能进城观灯赏景,这才营造出了节日之盛景。看看吧,人潮一阵阵地涌着,一群群的奔马奋蹄飞扬得尘土满天,遮蔽双眼;月光似乎总在跟着人走,洒满了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月白风清的良宵,在这灯影婆娑的夜晚,歌伎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不禁夜呀,游人众多,热闹非凡,无人相催,观到极致,玩到尽头。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即每句五字,全诗共八句。这首诗对仗工稳,前后照应,结构紧密,可称得上初唐五言律诗的最佳典范。作品以其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昭示着后世诗人,促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火树银花”一词也已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历代诗评家对此诗多有赞赏。清代学者纪昀认为该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的神处尤在出句,出句的神处尤在‘暗’字”。

  历代写节令、民俗的诗作很多,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是其中的名作之一。这首诗不但对初唐时期的元宵盛况作了真实的再现,而且,在赏读此诗时,令当代人生出振兴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杨炯

  15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⑴,心中自不平。

  牙璋⑵辞风阙,铁骑绕龙城⑶。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⑷,胜作一书生。

  【注释】

  ⑴西京:唐朝京城长安。

  ⑵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令牌,共有两块,一凹一凸,皇帝一块,主将一块,用以调兵。

  ⑶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⑷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解读】

  “从军行”是乐府题。乐府诗起源于汉代,是民歌体诗。后世诗人有不少仿乐府题写的乐府诗。杨炯的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从军行”是专门用来书写军旅题材的作品。唐代诗人除了杨炯外,还有李白、王昌龄等都以此题创作过诗。杨炯的这首《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读书的青年投笔从戎的故事,诗中讲述了该青年从军到边塞,参加激烈的战斗等过程。全诗仅仅40个字,却细腻地刻画出人物丰满的内心世界、英勇豪壮的形象,情感慷慨激昂。

  边境战报传到京城,军情危急,激起了热血青年的爱国热情。朝廷紧急调兵遣将,将军从皇上手中接过牙璋,立即告辞,退出宫门后,神速到达前线,直奔敌军要塞,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主人公本为一介书生,再也不能静坐书房,把热血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于是放下手中书卷,随军奔赴前线,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军旗上的彩色图画都模糊不清。狂风呼啸中,战斗打响了,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着风雪声、厮杀声,战斗场面极其激烈悲壮。有战斗就有牺牲,但主人公毫不后悔选择弃文从武,高声呼喊: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诗歌直接抒发了投笔从戎的书生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场面,与书生豪壮有力的决心形成对比,烘托了爱国青年为国牺牲的精神,以及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

  可是,杨炯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激情只是他的一种想象,与他在创作这首诗时的现实正好相反。

  杨炯幼时聪敏,10岁时被选为神童。十来岁的孩子,对做不做官还没多少认识,无忧无虑地舞文弄墨,纵情诗酒,积累学识,也算逍遥自在。可是,等到年近二十,在长安可谓文名显赫,却得不到任用和提拔。此时正值唐朝走向极盛、四境用兵最狂热的时期,也正是男儿立功边关的最好时机。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出将入相,自己却只能与一帮提笼架鸟、趾高气昂的纨绔子弟为伍,怎能不郁郁寡欢?所以,当他再次看着征讨西域的军队从长安城一队队出发时,便深深地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这样看来,这首诗描写军旅生活的气势磅礴、豪情万丈,却全是为了反衬诗人前途渺茫、无所作为的极度悲凉!

  这首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凸显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

  16

  夜送赵纵⑴

  赵氏连城璧⑵,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⑶,明月满前川。

  【注释】

  ⑴赵纵:杨炯的朋友。

  ⑵赵氏连城璧:战国时,赵国得到一块叫和氏璧的美玉,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故称连城璧。此处用连城璧喻指友人的才华。

  ⑶旧府:赵国的故地,指赵纵的家乡山西。

  【解读】

  《夜送赵纵》是杨炯在送别朋友赵纵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古诗中的送别诗多表达离愁别绪,但全诗没有直写离愁,却充满了别绪,写法上与其他的送别诗不同,显得别致新颖,很有情致。诗的情感真挚,神韵超凡,直达妙境。

  送别友人却首句并不写友人,而是引用“赵氏连城璧”的典故。这里,诗人运用了关联之法,从朋友之“赵”姓,联想到了古代“赵氏”的连城璧。“连城璧”即是赵国的瑰宝和氏璧,诗人用它比喻赵纵超凡出众的品貌,用笔曲折婉转,却直达诗意。接着借和氏美玉名传天下,进一步以曲笔比喻赵纵天下闻名的美好声誉,到此,对友人的称颂赞美之词用到了极致,从中可见诗人由衷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仰慕之情。第三句“送君还旧府”是本诗中最直白的一句,但又是唯一一句直接点明“送别”诗题的一句,如果说其余的诗句曲笔用得巧妙,此句则真可谓不可不直写,也不可或缺,有了它,才能使前面的比喻句有落脚点,也使后面的写景句有所依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本诗的主题思想,诗人对友人的情感也因此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全诗最大的艺术特点表现在最后一句上。诗人既不写“赵氏连城璧”,也不提被送之友人,却跳出主题,将视线伸到远方,写“明月满前川”之景,但并非脱离主题,“明月”不但呼应了诗题中的“夜送”,而且反衬了离别之愁,“前川” 是前方奔流不息的河水,预示着友人可能像河水一样,张帆远离,一直远去,不再回头,只留下浓浓的惆怅与漫天的虚渺给诗人。用这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含蓄而余味不尽,很耐人玩味。

  刘希夷

  17

  代悲白头翁⑴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⑵,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⑶池台文锦绣⑷,将军⑸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⑹能几时?须臾鹤发⑺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⑴白头翁:汉乐府旧题,也指白发老人。

  ⑵薪:柴薪。语出《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⑶光禄:光禄勋。《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

  ⑷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

  ⑸将军:指东汉贵戚大将军梁冀,曾大兴土木,建造豪宅。

  ⑹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妆容,此处代指青春年华。

  ⑺鹤发:白发。

  【解读】

  这首诗是拟写古乐府的《白头吟》而成。在乐府诗中,“白头吟”诗题本用来写女子遭遇负心男子后,毅然与之决裂的主题。刘希夷虽借用了这个古题,但用来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表现出他对古诗题的创新运用,外加此诗的构思新颖,抒情婉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作品一出便受到广泛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前半部分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的感慨。桃花红李花白,这大好的春光,却会稍纵即逝,缤纷的落英,令人伤感日月轮回、年岁更替、人生短暂。在这残花败柳面前,人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瑟瑟秋风中,昔日的绿树却叶落枯败。今年花落明年可再开,可明年花开的时候,是否还是今年这些赏花的人呢?是啊,万物都在生死存亡中轮回,就连苍松也会化为柴薪,桑田也会变为沧海,难怪人们总是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正值红颜四溢、丰容靓饰的女子们,可别忘了那些垂暮的老人,她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这是诗人对年轻人的警示。当香消玉殒,风华不在了,是否还会有人相怜?看看这些老人吧,从她们衰老的容颜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的风流。岁月真是无情啊!没有生命能逃过它的磨砺。曾经的花前月下,曾经的轻歌曼舞,曾经的诗赋华章,曾经的丹青画作,而今却物是人非了呀。告诫可爱的妙龄女子们,眉目清秀能经得起岁月的几番折腾?青丝转眼变白发,花容瞬间凋零,最终只剩下满腔的悲哀。

  刘希夷在这首诗中将一名妙龄女子与一位垂暮老人对比着写,突出强调了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无情。但这首诗又不只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作,更是一首劝世警文,让人想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箴言。诗歌虽然以“悲”字收束,但其中的很多名言警句,至今对我们都有劝诫警示作用,如“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由此发出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之感慨,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勉励人们珍惜时光,热爱生命。

  18

  晚春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⑴床。

  庭阴暮青霭,帘影散红芳。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注释】

  ⑴玳瑁:一种食肉性海龟。诗中指用以装饰床的玳瑁甲骨。

  【解读】

  《晚春》是一首“闺怨”诗。这类诗以闺房中的女子为写作对象。本诗描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少妇,写出了她在晚春时节思念在外远行的丈夫的孤苦之情。

  春天,本是鸟语花香,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解冻的泥土,复苏的生机,无不引发闺中人的无限遐思。而诗中的这位女主人公,独守的是洞房,说明她还是新婚少妇。可是,转眼时光已到暮春,发芽的已经成荫,盛开的已经凋零,阳光和煦,春寒不再。在这大好的时光里,本该春宵一刻值千金,但主人公却彻夜孤枕,定然难以成眠。

  在这慢慢长夜里,她在受着怎样的煎熬,她在思想些什么呢?

  夕阳西下,暮气降临,女主公刚转身准备入洞房时,却看到了窗外那株苍翠的垂柳。想当初,新婚不几日,新郎就要告别新娘,启程远去。婚床尚未焐暖,新娘怎么舍得?但是,新郎志在四方,只好暂别与新娘卿卿我我的甜蜜小日子,启程而去。就在自家庭院里,新娘执手相送,多想让纤长的柳丝挽住新郎的脚步,但最终,只是摘下一枝,插在新郎的行囊上,让新郎捎上自己的相思与留恋之情。可如今,婚床上虽有鸳鸯被,但只有新娘独抱孤枕。心爱的人,他在哪里呢?一种惆怅、思念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洞房内充满了孤寂的相思之苦,而昏暗的庭院树荫下,暮霭朦胧,帘影婆娑,残红落花随风飘零。今天的红颜新娘,无人相伴,无人关爱,是否也会像昨日的艳丽之春花,很快就随春深而衰谢了呢?亲爱的丈夫呀,你孑然一身,远在他乡,无亲无故,是否在借风向新娘捎话说,不要因相思而折磨自己,还是淡妆迎春为好,多加珍视自己?

  古诗中的“闺怨”诗很多,但这首诗实写“佳人”,虚写“远行人”,虚实结合,把他们之间真挚的思念之情叙述得委婉、含蓄。诗中还用垂杨衬托相思,用鸳鸯反衬孤苦,读来别具一种摇曳之美。可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今,很多读者都难得通过阅读赏析,走进主人公当时的心境,感受那份远古的相思之情。

  宋之问

  19

  题大庾岭⑴北驿⑵

  阳月⑶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⑷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⑸。

  【注释】

  ⑴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

  ⑵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⑶阳月:阴历十月。

  ⑷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⑸陇头梅:陇头即“岭头”。大庾岭地处南方,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

  【解读】

  在武则天、唐中宗两朝,诗人宋之问颇得宠幸。但宋之问因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交好,后来张易之被诛,宋之问受牵连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参军。《题大庾岭北驿》是宋之问被流放时途经大庾岭,写在大庾岭北驿的一首五言律诗。被贬谪之人,无须说从长安到大庾岭的迢迢之远,单是其心中的痛苦哀伤也可想而知。所以,作为诗人的宋之问,当他来到大庾岭北驿,眼望那一片苍茫的山色,和长空中南飞的雁群,联想到自己被贬岭外,与中原的长安都城将相隔天涯海角之遥,且遥无归期,迁谪之痛、怀乡之苦,顿时一起涌上心来。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长空无限,雁阵惊寒。群雁适时南飞,回归故园,可刚从长安京城被贬而出的诗人,却正朝着更远的岭南跋涉,流放之程越行越远,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要想像大雁一样回归,那可是茫茫无期。此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沉郁、幽怨与痛苦,因此发出人不如雁的悲慨。黄昏时江潮初落,水面平静,显得如此寂寞凄清,散不开的瘴气缭绕林间,一片迷蒙,前不见路途,后不见故乡,这样的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几多忧伤。最后,诗人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回头望一望故乡的方向吧!虽然见不到亲人的身影,但见到岭上盛开的梅花,就当是见到了亲人一样吧!

  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曾在诗中写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宋之问在自己的诗中非常恰当而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典故,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家乡是暂无归期,他多么希望也能遇上一个北归的路人,托他给家人寄去一枝梅,寄去他的深情问候和美好祝愿。可读到此处,读者并非感觉诗人的愁绪被释解,反而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无法释怀。

继续阅读: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天一首古诗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