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这点眼力见儿,也活该在实验室里照看一辈子的小白鼠了。”呢绒格子针织衫的男人显然继承了疯人文学院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风傲骨,一听湖波提钱,就没什么好面孔了,说话也变得刻薄起来。
湖波在心里对这个男人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搞学术的怎么可能不要钱?
研究课题大到专利申报、论文版面费,小到调查问卷、试验试纸,哪一项不是拿钱砸出来的?
当吃瓜群众看到声势浩大的各级各类新成果汇报讲座、学术专题研讨会议的时候,都以为看到的是钞票繁花衬托着的学术琉璃;
殊不知钞票繁花衬托着的只是学术琉璃盏,学术琉璃盏里盛放的,还是闻着臭吃着香的繁花钞票。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
还是这句亘古不变的真理行行适用、童叟无欺。
“我在实验室照看小白鼠又怎么了?我再怎么与小白鼠为伍,也不像某些人只能在深夜里偷偷悼念心上人吧。”
湖波毫不客气的怼过去。不过就是个得不到心爱女子,还只敢偷偷怀念的文艺懦夫罢了,也有资格来嘲讽我等学术科研人员?
“你——我可真是没想到,艾伦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有你这个素质。”
一提起宾尼尔,果然戳中了男人的痛点,他也毫不客气的予以回击。湖波这嘴皮子,向来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也怪不得她老娘时常觉得女儿不适合接触社会,实在是太容易得罪人了。
“你骂我可以,别骂我导师,你不配提他的名字。”
如果说宾尼尔是男人的逆鳞,那么艾伦就是湖波的守望。一个人费尽心力守望的东西,绝不容许被人玷污,否则侈谈信仰?
“呵,”一声特意拉长了尾音的冷哼,拉出暧昧的冰激凌泡沫卷边,在寒夜里绽开一朵令人战栗的甜美,“你难道不想知道我是谁?”男人话锋一转,于暗夜里放下鱼竿,静等湖波上钩。
“谁稀罕知道……”湖波挣扎了两秒,好奇心最终还是战胜了面子,想着早晚也会知道的,便顺藤摸瓜问了一句,“你是谁啊?”
“艾伦导师的学生,也不配知道我的名字。”
说完,男人奸计得逞般的朗声大笑,暗夜似乎都因为这肆无忌惮的笑意温和了几分。这笑声好像有弹力,在书架和墙壁之间来回往复的折返,幽静的教研室平添了几分人声的绚丽,再一点一点复归于平静。
湖波假装生气的扭过头,要不说男孩子是一辈子长不大的小朋友呢,谁真的和他们计较,那才是输得彻底。
口舌之快,多逞无益,还是得想办法脱身。湖波可不想就这么被困在毫无关系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整夜。
“可我知道,你喜欢宾尼尔,对吧?我还知道,你肯定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的人有关系。看你还知道不少学校内部消息,说不定正是你们复兴文学院哪几个社团或者学生组织的领袖人物。
你说……我要是把这个消息扩散出去?”
湖波见直说不行,干脆掺和了点威胁。他们读书人不是对清誉名节一类的事情看的最重了?总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让学院蒙羞吧?
“我就是P大最新上任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系主任罗伯特•让•史丹利,你想扩散随便什么消息都可以,我无所谓。”
呢绒格子针织衫的男人金口一开,干脆直言相告,和盘托出。湖波听见这话,确实有些蒙了。
“你是……罗伯特教授?传说中的吸血鬼王子罗伯特?”
湖波心里的神殿轰然倒塌,分分钟碎成了玻璃渣。出于对英美文学的脑残级爱好,生科院的湖波不下十几次的计划要来文学系蹭课,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罗伯特教授的课程便是首当其冲。
《白夜行•在切尔诺贝利》、《以达芬奇之眼看地狱变》、《莫泊桑折下的那枝金蔷薇》……这期待值爆棚的一系列课程,光是名称就让人心痒的流口水。
更有甚者,传说罗伯特教授上课从不带讲稿,也不放投影仪,仅凭一张绣口、一杯咖啡,就能东拉西扯、旁征博引的从天光微露说到日薄西山。
没有人知道他究竟读了多少书,还有人怀疑他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塞了kindle芯片。
可是为什么,湖波心目中那么仰慕、崇敬,甚至可以说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一个文学大家形象,其实是个暗夜追忆跳楼校花的猥琐男?天理何存啊?
“等等,教授我承认,为什么说我是‘吸血鬼王子’?我只听说过有人给我取绰号叫什么‘王室书架’、‘白宫说书人’什么的,吸血鬼王子是什么意思?”
罗伯特难得认真了一回,戳了戳湖波的手,要求眼前人给个解释。
哈哈,居然还有您老人家不知道的绰号因缘,湖波突然来了兴致。一个医药系的博士为文学系教授的说文解字,这场景绝对值得载入史册。湖波想来想去,决定还是避重就轻,言简意赅些的好。
“还不是因为你虽然长得唇红齿白,像个贵族的王子,但是给学生布置的功课特别沉重,大家才说你是吸血鬼王子,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的。”
湖波思忖着,挑了个不那么尖锐的说法,静静等候罗伯特的下文。
“选课的是奴才,蹭课的是大爷,”这是P大学生对罗伯特所有课程的一致评价。虽然罗伯特的上课内容非常丰富,简直比说书的话本子还精彩。
论到那情节动人之处,千古回音响彻礼堂,古圣先贤隔空遥望,能给两位全然无关的作者安排上奇妙的精神共鸣,绝对让人心魂俱醉,对于蹭课的学生来说是莫大的享受。
可是罗伯特留的课后作业,也是超级无敌级别的多!抄课本都已经不算什么了,一张课外推荐书单目录,整整齐齐码上100本书,每篇写不少于8000字的读后感,谁活得不耐烦了谁试试?
试试就逝世。
这还不包括备考需要准备的书本材料。曾经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的学生,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考试,结果每晚都抄背到凌晨一两点,最后还只有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