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员这个问题,到时候自然不能像现在这般,直接采取聘用制度。”
“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说……”
李成眉头一挑,笑了笑,道:“站点承包制。”
“站点……承包制?!”
像之前说的‘网咖生态链’似的,听到李成提出来的站点承包制,陈玉萝又愣住了。
这……
这怎么都是没听过的理论?!
“对,配送费这个钱,咱们不赚,直接让各个城市地区的‘外卖配送站点’来承包该地区的外卖配送经营权。”
“承包了该地区的经营权之后,该地区的外卖订单,所产生的外卖配送费,就属于该站点的收益,跟咱们平台没有任何关系。”
“而他们……既然获得了配送费,那便要负责配送的具体事宜。”
“总而言之,就是将配送环节,拆分打包出去,让一个相对专业的人或者是组织来负责经营,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良莠不齐的情况了。”
李成略一思索,便将前世某团某饿的外卖配送方式跟陈玉萝说了。
陈玉萝闻言,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下意识地拿起了桌上的钢笔,把玩起来。
“这倒是可以,只是……这样,真的可行吗?”
外卖的配送环节外包出去,这个操作,陈玉萝倒是可以理解。
但问题在于……
这么做,真的会有承包商愿意吗?
外卖的配送费,从目前来看,并不算是一块很肥的利润,而且,外卖的前景虽然很明朗,但具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做起来,这谁又能保证呢?
所以,陈玉萝又深深地蹙着眉头,一脸忧虑。
李成却是嘴角一掀,轻轻笑道:“当然可行,眼下虽然利润看起来不算高,但再过几年,等智能手机发展上来了,外卖的订餐量也会呈井喷式爆发,到时候,才是外卖配送承包商们赚大钱的时候。”
“同样,那时候,也才是我们做外卖平台的风口浪潮之际。”
不得不说,眼下智能手机还没发展起来,最时髦的手机也还是诺基亚N95,即便是开创了智能手机浪潮的果子3G,那也得到明年才会发布。
在这个阶段,外卖平台确实是有明朗的前景,却没有明确可以落地盈利的苗头。
毕竟,在PC端上订餐,终究是太麻烦了,而且很多需要订餐的消费者,他们的工作环境大多都是没有PC设备的,这就大大限制了外卖订单量的增长。
所以……
一切,都还需要等到智能手机有所发展了,才能走上正轨。
目前的规划,也仅仅是在为后来的互联网新格局做铺垫而已。
“智能手机……”
对李成所说的‘智能手机’,陈玉萝倒是有些了解,这年头,国内虽然还没有出现智能手机的概念,但国外,却已然是传的沸沸扬扬了。
尤其是果子公司,更是早早地在为来年的果子3G做宣传,一时间,‘智能手机’这个概念,甚嚣尘上。
就连很少出国的陈玉萝,也听到了些许传闻。
不过……
智能手机这个东西,陈玉萝还是觉得有些太科幻了,一切都能在手机上完成,甚至连大型游戏都可能在手机上游玩,这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所以,陈玉萝微微摇头,道:“可智能手机发展到那个地步,还需要多久,谁也不知道,没准要十几二十年,没准要二三十年也有可能。”
“要不了那么久。”
李成却是耸了耸肩,淡淡道:“最多五年。”
五年?
陈玉萝有些诧异地看了眼李成,五年时间,智能手机的发展就能有所进步了?这……这不可能吧?!
“最迟明年,你就可以看见智能手机的雏形了,然后,再过个两三年,智能手机就应该可以发展的很不错,五年时间,足以让智能手机,做到符合‘智能’这个概念。”
“而且……”
“到时候,千家万户,都能普及智能手机。”
对前世智能手机发展史略有了解的李成,很是清楚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最迟明年,就是果子3G上市,然后带动智能手机的风潮。
再往后,则是轰动全球,被铭刻在智能手机发展史的里程碑上的神作。
IPhone4!
一款横跨时代的智能手机,就此问世。
在这之后,全球就迈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再过两年,智能手机便已然走进千家万户。
再往后……
那便是华为、小米奋发崛起的时代了。
所以,李成才会这么自信地说,最多五年时间,智能手机便能发展上来,达到运营外卖平台所需的条件。
“……”
陈玉萝没说话,只是满眼惊诧地看着李成。
这一番话,她真的是有些不能理解,更不敢相信。
五年时间……
手机行业就会迎来这样的天翻地覆?!
这……这怎么可能!
纵然是陈玉萝这样的商业精英,面对李成说的这番话,却还是由衷地感到了不可思议。
不过,李成却没有再多解释什么,而是轻笑着道:“好了,未来到底是不是这么发展的,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眼下也不着急,目前,就先按照这个规划来,先把网咖分店跟蜀香分店彻底捆绑在一起,两个项目一起经营。”
“而且,你也不用担心,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
李成此时还不忘鼓励陈玉萝。
陈玉萝闻言,摇了摇唇,一双星眸定定地看着李成,她沉默了片刻,才轻轻点头道:“好,我……我一定可以做好!”
“对,就是这样!”
见陈玉萝这么说,李成便轻轻鼓起掌来,笑道:“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
“李总,您的抵押贷款业务,已经放款了,请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来银行提取款项?”
两天后。
李成正在网咖里跟陈玉萝一起忙碌着开新店的各项事宜,忽然间,接到了一个电话。
来电人,正是前几天晚上跟李成约定‘有机会再见’的苏商银行的分行经理,孙代玉。
“好,今天就有时间,我现在就过去。”
仅仅用了两天就放款了,李成却是没有感到惊讶,毕竟自己贷的可是一千万,而且,抵押物还是这么优质的资产。
别说是苏商银行这么个地方银行了,就是被戏称为‘宇宙行’的工商银行,接到这么一笔数额的贷款,也得快马加鞭,加快放款速度。
毕竟……
现在也才是2007年,银行业虽说对客户还是那么趾高气扬,但一千万,确实不是个小数字。
客户穷则倨,客户富则恭。
这便是时下的银行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