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目光注视下,书童并未直言自家公子是什么人。
而是说道:“既然大家想听我家公子,对诸位诗作的点评,我不妨将我家公子的话,复述一遍。”
书童说完,一些人心中暗骂滚犊子,谁才要听他家公子对诗作的点评!
还有一些才子,直接出言讥讽:“既然有真才实学,何必剑走偏锋?”
“只需作诗一首,让三位大人品评便是。”
“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诗作,反而将旁人诗作乱说一气,未免落了下乘。”
秦鸣这时候也看出来了,诗会上的才子,虽然作诗拉胯,但说话一套一套的,个个都是人才。
而李玉的书童,这时候也开口了。
“我先把我家公子,对宋公子《山中独坐》的点评,告诉大家。”
诗会大厅里,一时哑然。
今晚诗会上,有两首七言甚佳。
一首是宋公子的《山中独坐》,另一首则是林公子的《登西楼观寒山》。
众多才子之前担心,这个书童将诗作上最差劲的几首诗拿出来批驳。
那样的话,确实能贬低这几人,从而抬高自身。
但没曾想,这位书童身后的公子,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居然将宋公子的佳作,拿出来品头论足。
这让不少才子,忍不住笑出声来,整个诗会大厅里,一时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刘大儒三人,则是微微摇头,只觉得这个书童和他身后的公子,根本就是在自取其辱。
宋公子听到对方直接点他的名字,他当即起身,拱手一揖,说道:
“不知你家公子觉得在下的诗作,有什么问题?”
书童闻言,也不含糊,直接说道:
“宋公子方才的诗作可是这四句?”
“山静林幽鸟自啼,清风拂面意如迷。”
“独坐幽篁听泉语,心随流水入云溪。”
宋公子点头道:“不错!”
他点头后,书童立刻说道:
“敢问宋公子,寒山上可有一棵翠竹?”
“再问宋公子,坐在寒山上,如何能够听到泉语?”
书童开口之后,诗会大厅中,众人都颇为愕然。
因为这次不是即兴赋诗,而是命题赋诗。
众人作诗的主题,便是寒山。
之前众人关心的,主要是辞藻,韵律,还有意境。
至于诗作的内容,众人并未细细品咂。
没办法,这里有几十个才子。
要是每一位才子的诗作,都要细细品咂诗作内容,找其中不合常理的地方。
那众人干脆去衙门当捕快破案算了,衙门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书童的诗评一出,宋公子立刻就成了焦点位。
众人的目光,都纷纷看向宋公子。
宋公子的面色,则是青红变化不定。
哪怕他巧舌如簧,这时候也无法指鹿为马。
他张了张嘴,半天才说出一句:“胡搅蛮缠!”
说完,这位宋公子便极为气愤的坐回自己的席位上。
众多才子倒是有心帮宋公子说话,但事实胜于雄辩,对方说的都是真实情况,他们根本无从辩驳。
作诗确实可以想象和联想,但不能乱想,否则还叫什么命题作诗?
宋公子灰溜溜的坐下后,书童继续用秦鸣的评语,开始品评林公子的诗作。
只听书童说道:“下面我继续说一说,我家公子对林公子诗作的品评。”
“林公子的诗作,可是这四句?”
“耸翠层峦接碧空,清凉襟袖拂天风。”
“西楼城头空怅望,千古兴亡慨叹中。”
林公子手中折扇一展,轻摇两下,说道:“这正是在下的拙作,不知你家公子有和指教。”
诗会大厅中,众人的目光也齐刷刷落在书童身上。
宋公子诗作中的错误,林公子的诗作中,显然一个都没有。
众人倒是很想知道,书童身后的公子,对林公子的诗作,又能说出怎样的不足?
然而书童一开口,众人就绷不住了。
因为按照刘大儒三人的点评,这首七言是今晚诗会最好的诗作。
不出意外,今晚诗会夺魁的,便是这位林公子。
但书童却说道:“我家公子说,这首诗作的问题很多。”
“其一,意象重复。‘耸翠’与‘碧空’,都有高渺之意。”
“其二,对仗不够工整,通篇都找不出一个工工整整的对仗。”
……
“其七,为赋新词强说愁,邺城距今不过数百载历史,何谈千古?”
书童一口气,将秦鸣对林公子诗作的点评,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等他说完,林公子手中的折扇,直接掉到了地上。
整个人也失魂落魄的,坐回自己的座椅。
原来他的诗作,居然那么差劲,存在那么多问题!
诗会大厅中,其余的才子佳人,也全都傻眼。
没办法,书童身后那位公子的点评,太过犀利锋锐了。
关键是对方的点评,全都有理有据。
宋公子和林公子的诗作,在本次诗会已经是最佳。
结果他们两人的诗作,都被贬的一文不值。
其他人的诗作,在书童身后那位公子眼中,显然是垃圾都不如了!
这时候,有才子强行开口,为众人挽尊。
“圣人云,君子远庖厨!”
“我等虽然不会烧饭做菜,但却知道,云雀楼的厨子,厨艺要比其他大部分酒楼的厨子更高。”
“我等可以品尝出哪里的食物更美味,难道就能证明我们比云雀楼之外的厨子,厨艺更高吗?”
“这次诗会,乃是以诗会友,而不是以评诗来会友。”
“你家公子要是想用评诗来引起唐依依小姐和其余人的关注,只能说走了岔路。”
这人说到这里,轻笑两声,坐了回去。
他的意思,诗会大厅中众人却懂了。
能说出菜好不好吃的人,未必是大厨,任何食客都有这个本领。
同理,秦鸣能说出两位公子诗作的不足,也不能说明他会作诗。
秦鸣刚才就发现了,诗会上这些才子,除开没有诗才之外,基本都是能言善辩的。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居然也能强行挽尊。
当然,读书人都是要脸的。
区区四句七言,被人挑出七八处问题,说明这诗写的确实不怎么样。
不过也有头脑清醒的才子,没有纠结秦鸣对其他诗作的品评。
而是直接看向书童问道:“敢问你家公子是何人?不知什么时候,我邺城居然多了一位擅长品评诗作的大家!”
他这话,是反话正说,不过丝毫不影响书童发挥。
在这人询问之后,书童抬手往秦鸣所在的方向,做了一个手势,说道:
“这位,便是我家公子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