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宓欢喜的点头,“对啊,他在给我们打招呼。”主仆欢快而又热闹。
一旁的雅音匆忙上前,自己壮了壮胆子,抬手摸上小姐的肚皮,想要听一听动静的时候,宝宝却十分不给面子的,久久不做回应。
沈宓看着雅音快要哭出来的脸,语气苍白的安慰她,“或许,孩子睡着了,但他醒来他就动起来啦。”
不过这件大喜事还是很快就让沈侯爷和夫人知道,沈侯爷倒也罢了,毕竟女儿如今年纪不小,沈夫人可是迫不及待的赶到了女儿的房间,坐在床边抬手摸着女儿的肚子,想要听一听外孙的动静。
“娘想起来,怀你的时候,你也是三个多月就开始不安分,第一次胎动的时候娘吓坏了,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眼泪汪汪的抱着肚子让安嬷嬷唤你父亲回来,当时你父亲刚下朝,安嬷嬷就候在宫外,一见到你父亲就惨兮兮的上前说了我的事,一旁当时的太傅捻着胡子差点笑得自己拽下几根去。”
沈夫人想着往事,内心十分的感慨万千,“一眨眼,娘的阿芜就这么大了,也要当娘生儿育女了,真是岁月不饶人。”
“娘,那怎么办,孩子出来一定会叫你外祖母,会不会叫老了啊?”沈宓也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这里,一脸的忧心忡忡。
沈夫人瞧着她半晌,愤愤的抬手点了点她的眉心,“哼,娘巴不得赶紧被孩子叫外祖母呢,你啊。”
可是方才娘不还说什么岁月不饶人嘛,沈宓总觉得自己脑袋转不过来,缩着脖子说道:“好好好,听娘的。”
沈夫人看一眼就知道女儿在想什么,哭笑不得的解释,“你呀,这京城里的女子,自打出生落地就在比较,比家世,比样貌,比才学,嫁人了还会比夫君,比封号,比儿女。”
沈宓看着母亲唏嘘长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肚子,温柔慈爱的抚摸着,“还会比孙子……”
“那,若是个孙女呢?”
“你这个淘气的,孙女我也喜爱,娘告诉你啊,娘的嫁妆当初一分为二,给了你一半做陪嫁,另一半我早就打算好了,就留给外孙女做嫁妆。”沈夫人晃着手上的缂丝团扇,一脸的得意,“若是外孙子,自有他的父亲操心,我就担心外孙女,这女儿家一旦嫁人,可以倚仗的就真的是自己的嫁妆了,我可不能让外孙女吃亏。”
沈宓就知道自己白问了,母亲和父亲这一辈子只有自己一个女儿,就连传宗接代都没有阻止他们彼此的坚贞。
这一日早起,天色便阴沉沉的,太阳也不知去了哪里,乍一看还以为是黄昏。
沈宓抬眼看着天色,蹙了蹙眉头,雅音还以为是小姐哪里不舒服,连忙上前问询,“无妨,可能是天阴着,所以呼吸有些紧。”沈宓弓着身子一手捂着心口,雅音连忙搀住她,“那咱们快快进屋歇着,本来这一到阴天,人就觉得沉闷。”
另一边,快马加鞭的信使冲进了皇宫。
“报~”那士兵一脸极速奔跑的血气翻涌着,“太子殿下,东海传来急报,”这一瞬间,整座原本亮晶晶的皇城附上了阴霾,如同黑云滚滚的天色一般。
太子震惊的神色表露无疑,他不可置信,连徽带着那么多兵士粮草药材去,竟然还能把东海赈灾办的一塌糊涂,那些原本带去的士兵们竟是许多染上了瘟疫,如今奄奄一息。
数万的将士,没有毁在沙场,竟是毁在东乾国内的赈灾里,多么可笑!
叶将军冷笑着,抬手将桌子上的饰品挥下去,那精美瓷瓶里面插着的鲜花,被滚落在殿上,亦受到碎裂瓷片的切割,再不复先前的盛放鲜活。
叶芳菲站在门口,方才的事情她都听了进去,管家正准备进去奉茶,被她抬手制止,并自己接过来托盘,一旁有一位儒士摇着扇子翩翩而来,与叶芳菲四目相对,两人默契的点点头,随后抬脚。
“将军竟然动怒至此?”那儒士温和的出声,正打算收拾碎瓷的侍女被他点头示意,不在手忙脚乱,收拾之后便匆匆退下。
“爹,消消气,为那种人不值得。”说实话,叶芳菲心中也很难忍,自己从边关长大,就更清楚愿意用血肉之躯保护疆土的将士们有多么的不容易,他们舍弃家人,安逸,长途跋涉,雪山草地,甚至还有可能马革裹尸。
但是这一次,他们明明是去救灾,却反倒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可悲可叹!
“太子也好,陛下也好,他们心中的思量谋算我不管,可是要牺牲掉这些将士的性命,我就不能不管!”叶将军实在是心如刀割,他甚至都不敢闭眼,生怕看到凶报传来的那副景象。
东海之事,很快沸沸扬扬,从京城传向更远的地方。
郑旭匆匆迈上台阶,难掩一脸的焦灼之色,等到了殿外的时候却被大监拦住,“郑统领,陛下正歇着呐。”言下之意,这个时候就不要打扰陛下。
“大监,郑旭有要事禀报。”这一次,郑旭没有妥协,他双目盯着大监,整个人蓄势待发,仿佛下一刻就要破门而入一般。
“什么事情,还能比陛下的安眠还重要?”大监扯着一抹僵笑,“郑统领还是先候着吧。”说完,大监使了眼色给一旁的带刀侍卫,只是这些人实在难做,郑旭使他们的统领,真的动手岂不是难堪。
黑云笼罩着行宫的上空,轰然一声,惊雷阵阵响起,郑旭银白的铠甲在惊雷划破天际时显得越发的明亮。
大监无奈的叹气,这雷声实在是饶人清梦,只怕陛下刚刚歇下就要被吵醒。
果不其然,殿内想起来动静,大监警惕的看了一眼郑旭,还是先折身进了里面,“郑统领,待老奴伺候了陛下洗漱,再禀报您的事。”大监轻飘飘的抬脚,正准备迈过门槛。
身后听到郑旭略带沙哑的声音,“烦请大监禀报陛下,东海之地传来凶报,连徽将军救治水患不力,反倒使得随行的数万士兵半数染上了瘟疫,如今东海之境俨然一座将死之地,还请陛下明鉴,早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