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壮大
人民元首2025-10-14 16:302,116

鲁道夫刚走进复兴党维也纳总部,兴奋的戈培尔就攥着电报冲过来:“墨索里尼那边的款到了!整整五百万先令,分文不少!”

戈培尔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电报上的数字还带着油墨温度,鲁道夫指尖扫过“五百万”三个字,眼底没什么波澜,只淡淡吩咐。

“通知财务,先划三百万到工厂筹备组,剩下的留作后续储备。

另外,让希尔特尔把维也纳城郊那片废弃的军工厂盘活,三天内必须开工。”

“三天?”戈培尔愣了愣,随即立刻点头,“我这就去办!只是……招人的事?”

“找失业的老兵和工人,”鲁道夫拿起桌上的工资表,笔尖在“三十先令”上画了圈。

“普通工人月薪三十先令,老兵加五先令,管三餐,住工厂宿舍。

告诉他们,这不是救济,而是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是德意志复兴党提供给他们的机会。”

消息传出去的第二天,城郊工厂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汉斯裹着补丁摞补丁的外套,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失业证明,看着“多瑙河机械制造厂”的牌子,手指都在抖。

他失业三个月,家里三个孩子快断粮了,昨天听邻居说复兴党开工厂招人,连夜就从格拉茨赶了过来。

“下一个,汉斯!”登记员抬头喊他,递过一张表格。

“月薪三十先令,包食宿,愿意干就签字,另外……复兴党招党员,愿意入的话,以后工厂福利优先。”

汉斯几乎是抢过笔,没看两行就签了名。他转头时,正好看见海因茨穿着旧军装,站在高台上喊。

“兄弟们!我海因茨当年在卡波雷托流血,回来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是鲁道夫先生,是复兴党,给了咱们活路!”

高台下的人群瞬间炸了,有人举着表格喊:“我入党!我要报答鲁道夫先生!”

“我也入!只要能让孩子吃上饭,我跟着复兴党走!”

一周后,工厂食堂里,鲁道夫站在饭桶前,看着工人们捧着盛满土豆炖肉的碗,眼里闪着光。

他拿起话筒,声音透过喇叭传遍整个食堂:“大家能吃上热饭,不是社民党的恩赐,也不是人民党的施舍,是复兴党拿真金白银换的!以后谁要是敢拆咱们的台,就是跟在座的各位过不去!”

“跟他拼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即整个食堂都响起震天的呼应。

当天晚上,戈培尔拿着统计报表走进鲁道夫的办公室,声音激动到颤抖:“主席!登记入党的有九千八百人!

除了十几个家里有人在社民党任职的,剩下的全入了!这还只是第一家工厂!”

鲁道夫正在看奥地利地图,闻言抬了抬头:“再开两家,分别在格拉茨和林茨。

告诉负责恩情教育的人,每周开一次大会,让老工人讲自己的经历,让大家记住,是谁给了他们活路。”

接下来的一个月,复兴党的工厂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格拉茨的汽车配件厂、林茨的造船厂,每个工厂开工当天,都挤满了找工作的人。

恩情教育成了工厂的必修课。

汉斯站在台上,举着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袋,眼泪砸在桌面上。

“我儿子昨天终于吃上面包了!这钱是鲁道夫先生给的,是复兴党给的!我这辈子都跟定复兴党!”

这样的场景,在每个工厂上演。

当月月底,戈培尔拿着汇总表,手都在抖:“主席,全奥五家工厂,加上之前的党员,咱们复兴党……人数破十万了!”

十万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扔在了维也纳国民议会。

哈曼议员拿着情报,把咖啡杯重重摔在桌上:“他怎么做到的?不过是个只有两个席位的小政党,凭什么能招到十万人?”

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毕竟没人会愿意花钱招一些退伍的老兵,他们被认为是能提供剩余价值较低的那批人。

而此时的鲁道夫,已经站在了维也纳大学的演讲台上。

台下坐满了学生和教授,前排几个戴眼镜的教授,看着鲁道夫的眼神带着明显的质疑。

其中一个叫克莱因的哲学教授,不等鲁道夫开口,就先站了起来:“鲁道夫议员,您说复兴党为工人谋福利。

可据我所知,您的工厂用的是墨索里尼的资金。

和法西斯合作,这就是您所谓的‘奥地利复兴’?”

台下立刻响起议论声,不少学生都皱起了眉。鲁道夫却没恼,反而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工厂账本。

“克莱因教授,我先给您看组数据。

我格拉茨的工厂,上个月给工人发了十二万先令工资,而社民党控制的工厂,同等岗位月薪只有二十先令。

墨索里尼的资金是合作款,用来给奥地利人发工资,有问题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您说法西斯,可社民党拿着工人的税款,给议员涨津贴。

哈曼议员一顿饭吃五十先令,够一个工人活两个月,这就是您推崇的‘民主’?

工人只在意有没有收到工资,他们的工资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一点也不关心。

一个人如果快饿死了,这时候给他一块面包,别说是从意大利来了,就是从地狱来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

克莱因脸色涨红,还想反驳,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鲁道夫先生,我是经济系的学生!我做过调查,您的工厂工人就业率,比社民党管辖的区域高百分之三十!

而且您的工厂还办了夜校,教工人识字——这才是真正为人民做事!”

“对!我表哥是老兵,在您的林茨工厂上班,他说终于能抬起头做人了!”

“我要入复兴党!我想为奥地利做点实事!”

台下的学生们瞬间沸腾,纷纷举着手喊要入党。克莱因看着眼前的场景,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鲁道夫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教授,奥地利的未来,不是在书斋里辩论出来的,是让工人有饭吃、让学生有希望,一步步干出来的。”

演讲结束后,维也纳大学的学生党支部当天就成立了,报名的学生超过三百人。

消息传到鲁道夫耳朵里时,他正在看各地支部的报表——维也纳、格拉茨、林茨,甚至偏远的萨尔茨堡,都有了复兴党的支部。

继续阅读:第168章 听戈培尔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模拟:怒喷希特勒!我比元首更懂德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