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尘埃落定
人民元首2025-10-14 15:392,445

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施特雷泽曼决定把这次国际性的谈判交给鲁道夫全权负责。

用他的话讲,你办事,我放心,有问题,找。

柏林的初春依旧带着寒意,但威廉大街旁的国际会议中心内却气氛焦灼,仿佛能点燃空气。水晶吊灯的光芒映照着长桌两侧紧绷的面孔——法国、英国、美国的大使们端坐于此,目光如炬地盯着主位上的魏玛代表——鲁道夫·西法亭。

“先生们,”法国大使德古特率先打破沉默,指尖敲了敲面前的文件,“巴黎的态度很明确:鲁尔区的占领是对德国‘消极抵抗’的必要回应,除非赔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否则法军不会迈出撤军的半步。”他的语气像冰封的塞纳河,坚硬而冰冷。

英国大使艾瑞克·德拉蒙德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钢笔,语气温和却暗藏机锋:“德古特先生,伦敦也希望看到德国履行战争责任,但鲁尔的对峙持续下去,对欧洲经济复苏没有任何好处。我们需要一个更‘务实’的解决方案。”

美国大使霍顿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靠在椅背上,指尖夹着未点燃的雪茄,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希法亭:“西法亭先生,华盛顿对道威斯先生的计划很感兴趣,但前提是欧洲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投资环境。如果鲁尔区还是个火药桶,美国资本可不会轻易下注。”

三道目光聚焦在鲁道夫身上,如同三束探照灯。这位魏玛财政大臣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件,动作不疾不徐,仿佛在摆弄一副决定胜负的扑克牌。

“各位大使先生,”鲁道夫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字。”他将一份图表推到桌子中央,“这是鲁尔区近半年的煤炭产量统计。法军占领前,月均产量是800万吨;现在呢?因为工人罢工和设备闲置,月均只有300万吨。”

德古特的眉头皱了起来:“那是德国工人的消极抵抗!”

“不,大使先生,”希鲁道夫摇摇头,“那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他又推出第二份文件,“法国占领鲁尔的月成本是多少?1200万金马克。而你们通过占领获得的煤炭价值呢?不到400万。也就是说,法国每占领一天,就要倒贴800万马克——这还不包括国际舆论的负面评价和可能引发的贸易壁垒。”

霍顿忍不住吹了声口哨:“这买卖可不划算。”

德古特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鲁道夫打断。

“但现在有一个转机——道威斯计划。”鲁道夫提高了声音,将一份打印精美的计划书推到众人面前,“美国提供8亿金马克贷款,用于稳定德国货币和恢复工业生产。作为回报,德国将以铁路、工业资产作为抵押,并接受国际专家委员会的财政监管。”

“监管?”德古特警惕地眯起眼睛,“什么样的监管?”

“由美、英、法、意、比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鲁道夫解释道,“他们将监督德国的预算编制和赔款支付,但不会干涉德国的内政。这既能保证赔款的稳定性,也能让美国资本放心注入。”

霍顿点点头:“道威斯先生的方案核心,是让德国先‘站起来’,才能‘还钱’。一个稳定的德国市场,对美国工业产品出口也有好处。”

德拉蒙德放下钢笔,露出了微笑:“这听起来是个双赢的方案。英国愿意支持,但前提是法国能在鲁尔问题上展现出‘善意’。”

德古特的手指在桌面上急促地敲击着,显然内心在激烈斗争。撤军意味着放弃对鲁尔的实际控制,但继续占领又确实是个烫手山芋。更何况,美国人的贷款诱惑巨大——那不仅能让德国恢复支付能力,也能缓解法国自身的财政压力。

“西法亭先生,”德古特突然开口,语气比刚才缓和了许多,“你如何保证德国会严格执行道威斯计划?如何保证你们不会再次出现‘消极抵抗’?”

鲁道夫心中一紧,这才是关键。他深吸一口气,迎上德古特的目光,语气斩钉截铁:“因为这符合德国的切身利益。”他顿了顿,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底牌”,“而且,我可以代表魏玛政府承诺:一旦道威斯计划启动,德国将立即停止一切针对鲁尔占领的‘非暴力抵抗’,并全力配合国际委员会的工作。”

他故意忽略了“非暴力”三个字的微妙含义,但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个务实的妥协。

霍顿放下了雪茄:“如果德国能做出这样的承诺,我想华盛顿没有理由拒绝贷款。”

德拉蒙德也点点头:“伦敦方面会支持这个方案。”

德古特沉默了良久,会议室里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终于,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我需要向巴黎请示,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框架。”

鲁道夫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他能感觉到背后已经渗出了冷汗。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甚至露出了一丝微笑:“感谢各位大使的理解。我相信,这将是欧洲走向和平与繁荣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的谈判进入了细节敲定阶段。贷款的具体数额、还款周期、监管委员会的组成、鲁尔撤军的时间表……每一个条款都经过了激烈的磋商和讨价还价。鲁道夫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在各方利益的棋盘上谨慎落子,时而坚持,时而让步,最终促成了一份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会议室的窗户,在长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时,一份文件摆在了所有人面前——《道威斯计划协议草案》与《鲁尔区撤军备忘录》。

“那么,”霍顿拿起钢笔,“我们是不是该签字了?”

德古特看了看文件,又看了看希法亭,最终叹了口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德拉蒙德和霍顿也依次签字。最后,鲁道夫拿起笔,“啪。”钢笔帽被盖上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鲁道夫抬起头,迎上三位大使的目光,郑重地说道:“魏玛共和国将严格履行协议。我相信,和平与合作,才是欧洲的未来。”

会议结束后,三位大使陆续离开。鲁道夫独自站在会议室里,看着桌上签好的文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的柏林已经亮起了路灯,星星点点,如同希望的火种。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道威斯计划的实施、鲁尔区的撤军、国内对财政监管的接受……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纳粹党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可能因为“外国监管”而再次高涨。

但至少,他为德国赢得了一次机会,一次在废墟上重建的机会。

口袋里的怀表轻轻震动了一下——那是他和施特雷泽曼约定的信号。鲁道夫微微一笑,转身向门口走去。是时候回去向总理汇报这个“好消息”了,顺便……提醒他准备好面对接下来的“烂摊子”。

柏林的夜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却让鲁道夫感到无比清醒。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继续阅读:第19章 愤怒的希特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模拟:怒喷希特勒!我比元首更懂德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