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德国大选,社民党那叫一个风光!五月头茬国会选举,他们拿了20%的选票,直接当上国会第一大党;到了十二月二茬选举,得票率飙到30%,妥妥的大赢家。这胜仗咋打下来的?说到底还是日子好过了——社民党牵头跟美国谈成《道威斯计划》,哗哗的贷款涌进德国,工厂轰隆隆重新开工,面包铺子飘出香味儿,老百姓自然愿意投他们一票。
更实在的是社民党发救济粮的操作,饿肚子的市民攥着粮票直念叨“靠谱”。总理施特雷泽曼也没像老黄历里写的那样下台,反倒稳稳开启了第二届任期。这会儿柏林大街上全是社民党的支持者,举着旗子喊口号:“谁是救星?鲁道夫先生!”
他们哼的新歌最近火得很,歌词里全是夸鲁道夫·西法亭的。政府宣传里说了,道威斯计划是他磨破嘴皮子谈下来的,救济粮是他跟美国人掰扯来的,连法国从鲁尔区撤军都是他跑去谈成的协议。你说神不神?当第一笔赔款打进法国账户,法军真就排着队撤了。如今鲁道夫在德国的名气,跟总理施特雷泽曼肩并肩,报纸上全是他西装革履跟外国人握手的照片,老百姓见了都竖大拇指:“这伙计真给德国人长脸!”
在巴伐利亚的一家酒吧里,热闹得不行。一大帮德国人正举着酒杯,喝得满脸通红,大声嚷嚷着,庆祝着什么。
一个中年男人满脸兴奋,声音大得整个酒吧都能听见:“那帮该死的法国人可算滚蛋了!哈哈,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他这一嗓子,像是点燃了火药桶,旁边一个年轻些的男子立刻接话:“可不是嘛!他们占着咱们德国的鲁尔区,每天在那儿耀武扬威,跟自己打进来多了不起似的。”这年轻人去过鲁尔区,每次进出都得被法军检查。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还要被外国军队查来查去,换谁谁能受得了,这简直就是明摆着的羞辱。
“这次多亏了鲁道夫先生和社民党,要不然,还不知道得等到啥时候才能把法国人赶走呢!”有人感慨道。中年男人点点头,接着说:“虽说我以前不太瞧得起社民党,但这次他们干得真不错。”他甚至还说,因为这事,今年投票都投给了社民党。其实德国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不管你是哪个党派的,只要能带着国家收复领土,把经济搞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就支持你。
可这时候,角落里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哼,不过是卖国求荣罢了。”众人扭头一看,是个鹰钩鼻的男人,他刚把杯里的酒一口喝光,看他脸色发红的样子,应该平时不怎么喝酒。年轻男子一下就火了:“你这话什么意思?”在他心里,鲁道夫是实实在在为德国老百姓谋福利的,怎么能被说成卖国求荣呢。
中年男人赶忙拦住冲动的年轻人,然后走到那说话的男人面前,语气还算平和:“这位先生,酒能随便喝,话可不能乱说。你为啥这么说?”那男人冷笑一声:“我说得不对吗?那个财政大臣,不就是靠出卖国家财产,才换来美国的援助吗?政府还好意思吹他是德国人民的救星。”
中年男人皱起眉头,认真地说:“先生,你去巴伐利亚的街头看看就知道了。好多人连饭都吃不上,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鲁尔区的矿产归谁啊?再说了,那些矿产本来就是容克老爷们的。”他说起自己在巴伐利亚街头看到的惨状,去年冬天,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要不是政府开仓放粮,还不知道得闹出多少人命。他说得情真意切,周围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点头赞同。
那男人虽然觉得有点道理,但还是嘴硬:“就算这样,德国人民也不该用尊严去换面包。”中年男人无奈地摇摇头:“既然咱们想法不一样,也没必要再争了。”
就在这时,有人突然指着那男人喊起来:“等等,我认得你!你是阿道夫吧!”旁边有人一头雾水:“阿道夫是谁?”立刻有人解释:“就是之前在啤酒馆闹事,想绑架政府官员的那个疯子!”这话一出口,酒吧里顿时炸开了锅。“居然是那个家伙!”“赶紧滚蛋,这儿不欢迎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还有胆子大的,直接上去想把希特勒赶走。
关键时刻,一双大手突然揪住了推搡者的衣领。抬头一看,是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穿着褐衫制服,他就是罗姆。罗姆声音粗得像打雷:“不许对元首无礼!”一看到冲锋队的制服,酒吧里的人脸色都变了。冲锋队在巴伐利亚的名声可太臭了,大家私下都说他们又流氓又变态。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快跑,冲锋队来了!他们对你的菊花有非分之想。”这话一喊,众人撒腿就跑,转眼间,酒吧里就只剩下冲锋队的人了。
罗姆看着脸色阴沉得像乌云一样的希特勒,赶紧安慰:“元首,别跟这帮人计较,他们哪懂你的远大计划。”希特勒却叹了口气,说:“我生气的不是这个,我没那么小心眼。我是担心,老百姓越认可现在的政府,咱们的机会就越渺茫。”原来,希特勒阿道夫之前精心策划了一场暗杀行动,本想给政府制造麻烦,没想到政府不仅没乱,还借着这事解决了鲁尔区的问题,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可恶的社民党,可恶的鲁道夫!”希特勒越想越气,又一口喝完了杯里的啤酒,然后恶狠狠地说:“给我把那个家伙宰了!”罗姆一听,立马挺直身子:“遵命,元首!”其实他也早就看那个不顺眼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一下那个歧视同性恋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