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维也纳机床厂的汽车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比往常早了一个小时。
约翰逊穿着崭新的灰色西装,背着手在生产线旁踱来踱去,时不时抬手看表。
车间里的工人都绷着神经,昨天刚答应总理搞流水线,今天总理就要来视察,还特意说要看看汽车生产的新进展。
“老板,总理的车到了!”
秘书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约翰逊立刻整理了一下领带,快步迎出去。
只见鲁道夫穿着黑色大衣,身姿笔挺地从车上下来,身后跟着老弗雷德里克和伯格。
昨天散会后,这俩人死活要跟着来,说想早点学新东西。
“总理先生,您看!”
刚进车间,约翰逊就指着流水线,语气里满是得意。
“按您给的图纸改了一半,现在每天能装12辆汽车,比以前多了整整5辆!”
流水线上,工人正按步骤组装车身,传送带平稳移动,零件盒整齐排列,确实比之前杂乱的手工组装规整太多。
老弗雷德里克凑过去看了两眼,忍不住点头:“我说老约,你这效率提得够快啊,我那钢铁厂要是跟上,钢材供应都得加把劲。”
伯格也跟着附和:“是啊总理,您这流水线是真神,我那纺织厂的织布机改完,次品率都降了15%。”
鲁道夫没接话,目光扫过流水线尽头的成品车,又落在旁边的维修区。
几个工人正围着一辆故障汽车,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零件,愁眉苦脸地比对。
“怎么回事?”鲁道夫朝维修区走去。
维修组长赶紧站起来:“总理先生,这台车的转向轴承坏了,可我们找了三个配件箱,都没找到一样的。
您看,这是上个月生产的车,轴承是18毫米的,这个是上周的,就变成20毫米了,孔位也不一样,根本装不上。”
约翰逊的脸瞬间有点红:“总理,这是老问题了。
每批车的配件都是工人手工打磨的,尺寸难免有差。
维修时得专门找对应批次的配件,确实麻烦点,但也能凑合用。”
“凑合用?”
鲁道夫弯腰拿起两个轴承,放在掌心比对,声音沉了下来。
“上个月维也纳大雪,有辆救护车因为转向轴承坏了。
找了三个小时才凑到配件,耽误了抢救时间,你知道吗?”
约翰逊愣了,老弗雷德里克和伯格也瞬间闭了嘴。
他们只想着生产效率,压根没考虑过售后的麻烦。
鲁道夫走到车间中央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几笔就画了个零件图。
“我要的不是‘凑合用’,是通用配件。
比如这个轴承,不管是上个月的车,还是下个月的车,都得是19毫米,孔位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
还有螺丝,车身用的M8螺丝,底盘也得用一样的,不用分什么‘车头螺丝’‘车尾螺丝’。
甚至车灯支架、车门合页,所有车型的规格都得统一。”
“统一规格?”
约翰逊凑过去,指着图纸。
“可每批车的设计有时候会改,配件跟着变不是很正常吗?”
“正常?但成本太高了。”
鲁道夫拿起计算器,飞快地按了起来。
“你现在每批车要单独开模做配件,光模具费每月就得2万先令。
维修时,客户等着配件,你得专门派车去仓库调,运费每月又是5000先令。
更别说客户因为等配件投诉,流失的订单。
上个月你是不是丢了一个出租车公司的大单?就因为对方怕维修麻烦。”
每一句话都戳在约翰逊的痛处上,他脸色发白,接过计算器算了算。
“要是……要是配件都通用,模具费能省一半,运费至少省80%,那出租车公司的单……”
“不止这些。”鲁道夫打断他,语气里带着肯定。
“配件通用了,你还能单独卖配件。
其他小修理厂没有生产线,肯定会来买你的通用件,这又是一笔利润。
更重要的是,以后政府采购汽车,优先选有通用配件的厂家,你说,这单你能不能拿到?”
车间里静得只剩下机器的余响。
老弗雷德里克倒吸一口冷气,喃喃道:“这脑子……不光能搞生产,还能算透生意的每一步,要是不从政,绝对是个顶流的商人。”
伯格也点头,眼神里全是敬佩。
“以前觉得社民党能搞工业,现在才知道,跟总理比,他们那点本事就是皮毛。”
约翰逊突然激动起来,上前一步抓住鲁道夫的胳膊,声音都在抖。
“总理先生!您这想法太值钱了!您开个价,我维也纳机床厂买了!10万先令够不够?不够我再加!”
这话一出,老弗雷德里克和伯格都瞪大了眼,10万马克,够买半条生产线了。
约翰逊是真急了,怕别人抢了这好主意。
鲁道夫却轻轻推开他的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约翰逊,我要你的钱干什么?”
他指着车间里的流水线,又指了指白板上的通用配件图。
“你把流水线做好,把通用配件推下去,每年利润的20%上缴‘复兴基金’,这就够了。
这基金要修公路、建钢厂、培训工人,让整个奥地利的工业都活起来。
你一个厂赚得多,不如所有厂都赚得多,到时候你的配件能卖到全奥地利,甚至国外,这比10万先令多多少?”
约翰逊愣了几秒,突然拍了下大腿,红着眼眶说。
“总理先生,我懂了!您是想让咱们奥地利的工业站起来,不是只让我一个人发财!我错了,我格局小了!”
“不止站起来,还要跑起来。”
鲁道夫拿起马克笔,在通用配件图旁边又画了个草图。
“这是下一步的计划,汽车标准化生产线,以后不管是轿车、卡车,还是救护车,底盘、车架的核心结构都能通用,换个外壳就能生产不同车型,效率还能再提40%。”
“还能这么搞?”伯格凑过去,手指在草图上划着。
“这样一来,我要是想做汽车内饰,也不用换生产线了,直接按通用尺寸做就行!”
老弗雷德里克也激动起来:“那我钢铁厂就能按通用规格产钢材,不用每次都调整熔炉,成本能降一大截!”
鲁道夫看着他们眼里的光,语气坚定:“只要你们好好配合,跟着政府的节奏走,以后还有更先进的技术。
柴油机、大型卡车、甚至飞机零件,我都会一步步拿出来。”
“总理先生,您放心!”约翰逊第一个表态,抬手拍了拍胸脯。
“我今天就停掉两条旧生产线,专门改通用配件,月底之前保证所有车型的轴承、螺丝都统一规格!要是做不到,我主动把今年的利润多交5%!”
“我林茨钢铁厂也跟!”老弗雷德里克立刻跟上。
“明天我就派人来拿通用钢材的规格表,保证按成本价供应,绝不抬价!”
伯格也急着表忠心:“我纺织厂不光做布料,还能按通用尺寸做汽车座椅套,以后您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绝不拖后腿!”
鲁道夫看着眼前这群原本还带着警惕的企业家,现在一个个满脸通红,眼里全是干劲,心里微微点头。
他走到车间门口,回头看向他们:“奥地利的工业,靠的不是某一个人,是我们所有人。别让我失望,更别让民众失望。”
“绝不失望!”三个企业家齐声喊道,声音洪亮,盖过了车间里的机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