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底,广州本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在改革后的政策支持下,不管是销量还是前来洽谈贸易的客商,托比前几年翻了好几番。
而这些客商中,还不乏专做国际贸易的港商和台商,甚至是很多从其他国家而来的外商,可是为当时广州本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带来了不少的外贸订单。
那个时候一家人要是能够在广州本地的批发市场里有一个小小的批发摊位,用不了三四平米,一年就能有好几万元的利润。
直接成为在那个年代国内还非常少见的万元户。
如果刚好卖的又是当地最流行的款式,或者是稍微懂一些外语,能够与那些国外来的外商简单交流。
即便是自己摊位上的服装并不是对方所需要的,能够通过语言上的便利提这些外商串串货,一整年的收入也不会低于七位数。
如此高的利润和暴富的机会,让全国各地许多多下海经商的人们纷至沓来。
不光是造就了当时广州本地服装批发产业以及服装生产加工领域的高速发展,更是促进了那个时候,各种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引入。
咱们国内的服装产业,在那个时候虽然比不过国外的大牌,基本上还都是以低端产品和款式为主。
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也的确是出现了一些国内的自有品牌,能够出口到国外,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获得了很多外国客户的喜爱和支持。
而那个时候,在普通服装品牌还只能通过这些本地的批发市场,进行推广销售的特殊年代。
鸭鸭羽绒服却已经连续两年参加广州国际贸易博览会,同时在广州本地设立自己的专卖店了。
这样的优势,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自然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然而即便是如此,张家栋为了推广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下周羽绒服这个品牌,也有他们合作社自己的优势。
那就是原本就是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市场本地批发商贩出身的吕晓晴,还有他们家里经营的那个小小的批发摊位了。
别看这个摊位也不过是两张最普通的钢丝床搭建而成的,可是对于张家栋来说,却是他在广州本地的服装市场打开局面,将他们合作社生产的各种服装款推广出去,最好的门面。
这几天,广州沙河村依旧是人来人往。
有数不清的服装商人到广州沙河村的服装批发市场来进货,而那些经营批发摊位的小贩们,基本上都是与往常一样,天不亮就带着自己售卖的衣服开了摊儿。
在这个季节北方早就已经是冰天雪地,气温骤降。
而广州本地虽然温度会比北方这些城市高尚许多,但是在进入12月份以后,也迎来了一次寒流。
在外面经商或者是采购服装的商人们,也从原来最初的短袖打扮,被迫换上了长衣或者是外套。
只在脚上穿着在广州本地那个时代一成不变的各种凉鞋,成为了当时广州大街小巷中的奇特一景。
然而纵使这条遍布各种批发商贩的街道上,依旧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与往常不同的是,吕晓晴他们家的服装批发摊位上,却突然多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而这一次,那两张钢丝床上所摆放的服装,也不再是吕晓晴以前常卖的自己设计的那些款式。
反正是挂上了许多只有在北方才有市场的羽绒服,以及那个时候,在一般服装批发市场上还并不太常见的针织衫。
之所以说这些针织衫不常见,其实也并不是因为本届的服装批发市场对于这种服装的工艺没有需求。
正相反,不管是进入冬季的南方,还是春秋天气较量,穿普通棉衣或者是羊绒衫略有些热的时候。
这种款式新颖,穿起来又比毛衣舒适的针织衫,就成了那个时代老百姓们最想要的服装款式。
只不过,彼时的针织衫因为需要使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织造机,才能够生产的出来。
在那个大部分服装都是手工制作,以小作坊形式生产为主的落后年代,在广州本地的大部分服装批发摊位,都没有这样的关系,能够从当时的国有服装厂里拿到货。
以至于在当时,即便是有人知道只要是能进到这些针织衫,就一定能够在当地的服装批发市场上赚大钱。
可是,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原本他们就是集体经营的的工厂,所以不管是生产计划还是服装成品的销售,其实都不需要再通过当时计划部门的统一调拨,便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自行安排销售渠道。
也正是如此,第一批由张家栋来协调,并且通过吕晓晴设计的针织衫,就直接被张家栋和小刘儿,开着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那辆老东风140,送到了广州。
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现在了吕晓晴家的服装批发摊位上。
这样的效率即便是在未来几十年后,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更何况在当时那个私人工厂以及手工作坊嗯生产能力还算是比较落后的特殊年代,张家栋他们这样销售模式,无异于是在降维打击。
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新服装款式才刚在市场上一露面,变绿码引起了那些客商们的关注。
雪州原本是到他们本地服装批发市场上来,确定了进货目标的商人们也纷纷在吕晓晴他们家的服装批发摊位面前驻足,有些疑惑地观察起了这些服装摊位上面的羊绒衫,和张家栋特意从他们服装厂带来的羽绒服。
等到他们终于看清了这些衣服的质量和款式,不禁为这些针织衫的顶尖工艺,以及羽绒服的时尚设计而心服口服。
有些已经心动,从这些衣服上看出了巨大商机的小商贩们,也立马争先恐后地向服装批发摊位后面的吕晓晴还有张家栋询问起了这些衣服的售价,你应该如何拿货的细节来。
吕晓晴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刚出摊儿就直接吸引来了这么多的人。
虽然此前张家栋早就已经和他介绍过了,现在的羽绒服现在在首都西单商场里的销售情况。
一天就有好几千件的销量,还是在零售的情况下,的确是让从来都没有去过北方的吕晓晴有些惊讶。
可是毕竟那是在首都,在当时可是咱们国内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
在那个各种物资供应还并不算太充足的特殊年代,首都的特殊地位,也为各种商品进入市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
有很多当时国内最知名的品牌,都是通过先进入首都的各大商场,或者是供销社,先走到首都消费者们的认可,这才逐渐被卖到全国各地的。
可是张家栋了这一次,再把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夏日羽绒服卖进首都的西单商场以后,早就通过他们品牌专柜的形式,让夏朵羽绒服这个品牌深入人心,获得了首都百姓们的喜欢。
现如今之所服装批发市场当成了他们合作社服装厂推广自己品牌的第二站,除了因为在本地有吕晓晴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以外,更是因为广州本地巨大的客流量。
那个时候,不远千里到广州的商贩们,几乎全都是奔着各种服装这个单一的品类而来的。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销售渠道,却几乎人人都可以毫不费力的把这些从批发市场上买到的衣服卖出去。
不光是为自己赚到了非常可观的收益,还顺便提这些衣服的厂家做了宣传。
只不过那个时候在这些本地服装市场批发摊位上能够买到的衣服款式,大多数也都还是最基础的设计。
许多都是跟风抄袭当时港台明星穿过的款式,既谈不上什么原创,也毫无品牌影响力可言。
完全是白白浪费了这么难得的宣传机会,在销售自己服装厂生产的这些服装的同时,也顺便替他们服装厂本身的品牌扩大影响力。
可是张家栋毕竟是一个过来人,经历过未来几十年以后,国内各种服装品牌与世界知名服装厂家的厮杀。
深深知道这样免费的宣传,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红利,稍纵即逝。
所以,现如今他还特意带着他们合作社服商场所生产的最畅销的服装款式,以及刚刚出炉,还没有来得及经过市场考验的针织衫,立马来到了这里,准备借助这些五湖四海而来的小商贩们的销售网络,将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品牌服饰,销售到全国各地。
只是这些小商贩们的热情却大大出乎了张家栋的意料,他也没有想到吕晓晴的摊位才只是刚开张,才被张家栋他们摆好的这些衣服,不管是早就已经名声在外的夏朵羽绒服,还有刚刚推出市场的针织衫,就立刻被这些热情的小商贩们问爆了。
“诶?这两位同志,你们卖的衣服,款式非常新颖啊!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在咱们批发市场上见过?尤其是你们这些大衣,看样子里面填充的应该是羽绒吧?大概多少钱一件,应该怎么拿货呀?”
“对对对!你们的衣服款式的确是不错,还有这些针织衫,我还从来没有在咱们批发市场上见过这样的款式嘞。你们到底是从哪儿拿到的货呀?此前我可是问遍了咱们。广州所有的服装批发市场,几乎大大摊老摊位都告诉我这种技术,只有咱们国营的服装大厂才有。根本就不可能有货会流入到服装批发市场上来的啊?”
“没错呀,小伙子,你们这些衣服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呀?我看你们主打的这两款衣服的质量可是不赖,完全不比那些国营服装大厂拿机器生产出来的差呀!”
……
在吕晓晴家的服装批发摊位前,大伙儿立马就纷纷议论了起来。
有很多人一看就是走过南,闯过北,见识过各种大世面的商户。
一眼就把张大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针织衫的手艺给看明白了,一瞧就知道张家栋和吕小琼卖的并不是样子货,而是在当时实打实的,只有国内为数不多的国营大型服装厂才能生产出来的针织衫。
面对大伙儿的七嘴八舌,以及越来越盛的讨论热情。
张佳栋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其实并不需要自己卖什么关子,只需要实实在在的告诉他们这些小商贩,就是自己销售的这些针织衫到底是什么来路,如何能有如此高的质量也就足够了。
“各位同僚们,大家都静一静!我知道你们那会儿都看过了我们服装摊位上的这些新款服饰,对咱们家的服装质量还有工艺,也都非常认可。有许多人可能担心,咱们家售卖的这些服装来路的问题。
对于大家的这担忧,我作为一个行内人其实非常能够理解……”
听到了张家栋的话,大伙儿这才终于从议论纷纷的状态逐渐变得冷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想要知道,对于这些最重要的问题,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到底该如何解答。
然而张家栋毕竟是心里有底,对于这些他们所销售的这些针织衫来路不明的质疑,他及时早有准备。
“其实不瞒大伙儿说,不管是这些正在售卖的针织衫还是这些羽绒服,都是我们合作社服装厂自己生产的。而我就是我们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一次到咱们广州沙河村来,就是为了把我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这些最新款的服装,以最优惠的价格和近乎让利的形式卖给大伙儿。
那大家都能了解到我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服装,不管在质量还是设计上都不输给咱们国内顶尖的国营服装厂!”
结果,让大家完全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竟然就是这些羽绒服还有针织衫幕后的厂商的负责人。
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要把这些刷版本全都梦寐以求的新款针织衫以及羽绒服,以最优惠的价格卖给自己。
这样的好运气不是天上掉馅饼又是什么?
“他说他是什么合作社服装厂的负责人?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合作社应该是属于集体经营的企业吧?那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机器?咱们国家不是不允许非国营的单位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流水线吗?”
“对呀?而且我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夏朵羽绒服,还有什么合作社模式的服装厂的。他说这些衣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咱们也没看到什么证据啊?”
有些小商贩们自然是比较谨慎的,毕竟在那个时代销售来历不明的商品,可是很有可能又给自己找麻烦了。
谁也不可能为了多赚点儿钱,听了别人的忽悠就直接头脑一热,冒这么大的风险。
然而就在这些小商贩们因为张家栋的话,而有些迟疑的时候。
总有一些从首都而来的服装商贩,通过张家栋的这一番介绍,马上就回过了味儿来。
“诶?你们刚才听到这个年轻人介绍的服装品牌到底是什么了没有?我好像听他说的是什么夏朵羽绒服,该不会就是那个之前在首都晚报上,引起了不少反响的青岛某个合作社自己生产的夏洛羽绒服品牌吧?我之前可是联系过了青岛的朋友,找了好大一圈儿都没有找到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联系方式啊?”
“没错,我刚才听他说的就是夏朵羽绒服。之前我来的时候,听我身边儿的朋友说他们这个羽绒服的品牌在咱们首都卖的也不错。我还专门儿去西单商场里看过,那边都有他们夏朵羽绒服这个品牌的专柜嘞!”
“啥?你说手术的西单商场里,都有他们这款羽绒服的专柜?我的个乖乖,这得是多大的能耐啊?”
“我说,你们刚才嘀咕啥呢?这些羽绒服真是你们所说的那个夏朵牌儿的?你们该不会看错了吧?”
“没有没有,之前为了能买到跟西单商场里同样的货,还专门儿给自己买了一件。你还真别说他们下斗牌儿的羽绒服,穿起来还真就是舒服保暖。刚才我已经看清楚了,他们摊上买的跟我买的那件几乎一模一样!”
有了这些从首都来的商贩们替张佳栋卖的这些羽绒服背书,周围其他那些之前还质疑张家栋话的小贩们,这才开始相信张家栋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而吕晓晴服装批发摊位上摆着的这些羽绒服,的确是与西单商场夏朵羽绒服专柜卖的那些高价货是同款了。
在那个时代,能够进入西单商场设立品牌专柜,同时还能受到首都老百姓们的欢迎,进而日销几千件的羽绒服品牌。
居然会出现在他们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上,对于这些苦苦寻找下一个爆款服装小贩们,不用再让张家长多说什么,他们也知道这些衣服要是被他们买回去,比相同的噱头卖到自己本地,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诶?我说这位同志啊,刚才光跟我们介绍了你们合作社服装厂的情况,到时也告诉我们你们的衣服该怎么卖呀?”
“对呀,对呀!最低买多少?是成批的卖呀,还是买够一定的数量才有优惠?咱们心里边儿也得有点儿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