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技术员出发去天津那天,张家栋特意做了安排。
他没让王技术员去挤火车,而是把小刘儿叫了过来。
“小刘儿,交给你个重要任务。”张家栋郑重地说,“你开着咱们的重型卡车,送王工去天津研究院。一来,你上次送车去过,路线熟;二来,这次把车直接开过去,让研究院的专家们能亲眼看看、亲手摸摸这挡风玻璃的安装位置和曲面弧度,比看图纸和照片真切多了!”
小刘儿一听,立刻挺直了腰板:“放心吧张哥!保证把王工安安全全送到,也让专家们把咱们的车看个明白!”
王技术员对这个安排更是感激不已,先不说能坐卡车去,早上出发差不多下午就能到,比坐火车可是强多了。
对方研究院那边的工程师们能够亲眼看到实物,总比自己靠描述直观的多了。
告别了张家栋,小刘儿驾驶着重型卡车,载着王技术员和整个玻璃瓶厂的希望,平稳地驶向了天津。
送走他们,张家栋又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合作社服装厂的生产中。
五千件滑雪服的订单像一剂强心针,也让整个厂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厂里的四百多名工人几乎是立刻结束了淡季的清闲,全员投入到了这批外贸订单的生产中。
然而,工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五千件滑雪服的生产难度,远超他们以往的任何产品。
如果是他们平时做的普通工装或者棉服,以厂里熟练工的数量和流水线的效率,五千件确实可能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裁剪和主要缝纫工序。
但比尔的这款滑雪服,结构异常复杂。
它不仅仅是一件厚外套和保暖长裤,内部更是有多功能口袋、复杂的防风防水拉链、可调节的风帽、腋下透气拉链、以及多处需要贴合热压的耐磨层。
许多拼接部位都需要特殊的缝纫技巧和专用的压胶设备来保证其防水性能,一道工序出错,就可能影响整件衣服的功能。
于大姐和几位老师傅几乎住在了车间里,反复调试设备,指导工人们适应新的工艺要求。
流水线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往往在一个复杂部件的处理上就要耗费大量时间。
结果,原以为能快速完成的五千件订单,足足花了一个多星期,才终于将最后一件成品检验打包入库。
这一周里,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加班加点,每个人都累得够呛。
但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做工精良的滑雪服,每个人的心里又都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
看着最后一批滑雪服打包完毕,张家栋立刻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联系了身在市里的史蒂夫先生。
这批货还是得通过他们共同持股的那家外贸公司办理出口手续并发往美国。
电话里,史蒂夫先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讶:“张家栋先生,你们的效率真是惊人!我记得我们刚谈完辣酱的出口细节没多久,你们这么快就又推出了一个服装品牌,还拿到了五千件的订单?这太不可思议了!”
张家栋笑着解释了与比尔的合作渊源,随后关切地询问:“史蒂夫先生,我们‘太阳牌’系列罐头的出口情况最近怎么样?”
“哦!我正想找机会告诉你!”电话中,史蒂夫先生的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这个月的订单非常多,特别是辣酱和蘑菇酱罐头,欧美和东南亚的客户反馈都很好。具体的利润还没有完全核算出来,但根据目前的出货量来看,肯定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
又是一个好消息,挂断电话,张家栋心情舒畅。
当前合作社最重要的两个外汇来源——服装和食品加工,似乎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就在这时,窗外也传来一阵熟悉而沉重的卡车引擎声,由远及近,最后在合作社大院停了下来。
张家栋心中一动,快步走到窗边向下望去——果然是那辆明红色的重型卡车!
只见小刘儿利落地从驾驶室跳下来,另一侧,王技术员也带着一脸风尘下了车。
见到二人归来的张家栋立刻转身,快步下楼亲自迎了出去。
“辛苦了!路上还顺利吗?”张家栋一边关切地问着,一边目光灼灼地看向王技术员,那眼神里的询问再明显不过:这次天津之行,有收获吗?
王技术员脸上虽然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闪烁着豁然开朗的兴奋光芒。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激动:“张厂长,有收获!收获太大了!这回可真是开了眼界!”
他也顾不上喝口水歇歇,就站在卡车旁,迫不及待地跟张家栋汇报起来:
“张厂长,您是无法想象!人家研究院的实验室里,那设备……虽然不少也是咱们国内自己研制的,还有一部分是引进消化吸收的,但是跟咱们想象中的全自动化不一样,很多也是‘半土半洋’,但那个思路和原理,跟咱们厂里可是完全不一样!”
他一边比划着,一边跟张家栋解释道:“他们用来做实验的,是一台自己改装的热弯压机!下面是用耐火砖砌的、能精确控温的小型电加热炉,上面是一个用液压控制的、可以均匀施压的压头。最关键的是那个测温和控制单元,听说是参考了国外技术自己做的,能实时监控玻璃不同区域的温度,确保受热均匀!”
王技术员越说越兴奋,完全顾不上张家栋到底能不能听懂:“刘工和赵工根据我们模具的情况,现场就用类似的设备做了小样试验!他们跟我讲,玻璃压铸的核心就是‘均匀加热、恒压成型、精密退火’这十二个字。他们建议我们,别好高骛远想一步到位搞全自动生产线,可以借鉴他们的思路,利用厂里现有的条件,自己动手攒一套‘土压机’!”
“自己攒?”
张家栋一头雾水。
“对!”王技术员肯定道,“赵工连草图都帮我画了个大概。用咱们厂修炉子剩下的耐火砖垒个加热室,核心是搞到一个能提供稳定压力的液压千斤顶或者小型油压机来改装,再想办法配上热电偶和简单的温控仪监测温度……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原理是相通的,足够我们进行小批量试生产和工艺摸索了!专家说了,这条路,咱们自己完全有可能走得通!”
张家栋一听,立刻说道:“快,把专家画的草图给我看看!”
王技术员赶紧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图纸。张家栋接过来展开,虽然上面那些代表液压回路、加热元件的符号和线条他看不太懂,但那清晰的结构布局、标注的关键尺寸和压力参数,他也能看出来这张图纸的专业性。
“嗯,虽然看不太明白,但是思路很清晰!”张家栋仔细端详着图纸,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不过,这液压、控温……这些东西,可不是咱们县里擅长的?”
“张厂长,这个我琢磨过了!”王技术员显然早有准备,他指着图纸上的压力机构部分说道,“您忘了?在调到玻璃瓶厂支援之前,我是在市里的拖拉机厂工作了十几年!他们厂里就有类似的锻压、油压设备,虽然用途不一样,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厂里还有几个我的老同事,就是专门搞设备维修和改制的,手艺绝对信得过!”
他越说越有信心:“我想着,咱们可以带着这份原理图,去找我那些老同事帮忙。利用拖拉机厂现有的条件,或者用他们报废设备上还能用的零部件,比如油泵、阀门、缸体,咱们自己采购一些必要的材料,请他们帮忙加工、组装、调试。这样既能大大降低成本,又能保证设备的核心性能!”
“好!这个路子好!”张家栋用力一拍大腿,脸上的表情也立马舒展了开来,“利用现有工业基础,搞协同攻关!这才是咱们该走的路!事不宜迟,你抓紧时间准备一下,需要什么介绍信、证明材料,我去联系陈主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