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升级换代
小李飞砖2025-08-25 15:543,689

  “张哥,你说咱们好不容易从青岛开着车过来广州1000多公里。忙活了好几天。结果这次广交会上咱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服装一件也没卖出去,这不是白折腾这么一趟了么?”

  这次春季广交会的举办一如既往的成功,像往年一样,本次广交会上的交易额又创造了新的记录。

  是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自己的展台上,前来向他们询问夏朵羽绒服,还有三羊牌针织衫和羊绒衫的外商却寥寥无几。

  而对此张家栋却似乎并不着急。反倒是忙着张罗那些跑来咨询,曼城县里带来的那些作为免费赠品的丰岛牌罐头,还有夏花花生露的出口事宜来。

  张家栋也因此,在这短暂的几天广交会上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几乎全都铺在了这些在小刘儿看来,和他们合作社服装厂本来的生意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产品上了。

  为他们献给新建的罐头厂,还有龙吟场生产的这两款产品,预定了不少是各国外商们的订单,却丝毫也没有理会到他们合作社自己当前的苦衷。

  就连小刘儿这样,平时在他们合作社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合作社拉拉货的卡车司机,到每一天他们合作社派去会场的销售员们,在当天广交会闭馆的时候,垂头丧气地散场以后,内心中都难免为这些销售员们有些鸣不平。

  毕竟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那些服装,不管是夏朵羽绒服还是三羊牌的其他服装,在去年的冬天,那可是整个鲁省最畅销的品牌了。

  即便是在某些东西上比不过当时的鸭鸭羽绒服或者是其他的国营服装厂,肯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收获吧?

  然后面对这样的窘境,张家栋却似乎并不着急,反而是因为这一次在广交会上替他们县里面的两个新品牌,预定了好几笔来自外商的大单,而兴奋不已。

  “诶,小刘儿,这事儿你不能这么看。咱们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成绩,哪一点不是因为咱们县里面的支持呢?现在咱们县里面的罐头厂才刚刚起步,连冷饮厂也迈出了品牌化的第一步。正是需要咱们合作社替他们好好宣传一下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不竭尽所能为县里面的这些投资,多出一把力呢?”

  张家栋的想法很单纯,他们合作社所获得的一些成绩其实都是来源于县里面的扶持。

  小刘儿作为最早跟张家栋一起加入合作社的元老,见证了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到底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走到今天,也算是能够理解张家栋的想法。

  “张哥,我承认你说的这些都没错。如果没有当时县里面给咱们提供的场地和条件,咱们合作社现在肯定是不能做到这样的规模了。可是我觉得张哥你也得考虑一下咱们合作社自己员工们的士气问题吧?咱们好不容易的大老远的从青岛拉着咱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到他们广州来参加展会,结果一个老外都没有看上咱们的衣服。得把这些衣服原封不动的都拉回去,说到之后咱们不都是服装厂的员工们,该咋想这件事儿,到时候他们肯定会觉得咱们合作社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这些服装款式,不过是搞出了一个地方品牌罢了。一出了咱们鲁省就完全玩不转了啊?”

  小刘儿的这一番话,也的确是说的中肯。

  张家栋却非常意外,这家伙居然会主动思考起他们说服装厂员工们的想法来了。

  “我说小刘儿啊,这才几天的功夫?你这个家伙的想法咋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呢?话是孙立军教你的,还是老王他一天到晚跟你说的?”

  “张哥,这些话还用他们教我?那你也太小瞧我这个当兄弟的了吧?就是大半年来我跟着你们走南闯北的哪里没去过。在你身边你的一言一行我虽然是学不来,不是也还算有见识过了你是怎么说话办事的了吧?所谓什么近朱者赤,近什么者黑来着?”

  小刘儿最后毕竟还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原本张家栋还想多花了他几句呢,也算是这么长时间,自己作为他们合作社的负责人,对于小刘这段时间工作成绩的认可。

  可是哪想到这家伙肚子里终究是没有什么墨水,拽文的话刚说到一半儿就露馅儿了。

  “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平时我是怎么嘱咐你的,不要每天都跟王哥后来一起。有空的时候就多看看书,以后你这个家伙还得给咱们合作社派上大用场呢。”

  被张家栋的这么好人一翻的埋怨,小刘的脸上也是有些挂不住了。

  “张哥,这都啥时候了?你还挑我的毛病,你也知道我就是个粗人,一共也没有读过几年的书,你说的那些词儿,我压根儿就没想过。可是理就是这么个理儿,咱们那合作社现在也不算是个小企业了,光是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就已经有五六百名的员工。大家可是都指望着跟着你一起过好日子呢。这种关键的时候你咋能胳膊肘往外拐一个劲儿的只替咱们县里的其他企业考虑呢?”

  原本过了春节以后,他们合作社生产的服装就进入了销售的淡季。

  之前他们合作社最畅销的夏朵羽绒服,还有山羊牌羊绒衫、针织线的销量,一下子就下减少了将近七成。

  而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女工们来说,这些衣服的销量减少,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影响他们的奖金。

  里面不光是不需要加班加点的让他们忙着搞生产了,夏朵羽绒服的整条生产线甚至还会时不时地停产,让他们这些女工们面临着必须要转岗的难题。

  对于这些厂里面的服装女工们来说,好不容易盼到他们合作社服装厂要参加一次国际级的贸易盛会。

  就盼着张家栋作为他们合作社的负责人,能够带着好消息回去,他们合作社服装厂赢得外贸出口的大单,让他们这些女工们都重新回到些一头扎进工厂里,就是鼓足全力搞生产的日子。

  可是经过小刘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张家栋不光是在这一届的广交会上,因为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带来的那些服装的销量毫不关心,反而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全都放到该如何替他们县里面的罐头厂还有冷饮厂的新品做宣传上了。

  虽然按照曹县长当初的安排,这些订单是通过张家栋他们合作社进行销售的,未来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收入也是有一定的促进。

  但是总不能让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几百号的女工就这么闲着吧?

  要知道即便是进入了夏季,夏天的服装款式因为需要的布料少,在零售端的价格也比较低,根本就不像他们合作社生产的下头羽绒服或者是三洋牌儿的羊绒衫,针织衫这样有那么高的利润。

  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这些女工们要是想在这样的淡季,继续保持在冬天那样销售旺季的高工资和高收入,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那些女工们,当初加入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目的,部分其实就是冲着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远超于其他国营工厂的工资收入水平而来的。

  这时候如果是因为销售工作的不顺利,造成了他们这些女工们的收入降低,小刘担心难免会引起这些新来的女工们的不满。

  然而,张家栋听到了小刘的担忧以后却有自己的想法。

  “小刘儿,如果按照咱们合作社去年为县里带来的利润来说,说咱们合同说已经是咱们县里面的大企业了,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如果按照咱们合作社现在的女工数量来算,那我就有些不太同意你刚才的说法了。”

  张家栋一边说着,脸上的表情也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你我没有加入合作社以前,都是咱们县里面玻璃厂的普通卡车司机,你知道咱们县里面女方最多的就是咱们县里的纺织厂吧?其次就是咱们县里的玻璃瓶厂。哪一个不是有几千名职工,这些职工的背后可是对应着将近1万户的家庭呢。我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县人,为咱们县里面的一份子,你总不能看着咱们县里面好端端的玻璃厂,因为自己生产的玻璃瓶不畅销了,就让这们多的家庭也受到影响吧?”

  张家栋的这一番话无异于是直接说中了要害,让小刘听到以后,也是突然吃了一惊。

  “张哥,那我倒不是这个意思,我只不过是没有你想的那么多罢了……”

  见小刘儿这下终于开窍了,张家栋这才语重心长的继续跟小刘儿解释了起来。

  “咱们合作社既然是从县里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是县里诸多企业中的一员。除了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发展以外,当然还要思考咱们合作社自己在县里需要承担的责任。那既然是咱们合作社服装厂销售的淡季,除了让吕晓晴姑娘尽量配合,设计出更适合这个季节的服装款式以外。咱们其实也没有其他可以做的。

  可是他们玻璃瓶厂那边的情况却跟咱们合作社大不相同,以前跟我一样都在咱们玻璃瓶厂当过司机,也知道咱们玻璃瓶厂的高温车间流水线一旦开起来,就不能随便停工。要是咱们不能尽量保证咱们县里冷饮厂推出的夏花花生露的销路,咱们县里玻璃瓶厂生产的那些玻璃瓶,又该卖给谁去呢?”

  尽量让他们县里玻璃瓶厂生产的这些玻璃瓶自产自销,其实是应对当前这种困境最好的办法。

  而张家栋毕竟只是一个个人,能力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上辈子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能够替他们县里玻璃平常做的也只是尽量帮他们县玻璃瓶厂拓展销路。

  不过好在小刘儿跟着张家栋这么久,也算是一个明白人了。

  经过张家栋的这一番解释,他即便是此前对张家栋这次在广交会上的表现颇有些微词,到现在来也开始逐渐理解了张家栋的苦衷了。

  “可是张哥,咱们这一次回到县里,再怎么说也得把这一次这可能会上的成绩,告诉给咱们合作社的其他人吧?是因为咱们合作社服装厂自己的销量我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咱们回去以后,又该如何跟咱们厂里面其他的人交代呢?”

  说白了想留到这一番担心,其实还是为了他们合作社服装厂的发展和稳定着想。

  但是,张家栋对于这个问题,却似乎并不担心一样,回答的很是随意。

  “该怎么说?实话实说呗?咱们合作社现在的服装不好卖了也的确是自己的问题,有什么不足就老实面对,不断的升级和改款,尽量把这些劣势克服不就是了?”

  “升级换代?努力克服?”

  小刘儿听到了张家栋的方案以后,只是意外地重复着他刚才的想法,却根本就想象不到,这一条路想要走通,他们在未来将要付出多少的努力……

继续阅读:第423章 忆往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