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首都电影制片厂的这位老厂长,之所以能够带领整个首都电影厂从当初不到200多人的规模,发展成为现在,在国内是首屈一指影视行业的标杆。
不光是能够代表咱们国内影视行业最先进的拍摄水平,在未来的好几十年里,也代表着咱们国内思想文化活动的发展方向。
而在座的众人包括张家栋本人在内,听到汪厂长头一次把资本主义国家萌生的商业广告片与当时咱们国内的劳动者联系到一起,第一次提出了公益广告片的雏形。也都是眼前一亮。
“正能量的广告片?正能量……汪厂长,你的这个想法好啊!以前咱们卡里面也对到底要不要推广广告片这样的形式做过好几次的讨论,可是每次都是因为这种广告形式在内容上,免不了夸大宣传。跟咱们现在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不符合,就推行不下去了。可是现在呢,有了汪厂长你的这个新想法,就像是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诞生的产物也可以为咱们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呀!”
最先提出自己想法的是一个看起来,年龄足有四五十岁的中年干部。
张家栋虽然猜不透对方的身份,不过从的人和汪厂长类似的一身中山装打扮,还有众人在聆听他讲话时,同样恭敬的态度也大概能够猜到他在首都电影这边产生的职务应该是类似于副台长这样的要职。
有了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的两位重要的领导轮流站台,自然汪厂长的意见也是立马就获得了整个会议室中大伙儿的认同。
“哎……对于我们这些搞文艺的工作者来说,以前我们一直都以为只有通过电影或者是电视剧这样的形式才能够把广大劳动人们的光荣事迹,介绍给广大电影或者是电视机屏幕前面的观众们。可是咱们电影厂的经费毕竟是有限的呀?一部电影或者是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少说也得两三年的时间,就算是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先进事迹,以咱们这么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来说,又怎么能够覆盖得了呢?不过广告片这样的形式就不一样了,我倒是觉得王厂长刚才这样的想法是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就算是那些在一线奋斗的劳动者们的艰苦付出,能够有机会,通过影视屏幕这样的形式被全国上下的老百姓看到了呀?”
“没错儿!张导说的对呀!之前我们在拍摄红旗谱的时候,就做过许多深入的调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都非常让我们剧组的工作人员们和演员的感动,要是能够把他们都搬上大屏幕,然后被世人看到,那该有多好啊。就是受到当时咱们厂里面对于这一部片子时长的限制,本来我们这一部电影的编剧早就已经这些故事都整理好了,等到开拍的时候,这些已经写好的故事,却只能被我强行都压了下来……”
说这话的是一个年纪大概将近六十,已经接近退休的老人。
不用别人介绍,张家栋也大概猜到了,这位应该就是当时的拍摄红旗谷这部经典电影的导演。
这些说到自己没有办法拍出来的那些英雄事迹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在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些失落的表情,这种情绪也不知不觉的影响到了在座的众人,大伙儿。似乎也都因为这些英勇的事迹,没有办法被后人得知而有些惋惜。
不过,很快这位老导演的话风就突然一转,又回到了大伙刚刚探讨的这个话题上来。
“不过现在有了汪厂长的想法,我们的思路就完全都不一样了,以前那些在电影里面拍不了的英雄事迹,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短篇的形式,在电视上面播出嘛?这样咱们老一辈人对于国家作出的贡献,也不至于被人遗忘。他们的革命精神,也能自然而然的在咱们新一代的国人之中流传下来啊!”
如果说刚才,首都电影制片厂汪厂长提出的这个想法是抛砖引玉,刚才这位上了年纪的老导演所说的思路,就是无形中把这个朴素的想法直接拔高了。
“是呀?以前我们怎么就从来都没有想过,把这些历史上面出现的英雄事迹拍成短片来进行宣传呢?以前其他部门的文艺工作准备也曾经把这些小故事画成小人书,或者是编写成文章或者是小说儿,在报刊杂志上面进行出版,相比起来,我们这些影视工作者们为此所做的探索,就少的多了呀?咱们可不能墨守成规。只是一味的追求大而全,越是接近于群众生活的好人好事,我觉得反而是越具有宣传的价值啊?”
“对对对……这位老导演说的对呀。我觉得咱们手电制片厂不能只关注于影视和电视剧方面,咱们其实也可以学学苏联那边的经验。把一些对于咱们现代社会有价值的故事都整理在一起,试着在电视上播出,然后不断修改打磨。最后把这些故事全都重新编辑,不就是一部再好不过的纪录片吗?”
……
有了会议室中的几位老导演们带头。其他的年轻导演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很快,首都电影制片厂的这个不大的会议室里面就突然热闹了起来,大家受到汪厂长的启发以后都纷纷建言献策,渐渐的就把思路从简单的广告片拓展到了纪录片这样的新领域。
张家栋一边听着大伙的想法,一边也是真的被这些导演活跃的思路感动。
作为一个过来人,其实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正是因为这些老一辈导演和艺术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后来进入90年代以后,咱们国内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
听到自己的建议,这么快就收到了他们厂里面大伙儿的响应,汪厂长点了点头,对于现在大家踊跃发言的气氛表示欣慰的同时,还不忘了看向张家栋这边。
“张家栋同志,你看现在我们首部电影制片厂的大伙所提出的各种想法,其实都是你之前所拍的那几个广告片带来的灵感。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觉得刚才我提出的这个想法怎么样?要是以后真的能够在电视上面看到,由我们手电这边厂拍摄的这些新时代的广告片,你觉得你们这些年轻的观众群体里,又会不会有市场呢?”
张家栋一开始,在大伙都纷纷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本来是想要在一旁保持沉默,不发言的。
毕竟,此时能够坐在这一间会议室里面与汪厂长一同开会的,要么就是之前为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老一辈儿导演。要么就是在未来,肩负起了咱们中国影视行业半壁江山的导演新锐。
即便是杨洁导演本人曾经指导拍摄过聊斋志异,现在又承担起了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投资最大的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工作。
在其他的这些老老爷们纷纷讨论的时候,他也一直保持沉默,并没有提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张家栋这个地地道道影视行业的门外汉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在这个国内最顶尖的影视行业精英云集的场合下,哪里有他说话的份?
可是偏偏汪厂长却又在这大伙正在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非要张家栋来表态,主要是张家栋在上一世经历过无数的大场面,遇到这满屋子的老艺术家们,也是有些懵了。
一边局促的挠了挠头,一边大脑中也是突然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方了。
“汪厂长,我……我觉得,咱们厂里面的这些老艺术家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都比我深刻的多了,而且,在影视行业中,我也只不过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罢了。说实话,您真的是希望我能够说出什么高屋建瓴的意见,我还的是没有什么想法……”
不管是这一世还是在上一世,张家栋本人的做事风格一直都非常低调,尤其是在这种需要发表意见的场合下,他基本上都是保持沉默。
可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此时此刻,汪厂长对于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却格外看中。说什么也要让他当着满屋子导演的面儿,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来。
“张家栋同志,大家现在的讨论毕竟是因为你之前所拍摄的那几部广告片所引起的,既然是这样,最后也应该由你本人来做个总结才对吧?”
汪厂长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以后还不忘了环顾四周,见众人听到了自己的建议以后,全都陆续的安静了下来,不少人都连连点头似乎也非常同意自己的看法。
这才笑着,又继续向张家栋说道。
“张家栋同志,在座的各位导演们的确是在影视和电视剧方面比你有经验,不过在广告片的拍摄领域,他们可都是新人哪?除了小杨同志以外。我们首都店制品厂的其他导演还没有人像你这样,曾经独立拍摄过好几部广告。而且还是在没有编剧和专业演员的协助的情况下。其实不瞒你说,就连我本人对于你一开始,把你们合作社生产的那些羽绒服全程给你们青岛本地的一线环卫工作者的动机也非常好奇,我相信以张家栋同志你本人的思想觉悟,一定不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噱头来吸引观众们的眼球。宣传你们合作社生产的这款羽绒服这么简单吧?”
汪厂长不愧是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人物,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与普通人大不相同。
如果说一般人要是在他的面前。自称自己是一个影视行业的门外汉,以汪厂长曾经亲手培养出无数导演的经验来看,他的确是不会太过于奇怪。
可是,张家栋不光是在完全没有任何人做出先例的情况下,就拍出了他们青岛本地的第1部广告片,而且不光是选材独特,直接以去年他们青岛本地偶遇的几十年未见的大学作为题材,把当时一线冲锋救灾的那些环卫工人们的英勇事迹,直接展现在了电视观众们的面前。
让普通老百姓们也知道,即便是在这样罕见的雪灾下,也有人在默默的付出着努力,全力保护整个社会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他不相信这样的做法,完全只是为了商业上面的利益考虑的。
张家栋见当初自己在拍摄这个广告片是选题时候的一点私心,果然是瞒不住了,这才只得硬着头皮回话道。
“汪厂长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您,当初为了宣传我们合作社生产的这款新款羽绒服的时候,我们合作社也才刚成立不久,的确是没有什么资源和经验。要是没有市里面我不知道专家团到我们县城本地的那次考察,也不可能由我们合作社让县里面的集体企业把广告片放在我们青岛本地的广播电视台进行播出的机会……”
张家栋所说的这些情况的确不假,他们的合作社是在去年的秋天才刚刚成立的,最初只是因为曹县长非常赏识张家栋的胆量,再加上那个时候有大量的知青用国家的号召返回县城,他们县里面的两大支柱产业,玻璃瓶厂和纺织厂因为各种问题,都陆续遇到了经营上面的困难,没有办法完全接纳这一下子就涌入他们县城的知青们。
按照曹县长的想法,张家栋既然敢想敢干,齐国强的那个案子算是彻底被他们县里面的玻璃瓶厂除掉了一个蛀虫,也为他们县里面做了不少的贡献。曹县长当初提议让张家栋带头搞合作社,就是想要让他带着他们县里面的这些年轻人们创新创业。
好歹也能够增强他们县里面的这些年轻人们的就业情况,所以他们县里面减轻一些负担。
可是却完全没有想到张家栋经过这半年多的折腾,居然把他们县里面的整个经济就完全盘活了。
不光是这样,张家栋为了挽救他们县里面的玻璃瓶厂,居然还给他们县里面开发出来了新的产业。
这一下,张家栋他们的合作社就连市里面都开始重视起来了。
这才有了以后他们是里面牵头,然后安排他们市广播电视台的拍摄团队全力配合,拍摄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广告片的事情。
“当时在为这一部广告片选题的时候,我们青岛市广播电视台的那些工作人员们其实想法都非常简单。只要是能够发挥我们这一款新款羽绒服的优势,福建我们摩托车生产的这款夏朵羽绒服的销量就可以了。不过,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双职工家庭,我的父亲曾经就是我们县玻璃瓶厂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从小我对于他工作的印象就是只要我们现玻璃瓶厂有任何的需求,为了保证我们建玻璃瓶厂高温车间那些设备能够顺利运转,他不论多晚都必须要第一时间赶过去。经常需要忙到大半夜才能回家。所以,对于这一部广告片我拍摄的内容其实还是有一些私心的,就是能够把这些默默无闻替我们所在的城市日常生活和工作做贡献的那些一线劳动者的事迹,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展现在更多的观众们面前,让他们也能够体会到这些普通人的艰辛……”
张家栋的这一席话,的确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对于自己父亲当初在他们县里玻璃瓶厂的工作,以及对于他们整个家庭的付出,张家栋从小就都是耳濡目染的。
所以从小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心愿,能够把像自己父亲这样,属于一线的劳动者。日常的辛苦工作,也展现在普通人的面前,他们能够知道咱们国家经济上面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与这些基层劳动者们的付出密切相关。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看似随口说出的想法,却一下子就触动了赛场的所有人,尤其是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的汪厂长。
听到张家栋无意中所提出的公益广告这个概念,立刻就被这个新词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而触动了。
“嘶……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唉呀,张家栋同志。你想出来的这个新词儿,可真是巧妙啊!谁说广告就不能是公益性质的?连电影和电视剧这种娱乐化的产物都可以成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渠道,谁说广告片只能是那些大资本家给人洗脑的工具,不能是宣传咱们社会价值观的武器呢?!”
首都电影制片厂的这位老厂长,先是对张家栋新提出的这个概念表示认同,紧跟着,随后便防住四周,看向了周围的众人。
在坐的诸位导演和他们首都店制片厂的领导们,似乎对于张家栋刚刚提出的这个公益广告的概念也非常的感兴趣。
一开始还只不过是因为张家栋独创的,把公益和广告这两个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毫无相关的两个词儿结合到了一起,有些好奇罢了。
但是经过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汪厂长的这一番解释,这个公益广告的概念就立马升华了,一下子就成为了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这些导演们手中的武器。
大伙儿一时间都纷纷振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