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栋同志?我们厂长他还在等着你回话呢,你倒是说些什么呀?“
老李见自己跟张家栋介绍了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厂长的身份以后,张家栋就像是一个木头人一样的傻愣在那里,好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也是有些替张家栋着急。
赶忙在张家栋的身边,拿手指偷偷地戳了戳张家栋的胳膊,所以他千万不要在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面前冷了场。
不过好在汪厂长这个人,虽然在他们手足店里这边场是一把手,平时不管是对于他们厂里面的这些演员还是厂里面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平易近人,现在张家栋迟迟都没有回应,他反而是笑着继续问道。
“张家栋同志,是不是刚刚来我们首都还没有适应我们首都这边的环境啊?没有关系,咱们这一次然后你过来,其实也就是想跟你随便聊一聊,顺便感谢一下张家栋同志之前对于我们西游记剧组所做的贡献。那个,小李同志啊,你还不赶快安排张家栋同志坐下,人家大老远的从青岛那边过来就是咱们电影制片厂的客人,哪能让他就这么站着说话啊?“
原本会议室中的尴尬气氛,被汪厂长这么几句话就直接打破了,老李受到他们厂长的批评,脸上反而是有了笑容。
在心里面一边感慨专家弄这个小子实在是有福气,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王厂长这么看重这个家伙,必然是上人见喜。
一边儿在嘴上还得接着汪厂长的话,埋怨自己道。
“哎呀,老厂长你真是说的对,刚才光顾着跟你介绍张家栋同志的身份了,差点忘了给他让坐了,都是我的不对……‘
先是跟汪厂长道过了歉,老李这才把张家栋引到了杨洁导演的身边,让他坐到了整个会议室主客的位置上。
“小李同志,你也别闲着,张家栋同志远道而来一定口渴了吧?小李同志,你去把我常喝的竹叶青茶,给人家张家栋同志泡一杯来,这么热的天气让人家小同志来连口水都没得喝,这哪是咱们首都店制片厂的作风啊?”
张家栋刚刚坐下没多久,汪厂长又指挥起老李让他去给郑家栋倒水了。也正是直到这时候,张家栋这才稍微回过了一些神来。忙连连摆手向汪厂长说道。
“厂长同志,您真的不用跟我这么客气,我只不过是还没有回过神儿来,我只是以为杨洁导演这一次约我过来是见面聊一聊,确定一下那一次我提出的,我们合作社跟咱们电影制片厂的剧组合作成立广告公司的事情。可是,我完全没有想到居然能够见到您本人,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接您的话了……”
张家栋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挠挠挠挠头,一反常态的显得有些笨拙。
不过,越是他这样的表现,其实在汪厂长的眼里看来,就越是真诚随性。
见张家栋一脸窘迫的样子,他也是突然就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哎呀,这位小同志还真是有意思。之前,小杨就曾经跟我说过。夸你光是办事麻利,而且对于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连这一部西游记名著,小杨我自己也从你这边获得了不少新的灵感。现在看来,张家栋同志不光是有天分,而且为人也随性,倒是非常跟我投缘啊!”
汪厂长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周围的人包括杨洁导演本人在内,早就已经替张家栋在心里面捏着一把汗了。
毕竟张家栋这一次只身来到首都赴会,可是要跟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谈成一件以往任何人都没有办成的新业务。汪厂长对于张家栋这个人的看法,自然是决定了这件事的成败。
大伙儿生怕张家栋突然所表现出来的笨拙,会让汪厂长觉得张家栋这个人在大事面前会不靠谱儿,最后把好不容易谈成的合作意向给全盘否定了。
直到听到了汪厂长爽朗的笑声以后,在场的众人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了解汪厂长性格的人都知道。他平时在首都电影制片厂的时候,不管是对于演员还是他们厂里面的工作人员都非常随和。
可是遇到了他们厂里面真正的大事需要由汪厂长亲自做主的时候,汪厂长这是绝对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铁面无情,他才能把首都电影制片厂从一个只有不到200人的电影小厂,带到现在拥有将近1000多人,至少有十几部戏一同开拍的规模。
而张家栋作为一个过来人,虽然在上一世确实是没有机会亲自与汪厂长见上一面,可是对于这位老厂长曾经在首都电影制片厂所取得的成绩,还有未来世人对于他的评价还是有一些印象的。知道对方能够像整天这样平易近人的夸奖自己,的确是并不常见。
“这位老厂长,我哪里像您说的这么有能耐,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还是非常清楚的。我只不过是把一些别人想到了,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给做出来了罢了。就凭我在广告方面的那一点儿点子,我相信其实在咱们剧组里应该有许多的老师,他们都应该有过类似的想法。只不过并没有像我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够遇到了杨杰导演他们这么专业的剧组,又恰好他们剧组在我们青岛本地拍戏,利用剧组现成的资源把这些想法都拍出来了罢了……”
张家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对于自己在影视行业方面的能耐还是非常有数的。
要不是之前他在电视上经常能够看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广告片,尤其又是经历过80年代,国内才刚刚出现电视广告这样的形式,借用了这些广告片当时的思路。
就凭他对于影视行业拍技术的了解,恐怕是让他独立完成一部广告片的剧本都难。
就更不要说让他带领整个西游记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利用现成的道具和场景拍出来两部这么好的广告片了。
再怎么说张家栋在眼前的这些前辈面前,也只不过是一个新手罢了,要是没有杨洁导演的帮助,还有之前他与剧组的这些主演老师们建立起的信任,也不可能有,现在张家栋亲自来到首都电影制片厂,面见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厂长的机会。
只不过,张家栋此时的谦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汪厂长本人的认可。
张家栋的话还没有说完,对方就直接朝他摆了摆手,直接把张家栋后面的话给打断了。
“张家栋同志,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在我面前这么自谦。你有什么样的本事,在坐的诸位其实都是心里有数儿的。以前我们厂里面也不是没有对广告片这样最新的宣传形式有过想法。光是我自己组织的探讨就曾经不下四五次……”
汪厂长说到这儿,还不自觉的环顾四周看了看周围,整个会试也是里面在做的众人中除了杨洁导演以外,还有几个知名的大导演,全都是汪厂长自己带出来的。
听到了汪厂长的话以后,大伙也都是纷纷点了点头,似乎对于汪厂长的这一番话非常认可。
其实在后人的记忆中,大部分本人认为咱们国内的第1条电视广告就是在1979年由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参桂补酒广告。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国内大部分老百姓的家里面还没有电视的时候,就能够推出这样的广告片,的确是非常有创新的。不光是开拓了咱们国人的思路和眼界,其实也是把广告片这种形式直接带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向当时咱们国内的企业和品牌证明了,电视广告这样的形式才是未来宣传的主流,就比那个时代户外广告和报刊广告更方便获取的形式,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也更为丰富。
可是,却少有人知,其实早在70年代初的时候,首都电影制片厂这位老厂长,就已经最先提出来了电视广告的概念了。
以电影或者是电视屏幕作为媒介,向广大的观众宣传品牌和产品,其实不管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先进的理念。
只不过受到当时社会舆论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他在那个时代所提出的广告理论,却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
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负责宣传社会价值观的工具罢了。
本来就不应该与各种商业活动有任何的关联,而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的这些文艺工作者们,更是不应该一门心思的只想着如何赚钱,必须坚守他们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更多优秀的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作品带给电影或者是电视机前的观众。
在这样的大环境限制下,汪厂长的建议就被迫搁置了许多年,在这将近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其实一直都并没有放弃影视和电视剧为社会经济活动作贡献的思路。
曾经在首都电影制片厂里面组织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专门针对如何发挥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的优势,在广告宣传方面作出一些创新做了许多次讨论。
虽然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的这些导演和演员们也积极配合,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想法。
不过,毕竟是受到那个时代的限制,即便是这些成长在新中国之中的新一代导演们,对于该如何发挥影视行业的优势,让更多的普通人也能够接受电视广告这样的形式,也没有太好的思路。
直到这一次,杨洁导演带着他们西游记剧组到青岛本地进行取景拍摄。
王厂长还一直以为,此次的拍摄也会像往常一样,剧组完成了本地的拍摄工作以后就会立马回到首都,向他汇报这一次的拍摄成果。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跟随杨洁导演一起回来的,除了这一次他们西游记剧组到青岛本地崂山景区所拍摄的那一集猪八戒娶媳妇的剧情。
杨洁导演居然还把之前和张佳栋他们合作社共同拍摄的那两部广告片都带了回来。
要说起来这一集猪八戒娶媳妇儿的戏,是杨洁导演他们西游记剧组的本职工作,效果如何自然是不用多说。
而利用西游记剧组现成的资源拍摄而成的这两部稿片,确实是大大疏忽了王厂长本人的意料。
即便是他曾经在脑海中,早就已经规划了无数次广告片的拍摄成果,当他真正看到了这两集成片的时候,还是不由的被剧情的巧思深深的打动了。
当他向杨洁导演询问这两集广告片到底是谁的创意时,一听说居然并不是他们文艺行业的专业人士,只是一个青岛本地普通合作社的负责人提出的想法时,就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非要第一时间让杨洁导演把张家栋叫到首都来,想要当面见一见这个年轻人,再和他聊一聊。
“张家栋同志,你可能还不知道,之前你跟小杨他们西游记剧组合作的那两部广告片我都已经看过了。不管是剧情的安排上还是最终拍出来的效果都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而且我还听小李同志跟我说过,你似乎但是之前。早就已经跟你们本地的电视台有过合作,拍摄过几部宣传你们县里和合作社自己产品的广告片?而且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张家栋也没有想到,汪厂长居然对自己以前所拍的那些广告如此上心,见对方询问自己的时候,语气这么诚恳,完全没有一个位居高位者对于他这样的晚辈的气势,也赶忙点头承认道。
“汪厂长,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不敢说。不过去年我替我们合作社拍摄的那几部广告片,的确是帮我们合作社带来了不少的销量……”
在这位老厂长的面前,张家栋自然是不敢托大的。只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老李却在他的身边又替他补充道。
“张厂长,这是过谦了,据我所知,他们合作社生产的那款夏朵羽绒服,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咱们首都的各大商场外爆了!当时我听说有这么好的羽绒服咱们首都本地的商场销售,还想着利用咱们剧组的经费,替我们剧组的大伙儿都配备一件呢。结果谁曾想呢,完全是抢不到啊!”
张家栋从来都没有听从里说过,原来还有这么一出,也不知道老李现在所说的情况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随口编出来替自己打气的。
不过不管怎样,老李所说的夏朵羽绒服的确是他们合作社自打成立以来最畅销的产品,而且让张家栋颇有些意外的是似乎汪厂长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所生产的这一款夏朵羽绒服,也有一些印象。
“哦?小李同志,你所说的下一个羽绒服就是之前在西单商场里,被大罗抢购的那款羽绒服吧?之前我也让我的助理替我去他们商场里面打听了一下这款语文服务的情况,想要为我的小孙子买上一件,作为他考上咱们首都医科大学的礼物。可是完全没有想到啊,我的助理他抢了好几次都没有买到,最后还是我托关系,找到了,他们西单商场的总经理,这才好不容易让他们破例为我专门儿留下了一件。没想到啊,张佳栋同志,这件羽绒服居然是你们合作社的产品?”
都说事有凑巧,可是张家栋却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与广场长还有这样的渊源。
喏大的首都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居然会为他们合作社的一件羽绒服操心,听到对方跟自己当面抱怨他们合作社生产的这款夏朵羽绒服如此不好买,张家栋简直是尴尬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额……汪厂长,这款夏装羽绒服的确是我们合作社的产品。当初刚刚研发出这款羽绒服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想过他一推上市场就会获得如此的成功,不管是原料上还是我们厂里面的工人数量上在当时都遇到了瓶颈,所以……”
张家栋就事论事,说的都是大实话。
不过,汪厂长最在意的却并不是这些,反而是连连夸奖道。
“张家栋同志,你不用说了。其实我关心的并不是你们合作社的产品,而是当初你在报纸上和你们本地电视台推出的广告。我相信当初要不是你们合作社把你们合作社的这一款羽绒服,与咱们首都的环卫工人联系到一起,宣传劳动者的光荣事迹,一款新款服装,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就收到我们首都本地消费者们的认通……”
汪厂长一边说着,一边看见了整个会议室里面在做的其他首都电影制片厂的成员们。
似乎是想要借着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这一次取得的成功,来好好教育一下他亲自带出来的这些学生。
“谁说广告就必须是向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是给人洗脑的工具?像张家栋同志这样,通过用他们合作社生产的这一款羽绒服支援第一线工作者的形式,让社会重新关注到这些风雪中,依然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面的劳动者。不也是一种广告吗?当今的社会,难道不需要更多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广告,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劳动者的光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