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友谊商店门前时常有人经过,其中不乏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路过友谊商店的时候要进去看看有什么咱们国内的特色产品。
张佳栋松了松自己的领口,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海鸥手表,他已经在马路对面站了半个钟头,看着形形色色的人进出那扇门——有穿着的确良衬衫的苏联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华侨,还有几个说英语的游客,正对着刚买的丝绸围巾指指点点。
"同志,要进去看看吗?"
张佳栋闻声回过头来,是个穿蓝布褂子的年轻人,手里攥着几张淡绿色的外汇券,在风里哗啦作响。
"我这儿有富余的,一块二换一块。"年轻人压低声音,眼睛却瞟着不远处的警卫。
张佳栋摇摇头,从内兜掏出县里开的外事介绍信。
年轻人见状,讪讪地走开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情况当时在北京的街头的确是很常见。
张佳栋本来是趁着对方来首都开会的机会,约了自己的老大哥,济南市食品厂的采购经理老赵一同来友谊商店谈合作的。
见马上就要到正午天气这么热,干脆不等了,整了整自己的衣领,自己迈步走向友谊商店的大门。
门口的警卫看了眼他的介绍信,目光在那枚鲜红的县革委会公章上停留了片刻,这才侧身让开。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暖风里混杂着檀香皂和进口香水的气味。左手边的柜台前,几个穿着喇叭裤的华侨青年正在挑选上海牌手表,售货员用带着吴侬软语的普通话介绍着"这是最新款的日历表"。
"同志,您需要什么?"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售货员迎上来,眼睛瞄向张佳栋手里的公文包。
"我想看看你们这里的罐头。"张佳栋说着,目光扫过食品柜台。
那里整齐码放着贴着外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旁边是出口转内销的梅林罐头,价格标签上赫然写着"外汇券专用"。
女售货员领他走到最里面的柜台:"这些都是咱们国家的出口产品,要用外汇券结算的。"她指着一排贴着英文标签的罐头,"这个糖水荔枝最受欢迎,日本客人一次都买十几罐。"
张佳栋按照女售货员的介绍,拿起一罐看了看,又轻轻放下——这价钱够买他们厂里二十罐辣椒酱了。
"除了这些,有没有一些内洋人经常需要购买调味罐头?我的意思是,类似番茄酱或者是辣椒酱罐头什么的?"
女售货员闻言稍稍一愣,随后便得意地笑了起来,麻花辫随着她转身的动作轻轻晃动:"您算是问对人了。"她蹲下身,从柜台最下层搬出个纸箱,"这些是给驻华外交人员特供的调味品,平时不摆出来的。"
纸箱里整齐码放着几排贴着外文标签的罐头。张佳栋拿起一罐番茄酱,发现是梅林厂出口转内销的,标签上印着中英法三国文字。
"最受欢迎的是这个。"售货员取出个细长的玻璃瓶,里面装着红艳艳的辣椒酱,"老干妈辣酱,贵州产的。日本大使馆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来买两箱。"
张佳栋接过瓶子仔细端详。玻璃瓶做工粗糙,标签印刷也很简单,但瓶口封着层鲜亮的红蜡,显得格外醒目。他忍不住和自己公文包里的"太阳"牌辣椒酱对比起来——他们的铁罐虽然结实,但看起来确实不如这个玻璃瓶精致。
"其实..."售货员突然压低声音,"最近不少外宾都在问有没有新口味的辣椒制品。上周有个意大利商人,非要找什么'烟熏风味'的辣椒酱。"她说着从柜台下面又摸出个笔记本,翻到某页指给张佳栋看,"您看,我都记着呢。"
张佳栋凑近看去,只见纸上密密麻麻记着:
"7月12日,法国商务参赞询问香草味辣椒酱"
"7月15日,荷兰游客想买超辣型..."
"7月18日,苏联记者问有没有配伏特加的..."
张佳栋还真是没有想到,对方只不过是友谊商店最普通的售货员,对于这些客户们的需求居然如此伤心。
就在这时,柜台后方的门帘突然被掀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小刘,把新到的咖喱粉拿两罐出来,印度使馆的同志在等了……"
这个姓刘的女售货员听到领导叫她,“哎”了一声就准备要去替对方找咖喱粉。
那个刚从后面过来的中年人,看清楚了柜外外面张佳栋的长相以后,也是一愣。
“张佳栋同志?你已经来了啊?老赵呢?”
张佳栋见自己已经被对方认出来了,还有些不好意思得挠了挠头。
“赵经理他还在开会,说是一会儿就赶过来,外面实在是太热了,所以我就提前……”
张佳栋话还没说完,李主任就笑着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外头这大太阳确实够呛。"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白大褂领口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圈,"正好,趁老赵还没到,你先跟我到后面坐坐,我顺便带你看看新到的货。"
说着,李主任掀开柜台后的蓝布帘,示意张佳栋跟上。穿过一条堆满纸箱的狭窄过道,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足有篮球场大小的仓库里,整齐码放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
"这是给下个月外交使团展销会准备的。"李主任指着几排贴着外文标签的纸箱,"这个是济南食品厂最新款的香酥鸭,老赵上个月就送来样品了,反响不错。"
张佳栋一边听着对方的介绍,一边点了点头。
心里想的却是,这款香酥鸭明明也是两个月前,自己帮着济南食品厂开发出来的新产品。
要是这香酥鸭有机会,能够通过友谊商店的推荐参加展会的话,兴许他们县里罐头厂刚研发出的这些新产品也有机会。
张佳栋正暗自思忖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的带子。仓库里弥漫着各种食品混合的香气,让他想起县里罐头厂试制车间那股熟悉的烟火气。
李经理却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
"张佳栋同志,发什么愣呢?"说着,李经理随手指向角落里几个贴着俄文标签的木箱,"看看这个,老赵特意嘱咐给你留着的。"
张佳栋凑近一看,木箱里整齐码放着几十个造型别致的玻璃瓶,瓶身上还有精美的浮雕花纹。"这是......"
"东欧进口的调味瓶,本来是装果酱的。"李经理笑着说道,"运输途中碎了一箱,这些是完好的处理品。老赵说你们县里不是要改进包装吗?"
张佳栋心头一动,拿起一个瓶子仔细端详。阳光从仓库高窗斜射进来,在玻璃瓶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
这样的瓶子,装上他们红艳艳的辣椒酱,再配上烫金标签,那简直是绝了!
更不要说,原本张佳栋他们县里就有现成的玻璃瓶厂,只需要稍微改进一下模具,就可以生产出来完全一样的瓶子了。
“真没想到,老赵他还惦记着我们县里的事儿……”
张佳栋正在感慨呢,突然从他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欸?我说,张佳栋老弟,咱们不是商量好了在外面等我一块儿进来的么?你怎们自己先过来找老李了?”
闻声,张佳栋和李经理都纷纷抬头,往门口赶去。
果然就看到赵经理正风尘仆仆地从洞开的大门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