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专家们是坐火车来的,张家栋、郑秘书以及特意从市里赶来的陈科长,早早便等在了青岛火车站的月台上。县里对这次交流极为重视,特意派来了一辆平时用于接待的中型面包车,就停靠在站外。
小刘儿举着一块用硬纸板临时做成、写着“接天津汽车研究院专家”的牌子,站在出站口最显眼的位置,他有些紧张地踮着脚张望着涌出的人流,忍不住小声问身旁的张家栋:“张哥,专家们第一次来咱们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不会没看见咱们,走岔了吧?”
“放心,陈科长已经跟对方确认过车次和车厢了,咱们举着牌子,他们一准能看见。”
张家栋话音刚落,目光就被出站人群中几位气质与众不同的人吸引了。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穿着半旧蓝色工装、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看着十分干练随和,他身后跟着两位穿着笔挺深色中山装、提着公文包和帆布图纸袋的领导模样人物。
那走在前面的工装中年人目光锐利,一下子就看到了举着牌子的小刘儿和旁边的张家栋,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加快步伐迎了上来,老远就伸出了手:
“张厂长!小刘同志!果然是你们!”
张家栋和小刘儿定睛一看,顿时又惊又喜。
这位主动打招呼的,不是别人,正是天津汽车研究院的徐明会工程师。
上次合作社刚买回那辆进口重型卡车时,就是徐工带队来进行全面的测绘和研究,在县里待了将近半个月,双方早已是熟稔的老朋友。
“徐工!怎么是您?!”张家栋又惊又喜,连忙紧紧握住徐工的手,“您这次……?”
徐明会工程师笑着拍了拍张家栋的胳膊,侧身引荐跟在他身后的两位中山装专家:“张厂长,郑秘书,陈科长,我来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我们研究院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的专家,”他指向一位年纪稍长、气质沉稳的同志,“这位是刘永清工程师,专门研究玻璃热工工艺。”接着又指向另一位,“这位是赵志刚技术员,在模具设计和精密测量方面是行家。”
徐工接着解释道:“院里听说你们不仅解决了模具制造的难题,还在热压工艺上遇到了瓶颈,非常重视,特意派刘工和赵工过来,就是针对你们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我呢,算是给你们当个联络员和‘后勤部长’,毕竟我对这边熟嘛!”
徐工的幽默让众人都笑了起来。
张家栋、郑秘书和陈科长赶紧上前与刘工、赵工热情握手,连声道谢和欢迎。
有了徐工这个老熟人穿针引线,张家栋和这两位专家之间的关系也立马拉近了许多。
郑秘书见双方已认识完毕,便笑着招呼道:“各位专家一路辛苦,咱们县里早就盼着你们来了!接待工作都已准备妥当,要不咱们先上车回县里?也好让专家们早些安顿下来,休息片刻。”
“客随主便,听郑秘书安排。”领队的刘永清工程师微笑着点头。
众人重新登上面包车,车子平稳地驶向县城。
一路上,徐工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不时地向刘工和赵工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上次来调研时的一些趣事,车厢里气氛轻松愉快。
当面包车缓缓驶近县玻璃瓶厂时,眼前的景象让张家栋和徐工都感到有些意外。
只见玻璃瓶厂大门上方悬挂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热烈欢迎天津汽车研究院专家莅临指导!”。
厂门两侧,整齐地站着两排职工代表,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手里拿着彩色的纸花。
这阵势,比上次迎接那台精密数控机床时还要隆重。
陈主任和王技术员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面,翘首以盼。当看到县里派去的面包车缓缓驶来时,陈主任立刻转身,激动地朝身后的职工们挥手示意:
“来了来了!专家到了!大家欢迎!”
顿时,热烈的掌声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声在厂门口响成一片。
车子停稳,张家栋、郑秘书、陈科长陪同着三位专家下了车。陈主任和王技术员立刻迎上前去,张家栋简单快速地为他们做了介绍。
“各位专家一路车马劳顿,真是辛苦了!”陈主任作为东道主,热情地安排道,“我们在县招待所准备了便饭,房间也安排好了,要不咱们先过去,安顿下来,吃个午饭,休息一下再看?”
然而,刘永清工程师却微笑着摆了摆手,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车间方向:“陈主任,您太客气了。吃饭休息不着急,我们在火车上已经用过餐了。咱们还是先去看看模具吧,尤其是你们遇到问题的那个现场。早点看到实际情况,我们心里也早点有数。”
赵志刚技术员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对,工作要紧。我们这次来,就是奔着解决问题来的,还是先看实物,了解第一手情况最重要。”
专家们务实和高效的作风,让在场的人都心生敬佩。张家栋与陈主任、王技术员交换了一个眼神,示意他们按照专家的思路安排。
“好!既然专家们这么说,那咱们就恭敬不如从命!”陈主任立马会意,侧身引路道,“各位专家,请跟我来,车间这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