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也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以来写的第一篇文章,就能够得到胡副主编如此的赏识。
听到对方的连连夸赞,他也不由得跟着一起兴奋了起来。
“胡副主编,您说的是真的吗?那我的这篇文章真能够登在咱们首都晚报的版面上,让所有的读者都看到了吗?!”
此前张家栋还没有见到这位姓胡的副主编以前,最担心的就是即便自己凭着一直都聪明,能够混进他们首都日报社,见到相关的负责人。
也没有办法说服对方了解他们合作社的创业经历。
再加上张家栋对于自己的那点儿文笔,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
在1982年,那个普通老百姓们的创作意识开始逐渐觉醒的特殊年代,许许多多的文学大腕儿都才刚起步。
像首都晚报和首都日报这样的大报社,每天接收到的读者来信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这么多的信件别说是让这些编辑挨个都看完了,这是每一封信全部打开都难。
他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技校毕业的卡车司机,凭什么在首都这种顶尖的大学云集,文字工作者无数的环境下崭露头角,获得首都日报社编辑们的赏识呢?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此行忧心忡忡,有那么多的疑虑。
真到了真刀真枪,需要用自己的文章来打动对方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真实感受,无意中直接让首都日报社的副总编三对他刮目相看。
对于张家栋来说,自己今天所经历的一切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是他在梦里都不敢想的被幸运之神青睐了。
“嗯,我觉得你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既结合时事,又符合咱们的现在所倡导的全民创业,为咱们国家工业化发展做贡献的理念。尤其是你的这一篇创业的经历,是以你们合作社,服装厂一名知青女工的视角来叙述的,这可更是难得了!”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知青们大量的涌入城市以后,其实是有非常多的问题的。
国家为了解决这些知青们在城市里的就业问题也是煞费苦心。
不光是专门为提升他们的文化课水平,设置了当时最早的夜校。
聘请当时的大学或者是技校的老师专门儿为这些知青们补课,更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鼓励国营的企业在同一个岗位上尽量多招聘职工,把一个人的工作安排给两个人来干。
这样的情况在未来那种追求利益最大化,减员增效的市场环境下几乎是无法被普通人理解的。
但是,在那个年代却因为这大脑政策,让许多本来不符合企业用工标准的待业知青,能够进厂找到工作,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只不过这样的非常措施必然会带来企业的负担,也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当时,实在是作为非常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的。
那时候的国家,当然希望有更多的创业者,能够通过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借着这一场东风创业创新。
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可以替咱们伟大的祖国分担一部分就业压力。
而张家栋的这一篇文章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以他们合作社作为舞台,讲述这位女知青自从响应号召回到了县城以后是如何通过夜校的学习,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掌握了裁缝的手艺和技术。
进而成功通过面试考核,加入了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成为了他们厂里面的技术骨干还有生产带头人。
在几次产品的革新过程中,又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替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厂完成了新服装款式的研发。
甚至于后来又通过老板生产出来了,寄受县里面老百姓们喜爱,又获得他们视力重视的夏朵羽绒服品牌的。
这样的工作经历,难免会让与张家栋文章中这位女知青有同样遭遇的知青们,造成相似的代入感。
而这样的代入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反馈,这正是这位姓胡的副总编在日常的工作中最为重视的。
更重要的是张家栋的这一篇文章从头到尾,也没有一个字是纯粹的广告,却处处体现着他们合作社全体员工,对于这件夏朵羽绒服从研发到进入市场,继而面对国营服装厂竞争的努力。
“胡副总编,你能这么肯定我的这篇文章,那我就放心了!”
得到了胡副总编的首肯,张家栋的心里自然是如同一颗大石落了地。
只不过胡副总编的话还没有说完,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当面嘱咐一下对方。
“你的这篇文章写的的确是不错,不过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再润色一下。再加上现在时间也有些晚了,即便是我现在就拿去给我手下的那些编辑们,加班加点地修改排版。想要在明天我们的首都晚报上刊登也已经来不及了。
我觉得你不如把这篇文章先拿回去,根据我的建议再稍微润色润色。着重突出一下。你文章中的这位女知青同志在夜校学习,还有你们合作省服装厂里工作时,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经历。明天再把你的这边改好文章拿过来,我再帮你好好的看一看。”
胡副总编的这一些建议全都是根据他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来的,对于张家栋的这些指导,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了。
可是张家栋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听不出来对方这是有意在提拔自己呢?
“非常感谢胡副主编你的提点,我今天把这篇文章拿回去,一定好好按照您的指示,好好完善一下!这样,我看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您应该也马上就要下班儿了吧?您是否方便……”
张家栋原本是想要借着这次与胡副主编见面的机会,顺便到附近的国营饭店里请对方吃一顿饭,进一步加深一下两个人的关系的。
可是,胡副主编却直接冲张家栋摆了摆手,告诫对方道。
“这些多余的事情就不必了,张家栋同志,我之所以肯帮你的忙,一个是欣赏你这个人的胆识。年轻人敢作敢为,有一股子闯劲儿是好事儿。更重要的也是觉得你们合作社搞服装厂,不光是为你们县里面也是为咱们秦老师做了一件好事儿。如果因为我的帮助,真的让咱们青岛市本地也多了一个全国知名性的服装品牌。
那我觉得,作为一个在青岛长大的鲁省人,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也算是为咱们鲁省的发展做了一些贡献。”
胡副主编说了这一番话情真意切,虽然张家栋也不由得被对方对故乡的真挚感情而感动了。
“胡副主编,您放心吧!有了您的支持,我自然会加倍努力,让我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夏朵羽绒服这个品牌走向全国,畅销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