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回乡下
小李飞砖2025-08-25 15:561,702

  张家栋看似不经意的新点子,却没有想到受到了孔老师的重视和肯定。

  “嗯,从番茄这个品类出发,的确是个好想法。小杨啊,你觉得张家栋同志的这个主意如何啊?”

  孔老师一边点着头一边看样子自己身边的杨主任,似乎是想要让对方替自己发表一下意见。

  “孔老师,我觉得张家栋同志的这个主意也非常不错,咱们青岛市最大的资源就是各种水产。以往了咱们市里罐头厂的工作重心全都是以水产品开发为主,虽然开发出了许多就咱们青岛本地特色的鱼类罐头,但是除了主要作为原料的水产品,其他的原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咱们鲁省其他的地市来引进……”

  要知道当时即便是青岛,这种有一定工业基础且发展极其迅速的城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许多农副产品都需要从其他城市来引进。

  再加上在当时,农场的大部分地市和县城,能够越冬种植的蔬菜大棚还没有完全普及。

  许多罐头厂生产各类罐头商品所需要的各种蔬菜和水果,其实在当时入以后,还有很多需要从南方的城市来调配。

  这就是为什么杨主任面对孔老师的提议,对张家栋的这个想法也是表现的极力支持的原因了。

  “张家栋同志的这个想法,不光是可以避免与咱们是在罐头厂现有的产品线相互冲突,同时也是弥补了咱们市里罐头厂原材料上的不足。要是他们县里关注厂研发的番茄罐头能够能够成功的话,以后咱们市里罐头厂生产的茄汁鲅鱼、茄汁鲮鱼之类的畅销品种,就再也不需要从外地来引进了。替咱们市里罐头厂接手的运输成本且不说,如果他们县里面真的能将番茄罐头这一个品类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咱们青岛市不是又多了一个新的罐头品牌了吗?”

  早在1983年,他们青岛本地罐头厂,就已经有能力把自己生产的罐头产品卖向全球各地了。

  甚至有很多口味的罐头自打研发开始,就是为了满足某些国外客商的订单需求。

  而在那个年代,能够拥有这种生产和研发能力一体的大型国营在国内也并不算多,张家栋提出来的这个思路,不光是解决了罐头厂日常生产所面临的原料供应问题。

  更是为他们青岛市本地的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那就是让所有的原料都本地化,尽量地保持原材料新鲜的同时,也能够让自己本地优秀的农产品,通过罐头这样的形式销售到全国各地。

  张家栋作为一个过来人自然是知道品牌化和规模化带来的好处的。

  在1983年,咱们国内许许多多的产业都已经蓬勃发展了起来,但是高速的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却是,有许多原材料因为需求的暴增,开始供应不上。

  就拿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冬天大火的夏朵羽绒服来说,当时羽绒服的大卖特卖就让张家栋他们见识过了一次因为羽绒原材料的短缺,不得已需要面临的停工停产的状况。

  反正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光是张佳栋他们合作社有类似的先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许多多的行业也同张佳栋他们合作社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老一辈儿劳动人民的努力,客服了各种困难,逐渐以国产的原材料还有设备,将这些多如牛毛的问题一一解决。

  也不可能有咱们国内未来各种产业百花齐放的盛世繁荣。

  而作为整个青岛市食品行业的领军人物,孔老师肯定是未来这个行业在青岛本地的深入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的。

  张家栋作为一个县里合作社的带头人,既然能够从推广他们县里本地农产品的思路,替他们青岛市本地的食品行业弥补上这个不足。

  不管是对于张家栋他们县里罐头厂的发展,还是找个青岛市食品产业的升级,都有莫大的好处。

  “张佳栋同志,就像小杨所说的那样,我觉得你的这个思路的确是非常不错。这样吧,关于这款罐头配方和生产工艺流程方面的问题,你就交给我们研究院来解决。我们县里面只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生产设备和厂房,还有足够的生产原料,也就是你所说的那些番茄就好了!”

  就这样,张家栋终于获得了他们设计食品研究院孔老师的承诺,心满意足的把这个消息带回了县里。

  就连曹县长得知在他们青岛本地食品行业拥有如此德高望重的专家的支持,也大受鼓舞。

  特意叮嘱他们县里负责罐头厂建设的负责人,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保质保量地将整个罐头厂建设完毕。

  而张佳栋自己这边也并没有闲着,自打他过完年以后,就一直因为各种可乐是还有他们自己家里的事情,没有时间去乡下看看。

  现在终于有时间和理由,回到农村去,见见许久未见的大姐还有姐夫,让他们帮忙说服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安排今年的种植和养殖计划了……

继续阅读:第292章 一家团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