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这世界还真是小
小李飞砖2025-10-21 15:173,062

  他先拿起那件银灰拼宝蓝的“雪峰”滑雪服,手指仔细摩挲着面料,又轻轻拉动防水拉链测试顺滑度。

  “这版型设计很新颖啊,跟我在外贸展上见过的国际大牌很像。”

  张家栋适时解释:“李处长好眼力。这款滑雪服是我们与美国经销商比尔先生那边的设计师,还有我们自己的设计骨干吕晓晴同志共同完成的,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特别注重了国际化的审美。”

  李处长赞许地点头,又拿起那件“夏朵”羽绒服,熟练地捏了捏填充厚度,感受其蓬松度,又仔细检查缝线针脚。

  “这款‘夏朵’我听说过,去年冬天可是紧俏货。我家那口子排了半天队才买到,回来直夸暖和,说顶住了咱们北京几十年不遇的严寒。”他抬头笑道,“看来确实名不虚传,这做工和用料,挑不出毛病。”

  李处长将两件样品轻轻放回,语气愈发认真:“有样品就好办多了。后天的评审会,你们就带着它们去,让专家们亲眼看看、亲手摸摸。好东西不怕检验!”

  “李处长,”一旁的郑导适时地补充道,语气带着几分郑重,“考虑到南极那可是冰天雪地,普通的保暖肯定不够。家栋在来之前就特意交代厂里,这两件带过来的样品,用的都不是普通的鸭绒,而是精选的最好的白鹅绒,而且充绒量比我们市面上的常规款,至少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张家栋接过话,语气平和却充满底气:“李处长,鹅绒的绒朵更大,纤维弹性更好,保暖性能确实比普通鸭绒要强上不少,尤其是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优势更明显。我们做过测试,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里,这套配置的保温效果,比普通鸭绒填充的常规羽绒服,强了远不止一倍。”

  李处长闻言,眼中闪过惊喜,他再次拿起那件“夏朵”羽绒服,放在手里掂了掂,感受着那份扎实的重量,又仔细捏了捏,惊叹道:“我说怎么手感这么饱满蓬松!你们这心思,可真是用到家了!这成本可不低啊!”

  “成本高一些是值得的,”张家栋诚恳地说,“关键是确保科考队员的绝对安全。不瞒您说,这些特选的鹅绒,都是我们合作社里经验最丰富的女工,戴着老花镜,一根一根亲手挑出来的,确保没有硬梗杂质,蓬松度达到最高标准。这一点,我相信国外那些追求效率用机器分拣的大品牌,是绝对做不到的。”

  “手工一根一根挑出来的?”李处长动容了,他抚摸着羽绒服光滑的面料,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精益求精的心意,“难得,太难得了!家栋同志,你们这不是在做产品,这是在用心支持咱们国内的科考事业啊!就冲你们这份对质量的极致追求,对科考事业的高度负责,我个人就非常看好你们!后天的评审会,你们一定要把这份用心,这份我们中国工人特有的认真劲儿,好好给评委们讲一讲!”

  “李处长,有您这句话,我们心里就更有底了!”张家栋听到李处长的肯定,精神不由一振,随即又谨慎地问道,“处长,不知道这次参加评审的,除了我们,还有哪些品牌?我们也好提前做些准备,知己知彼。”

  “对对,这是正理。”李处长显然很欣赏张家栋这种务实的作风,他走回办公桌,从抽屉里翻找了一下,取出一份用打字机敲打的、略显简单的名录。

  “这个可能不全,是初步报上来的,”他将名录递给张家栋,“国内这边,主要是‘丫丫’羽绒服,他们是老牌国营厂,实力雄厚,也是这次的有力竞争者。另外还有两家规模小一些的。”

  张家栋和郑导一起看向那份名录,只见上面果然列着“丫丫牌羽绒服(上海)”,名字后面还标注了“国营第一羽绒制品厂”的字样。

  “国外这边,”李处长指着下面几行,“主要是欧美几个牌子,喏,这个法国的‘Millet’,还有这个美国的‘The North Face’,听说在登山领域有些名气。”

  郑导在一旁听着,略带关切地低声问了一句:“老李,这个名单给我们看……不违反规定吧?”

  “嗨,老郑你多虑了。”李处长摆摆手,“这次是公开征集、专家评审,讲究的就是一个公平透明。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信息,在评审会上都是要公开介绍的,提前让你们了解一下,也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来参与竞争嘛。”

  他说着,注意到张家栋看着名录,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便问道:“家栋同志,怎么看?有什么想法?”

  张家栋从名录上抬起目光,有些感慨道:“不瞒李处长,看到‘丫丫’这个名字,我是觉得这市场还真是小。”

  他顿了顿,又解释道:“我们的‘夏朵’羽绒服去年冬天刚打开市场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丫丫’。当时在商场柜台,可没少跟他们打擂台。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在南极科考这么重要的项目上,这么快就又遇到这位老对手了。”

  “遇到老对手是好事啊!”李处长闻言笑了起来,“这说明在国内市场,你们和‘丫丫’都已经做到了顶端,才有资格一起来竞争这个代表国家形象的任务。这次科考,宣传意义重大,各家肯定都会全力以赴,拿出看家本领。你们回去啊,好好准备,把最好的状态拿出来。”

  “李处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松懈,全力以赴。”张家栋郑重承诺,随即与郑导一同起身告辞。

  走出部委大楼,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驱不散心头的凝重。郑导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带着几分忧虑说:“家栋,没想到‘丫丫’也来了,他们在部委和行业内的人脉根基可比我们深多了。看来后天这场硬仗,不好打啊。”

  张家栋望着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潮,目光沉静:“郑导,事到如今,想那么多也没用。咱们该做的准备都做了,能想到的细节也都考虑了,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至于结果,”他顿了顿,“等后天评审会上见真章吧。”

  他话锋一转,看了看手表:“现在才刚过十一点,下午还有大把时间。咱们按原计划,去央视拜访一下王主任?正好也换换脑子,总不能把所有心思都吊在这一件事上。”

  郑导将烟头摁灭在路边的垃圾桶上,点了点头:“说得对,光盯着这一处反而容易钻牛角尖。走,去央视!没准儿那边还能给咱们带来点好消息呢。”

  两人在附近找了家小店,简单吃了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填饱肚子,便再次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往位于复兴路的中央电视台旧总部。

  灰色的办公楼显得有些拥挤,院子里堆放着一些杂物。他们找到广告部王主任的办公室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收拾东西的声响。

  郑导敲了敲门,探头进去:“王主任,忙着呢?”

  只见王主任正卷着袖子,把一个装满文件的纸箱搬到墙角,办公室里有些凌乱,桌上也堆着不少待打包的物品。

  “哟!老郑!张厂长!你们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屋里有点乱,正收拾呢。”王主任见到他们,有些意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招呼,顺手把两把椅子上的杂物挪开。

  郑导打量着这略显混乱的场面,疑惑地问:“王主任,您这是……要干嘛?调岗了?”

  “不是调岗,是搬家!”王主任一边用毛巾擦着手,一边笑着解释,“给春晚筹备组腾地方呢。喏,我们这层楼,好几个办公室都要挪窝。”

  他指了指窗外不远处一栋正在做内部装修的新楼:“我们搬那边去。这边老的、条件好的办公室,优先保障春晚团队使用。”

  张家栋和郑导面面相觑,王主任见两人神色有异,立刻明白了他们的疑惑,笑着解释道:“别误会,不是我们广告部不受待见,恰恰相反,这说明台里对春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啊!”

  他压低了些声音:“去年那个晚会,你们也知道,反响太热烈了!电话线都打爆了!这可是开创性的成功。所以今年,上级直接下了指示,要集中全台最优资源,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我们挪个地方,给导演组、策划组、剧务组腾出更宽敞、更方便协调的办公环境,那是应该的,也是支持国家文化事业嘛!”

  王主任这一番解释,让张家栋和郑导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理解了,理解了!”郑导连连点头。

  王主任这才有空重新坐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对了,光顾着说我们这儿搬家的事了。老郑,家栋同志,你们二位今天大老远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张家栋和郑导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张家栋搓了搓手,坦诚道:“王主任,不瞒您说,我们这次来……还真就是为了这次春晚来的。”

继续阅读:第796章 开了个好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