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这可是个大消息!
小李飞砖2025-10-20 16:552,911

  等待省里做决定的这段日子,反倒让一直连轴转的张家栋难得地喘了口气,有了些时间去仔细过问合作社服装厂这边的情况。

  时间已进入初冬,北风渐起,服装厂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

  车间里,缝纫机的嗒嗒声比往日更加密集,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两大主力产品:一是今年刚推出就打开国际市场的“雪峰”牌滑雪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开春;另一个,则是去年凭借过硬质量和时尚设计一炮而红,成为合作社拳头产品的“夏朵”牌羽绒服,眼下正是国内销售的旺季。

  张家栋在车间里转着,看着一件件填充着优质白鸭绒、面料光洁的羽绒服在工人们灵巧的手中成型、检验、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心里踏实了不少。

  服装业务是他们合作社起家的根本,也是支持其他项目探索的现金来源,这块阵地必须牢牢守住。

  张家栋在车间里找到正带着女工们检查羽绒质量的于大姐。

  “于大姐,今年这批鸭绒看着真不错,蓬松度比去年还好。”张家栋抓起一把羽绒在手里捻了捻。

  于大姐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可不是嘛!多亏了你大姐在村里张罗,今年咱们把收购标准又提了提,价钱也给得公道,乡亲们伺候鸭子都更上心了。你瞧这绒朵,又大又干净,几乎看不到杂毛。”

  张家栋看着眼前这些来自家乡的优质原料,再想到村里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对于大姐,也是对所有在场忙碌的工人们说道:

  “有了这么好的原料,咱们更得把衣服做好,卖得好!等年底结算,一定要给乡下的养殖户们多发些钱,让大家都能过个肥年!”

  他洪亮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工人们都笑着应和,手上的动作也更麻利了几分。

  看着眼前这秩序井然、充满干劲的场面,张家栋心中不禁感慨,经过这一年多的磨合与发展,合作社的服装厂终于有了他期望中的样子。

  正想着,孙立军快步从办公室方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张哥,正好您在!郑导刚来电话,说对'雪峰'牌打开国内市场有些新想法,想请您去咱们广告工作室那边详谈。"

  张家栋一听是这事,立刻问道:"立军,你今天下午有什么安排?"

  "原计划要去跑几个供销社看看'夏朵'的销售情况。"

  "那个不急,明天再去。"张家栋当即决定,"你跟我一起去工作室。国内市场这块你熟悉,咱们一起听听郑导的创意。"

  "好嘞张哥!"孙立军利落地应了下来。

  张家栋点点头,正要往外走,忽然又想起什么,停下脚步问道:“对了,小刘儿最近在忙啥?好像有阵子没见着他了。”

  孙立军一听就笑了,带着点打趣的语气:“张哥,您还不知道吧?小刘儿现在可比咱们往市里跑得勤快多了!自打咱们的卡车有了替换玻璃,不用再在厂里趴窝了,他不是接了不少市里的基建的活儿嘛。这一有空就往市区钻,说是去调度货物,其实啊,”他压低声音,促狭地眨眨眼,“十有八九是绕道去广告工作室那边,看人家马姑娘去了。”

  张家栋也乐了:“这小子,动作倒挺快。”他转头看向孙立军,也开起他的玩笑:“那立军你呢?你跟人家吕晓晴同志进展到哪一步了?人家小刘儿好歹还能经常见着面,你这……”

  孙立军的脸唰一下就红了,有些手足无措地赶紧岔开话题:“张哥!咱……咱们还是快走吧,别让郑导等急了!”

  说着就抢先一步往厂门口走去,脚步快得像是要逃离现场。

  张家栋看着他这窘迫的样子,不由得摇头失笑,也不再追问,迈步跟了上去。

  两人来到广告工作室时,郑导正坐在剪辑机前,盯着屏幕上黑白画面里旋转的台式电风扇。见张家栋和孙立军进来,他赶忙暂停机器,起身招呼:

  “家栋,立军,来得正好!先看看我们刚给风扇厂剪的片子。”

  张家栋扫了眼屏幕,顺口问道:“郑导,高老师呢?怎么没见他?”

  “高老师啊,”郑导笑着摇头,“自打他接手工作室这一大摊子业务,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现在找上门来想拍广告的厂子排着队,他今天一早就带着林邵阳去济南了,有个酒厂想谈合作。”

  张家栋闻言微微蹙眉:“高老师那腿伤还没好利索呢,这么奔波能行吗?”

  郑导宽慰道:“放心,我特意让林邵阳跟着去的。那小伙子机灵又稳妥,路上会照顾好高老师的,肯定出不了岔子。”

  张家栋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得感慨,有高老师和郑导这两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坐镇,广告工作室这边确实让他省心不少。他直接切入正题:“郑导,您电话里说有事急着商量,是有什么新想法了?”

  郑导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示意两人到旁边的会客区坐下:“家栋,立军,我知道咱们的‘雪峰’牌滑雪服在美国卖得不错。现在国内也入冬了,正是推广的好时机。更重要的是,我前两天刚收到电影厂传来的消息,说是今年五月,咱们国家已经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把握时机的敏锐:“听说国家正在筹备,明年很可能要组织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这可是历史性的大事!”

  坐在一旁的孙立军听得有些茫然,下意识地问:“南极?郑导,南极是啥地方?”

  张家栋虽然也对南极科考的消息感到振奋,但还是先耐心地给孙立军解释:“立军,南极就是地球最南边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大陆,是世界上最冷、风最大的地方,几乎没人住在那里,现在主要是各国科学家去那里搞研究。”

  孙立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那地方听着就冻死人。”

  郑导接过话头,眼神发亮:“对!就是又冷风又大!家栋,你想想,咱们的‘雪峰’滑雪服,主打的不就是防风保暖吗?如果能想办法,让咱们的装备跟着国家科考队上南极,这影响力,可比在电视上打多少广告都管用!”

  张家栋听闻,眼前骤然一亮,心中剧震。

  他努力按捺住内心翻涌的情绪。

  “南极科考!是了,就是明年!国家第一次组织南极科考队,‘向阳红10号’和“J121”船……这可是载入史册的大事!长城站就要建起来了!”

  张家栋的脑海中迅速闪过那些属于另一个时空的记忆碎片——皑皑冰川、红色考察服、迎风飘扬的国旗。

  “郑导,您这个消息太及时了!南极那是地球最寒冷的地方,风暴极强,正需要最高标准的防寒装备。如果我们‘雪峰’能参与进去……”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消化这个重磅信息,然后才继续说:“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是对产品最好的检验,更是为国争光的大事!”

  孙立军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显然被“南极”这个遥远的概念震撼到了。

  “这……这是国家级的特大项目吧?咱们一个县里的合作社,怎么能攀得上这样的高枝儿?”

  郑导却摆摆手,脸上带着“门儿清”的表情:“立军,这你就不懂了。正因为是大事,才需要调动全国的力量。我们首都电影制片厂也要派出摄制组,全程跟随记录这次科考,所以才能提前得到消息。现在科考队还在筹备阶段,所有的特种装备,从考察服到雪地靴,都要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厂家进行招标测试。”

  他看向张家栋,语气肯定地说:“咱们的‘雪峰’滑雪服既然能通过美国市场的检验,质量和性能是有基础的,完全有资格去争取一个入围测试的机会。关键是动作要快,消息要灵通。”

  张家栋立刻抓住了关键,他当机立断:“郑导,您说得对!机会难得,必须争取。您在首都那边人脉广,能不能麻烦您尽快通过电影厂的关系,帮忙联系一下科考筹备部门?我们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比如对装备的具体要求、测试的标准和时间安排。”

  “这个没问题,”郑导爽快地应承下来,“我回头就给我老师打电话,他在部委里有熟人,应该能问到更具体的门路。”

  “太好了!”张家栋心中一定,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个将“雪峰”品牌与国家荣耀紧密相连的历史性机遇。

  他们必须抓住它!

继续阅读:第795章 这世界还真是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