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这钱花得值!
小李飞砖2025-10-10 15:162,044

  牛车吱吱呀呀地驶进大姐家的院子。车还没停稳,张家栋就利落地跳下车,开始帮忙卸番茄筐。姐夫则径直走向院角的鹅圈,麻利地逮住最肥的那只大鹅。

  "舅舅,我帮你!"大外甥抢着要抬最重的筐子,小外甥女也懂事地抱起几个番茄往屋里送。

  大姐系上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开来。她先往大铁锅里舀上几瓢水,把姐夫处理好的大鹅放进去焯水,接着熟练地切起姜片、蒜瓣,又从菜园里现摘了把青葱。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味。大姐把焯好水的大鹅捞起,在热锅里下了菜籽油,爆香姜蒜,再把鹅块倒进去翻炒。随着"刺啦"一声,浓郁的肉香顿时弥漫了整个院子。

  "家栋,快来搭把手!"大姐朝院里喊了一声。张家栋赶紧洗了手进屋,见大姐正往锅里加酱油、料酒,又撒了把冰糖。他会意地坐到灶前,熟练地添着柴火控制火候。

  小外甥女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翻滚的鹅肉,咽了咽口水。姐夫收拾完鹅圈进屋,看见这情景,乐呵呵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别急,等你舅舅烧的火候到了才香呢!"

  除了主菜红烧大鹅,大姐还炒了一盘金黄的土鸡蛋,拌了清脆的黄瓜,又把刚摘的番茄切了一大盘,撒上白糖。最后,她把自己最拿手的烙饼也端了上来——这都是张家栋从小最爱吃的家常味道。

  暮色渐深,一家人围坐在院里的石桌旁。

  桌上摆得满满当当,虽然都是寻常农家菜,却透着浓浓的亲情。姐夫特意烫了一壶地瓜酒,给张家栋满上一杯:

  "家栋,你是大忙人,能来乡下一次不容易。今天说啥也得好好喝几杯!"姐夫举杯感慨,"要不是你带着大伙儿搞合作社,帮着收番茄、组织养鸭养鹅,咱家哪能多出这些收入。"

  张家栋环顾四周,昏黄的灯光下,屋里除了几件旧家具,最值钱的就是那台收音机。

  虽然靠着合作社,大姐家今年少说也赚了一两万块,可这日子过得还是太清苦。

  "姐夫,大姐,"张家栋抿了口酒,诚恳地说,"现在家里宽裕了,孩子们又要去市里上学。要不...你们也搬去市里住?我在那边认识人,能帮着找处合适的房子。"

  没想到大姐立刻摇头:"市里哪有乡下自在?咱们这合作社的番茄田、养殖场都在村里,要是搬走了,这些活计谁照看?"

  姐夫也附和道:"你大姐说得对。现在咱们负责着村里三十多户的番茄收购,还有五千多只鸭鹅的养殖场,这都是你托付给我们的活计,可不能撂挑子。"

  大姐给张家栋夹了块鹅肉,语气温和却坚定:"家栋,你的心意我们都明白。但乡下有乡下的好,空气好,院子大,左邻右舍都熟络。再说..."

  她望了望窗外的田野:"这些番茄地、养殖场,都是你带着乡亲们辛辛苦苦搞起来的产业,咱们得替你守好了。"

  张家栋闻言,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他这才意识到,大姐和姐夫早已不是单纯的农民,他们已经成为合作社在乡村的重要纽带,肩上还扛着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责任。

  "不离开村里也行,"张家栋抿了口地瓜酒,话锋一转,"但咱们村的生活条件也得与时俱进。合作社今年能发展得这么红火,多亏了乡亲们的支持。现在效益好了,也该回报大伙儿。"

  他环顾着大姐家略显简陋的堂屋,目光落在斑驳的墙面上:"我听说现在村里不是在鼓励建房吗?你们现在都是'万元户'了,有没有想过把房子翻新一下?"

  大姐和姐夫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笑意。姐夫放下酒杯,语气热切:"这事我们还真琢磨过!现在家里确实宽裕了,就想盖个亮堂点的砖瓦房。前些天还去村委看了新宅基地的规划图。"

  "可不是嘛,"大姐接过话头,眼里闪着憧憬的光,"我们想着盖个二层小楼,楼下留间大的当合作社的仓库,楼上自住。最好还能接上自来水,省得天天去井边挑水。"

  张家栋欣慰地点头:"这个想法好!要是你们带头盖新房,其他乡亲们看到了,肯定也会跟着改善居住条件。到时候咱们村的面貌可就大不一样了。"

  他略作停顿,环顾这间住了几十年的老屋,语气坚定地说:"乡亲们翻修房子是大事,咱们合作社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打算给每户建房的人家补贴一千块钱。"

  "一千块?!"大姐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桌上,"家栋,你这是说真的?全村少说也有几十户要建房,这得多少钱啊!"

  姐夫也震惊地放下酒杯:"使不得!合作社才刚有起色,哪能这么花钱?"

  张家栋见两人震惊的模样,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这钱可不是白花的。你们想,现在家家户户院子窄小,收上来的番茄和鸭鹅都没地方存放。要是建了新房子,院子宽敞了,就能给合作社当临时仓储点。"

  他掰着手指头细数:"再说,等以后咱们村真像姐夫说的,家家都开上拖拉机,现在的老房子门窄路窄,拖拉机都开不进来。新建的房子都得留出农机通道,院墙也得加固,这些都要提前规划。"

  大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说来,倒是在理。现在咱家收的番茄都堆在院里,一下雨就着急。"

  "就是这个道理。"张家栋继续分析,"而且统一规划建设,还能留出合作社未来的扩展用地。等咱们的'雪峰'品牌做大了,说不定还要在村里建分厂。现在把基础打好了,往后发展就顺当了。"

  姐夫恍然大悟,拍腿道:"还是家栋想得长远!这么说来,这钱花得值!"

  月光洒在农家小院里,三人就着煤油灯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村子里家家户户通电,都有自来水。

  每家每户都有拖拉机,除了自己家的农田,出门就能进厂上班的好日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