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琪琪回来了
小李飞砖2025-08-25 15:495,172

  不知道为什么,张佳栋对这个姓李的老师傅,第一次见面的印象似乎非常不错,非要坚持对方代表橡胶厂来参与他们厂里的宣传。

  "李师傅,"张佳栋和周厂长简单的商量了一句,就上前一步,"您在这厂里干了多少年了?"

  这老师傅约莫五十出头,花白的头发理得整整齐齐,粗糙的大手上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连沾着油污的工作服都洗得发白。最难得的是那双眼睛——明亮有神,透着股子年轻人般的精气神。

  听到张家栋在跟自己问话,李师傅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手:"算起来,打五六年进厂当学徒,到现在整三十八年喽!"

  他说着指了指车间角落的一台老式硫化机,"那会儿还是用那台老家伙,一天能出二十双鞋底就算高产了。"

  郑导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立刻举起相机:"李师傅,您站到那台老机器旁边,给小徒弟示范一下当年的手艺!"

  李师傅也不推辞,带着徒弟走到老机器前。只见他熟练地填胶、合模、加压,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与机器融为一体。老旧的机器在他手下发出欢快的"咔嗒"声,像是遇到了知音。

  周厂长不知何时站到了张佳栋身边,低声道:"李师傅是咱们厂的活化石,带出的徒弟少说也有百八十个。可惜啊..."他叹了口气,"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手艺了。"

  也许是周厂长的介绍,又或者是李师傅的精湛手艺,张家栋却突然有了灵感

  "周厂长,"张佳栋建议道,"咱们广告的主线,就用李师傅带徒弟的故事怎么样?从老机器到新设备,展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郑导一听就来了精神:"妙啊!有故事性,有情怀!"

  他激动地比划着,"开头就拍李师傅在老机器前教徒弟,然后转到新生产线...最后来个李师傅和徒弟一起检查成品的镜头!"

  李师傅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俺就是个粗人,哪会上电视..."

  "李师傅,"张佳栋真诚地说,"您这双手,可是咱们厂里的宝贝啊!"

  张佳栋的话音刚落,周厂长也突然想起来什么:"对对对!说到宝贝,正好带你们去看看我们新研发的产品!"

  他热情地拉着张佳栋往样品间走,"这可是李师傅带着技术科熬了三个月的成果!"

  样品间里,一列崭新的运动鞋整齐地摆放在展示台上。

  与仓库里积压的老式解放鞋不同,这些鞋子款式新颖,有红白相间的跑步鞋,深蓝色的训练鞋,甚至还有几双儿童款。

  "嚯!"

  郑导虽然是从首都来的,也没有在首都的商场里见过这样的运动鞋。

  一个箭步冲上去,抄起一只鞋就对着灯光细看,"这鞋底花纹设计得讲究啊!"

  周厂长得意地介绍:"这是我们新研发的'双星'牌运动鞋,鞋底用的是李师傅改良的橡胶配方,既防滑又耐磨。"他拿起一只鞋用力弯折,"瞧瞧这弹性!"

  马姑娘则是好奇地问:"为什么叫'双星'呢?"

  "这个啊..."周厂长神秘一笑,指着鞋底的两颗五角星图案,"一颗星代表质量,一颗星代表创新。李师傅说,咱们做鞋的,既要守住老手艺的魂,又要跟上新时代的步子。"

  张佳栋拿起一只鞋仔细端详。这双鞋做工精良,鞋舌上还绣着小小的"双星"商标,已经隐约有了后世名牌的影子。他想起记忆中那个家喻户晓的运动品牌,不禁会心一笑。

  "周厂长,咱们的广告就这么拍!"郑导突然拍板,"开头是李师傅在老机器前教徒弟,中间展示新生产线,最后定格在这双'双星'鞋上——配上台词'老手艺,新标准'!您看怎么样?"

  周厂长听到张家栋的话,激动地一拍大腿,连连夸赞张家栋的这个点子好:"就这么定了!"他转身对站在门口的李师傅喊道:"老李,听见没?您要当明星啦!"

  李师傅搓着手憨笑:"俺就盼着这鞋能多卖几双,让厂里的小年轻们都有活干..."

  只是小刘皱着眉头,一直看着摆在角落里的鞋盒,似乎是对这些老实鞋盒的设计有些不太满意:"张哥,你说这包装盒是不是太素了点?"

  他指着盒子上简单的蓝白配色,"现在年轻人买东西都讲究个面子,这包装..."

  张佳栋接过鞋盒仔细端详,点点头道:"小刘说得对,这包装确实差点意思。"

  他转向周厂长,和对方解释道:"周厂长,您想啊,现在年轻人买运动鞋,盒子往床头一摆,都是面子问题。咱们这蓝白配色的老式包装,跟人家进口货一比,立马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周厂长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张厂长,您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厂里就缺个懂设计的。"

  他热切地握住张佳栋的手,"要不这样,这包装设计的活儿,就委托给你们广告工作室来做吧?"

  张佳栋一听这话,立马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周厂长,这活儿我们接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后世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潮鞋包装——抽屉式设计、烫金logo、限量编号...这些可都是让年轻人抢破头的营销秘籍啊!

  随后,又转头对马姑娘说:"小马,记一下,咱们要做就做全套——鞋盒、吊牌、包装袋,一个都不能马虎。"

  郑导兴奋地直搓手:"太棒了!等包装设计出来,咱们的广告拍摄就更有看头了!"他灵机一动,"要不这样,广告结尾就拍个年轻人拆包装的特写,配上'老字号,新形象'的广告语!"

  周厂长被说得心花怒放,连声道:"好好好!就这么办!"他拉着李师傅的手说:"老李啊,咱们这'双星'鞋,说不定真能一炮而红呢!"

  等到张家栋他们离开橡胶厂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

  张佳栋坐在吉普车后座,看着后视镜里逐渐远去的厂区大门,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今天谈得真顺利!"

  小刘一边开车一边兴奋地说,"张哥,你是没看见,咱们走的时候那几个年轻工人围着周厂长问东问西的,都盼着能上广告呢!"

  马姑娘翻着记录本补充道:"周厂长答应下周一把样品鞋和资料送到咱们工作室。对了,他还特意问要不要准备些老机器当道具..."

  郑导坐在副驾驶上,已经迫不及待地构思起来:"开头一定要拍李师傅的手部特写!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往机器上一放,故事感就出来了!"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差点打到小刘的胳膊。

  车子驶过栈桥,咸湿的海风从车窗灌进来。张佳栋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思绪却飘得更远。

  在十几年前,耐克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当时运动鞋的包装都是千篇一律的牛皮纸盒,直到创始人菲尔·奈特提出了"鞋盒即广告"的理念。

  他们率先采用彩色印刷的抽屉式鞋盒,盒面上印着醒目的品牌标志,内衬还特意设计了放置说明书的卡槽。

  这一创新让耐克在货架上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

  他们青岛橡胶厂现在的转型正是时候,国外的品牌还没有进入国内的市场,像是青岛双星这样的老品牌,刚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品牌的升级和转型。

  "郑导,"张佳栋突然开口,"咱们得抓紧时间。三天内把包装设计定稿,下周就开拍。争取赶在月底前把广告播出去。"

  "没问题!"郑导拍着胸脯保证,"我今晚就写分镜脚本!小马,回去把李师傅的资料整理一下,咱们得深挖他的工匠故事..."

  马姑娘认真点头,小刘趁机插话:"那我去联系咱们市里的印刷厂?之前咱们县里的罐头厂也找过他们..."

  张佳栋笑着点点头。吉普车转过一个弯,远处广告工作室的小楼已经隐约可见。

  “咱们大伙儿分头行动,有了橡胶厂的这个开头,我相信以后咱们的广告公司一定大有可为呢!”

  就这样,张家栋他们的广告公司刚开张,就迎来了第一个大单。

  张家栋为了尽快提供几个可行的设计给橡胶厂的周厂长,干脆把设计的工作带回了家。

  推开房门,就见妻子小夏抱着儿子小向阳在厅里看电视。

  "今儿怎么这么晚?"小夏起身相迎,看到他怀里厚厚的设计稿,不由惊讶道:"这是……"

  张佳栋把图纸往餐厅的饭桌上一铺,先是把儿子接过来逗了逗他,然后就笑着跟小夏说道:"给你看看咱们广告公司的第一个大买卖。"

  他指着最上面那张鞋盒设计图,"这是给橡胶厂的新包装,得抓紧赶出来。"

  小夏凑近细看,只见图纸上画着个精致的抽屉式鞋盒,盒面两颗五角星交相辉映,侧面还印着"青岛制造"的浮雕字样。她惊讶地抬头:"这...这是你画的?"

  "怎么样?"张佳栋拿起铅笔,在盒盖处添了几笔,"这儿再加个李师傅的剪影,表现工匠精神..."

  小夏盯着丈夫熟练的笔触,眼神越来越亮:"我咋不知道你还有这本事?这设计比百货公司里那些进口货的包装还精巧!"

  张佳栋被妻子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放下铅笔挠了挠头:"在厂里跟于大姐他们学过几手。"他低头看了眼怀里咿咿呀呀的儿子,突然灵机一动:"要不让咱们向阳给提提意见?"

  小夏噗嗤一笑:"他才多大,懂什么呀!"但还是凑过来,握着儿子的小手在图纸上点了点:"来,帮爸爸选个最好看的。"

  小向阳被逗得咯咯直笑,小手胡乱拍打着图纸,正好按在那个烫金五角星的设计上。张佳栋故作惊讶:"哎呀,咱们向阳眼光真好,一选就选中了最贵的工艺!"

  小夏被丈夫逗得掩嘴轻笑,正要说话,小夏的母亲也端着饭走了过来。

  "你们爷俩玩什么呢,这么热闹?"

  小夏母亲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桌上,凑过来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哎呦,这鞋盒画得可真讲究!"

  小夏笑着解释:"妈,这是佳栋给橡胶厂设计的包装。您看这个带五角星的怎么样?"

  小夏的母亲原本也是他们市里纺织学院的老师,对设计颇有研究。她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端详起图纸来:"这五角星的构图很有讲究啊,两颗星一上一下,既对称又不死板。没想到家栋你还有这个手艺……"

  张佳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正要说话,就听见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小夏的父亲叶伟东端着茶杯走下来,身上还带着书房里的气息。

  "都别忙活了,先吃饭!"叶伟东说着敲了敲桌面,"小夏,把向阳给我抱,你们年轻人先吃。"

  小夏把孩子递给父亲,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家栋,琪琪是不是该放暑假了?我记得她说八月中旬就回来?"

  张家栋一拍脑门儿,自己怎么差点儿把妹妹要回来的事儿给忘了?

  “她说回来,也应该就是这几天了。你看我光顾着忙工作的事儿,差点把这事儿就给忘了……”

  张佳栋放下碗筷,赶紧起身去翻日历:"琪琪信上说八月十五号到青岛,就是后天了!"

  他懊恼地拍了拍脑门,"这丫头肯定又要说我这个当哥的不上心了。"

  小夏笑着给丈夫夹了块鱼:"没事,明天我去百货商店,给琪琪把她一直想要的录音机买回来。"

  小夏母亲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叶,你不是认识铁路局的同志吗?能不能托人问问火车准点不准点?"

  叶教授点点头:"明天一早我就去打电话。听说最近上海到青岛的列车经常晚点..."

  张佳栋摆摆手笑道:"伯父,不用这么麻烦。实在不行我让小刘开车去接一趟,他那辆吉普车,这两天正好闲着。"

  叶伟东听完点点头,果然自打他们合作社有了车以后,就是方便多了。

  "那行,就按家栋说的办。不过..."叶伟东说着说着,就突然压低声音,"最近是咱们市里面施工的旺季,你们可别让小刘那毛头小子开车太猛。"

  张家栋听完哈哈大笑:"伯父,您就放心吧!小刘现在开车可稳当了,上回送马姑娘去火车站,几里路开了整整一个钟头呢!"

  结果一句话就惹得家里人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二天下午,火车站站台上人头攒动。张佳栋和小刘站在出站口,不时踮脚张望。

  "张哥,你看那个是不是琪琪?"小刘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只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拎着大包小包从绿皮车上跳下来,身后还拖着个快有半人高的行李箱。那姑娘一抬头,看见张佳栋就使劲挥手:"哥!"

  张佳栋快步迎上去,接过妹妹手里的行李:"你这丫头,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他掂了掂那个大箱子,"该不会把北京百货公司都搬回来了吧?"

  琪琪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嘻嘻地说:"都是给家里带的礼物!这个是给嫂子他爸的龙井茶,给伯母的丝绸围巾,给小向阳的拨浪鼓......"

  她突然左右张望,"哎?嫂子没来啊?"

  小刘赶紧接过话茬:"嫂子在家准备晚饭呢,特意嘱咐我开车稳当点,别颠坏了你带的礼物。"

  回程路上,琪琪像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哥,你不知道,我们学校图书馆新进了好多国外设计杂志,我都给你抄下来了......"

  她翻出一个笔记本,"你看这个新款式的服装设计,多适合你们合作社的服装厂!"

  张佳栋透过后视镜,看着妹妹兴奋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这丫头,放假还惦记着我们厂里的事。"

  车子刚拐进张家栋新家门前的那条街,就看见小夏抱着小向阳在院门口张望。琪琪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嫂子!"她一把抱过小侄子,"哎呀,向阳都会叫姑姑了吧?"

  小夏把儿子交给琪琪以后,才笑着埋怨道:“小向阳这才满月没几天,哪能那么快就会说话呀?亏你还是学医的呢……”

  琪琪被嫂子训了,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着吐了吐舌头。

  叶伟东夫妇也迎了出来,小夏母亲接过女儿手里的行李:"瘦了!在学校肯定没好好吃饭。来,赶快进家里洗洗手吃饭吧!"

  饭桌上,张家栋一边给妹妹夹菜一边问。"琪琪,你这次回来能待多久?"

  "开学前两周再回去。"琪琪嘴里塞满了红烧肉,含糊不清地回答,"我们系主任特批的,说我上学期成绩好,可以多休几天假。"

  叶伟东抿了口茶:"正好,你哥最近接了个大项目,你也能帮着参谋参谋。"

  "什么项目啊?"琪琪好奇地转向张佳栋。

  张佳栋把橡胶厂的事简单说了一遍,还拿出鞋盒设计图给妹妹看。琪琪仔细端详着图纸,连连感慨道:"哥?你啥时候这么厉害了?这些都是你画的?"

  张佳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跟厂里的老师傅们学的,再加上平时多看些国外杂志......"

  "咱们家栋从小就手巧。"小夏母亲笑眯眯地插话,突然话锋一转,"琪琪啊,你在北京上学,有没有...处对象啊?"

  琪琪正端着水杯喝水,闻言差点呛到,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伯母!您怎么突然问这个......"

继续阅读:第671章 新的计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