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阿斯本的天空湛蓝如洗,预示着一段旅程的结束,也预示着新征程的开始。
安东尼和比尔亲自驾车,将张家栋一行人送往机场。
一路上,话题依然围绕着昨天的比赛和即将展开的合作,气氛热烈而充满期待。
抵达丹佛国际机场,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
就在大家准备办理登机手续时,安东尼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车后备箱里拿出了好几个包装精美的礼盒。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感谢你们带来的精彩设计和这次成功的合作。”安东尼笑着说道,然后将其中一个特别标注的、系着银色丝带的礼盒郑重地递到张家栋和小夏面前,“这份,是送给你们的孩子,小向阳的圣诞礼物。可惜我们来不及亲眼看到那个可爱的小家伙了。”
张家栋连忙把安东尼这番真挚的心意翻译给小夏听。
小夏一听是专门送给儿子小向阳的,双手接过那份包装精致的礼盒,感觉沉甸甸的,心里更是暖融融的。
她不会说复杂的英文,只能将满心的感激都融汇在眼神和最简单的词语里,她用刚学会的、还带着生涩语调的英语认真说道:“Thank you...Anthony.”
说完,她抱着礼物,微微躬身,用中国人表达诚挚谢意的方式轻轻鞠了一躬。
直起身后,她望着安东尼,又转头看了看身旁的丈夫,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用只有张家栋能听清的声音感叹:“人家……真是有心了。就是不知道,下次再见面,会是啥时候了……”
张家栋听到妻子这句带着怅惘的低语,理解她心中的感激与不舍。他先是以郑重而真诚的语气,用英语向安东尼再次表达感谢:“安东尼,这实在让我们受宠若惊。谢谢你为我们小向阳准备的贴心礼物,我妻子非常感动。”
然后,他自然地侧过头安慰小夏:“傻话,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等咱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路子越走越宽,到时候,咱们不光能再来美国,还能风风光光地邀请安东尼和比尔去咱们中国看看,去看看咱们的厂子,看看咱们青岛的海,也让他们尝尝咱们地道的中国菜。”
他这番话,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妻子的承诺,瞬间冲淡了小夏心头的离愁别绪。
告别的时候到了。在丹佛机场熙攘的出发大厅里,双方用力地握手、拥抱。
“保持联系!”
“一路平安!”
“生产的事情就拜托了!”
简单的道别蕴含着深厚的信任与情谊。
最终,张家栋、小夏、吕晓晴和于大姐转身,拖着行李,汇入办理登机手续的人流。
通过安检,回头望去,依然能看到安东尼和比尔站在远处,用力地朝他们挥着手。
飞机从丹佛起飞,在底特律转机,然后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最终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
当机身触地传来那声熟悉的闷响,于大姐一直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她长长舒了口气,望着舷窗外灰蒙蒙却无比亲切的天空,喃喃道:“金窝银窝,不如咱的草窝。那美国再好,到底不是自个儿家。”
一行人拖着行李走出接机口,脸上都带着长途飞行的疲惫,但眼神里却闪烁着收获的兴奋。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惊喜喊了起来:“张厂长!嫂子!这儿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小刘儿正使劲挥着手,旁边还站着县里那辆熟悉的绿色吉普车司机老赵。
这意料之外的接机让张家栋愣住了,他快步上前:“小刘儿,你咋来了?厂里出啥事了?”
小刘儿脸上堆着笑,连忙解释:“张哥,是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他接过张家栋手里的行李,声音却掩不住兴奋,“你不在这些天,咱们县玻璃瓶厂那个汽车玻璃的项目,有眉目了!省里特别重视,曹县长和市轻工局的周局长这会儿都在省城等着呢!一接到你们从美国那边发来的电报,曹县长就让我和老赵赶紧过来,接上您直接去省里开会!”
“这么快省里就决定了?”张家栋闻言,眉头微挑,心中又惊又喜。
这推进速度远超他的预期,看来形势比想象中更紧迫。
事态紧急,不容耽搁。
他立刻做出决断:“小刘儿开车,务必把于大姐、晓晴和你嫂子安全送回青岛家里安顿好。”
他随即转向吕晓晴,神色严肃地叮嘱:“吕姑娘,你回去后,立刻通知孙立军和厂里所有骨干,做好加班的准备。你亲自把安东尼那两万件滑雪服的订单要求和样品交接清楚。告诉大伙儿,这是咱们‘雪峰’打响国际招牌的第一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周之内,第一批货必须赶出来,保质保量!”
“明白,厂长!你放心,厂里的事交给我们!”
吕晓晴郑重点头,眼神坚定。
这一次美国之行的历练,让她也变得沉稳了许多。
于大姐也赶紧说:“厂长,省里的事要紧,俺们你不用操心,厂子里有俺盯着呢!”
小夏则轻轻握了握丈夫的手,低声道:“路上当心,家里有我呢。”
安排妥当,张家栋不再多言,拎起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就先跟着曹县长的司机老赵一起上了县里那辆绿色的吉普车。
“赵师傅,辛苦你了,咱们这就出发去省城。”
“好嘞,张厂长,您坐稳。”
老赵利落地应道。
这位给县里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话不多,但技术娴熟,办事稳妥。
两辆车在首都机场外汇合后短暂同行了一段,便在一个岔路口分道扬镳。
小刘儿开着合作社的车,载着归心似箭的于大姐、小夏和思绪已飞回生产线的吕晓晴,转向东南,朝着青岛的方向驶去。
而老赵则稳稳把着方向盘,载着心潮澎湃、重任在肩的张家栋,转向西南,踏上了前往省会济南的路途。
那时候,从北京到济南,还没有如今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主要的干道104国道,也不过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柏油路,在当时已算是条件相当好的公路了。
但即便如此,全程也接近500公里,而且路况复杂多变——沿途要经过多个城镇、村庄,路上不仅汽车、卡车、拖拉机混行,还时常会遇到穿越道路的行人、自行车和牲畜群。
老赵这样的老师傅,技术过硬,更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警惕。
他们从上午首都机场接到了张家栋以后,只用了7个小时,下午天还没黑的时候就赶到了济南,曹县长和周局长下榻的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