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抬起手就往自己的脑门儿上来了两巴掌。
“哥,你怎么了?”二娃同样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给吓到了。
“你怎么能心疼她呢?你是不是忘了在名义上她可是咱们的后妈,她养了我们那是天经地义的。爸爸临走时可是给她留了钱的,她要是精打细算,哪里用得着出来打工挣钱?”
“你这个小子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面馆老板刚才听到大娃的言语,鄙夷的将嘴里的瓜子吐出去,朝着他淬了一口。
“你们两个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爸都走多久了,能给你们留个金山银山不成?还好意思说人家不精打细算?”
面馆老板就没见过苏锦绣更节省的人了。
但凡天气好,几乎每天都能在这个小巷子里看见她推这个小推车叫卖肉蛋,每天不知道要给多少人陪笑脸。
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居然还要被丈夫的两个孩子嫌弃。
女人还真是难做。
还在忙着招呼客人的苏锦绣没听见面馆老板和两个孩子的对话,只知道每次抽空看向两个孩子时,他们都乖乖的在台阶上缩着脖子,盯着自己的脚尖儿发呆。
大娃是被面馆老板的那些话骂服帖了。
他对苏锦绣不是没有一点侧隐之心,他是哥哥始终记得外婆说过后妈不可能对别人的孩子真心的话。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外婆了,但外婆讲的那些故事一直宁可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了他提醒自己警惕苏锦绣的信条。
况且村子里还有徐婉宁和周家姐弟的相处情况摆在眼前。
村子里人人都说徐婉宁不是个好后妈,对家里的两个孩子并没有多好,还拿他们当自己不生育的借口。
大娃担心自己和弟弟也会变成周家姐弟,可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在心里提醒自己一定要记得外婆讲过的故事。
“最后20个鸡蛋了,都给您装起来吧。”苏锦绣脸上的笑容十分大有亲和力,捡鸡蛋的速度却一点儿都不慢,似乎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20个鸡蛋就顺顺利利的进入了对方的框子里。
“还是老价格吗?哎呀,咱也算老熟人了,你给我便宜点儿。”妇女打开用手帕裹的层层叠叠的一沓毛票,盘算着将价格压的再低一些。
苏锦绣想着推车里就剩下这些鸡蛋了,只要卖完就能带着两个孩子去买学习要用的东西,很快笑着答应。
“行,就收你18个鸡蛋的钱,可以吧?”
说话间手指比划着,算清楚了这笔账。
妇女笑逐颜开的将钱递过去,提着框子心满意足的走了。
苏锦绣将钱塞进衣服里面的夹包里,嘴里不自觉的哼起小调,收拾着推车上的几块儿盖布,将他们一一叠好,整整齐齐的码放在推车上。
“你们两个快过来吧,我这里的东西卖完了,可以带着你们去买本子和铅笔了,这次可以稍微多买一点儿,你们今年开学就得开始学习了,不能再像去年。”
大娃二娃知道苏锦秀说的是去年他们两个在学校里上课但不参加考试的事情。
去年他们两个去学校上课时,距离放学已经没剩多久了,所以李老师都是将他们两个放在班里的后排让他们两个感受上课的氛围,但从不拿课业要求他们。
今年显然不能如此。
两个孩子手牵着手走了过去,十分温顺的跟在苏锦绣的身后。
“大姐,我把我的小推车放屋檐下搁一会儿,我带两个孩子去买点儿上学要用的东西,晚点儿再回来拿行吗?”苏锦绣想着这地方距离自己租的房子不是很近,要是送去那儿耽误时间不说,还会让两个孩子知道她在外面又租了房子。
一两个孩子对她的防备程度指不定会怎么想,还不如放在这里,等买完了东西再把小推车推回去就行。
面摊的老板娘听到声音从里面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双捞面用的长筷子。
她站在台阶上半身着脖子看了一眼空空的推车,确定不会有之后扯皮的东西才点了点头。
“行啊,你自己找个地方搁着,忙完了过来拿就行。”
“那就谢谢姐了。”苏锦绣说完感谢的话,这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一开始大娃和二娃走在前面,但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二娃牵着苏锦绣的手,大娃微微撅着嘴在后面跟着。
不知道的还以为没被牵着的大娃是在跟妈妈赌气。
苏锦绣带两个孩子来镇上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所以他一点岔路没走,直接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供销社对里面的柜员说要十个拼音本,十个算术本以及两把铅笔,末了又添了两块儿橡皮和一把削铅笔的小刀。
“同·志,一共是2块7。”柜员用红色的绸带把她说的那些东西都绑好,放在柜台上推了过来。
“好。”苏锦绣正要掏钱,一扭头去看见两个孩子垫着脚,不知道在看柜台里的什么东西。
她喊了两声,没有一个孩子答应,不得已走过去喊他们。
这才发现柜台里摆着的是信封和稿纸。
“你们为什么看这个?”苏锦绣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他们的爸爸是军人,一年半载回不了家是常有的事,但军人可以通过写信和家里人联络。说不定这两个孩子见过严骆寄回来的信件,也说不定他们的妈妈给严骆写过回信。
苏锦绣有些尴尬的咳嗽两声,“你们好好上学,多认识几个字儿,以后就可以给你们爸爸写信。”
她没说自己代笔,毕竟她没想过要一直陪着这两个孩子。
大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牵着二娃跟着他回了旁边卖本子的柜台。
苏锦绣瞧这两个小家伙失魂落魄的样子有多花了一块钱,买了两个看起来很厚的笔记本。
在这边买完了本子,她又带着他们去旁边的柜台买了些糖果。
“等你们上学了,若是每天听话,我就给你们一人一颗糖,若是不听话,这糖可就没有了。”
苏锦绣是懂得怎么拿捏这个年纪的小孩儿的,在严骆没回来之前,她绝不允许两个孩子给自己造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