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炼兵
手残薪作者2025-08-22 11:422,307

  季伯步入雾蒙山后山那处隐秘的训练营,眼前顿时变得开阔起来,一片繁忙且有序的场景呈现在他的眼前。

  阳光透过淡淡的薄雾,倾洒在数千名青壮年的身躯上,他们有的站立,有的行走,整齐地排列成颇具威严的军阵,每一声呼喊、每一次踏步,都彰显出不可轻视的力量与坚定的决心。

  季伯环顾四周,心中百感交集。

  雾蒙山,曾经是一个偏安于角落的宁静之地,如今已发展成拥有五万多人口的繁荣之所,其中青壮年的数量更是多达两万。

  然而,雾蒙山的军队规模却仅有千人。这并非是由于懒惰或懈怠,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抉择。

  季伯清楚地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份资源都必须精细盘算,一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已然是极限,这代表着雾蒙山所能承担的最大军事压力,以防止陷入穷兵黩武的困境。

  不过,季伯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因为他还有另外一张“王牌”——五千名半脱产的预备役人员。

  这些人平日在田间辛勤耕耘,是雾蒙山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当夜晚来临,或是农闲之际,他们就会转变为军营中的一员,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军营中的生活固然艰苦,但是那诱人的伙食——豆腐、肉食的美味,以及每日都供应加了糖的羊乳,都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倘若不是选拔标准极为严格,恐怕这五千人当中的每一个,都期盼着有一天能够穿上军装,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季伯穿过正在训练的士兵,来到了训练士兵的场地,这里是雾蒙山真正的士兵训练区域,这里的训练强度远远超过外面的预备役,所有人都需要身着十几斤重的铠甲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也并非只是军阵的集散和劈砍防御,而是实打实的实战演练。

  雾蒙山之军队,规模虽仅千余人,然其精妙地划分为三支精锐之师。

  首为重甲营,区区两百勇士,皆身着步人甲——此乃专为铁血沙场精心打造之铠甲,使他们战力非凡,待遇优厚,尽显尊贵荣耀之姿。

  次之乃轻甲弓弩营,仅有三百壮士,而弓箭手向来为战场上的夺命之镰,其培育之途布满荆棘,困难重重。

  幸得季伯别出心裁,批量制造复合弓弩,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训练之难度,然而欲成就一名杰出的弓手,仍需历经无数次锤炼,绝非易事。

  那最后的五百健儿,由长枪兵与刀盾手构成,人数上虽不占优势,但其训练之严格丝毫未减。

  此三军,不但每日勤奋苦练,且每日以实战模拟相互砥砺,力求每一场战斗都能指挥自如,战无不胜。

  在战场之上,胜负清晰明了,此间规则简洁而直接:胜者率先享受肉食之福,败者则需待胜者饱腹之后,方可得到些许残羹剩饭。

  对于这群铁血男儿来说,或许高深之理论难以理解,但肉与汤的差异,却比任何话语都更为直观且深刻。

  故而,为了那一口温热的肉食,他们竭尽全力,训练时如饿狼猛虎般凶猛,战斗时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仿若真正的战争已然来临。

  季伯立于一侧,看着在教官指挥下混战成一团的士卒们,那股无惧生死、凶悍如狼虎的气势已然逐渐形成。

  他深切知晓,为士卒提供充足的肉食诚然能满足其口腹之欲,但若要打造出一支真正的强大军队,则需如饲养野狼一般,让其在残酷的环境中自我磨练,方能铸就无敌之师。

  众人训练时所用皆为木刀木枪,且全身披甲,然而他们出手时皆毫不留情,每一刀每一枪都使出了全力。

  其中,重甲营已然开始压制其他部队,近些日子来,重甲营皆是胜者,以至于轻甲弓箭营与皮甲刀盾营不得不联手应对。

  轻甲弓箭营的士卒在远处不断地放箭射击重甲营,虽说射出的箭矢已去掉箭头,射在重甲营士卒的铁甲上便会被弹开,毕竟步人甲乃战场利器,莫说这无箭头之箭,即便利箭也难以攻破步人甲的防御。

  不过,弓箭营士卒射箭的目的在于牵制重甲营士卒,真正的主力实则为刀盾营的士卒。

  刀盾营先是令长枪兵穿刺,将重甲士兵分散开来,接着让刀盾兵以盾牌限制住重甲士兵的行动。

  至此,被分散的重甲士兵已然回天乏术,重甲士兵即便再强悍,也终归是血肉之躯,若单对单或许还能反抗一番,可若是单对五六人,那便唯有一个结局。

  最终,重甲士兵被判定全军覆没,随后,弓箭营也因刀盾营的人数优势而被击败。

  此次是刀盾营获胜,在教官罗松正的带领下,刀盾营的士兵们欢呼雀跃,先行去吃饭了。

  留下的重甲营则在自己的教官达里兴的怒火中,在其带领下饿着肚子再训练一组。

  而弓箭营的反应则没有那么激烈,他们围成一圈,在地上绘图,回味反思自己在战斗中的失误,并制定下一次的战略。

  牛虎、牛豹两兄弟因一点分歧吵得面红耳赤,其他弓箭营士兵也在查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弥补。

  季伯在远处将全程尽收眼底,他对众士卒所展现出的血性以及彼此间的默契配合深感满意,同时也留意到了众指挥的突出之处。

  牛虎、牛豹这对兄弟性格沉稳、老练,擅长从过往经验中汲取教训,具备大将之风范,担任五百主一职可谓是游刃有余,季伯欣慰地微微颔首。

  然而,另外两位指挥的表现却让季伯有些犯愁。

  达里辛乃南诏蛮人族长,天生力大无穷,英勇非凡,只是稍欠沉稳,总是热衷于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不太喜欢思考问题,仅能算作一员猛将。

  而最让季伯感到棘手的则是罗松正,罗松正本是僰人族长,此人不仅有勇有谋,而且饱读经义,无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还是兵家的宏篇大作,他都有所涉猎,为人沉稳又不失果敢,实乃难得的将帅之才。倘若由他来统兵,足以率领一支万人军队。

  而这也正是季伯颇为烦恼的地方,季伯并非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不会只提拔和重用自己本族之人,他大力倡导民族大团结。

  只不过,季伯手下有着数个族群,尽管他有心将所有人融合成一个大家庭,但毕竟时间短暂,各族之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在这种时候,像罗松正这样一个能够掌控局面,又支持民族融合的人才,不应该离开去征战,而应当留下来协助季伯化解各族之间的矛盾,推动民族融合的进程。因此,季伯对罗松正安排颇为头疼。

  季伯思索片刻后,又不禁笑了起来,觉得自己考虑得过于长远了,毕竟当下自己手下仅有一千士卒,想得太过遥远又有何用呢?

继续阅读:第62章:敌军来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