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冯兄!”
章大郎见章三郎回来,满面春风地和冯会介绍,一边亲热地拉过刚进门的章三郎。
“这位便是舍弟,章家三郎。日后还望冯兄多多照拂啊。”
冯会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炯炯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人,脸上浮现出由衷的赞赏之色:
“哎呀!早就听闻章家三公子风姿俊朗、气宇轩昂,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般卓尔不凡的气质,真可谓人中龙凤也!”
章大郎会心一笑,悄悄向弟弟递了个眼色,嘴上却故作谦逊地摆手道:
“冯兄过奖了!这孩子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尚需历练,日后还望冯兄多多指点才是。”
说罢,转头正色对章三郎说道:
“三郎,快来拜见冯主管。从今往后,你便在冯兄麾下效力,切记谨言慎行,不可懈怠。”
章三郎应声上前,举止恭敬地拱手行礼:
“三郎拜见冯主管,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冯会连忙起身,亲切地扶住章三郎的手臂,朗声笑道:
“既是一家人,就不必拘礼!往后只管叫我冯大哥便是。”
说罢,还亲热地拍了拍章三郎的肩膀,两人言谈甚欢,气氛融洽。
一旁的章大郎含笑而立,待两人寒暄完毕,便热情地招呼道:
“来来来,都别站着了,快请入座。”
席间,章三郎举止得体,既不喧宾夺主,又细致周到地为冯会斟酒夹菜,尽显谦逊与礼数。
三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席间洋溢着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气氛。
在那氛围极为融洽、言语间洋溢着欢愉的交谈之中,章三郎内心的好奇心仿佛被猛然点燃的火苗,随着话题的层层深入,愈发炽烈。
终于,在他满怀期待与耐心倾听之下,他如愿以偿地揭开了眼前这位男子的真实身份。
此人名唤冯会,乃是从繁华富庶的大唐本土远道而来的工程部技术主管,气度沉稳,举止间透出一种专业而坚定的气质。
他此番不辞辛劳,跋山涉水,穿越万水千山,远赴遥洲,肩负着一项意义非凡、责任重大的使命:对遥洲的筑城规划进行全面调整与重新布局,将原本依海而居的居民聚落有条不紊地迁移至内陆广袤之地。
此举背后,实因沿海区域频发的自然灾害,宛如猛兽般肆虐,如狂风、巨浪、暴雨等,不断侵扰着百姓的安宁生活,给当地带来了深重的威胁与无尽的困扰。
当章三郎听闻冯会详尽叙述这番神圣而艰巨的使命时,他的内心仿佛平静的湖面被巨石击中,激起层层涟漪,心潮澎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眉宇之间尽显兴奋与敬仰。
回想起不久前那场惊心动魄、仿佛世界末日降临的风暴——狂风怒吼,如猛兽咆哮;巨浪翻滚,似山岳倾覆——他至今仍心有余悸,记忆犹新。
自那之后,他对海边的生活便如惊弓之鸟,心生畏惧,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逃离那片危机四伏的海岸线,寻觅一处安宁祥和的栖身之所。
在这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之际,章三郎脑海中灵光一闪,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为何大哥章大郎会特意将自己安排到冯会手下效力。
原来,这看似随意的安排背后,实则早有深意,仿佛一盘精心布局的棋局,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皆为长远之计。
那场风暴来势汹汹,仿佛要将天地吞噬殆尽,不留一丝痕迹。
所幸的是,唐人营地的围墙在建造之初,工匠们便秉持着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选用上等坚固的材料,以精湛的工艺精心构筑而成。
因此,在风暴肆虐之下,虽然营地内的唐人皆惊魂未定,心跳如擂鼓般急促,但所幸无人受伤,房屋亦如忠诚的卫士般屹立不倒,整体安然无恙,令人倍感欣慰。
风暴刚刚偃旗息鼓,仿佛一位尽职的指挥官悄然退场,主管冯会便雷厉风行地组织人员展开恢复工作。
他目光如炬,迅速巡视营地内的十二座高炉,发现其外部结构未受明显损伤。
于是,他果断下令,召集工人,迅速展开分工协作:一部分人负责清理风暴留下的残骸,将被狂风卷来的杂物、被海浪冲上岸的破损物件一一清除,恢复营地的整洁有序;另一部分人则迅速投入炼铁作业的恢复工作中,仿佛要将风暴所耽误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追回。
毕竟,大唐本土对铁器的需求日益增长,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般迫切,生产任务更是如悬顶之剑般刻不容缓,容不得半点懈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事有难料之变。
高炉刚刚重新点火不久,便如平静湖面突现漩涡般异象频发,问题接踵而至,令人措手不及。
起初,炉体表面出现了几处细微难察的裂缝,仿佛潜伏的隐患悄然滋生。
紧接着,这些裂缝迅速蔓延扩大,如同失控的藤蔓般不可遏制。
尽管工人们反应迅速,第一时间采取紧急灭火措施,试图遏制事态恶化,但一切似乎已为时已晚,局势如脱缰的野马般失控。
最终,数座高炉因结构严重受损,如折翼的雄鹰般轰然倒塌,彻底报废。
其中两座甚至发生剧烈爆炸,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令人心惊胆战,场面混乱不堪,令人惶恐不安。
事故发生后,技术员们立即如训练有素的侦探般展开详尽而严谨的调查。
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细致入微的分析后,最终得出结论:高炉内部在风暴期间因受潮而受损,犹如人体受寒般虚弱,在随后冷热交替的剧烈变化下,如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最终导致了结构性的严重破坏。
技术员们神情凝重地指出,这几座高炉已然病入膏肓,修复无望,唯有果断拆除重建,方能彻底消除隐患。
正是由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原本忙碌不已的章三郎仿佛被抽去了动力的齿轮,骤然陷入无所事事的空闲之中。
整日百无聊赖,他只能以垂钓打发时光,望着湖面波光粼粼,思绪却随风飘远,茫然若失。
而从当前形势来看,高炉的重建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短期内难以顺利推进,生产的全面恢复亦如遥不可及的星辰,令人忧心忡忡,难以释怀。
在那略显沉闷的氛围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悄然笼罩,天地之间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切都显得黯淡而沉寂。
然而,就在这压抑的时刻,冯会的到来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划破夜空,瞬间点亮了遥洲的每一个角落。
他那耀眼的光芒不仅驱散了笼罩已久的阴霾,更点燃了人们心中久违的希望与期待。
冯会此次亲临遥洲,显然胸怀壮志,满载雄心。
他那深邃而坚定的眼神中,透出一股势在必行的决心,仿佛要在这一片辽阔而充满潜力的土地上,挥洒热血,倾注激情,绘制一幅波澜壮阔的蓝图。
他志在建功立业,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这传奇的序章,正从遥洲这片热土悄然开启。
遥洲的建设大业,此刻正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亟待更多力量的汇聚与推动。
时间仿佛在飞速流转,每一刻都显得弥足珍贵,紧迫的局势不容丝毫迟疑与懈怠。
然而,现实却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横亘眼前——人手严重匮乏,资源供不应求,仿佛干涸的大地亟需一场甘霖的洗礼。
章三郎,这位心怀梦想、志向远大的青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难得的机遇。
他深知,若能顺利加入冯会的团队,那便如同一只渴望翱翔天际的雄鹰,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他将不再被困于日复一日的平凡琐碎之中,不再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从此,他将有机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施展才华,挥洒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更何况,章大郎与冯会之间虽非深交,平日往来亦不多,但在风云变幻、百废待兴的当下,冯会若要在遥洲大兴土木、推进建设,势必离不开章大郎这位木材加工主管的鼎力支持与密切配合。
这层微妙而关键的关系,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章三郎与冯会紧密相连。
他仿佛已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冯会必将熠熠生辉,而自己也将因这层关系,踏上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在这场看似寻常的酒宴之上,章三郎的表现却愈发殷勤而用心。
他频频为冯会夹菜,动作轻柔而得体,仿佛每一次递上的不只是佳肴,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与诚挚敬意。
敬酒时,他满脸笑意盈盈,眼神中满是殷切与憧憬,言语之间更是字字斟酌,句句含情,仿佛每句话都经过精心雕琢,闪耀着对前程的热切渴望与坚定信念。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如梦如幻的锦绣前程正在不远处向他招手,只待他奋勇前行,将其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