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诸般正事逐一交代完毕,郑业正欲妥善安排众海军将士前去歇息,不料牛三却猛地一把拽住了他的衣袖,亲昵地勾着他的肩膀,将他拉到了一旁。
牛三先是机警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才压低声音,满含关切地问道:
“兄弟啊,咱俩兄弟,你得给我句实在话,突然把我们从海上召回,究竟是为了哪般?莫非是打算对交趾动手了?”
郑业嫌弃地瞥了一眼搭在自己肩膀上的那只脏手,却也并未推开,而是同样谨慎地张望了一下四周,确认安全后,才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也就对你,我才肯透露些许内情,换了旁人,我半个字都不会透露。上头对交趾的打算,乃是先制造混乱,但暂不发起进攻,起码在五年之内,不会对交趾采取军事行动。调你们回来是另有要事。”
郑业并未将全部真相告知牛三,实际上,此时的交趾已然是风雨飘摇,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当初交趾王为抵御黔州军的威胁,不惜向南方的南诏和真腊求援,调集了几万大军在边境严阵以待,以防黔州军来袭。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两年时间已过,黔州军却始终未曾向交趾发难,这使得交趾与南诏、真腊联军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难以理清。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初轻而易举请来的援兵,如今想要送走却是千难万难。
更何况,南诏和真腊的援兵军纪散漫,素质着实不高,他们在边境上的所作所为,早已让交趾民众苦不堪言。
倘若平民百姓的怨声四起,响彻云霄,交趾王或许仍能稳坐庙堂之高,凭借铁腕手段对其置若罔闻。
然而,对于那些在国内拥有深厚根基与世代显赫影响力的世家大族所表达的不满,交趾王权便再也无法继续保持那份漠然的态度了。
南诏与真腊的援兵,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地赶来支援交趾。
然而,这漫长的征途,却使得他们无法携带足够的补给以支撑持久的战事。
于是,这补给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交趾国内那些世家大族的肩上。
起初,南诏与真腊的援兵作为前来协助抵御外敌的友军,受到了世家大族的热烈欢迎与慷慨无私的支援。
然而,世事难料,人心易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事并未如期爆发,这些曾经的友军却逐渐沦为了交趾国内的“危险”。
他们不再为抵御外敌而英勇奋战,反而成了消耗资源、难以驱除的无赖之徒。
面对这样的局面,世家大族们的态度开始悄然发生转变。
他们并未选择直接与这些援军决裂,而是采取了更为微妙且高明的策略——在补给上暗中动手脚。
原本,南诏、真腊与交趾三方的联军补给是均等的,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时局的艰难。
但渐渐地,世家大族们开始减少对南诏与真腊的补给,而交趾的补给却始终保持着充足的水平。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无疑激起了南诏与真腊两方的不满与愤怒。他们开始质疑交趾的诚意与决心,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也随之不断升级加剧。
尽管在联军之中,总有一些富有远见卓识之人试图平息这些冲突,维护三方的团结与稳定。
但他们都深知,这矛盾并非能以威望,人言所能化解的。
它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窥视着机会,准备给予致命的一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矛盾只会不断累积加深,直至达到一个无法承受的临界点,最终彻底地爆发出来。
交趾王曾郑重其事地召集世家议会,殷切期望众人能以更为宽容的心态,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然而,世事难料,这一番苦心并未得到世家们的重视,他们仅仅是在口头上敷衍了事,实际上却并未有丝毫的改变。
面对劝说无果的局面,交趾王虽心怀恼怒,却也不得不隐忍不发,最终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究其原因,一来交趾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交趾王着实不敢贸然与之公然抗衡;二来虽然南诏、真腊的援军与交趾士兵之间嫌隙颇深,但好在尚未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尚存一丝缓和的余地。
然而,交趾国内的问题却已是迫在眉睫。
当初,岭南百万流民如潮水般涌入交趾,初时并未显现出太多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与问题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要知道,百万流民绝非一个小数目,而交趾的总人口尚且不足千万,此次涌入如此众多的流民,对交趾社会造成的冲击之大,可谓是可想而知。
再者,交趾的体制本就存在着王权未能深入乡村的弊端,各村寨皆是由乡老乡贤负责管理。
因此,这些流民涌入交趾后,便如同鱼儿入了大海一般,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全然无人管束。
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数十乃至数百个流民组成团体,对本地人进行打压、驱逐的奇葩事件。
当然,对于交趾王而言,此类事件实在是毫无意义。
交趾的世家极为团结,他们宁愿底层社会混乱不堪,也不愿国王的势力向基层延伸,故而众人都会极力阻止交趾王过问民间之事。
而最让交趾王烦恼的依旧是那些世家。
当初一同涌入交趾的,不仅有百万流民,还有岭南的世家豪族。
这些人自然不甘心屈居人下,待他们站稳脚跟后,便立刻开始谋求权力。
本土的世家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们断不会任由他人染指自己的权力,哪怕是世代联姻的世家也不行。
如此一来,交趾边境的战事尚未爆发,交趾朝堂之上却已是纷争不断。
虽说世家们尚保持着一定的理智,将斗争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但这也足以令交趾王头痛不已
当然这些事和牛三无关,说回正题。
牛三满怀好奇地揽住郑业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紧紧盯着郑业,急切地问道:
“另有安排?你究竟知道些什么?快跟兄弟我说说。”
郑业连忙摇头拒绝,神色严肃:
“这可万万不能说,那都属于绝密信息。”
牛三的好奇心已被彻底激发,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郑业的眼睛,仿佛要看穿他的心思。
郑业在牛三那炽热的目光下,不禁开始躲闪,最终,在牛三的不断追问下,他无奈地开口:
“具体的事情我也不清楚,不过,你明天来找我,我带你去见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此后,无论牛三如何软硬兼施,企图从郑业口中套出更多信息,郑业都紧闭双唇,再也不肯透露半句,最终,牛三只能悻悻地放弃了追问。
随后,牛三和其他海军人员被引领至一个临时搭建的营地,这里将成为他们暂时的栖息地。
在营地之中,郑业早已准备了一间澡堂,那是一间规模宏大,足以容纳数百人同时洗漱的大型澡堂。
牛三吩咐手下士兵分成几批,依次进入澡堂沐浴。
而作为船长的牛三,身为海军的高级将领,自然不必与普通士兵一同挤在大澡堂中,他享有一个专属的小澡堂。
当牛三迈着轻快的步伐踏入澡堂时,前来迎接他的并非普通的侍从,而是几位身型略显苍老、面容刚毅的退伍老兵。
他们曾为保卫安南的疆土浴血奋战,不幸落下残疾,然而他们眼中的光芒却从未熄灭。
这些老兵,是国家的钢铁脊梁,他们曾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坚固的防线,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如今,尽管他们的身体不再完整,但他们并未被人们所遗忘。军队,那是他们曾经甘愿为之奉献一切的地方,以另一种形式给予了他们关怀与尊重。
一旦有士兵因伤致残,无法再上战场,军队便会妥善地为他们规划未来的道路,将他们安排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而这个小小的澡堂,便成了他们新的“阵地”。
牛三坐在澡堂的正中央,尽情享受着老兵们无微不至的服务。
他们虽肢体残缺,有的失去了手臂,有的缺少了腿脚,但那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却格外灵活。他们以熟练的手法为牛三刮除杂乱的胡须,精心修剪指甲,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军人所特有的严谨态度与认真精神。
当滚烫的热水浸润着全身,在老兵们的协助下,牛三彻底地放松了下来,沉浸在这珍贵的宁静时刻中。
最后,牛三惬意地浸泡在热气腾腾的水池里,全身的疲惫似乎都随着升腾的水汽渐渐消散。
他缓缓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这份源自内心深处的舒适与畅快,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哎呀呀呀,舒担,真特娘的舒坦啊!”
牛三惬意地泡在热水池子里,不知不觉间竟沉沉睡去。
待他悠悠转醒,才惊觉时间已悄然流逝许久。
他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太长,皮肤都变得皱巴巴的。
牛三赶忙爬出热水池,却瞧见刘贝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