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大掌柜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其他几位一同前往的商号掌柜。
而当他们带着满载香料的船只顺利返回广州城时,这个消息瞬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整个商业圈子里传播开来。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犹豫不决的商号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懊悔得捶胸顿足,痛恨自己当初为何如此胆小怯懦,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尤其是当报纸对此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报道之后,众多商号的掌柜们更是几近疯狂。
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报纸上的每一个字,仿佛要从那上面找出更多的商机。
他们的心中燃起了一股炽热的欲望,恨不得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马不停蹄地奔赴香料岛,去抢几座象征着财富的香料岛。
邓岳在细细浏览完关于香料岛的新闻之后,他的目光又被一张照片深深吸引。
照片之中,两个少年鼻青脸肿,被警卫人员紧紧束缚着,动弹不得。
他们皆低垂着头颅,显然是不愿意让人瞧见自己此刻的狼狈模样,然而,即便如此,他们的正脸终究还是未能逃脱镜头的捕捉。
报纸上也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报道,标题更是醒目刺眼:
《为购收音机,两青年街头斗殴。警卫局局长郑重发声:望众人保持理智,斗殴之举实属可耻,无论胜负皆颜面扫地!》
自安南地区成功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之后,百姓们的生活便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升。
尤其是像广州城这样繁华的大都市,
更是凭借着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吸引了众多外邦商人前来贸易往来,互通有无。
在这样的繁荣景象之下,广州城愈发显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城中的居民们也借着这股发展的东风,手头逐渐宽裕起来。
有了钱,自然要进行消费,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更是花钱如流水,毫不吝惜。
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最受年轻人追捧的莫过于收音机这一新奇玩意儿。
这收音机一经问世,便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将无数人的心牢牢吸引,市场上更是出现了有价无市、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
几乎每一天,安南大商场的门外都是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人们都是为了购买一台收音机,甚至不惜熬夜排队,只为求得一台心仪已久的收音机。
然而,即便如此,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排队的人群中,年轻人居多,他们本就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再加上排队时的焦急与烦躁,往往一言不合便会大打出手。
这两个年轻人,其实只是因收音机而动手的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对于这样的场景,警卫局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邓岳看着这张照片,不禁伸手挠了挠头,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这收音机究竟是个啥玩意儿,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然而很快邓岳的注意力竟被另一则消息如磁石般牢牢牵引。
《四广铁路正式宣告竣工,铁路局章局长豪情满怀地宣称,这条横贯万里、连接天地的铁路,无疑是新世界的一项奇迹!》《铁路局章局长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透露第二条铁路已破土动工,预计将于一年后圆满竣工,届时,安南全境将凭借这两条铁路血脉相连,浑然一体!》
邓岳全神贯注,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这些消息,刹那间,他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震撼不已。
万里之遥的漫长路途,竟然能够一日之间轻松抵达,这简直超乎了他的想象,怎么可能如此神奇地实现!
然而,眼前这报纸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火车能够日行万里的壮举。
邓岳在此之前,从未亲眼目睹过火车的风采,甚至无法在心中勾勒出火车的具体模样。
若是在往昔,听闻这样的消息,他必定会嗤之以鼻,视为无稽之谈,一笑置之。
但此刻,邓岳却不得不信服这铁一般的事实。
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
“火车?铁路?难以置信啊!”
邓岳竭力平复内心的汹涌波澜,依旧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手中的报纸。
不久,一张报纸的内容便已尽收眼底。
尽管报纸上还刊登了诸多其他信息,但此刻的邓岳已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淡然掠过。
随后,他轻轻翻开了另一张报纸,甫一接触,便敏锐地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
显然,这张报纸绝非寻常之物。
原来,邓岳先前阅读的是面向广大民众的《民报》,而此刻手中的,则是专为军队发行的《军报》。
军报的头条标题赫然醒目:《火炮展雄风,万炮齐轰鸣,十万敌军闻风丧胆!》
对于火炮,邓岳并不感到陌生。
毕竟,“海龙王号”上的巨炮以及李星河为他配备的火炮,其威力都堪称惊人。
然而,当他目光落在报纸上的照片上时,却发现那些火炮似乎与他所熟知的有所区别。
正如邓岳所预料的那样,安南本土的大炮已经历了数次更新换代。
特别是南洋舰队抵达澳洲后,运回了大量的精铁,彻底解决了安南缺铁的难题。
自此以后,安南军队开始了全面的装备升级,炮兵更是换上了钢制大炮。
这种钢制大炮相较于铁炮,优势极为明显:不仅重量大大减轻,便于运输,而且质量上乘,能够持续发射。
更为关键的是,钢炮的炮管内精心刻有膛线,这使得其射程远远超过了铁炮。
换装后的炮团机动性显著增强,甚至可以用骡马拖拽大炮灵活转移阵地,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固定于某一位置。
报纸所报道的,正是炮团换装后的首次战役。
当时,牛三率领舰队护送佛门高僧前往占城,这一行动迅速吸引了占城国和交趾的注意。
趁此机会,安南突然发动突袭,一举突破了交趾边境,将驻守在那里的联军悉数俘获。
安南军队的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挺进到红河岸边,与交趾军队隔江对峙。
安南的这一系列动作,自然引起了周边势力的警觉。
他们不愿看到安南再度崛起,因此,与安南距离最近的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道、山南西道以及山南东道,竟私下里结成了同盟,一同出兵攻打安南。
五道联军,百万雄师,同时向安南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阵仗着实让安南有些措手不及。
好在安南早有防备,联军进攻不久,便遭到了安南军队的迎头痛击。
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炮团。
只见炮团在千里之外便能精准轰击敌军,敌军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被动挨打,很快便被轰得溃散而逃,如鸟兽散。
与此同时,安南的其他军团也接连传来捷报。
特别是新军使用的火枪,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军的士气。
联军与安南军队硬碰硬地激战了一天一夜后,炮团击溃一股联军的消息传来,瞬间令联军军心大乱,纷纷选择撤军。
此后的战斗便毫无悬念可言,人数处于劣势的安南军队,一路追击数倍于己的联军,直至将其赶回老巢,方才收兵。
此役,安南的胜利震惊了天下,这也是《军报》上所报道的新闻的由来。
邓岳一字一句地细读了《军报》上的每一篇报道,内心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息。
他一生驰骋疆场,与无数敌军交锋,所经历的残酷战役简直数不胜数。
长久以来,他始终坚信自己能够从容应对任何战争局势。
然而,自从再次出山以来,或者遇上安南之后,他敏锐地感觉到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战争,往往是刀枪剑戟的碰撞,依靠的是军士们的英勇无畏以及将领们的运筹帷幄,方能夺取最终的胜利。
可如今,战争的胜负天平更多地倾向于装备的先进与否。
就拿安南军与五道联军的对决来说,安南军满打满算不过十万人马,而五道联军却拥有足足百万之众。
按照常理推断,安南军无疑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毫无胜算可言。
但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安南军凭借着全军上下配备的精良火枪、火炮,竟然将兵力数十倍于己的五道联军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这一战果令邓岳感慨万千,仿佛自己一身的本领瞬间失去了用武之地,属于自己的时代真的已经悄然逝去了。
身为安南一方将领的他,在这一刻竟不由自主地对敌人五道联军生出一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复杂情感。
身陷绝境之际,仍怀有拼死求生的壮志,方为上将军!昔日之邓岳,便是这般坚毅不屈之人,即便面对那九死一生的险恶境地,亦会竭尽全力,奋勇拼杀,从未有过丝毫放弃之念。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他,却已难以再续那往昔的豪情壮志。
自被罗松正所败,无奈归降安南之后,他无数次于脑海中重演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他深知,当时自己实则还是有胜利的机会。
罗松正的军舰虽强,但船舰数量之稀少,无疑是其致命的软肋,即便舰炮犀利无匹,亦难以将众人尽数歼灭。
只要他持续指挥海盗船包围舰队,对罗松正发起不断的攻势,用不了多久,罗松正的力量终将被耗尽。
只可惜,如今报纸上的种种报道,却让他恍然醒悟,自己昔日的想法不过是虚无缥缈的幻想罢了。
原来,安南军队的火器远非火炮一种,罗松正当时竟是手下留情了。
倘若罗松正真的火力全开,恐怕他早已命丧大海,无葬身之地。
念及此处,邓岳不禁心头一紧,额头之上,已布满了细密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