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
“葵花点穴手!”
季伯被一阵吵闹声惊醒,他急匆匆地穿着衣服跑出房间。
就看到了郭芙蓉一动不动地站在大厅之中,双掌成双龙出海之势拍出,但掌力已散,人还呆滞地定在那里,如同雕塑般。
季伯好奇地用手戳了戳郭芙蓉,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点穴吗?
而把郭芙蓉定住的白展堂正在打扫着卫生,看到季伯达,友好地和季伯达打着招呼:
“小哥,醒了!”
季伯和白展堂打着招呼:
“白大哥好呀。”
白展堂昨天坑了季伯一百两,所以看季伯特别顺眼,白展堂笑着说:
“别那么客气,以后叫我老白就好。”
季伯也不客气,绕过被点了穴的郭芙蓉来到白展堂身边,说:
“好,以后我就叫你老白,你就叫我小达就好。”
季伯又好奇地指了指一动不动的郭芙蓉,好奇地说:
“这就是传说中的点穴手?”
白展堂骄傲地点了点头。
“不错,就是点穴手。”
季伯有点激动地说道:
“那我能学吗?”
白展堂看了看季伯达,用手在季伯身上按了按,然后有点可惜地说:
“你根骨太差了,不适合练武。”
季伯闻言忍不住失望,他原本就知道自己的根骨差,但还是想试试,没想到还是这样的答案。
季伯仍不死心,继续追问:
“根骨差的人就真的与习武无缘了么?”
白展堂略加思索后答道:
“根骨差的人并非完全不能习武,只是过程会无比艰难,终其一生,恐也难有成就。”
季伯闻听此言,不禁有些黯然神伤。
他又同白展堂聊了几句,便告辞出门,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溜达起来。
此时天色尚早,四周的小商小贩们还未开始营业,都在各自忙碌着打扫卫生。
只有周边的那些早点摊位,已经开始冒着热气,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
季伯看着路上人来人往,感受着这座古代小镇的热闹与繁华,心情逐渐好转。
他走在这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回想起前世的种种,他不由得笑了起来。
前世的他,也曾梦想过手执三尺青锋,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那时的他,还曾手持一根木棍,当作宝剑,斩落了无数田里的油菜花。
然而,后来他的母亲却用他的“宝剑”将他狠狠抽打了一顿,从此他再也不敢有闯荡江湖的想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童年也渐渐模糊,曾经的大侠梦也被埋藏在心底。
每天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劳碌,早已忘记了曾经的梦想。
如今,季伯终于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就算困难重重,又有何惧?
想通了这一点,他的心情变得无比愉悦,买了几个包子,便一边吃着,一边沿着街道欣赏四周的风景。
季伯回到同福客栈时,日正当中。
此时,正是饭点,客栈内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大厅里,吕秀才正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郭芙蓉则在忙碌地收拾桌子,上菜倒茶。
白展堂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安排着桌位。
佟湘玉则和几个熟客拉着家常,有说有笑,又有条不紊地调度着场面。
季伯的说书时间是在下午,此刻的他无所事事,便溜达去了后院。
莫小贝已经去上学了,李大嘴正在厨房里忙着炒菜。
只听锅铲翻飞,叮当作响,灶膛里的火舌蹿得老高,仿佛要舔舐到屋顶。
李大嘴看着季伯,面露喜色,喊道:
“嗨,那位小哥,能不能帮个忙?”
季伯看向李大嘴,问道:
“怎么了,李大哥?”
李大嘴指了指井边的菜,说:
“小哥,麻烦你帮忙把那些菜洗一下吧。”
季伯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去洗菜了。
季伯将洗净的蔬菜整齐地码放在案桌上,又帮李大嘴把刚出锅的菜肴稳稳地端到了前厅,然后返回厨房,站在李大嘴身旁,看着他熟练地翻炒着锅中的食材。
季伯不禁想起了以前看《武林外传》时的情景,那时他就觉得李大嘴这个角色非常搞笑,没想到现在亲眼看到李大嘴炒菜,更是觉得有意思。
李大嘴,原名李季莲,父亲不详,母亲是鼎鼎大名的赌神——断指轩辕。
他的师傅是京城御膳房前总管、食神——诸葛孔方(尚未拜师)。
他的舅舅是七侠镇县令——娄知县。
李大嘴曾经是黄鹤楼的学徒,也当过七侠镇的捕头。
他为人嘴欠心善,胆小却又容易冲动。
李大嘴见季伯盯着他看了半天,忍不住问道:
“这位小哥,你有什么事吗?”季伯笑着说:
“李大哥,听说你以前是七侠镇的捕头?”
李大嘴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边炒着菜边说:
“哈哈,低调啊低调,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就这样,没过多久,季伯和李大嘴就成了好兄弟。
“李大嘴,菜炒好了没,客人都催八百多次了!”
李大嘴正和季伯聊得起兴时,外面传来了一声怒喝。
紧接着,郭芙蓉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李大嘴见状,连忙把菜出锅装盘,还对着郭芙蓉说道:
“催什么催啊,真是的,好了上菜吧。”
郭芙蓉接过菜,骂骂咧咧地走了出去。
季伯看着那个拿着菜出去的姑娘,心里下意识地浮现出了她的信息。
郭芙蓉,其父乃是六扇门郭巨侠,擅长家传武学惊涛掌,不过由于天赋问题只炼成了第一重,排山倒海。
此女性格有些大小姐脾气,但为人心地善良。
郭芙蓉前脚刚走,李大嘴就跟季伯吐槽道:
“这小郭呀,脾气可真大,也不知道将来谁能受得了她。”
季伯一个劲地给李大嘴使眼色,可李大嘴正说得起兴,压根没注意到。
李大嘴还好奇地问道:
“小季呀,你眼睛咋了?”
此时,在一旁听了半天李大嘴数落自己的郭芙蓉,终于忍不住了,大喝一声:
“李大嘴!”
李大嘴闻声,脸色瞬间苍白,他下意识地回头。
只听郭芙蓉大喝一声:
“排山倒海,排山再倒海,排山再再再倒海!”
说着,便向李大嘴连拍了十几掌,直接把李大嘴给拍飞了。
不过,郭芙蓉还是手下留情了,要不然李大嘴就不仅仅是喊痛这么简单了。
郭芙蓉拍飞了李大嘴后,啍了一声,才继续上菜去了。
李大嘴哎哟哎哟地扶着腰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他看着季伯打趣的笑容,立马止住了叫声,回到炉台前对季伯说:
“我就是看郭芙蓉是个女的,才让着她而已,要不然她能伤得了我?”
“是吗?”
李大嘴闻言,被吓了一跳,脸色难看地看向门外,还忍不住求饶道:
“小郭呀,我……”
李大嘴看到门口的莫小贝,就立马变脸道:
“好你个小贝,敢吓我。”
莫小贝笑着对李大嘴做了个鬼脸,一蹦一跳地走了。
莫小贝,衡山派掌门,五岳联盟盟主,武学天赋惊人,性格调皮捣蛋,是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
传说未来的大魔头,赤焰狂魔,武功高强。
季伯和李大嘴聊了一会儿,对同福客栈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发现与电视剧中的描述相差无几。
这时,白展堂也来到了后厨,但他并非来找李大嘴,而是来找季伯达。
白展堂喊道:
“小季,快准备一下,轮到你去说书了。”
季伯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井边打了一盆水,简单洗漱一番,然后来到了前厅。
尽管已经过了饭点,但大厅里依然座无虚席,不过,这些人并非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听书而来。
季伯向众人拱手致谢,感谢他们的捧场,然后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来到二楼的楼梯间,这里专门为他搭建了一张桌子,惊堂木、折扇等说书工具一应俱全。
季伯坐下,喝了口茶,轻咳一声,然后开始说起了书。
照例先说一下开场词:
“春秋兴亡,风雨飘摇,霸业鸿图,说与山鬼听。说过了沙场,咱们再说一说,那离阳百年的快哉江湖。说一说,那一声长啸,巍峨千百剑来的青衫剑仙。”
随着季伯声情并茂地讲述,众人也渐渐沉浸在他所描绘的故事情节之中。
白展堂斜倚在柱子上,郭芙蓉则站在柜台边,嗑着吕秀才为她剥的瓜子仁。
吕秀才边给郭芙蓉剥瓜子,边聚精会神地听着季伯达说书。
就连李大嘴也从后厨走出来,站在一旁听书。
莫小贝站在李大嘴边上,一脸神往地听着故事,仿佛是在想象着将来自己行走江湖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而佟湘玉则在二楼听着故事,入迷到连扇子都忘了摇。
门外不知何时围拢了许多人,其中包括丐帮四袋弟子小米,他蹲在门口,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
小米边上还有个老头,听着故事,不时摇头晃脑的,看样子甚是陶醉。
等季伯讲完一段故事,大家才从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回过神来,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叫好声和掌声。
众人纷纷表示让季伯再来一段,这时,白展堂收到了佟湘玉的示意,拿出个盘子,向众人讨赏钱。
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把白展堂乐得合不拢嘴。
等白展堂收了一圈赏钱后,季伯达才继续开始说书。
季伯将故事说完,一拍惊堂木,说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完,季伯站起身来,向众人拱了拱手,在众人依依不舍的声音中,鞠了个躬就下台了。
众人不舍地又给了不少打赏,才离开了同福客栈。
而佟湘玉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了,她和季伯的合同里写了,打赏双方是五五分,而且不算分成,光听书时客人点的瓜果茶水,她就已经赚了一笔。
在白展堂送走了客人后,佟湘玉、季伯俩人在后院石碾边分着赏钱。佟湘玉笑着说:
“你一份,额一份,你又一份,额滴又一份。”
就这样子,一共五百多分的赏钱,两人一人一半,双方都很满意。
等佟湘玉欢喜地唱着小曲走了之后,白展堂和小郭也走了过来,季伯将自己的钱分了一半给他们。
季伯和他们做了个交易,他们教季伯练武,而季伯每次说书赚的钱都分一半给他们。
白展堂和郭芙蓉收了钱也是笑的开心,虽然以前他们都是不缺钱的主,但现在都非常的穷。
郭芙蓉的父亲是郭巨侠,几个师兄也是四大名捕,她原本是不缺钱的,不过她离家出走,闯荡江湖自然不会向家里要钱。
更何况她当初当“雌雄双侠”时,好心办坏事,事后不但将所有的钱,还向佟湘玉借了钱,赔偿给那些受害者,所以她现在一贫如洗。
白展堂,曾经的盗圣白玉汤,如今早已隐退江湖。
尽管他已经金盆洗手,但由于本性贪财,再加上手头拮据,对于这笔交易自然不会拒绝。
白展堂闯荡江湖多年,闯下盗圣这个名头,其实力自然不俗,他对武学的见解更是独树一帜。
郭芙蓉,虽然性格有些泼辣,却也是出身名门。
不提她的家传武学惊涛掌刚猛雄厚,就是在其父郭巨侠的悉心教导下,她对武学的见解也是非同凡响。
这两位高手,一位曾闯荡江湖多年,声名远扬;一位出自武学世家,根基深厚。
他们的实力和经验都非常人可比,对武学更是有着独到的领悟。
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季伯这个武学小白,犹如醍醐灌顶,武艺突飞猛进。
季伯在同福客栈呆了小半年,平常除了给客栈的客人们说书,就是和白展堂、郭芙蓉学习武功。
老白教他点穴手和轻功,为了方便练习点穴,季伯达还专门从药店买了个针灸木人回来。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练习点穴,他左右手四根指头,天天肿得跟红萝卜一样,炼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找到了窍门。
而最让季伯喜欢的就是轻功,白展堂的武功在武林外传中只能排到二十几位,但他的轻功却是独步天下,能在轻功上赢过他的人寥寥无几。
在白展堂的悉心教导下,季伯的轻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比不上那些一流高手快若流星的速度,但也算是跑起来都能追得上马了。
至于郭芙蓉,她的惊涛掌是家传武学,不能外传,更何况惊涛掌需要深厚的内力来催动,这方面季伯达就歇菜了。
市面上常见的长春功,普通人修炼一个月,也能修炼出点内力,而根骨只有一的季伯,修炼了小半年才修炼出一丝真气。
不过郭芙蓉教授了季伯一套小擒拿手,还教了他许多白道上的知识,对他帮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