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防备(高离即高。丽)
手残薪作者2025-08-25 16:203,217

  卜罗汉正为如何妥善处理傅青青等唐使之事而深感烦恼,营帐之内,高离人的喧嚣声此起彼伏,他们不停地叫嚷着要诛杀唐使,吵得卜罗汉心烦意乱,难以平复心绪。

  而在一旁默默观察良久的完颜函普,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他缓缓走出,沉稳地说道:

  “大人,在下以为,此刻是否诛杀那些唐人并非当务之急,最为重要的是应当立即加速行军,奔赴新罗。倘若唐人所言属实,我们便可将战火阻挡于国门之外;若唐人所言皆为虚妄,那我们也能顺势将这些骗子一网打尽,届时再处置这些无礼唐人也不迟。”

  完颜函普的这一番话,瞬间令众多高离人如梦初醒,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成持重的高离贵族却提出了反对的声音。

  “大人,在下认为我们不应贸然行军,而应稳守阵地,按兵不动。”

  “不论新罗是否真的请来了大唐援兵,这都非我们所能轻易决断。此事关乎两国邦交,甚至可能牵涉到大唐这一庞然大物,我们必须将此事上奏大王,战与和皆应由大王圣裁,而非我等擅自做主。”

  此言一出,众人皆神色凝重,心中暗自后怕。

  的确,若是剿灭一些新罗余孽,卜罗汉作为地方大员尚能自行决断,可一旦事态升级为国与国的交锋,那便必须由高离王来做出决定。

  他们身为臣子,倘若擅自做主,那便是僭越之举,无论最终胜负如何,都将难逃问罪之虞。

  卜罗汉听后,也缓缓点了点头,他见完颜函普欲言又止,便伸手示意其噤声,而后开口说道:

  “我将亲自撰写奏折,呈递给陛下,由陛下亲自裁决。在此期间,大军暂且按兵不动,静候陛下的旨意。”

  “大人,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啊!”

  完颜函普终究没能按捺住内心的急切,他一脸诚挚,语气恳切地劝谏道:

  “兵贵神速,此事宜早不宜迟啊!”

  然而,话音未落,卜罗汉尚未回应,一名高离贵族便已抢先一步开口。

  他冷哼一声,带着几分不屑与傲慢说道:

  “位卑者只知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而位高者则需筹谋百年全局的规划。你这山野猎户,又懂得什么?如此大事,岂容你在此多嘴?还不快快滚出去!”

  痛斥完完颜函普后,这位贵族又转而面向卜罗汉,态度恭谨地言道:

  “大人,为将者当知勇往直前,而为相者却需懂得适时退让啊!”

  卜罗汉闻言,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曾带兵征战四方,自然深知从军事角度而言,应当火速出兵。

  然而,如今他的身份已不再是将军,而是一方大员,况且他还代表着卜氏一族,身后有无数双眼睛紧盯着他,随时准备扑上来撕咬。

  若是些许小事,即便再多的人上奏陛下弹劾他,他也无所畏惧,他相信陛下的圣明。

  可此事关乎皇权,他不得不谨小慎微,三思而后行。

  于是,他朝完颜函普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

  “完颜族长,你先退下吧,此事干系重大,不可不慎之又慎啊!”

  完颜函普在众人那满是嘲笑与讥讽的目光中,愤然甩袖离去。

  卜罗汉望着完颜函普愤恨离去的背影,不禁暗自叹息。

  倘若完颜函普是高离人该有多好,如此一来,诸多事情便不会如此错综复杂,他也无需时刻提防,费尽心力。

  卜罗汉又瞧了瞧周围那些嘲讽完颜函普的高离贵族子弟们,心中更是烦闷不堪。

  高离立国尚不足五十年,可这些贵族们却早已丧失了祖上的英勇雄风,毫无进取之心,只知道贪图享乐,内斗起来倒是行家,一旦遇到外敌便束手无策。

  卜罗汉心中暗自思忖,高离终究是个小国,缺乏大国的深厚底蕴与人才储备,能够分配到各地镇守一方的更是凤毛麟角。

  他自认自己的才干或许都比不上完颜函普的儿子完颜乌鲁,然而只因他出身卜氏,便能拥有完颜函普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资源与地位。

  卜罗汉虽觉惋惜,但心中却丝毫没有重用完颜函普的念头。

  大唐的安史之乱给后世敲响了警钟,但凡临近大唐的国家都深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

  故而,即便卜罗汉认为自己的同族不堪大用,却依旧情愿任用他们,也绝不会轻易扶持完颜函普这样的外族人。

  “大人,完颜函普果然因一时之气离去了,您真是料事如神啊!”

  铁石文满脸敬仰地望着正在洗漱的傅青青。

  傅青青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而是手持剃刀,一丝不苟地剃去胡须,随后用热水细心洗去脸上的泡沫。

  傅青青向来是个极为讲究洁净之人,或许可以说,安南人普遍都极为注重整洁。

  即便衣衫褴褛,也要保持自身的干净,这已然成为了安南人的一种独特习性。

  前些时日,傅青青在赶路途中,众人皆饱受风霜,风餐露宿,他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特殊待遇。

  如今终于得以稍作休整,他立刻吩咐下人准备热水,打算好好沐浴一番,刮去胡须。

  剃须洁面之后,他顿觉一身疲惫烟消云散,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

  他正欲伸手取过毛巾擦脸,铁石文却眼疾手快,抢先一步将毛巾递到傅青青手中,同时开口问道:

  “只是在下心中有些疑惑,大人这般做法,真的能够拖延高离大军吗?”

  傅青青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毫不客气地接过毛巾,轻轻拭去脸上的水珠,笑着说道:

  “你出身渤海铁氏,想当年你们铁氏一族在朝中权势滔天,难道还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铁石文闻言,爽朗一笑,并未觉得丝毫尴尬,他自然深知其中的道理。

  他们铁氏当年在渤海的地位与权势,绝非卜氏在高离所能相提并论,简直是天壤之别。

  卜氏在高离不过是几大势力之一,而他们铁氏当年在渤海却是权势熏天、独一无二的贵族,就连渤海王也不得不对铁氏礼遇有加。

  正因如此,铁石文深知,如今的高离王必须依靠卜氏等大势力方能稳固统治,但同样的,高离王心中也必然会对卜氏等大势力心存戒备。

  这并非是因为卜氏等贵族有谋反之心,而是因为他们拥有那样的实力,足以威胁到高离王的统治,这便足以让高离王心生警惕了。

  而卜氏只要不愚蠢至极,也定会明白这一点。所以,卜氏绝不会做出让高离王感到紧张的事情。

  而关乎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卜罗汉若是不想刺激高离王,引发高离王对他们卜氏的猜疑,就必须行事谨慎,再三思量。

  如此一来,他原本已经开拔的大军,必然会停下来,静候高离王的明确指令。

  这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足以让大唐军队在新罗做好万全的准备。

  铁石文本就是个心思细腻、机敏过人之人,这些事情他自然能够推测出来,他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向傅青青献上一番殷勤罢了。

  他已然看出,傅青青在大唐的身份定然非同小可,与傅青青交好,对他而言自然是益处多多。

  傅青青将毛巾妥善放好,收拾起剃须工具,对铁石文说道:

  “还得劳烦铁大人多多费心,帮我搜集一些关于高离军的情况。”

  铁石文闻言,拱手一礼,神色郑重地说道:

  “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铁石文本乃辽东之地的人士,尽管渤海国已被高离所覆灭,但渤海与高离毕竟同属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二者在诸多风俗习性方面都有着颇为惊人的相似之处。

  铁石文此人,不仅口才了得,善于雄辩,而且颇具幽默风趣之态,令人如沐春风。

  再者,如今的铁石文,早已是腰缠万贯,不缺钱财。

  正因如此,在晚上卜罗汉打算款待大唐使节团傅青等人的宴会开始之前,铁石文便已凭借自己的魅力和手段,与不少韩国贵族称兄道弟,彼此间俨然已成为知己好友。

  同时,他也将这支高离大军的状况摸得一清二楚。

  这支高离大军,拥兵四万余人之众,其中女真族战士便有三万人之多,而高离本族的军队虽仅一万余人,却皆为精锐骑兵,更有一千余人的全甲骑兵,战斗力极为强悍。

  这些全甲骑兵,皆是各高离贵族的私兵,平日里养尊处优,此次却愿意走出繁华的大城,一路风餐露宿前往新罗征战,皆因卜罗汉这位卜氏家族的麒麟儿邀他们一同博取军功。

  铁石文在知晓此情况后,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暗暗惊叹。

  旁人或许不知骑兵的可怕之处,但他出身将门,对于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岂能不知骑兵一旦策马奔腾起来,那完全能够屠戮十倍于己的步兵,更何况是一千余骑的全甲骑兵,那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大杀器,所向披靡。

  也难怪那些向来桀骜不驯的女真族蛮子,竟会乖乖听命于高离贵族,一同出征。

  铁石文暗自慨叹,幸得他们事先得知此消息,否则倘若待到战场之上方才知晓,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凶险万分。

  他赶忙将这一重要消息告知了傅青青,可奇怪的是,傅青青听完此消息后,并未显出过多的惊慌之色,仅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便带着铁石文一同前往赴宴。

  这让铁石文心中有些不明所以,不过他并未即刻询问,而是整理好自己的衣着,与傅青青一道,步履从容地去参加宴会了。

继续阅读:第214章:高伽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