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火车轨道
手残薪作者2025-08-22 11:424,176

  在镇海关的勇士们英勇击退肆虐的海寇后,整个关隘沐浴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欢声笑语与庆祝的歌声此起彼伏,持续了整夜。

  但这份喜悦并未让他们遗忘自己的职责,他们迅速投入到繁重的工程修复工作之中,不仅加强了镇海关的城墙结构,使之更为坚不可摧,同时着手修复荒废已久的官道。

  由于年久失修,官道已变得破落不堪。

  然而,在锦衣卫慷慨的资金支持下,沿海居民纷纷带着家人加入道路修复的队伍。

  他们的热心参与和辛勤劳动使得原本残破的官道在短短数日内焕然一新。

  随着官道的顺利重建,负责护送重型火炮的禁军也如期抵达镇海关。

  面对眼前一千多名士兵和一百多门大炮,千户感到困惑,不禁向禁军统领提出疑问:

  “不是说有两万禁军和一万门大炮吗?为何如今只有这些?”

  禁军统领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不悦地回答:

  “你以为这沿海防线仅你镇海关一处需要防守?沿海诸多地区均需分配兵力和火炮,怎么可能将所有资源尽数拨给你。”

  尽管千户内心不满,但在统领的威严面前未敢多言。

  他只能低声抱怨:

  “可我镇海关乃沿海第一道防线,现有资源确实显得捉襟见肘。”

  听到这话,禁军统领更加愤怒,厉声斥责:

  “你还想怎样?那特.娘来的不满?若真特.娘有本事,你不如直接向九千岁索要!”

  这番话让千户顿时沉默,统领冷笑一声,心中暗想:这些家伙总是贪心不足,每到达一个新关卡就想要更多资源,一提及九千岁之名便全都噤声。

  禁军统领在见到千户已经屈服之后,毫不留情地继续斥责道:

  “立刻安排人手去卸货,同时准备丰盛的酒席款待我们。此外,还要准备好热水,我这半个月一直以干粮为生,明天又将重复这种日子,今天我必须要好好享受一顿。”

  听到这话,千户急忙上前阻止,并问道:

  “你不留下来帮我守城吗?”

  禁军统领轻轻一笑,回答道:

  “不只是我,我只留下四百名兄弟帮助你训练炮手和操作火炮,其他的兄弟明天就要走了。”

  千户听后心中极为不满,愤慨地说:

  “这太过分了吧!你们该不会只是来此白吃白喝的吧?”

  然而,禁军统领只是笑着,并未直接回应,他解释说:

  “你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来这里蹭饭的。我们即将前往执行开山炸石的任务,这种充满危险的事情,只有我们这些擅长使用炸药的专业人才能胜任。”

  千户对此感到困惑,追问道:

  “官道不是已经修好了吗?难不成你们还要再修建一条路?”

  禁军统领环顾四周,低声对千户说:

  “听说工部研制出了一种无需牛马牵引,就能持续快速移动的神奇之物。因此,高层命令我们重修官道。”

  千户难以相信这种不需要牛马牵引便能自行快速移动的神奇之物真的存在,他忍不住再次询问:

  “这个消息可靠吗?”

  禁军统领却未再多言,只是神秘一笑,转身离开,留下千户独自在原地苦恼,满是疑惑。

  次日清晨,经过一夜的休整和准备,禁军统领亲自率领六百名精锐禁军,轻装上阵,悄然离开了营地。

  他们留下的,是四百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禁军,他们将协助千户进行火炮的训练和操作。

  在离别之际,禁军统领对千户进行了深切的嘱托。

  他语重心长地说:

  “你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坚守镇海关,更要确保这场战斗的胜利。而且,胜利的方式必须赢得漂亮。”

  他继续说道:

  “京城中的那些文官老爷们,自从千岁组建了神机营以来,就一直对他进行弹劾,指责他空耗国库,中饱私囊。这次就是你为千岁正名之时,打出神机营的威名出来,赢得这场胜利,让那些文官老爷们闭上那张臭嘴。”

  ……

  在京都的锦衣卫驻地中,季伯正陷入重重困境,忙碌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常言有云:“炮声一响,黄金万两。”一旦战火燃起,万事皆须为之战让步。

  他精心打造的神机营,这支无需全国调兵的精锐部队,虽然节省了巨额粮饷和宝贵时间,但其规模毕竟有限,总计不过五万人。

  如今一次性派遣两万神机营士兵奔赴前线,几乎等同于将半数战斗力投入了战斗。

  季伯更是倾尽全力,将最尖端的火器装备给了神机营,几乎掏空了他的全部储备。

  除此之外,他还得大力推进铁路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型运输系统,这让他疲于应对,更何况这些项目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目前,季伯最为忧虑的难题却不是钱,而是三大难题:首要问题,神机营的兵力短缺;其次,文臣们的持续抵制;再者,皇帝的令人不省心。

  神机营的兵员均是从禁军中的佼佼者中挑选,而禁军自身又从各地军队中精挑细选而来。

  这样的选拔虽确保了京都卫戍部队的强大战斗力,但也使得禁军的兵源补充变得极其困难。

  当初从京都禁军中抽调五万兵力组建神机营时,差点逼得禁军总指挥寻了短见,季伯深知,若再次抽调禁军补神机营,那位总指挥恐怕真的会上吊。

  对于那些文官,他们对季伯的弹劾从未停歇。

  如今,他又因出兵和修建铁路,特别是为了这个名叫火车的在大明从未出世的交通工具,那些理解不了火车的大明文臣怀疑他在中饱私囊,纷纷递交如雪片般的奏折。

  幸亏皇帝对此视而不见,否则季伯的处境恐怕会更加艰难。

  说到皇帝,他才是季伯心中最大的困扰。

  自从天启帝接受了梅庄主的毕生功力后,从一个病弱之躯一跃成为武林高手,身体也奇迹般地康复。

  自此,他放纵的本性暴露无遗。

  现在,皇帝除了沉溺于炼丹术,就是热衷于后宫的享乐,每日沉迷于美色之中,似乎一心想要在温柔乡里耗尽自己的生命。

  季伯猛然抬起眼眸,目光扫过下方忙碌的工部文员,语气深沉而稳定地询问:

  “工部的火车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

  原本,这座锦衣卫卫所的公务厅仅用于文吏和帐房的工作,但自从季伯穿越成为魏忠贤后,他便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专属办公室,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如今这里宽敞而明亮,足可容纳近一百名文员同时高效地处理公务。

  在六部之中,除了各部门的主要官员,几乎所有的文职人员都聚集在这片繁忙的天地里。

  听到季伯的问题,一名工部文员从高耸如山的文件堆中抬起满是疲倦的脸庞,深深的黑眼圈昭示着他的辛劳。

  他的声音略带沙哑,但语气坚定:

  “火车头已经成功打造,只需等待铁轨铺设完成,火车就能在铁轨上疾驰了。”

  季伯轻轻点头,自从海瑞从沿海地区归来,被火车的便捷深深打动后,他便不顾众人异议,坚决推动火车计划的实施。

  如今,对于火车铁轨的铺设工作,他更是亲力亲为,严格监督每一环节。

  海瑞虽以文臣身份著称,但他更是一位实干家。

  他深知,一旦大明的土地上铁路网密布,火车将这片广袤的土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那么大明将会像一块坚硬的铁板,坚不可破。

  因此,海瑞亲自投身于铁路建设的监督之中,唯有深入了解火车的运行机制,他才能心安理得。

  季伯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侧,他关切地询问道:

  “关于红薯和玉米的推广,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

  司农寺的文员抬起了头,他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双眼下方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声音略显沙哑地回答:

  “徐大人亲自操持此事,目前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中,已有大半地区接受了红薯和玉米的种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百姓们都会普遍接受这两种高产粮食的。”

  季伯听后点头表示认可,身为穿越者的他深知红薯和玉米这些高产作物的重要性,自然不会错过推广它们的机会。

  紧接着,季伯又将目光转向了另一边,问道:

  “那么,兵部火器工厂的建设进展如何呢?”

  兵部的文员也是一脸倦容,他疲惫地回应:

  “万待郎大人亲自负责此事,预计明年便能开始生产火器了。”

  季伯听后也点了点头,心中明了。

  兵部原本就设有武器工坊,经过神机营大匠的几次指导,如今兵部已经具备了自主生产火器的能力。

  季伯一直希望将火器制造从神机营中独立出来,让神机营专注于火器的研究和实验,而将火器的制造交由兵部负责,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季伯沉思了片刻,心中明白局势已无大碍。

  他的目光缓缓转向下方,只见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们,因连续加班而显得疲惫不堪,他们的面容上似乎笼罩着一层超凡脱俗的“仙气”。

  这一幕,不禁让季伯的心中涌起了一丝愧疚之情。

  他深知自己因修炼童子功,身体素质远超常人,故能轻松应对如此高强度的劳作。

  然而,那些文员们并无武功傍身,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加班无疑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

  季伯轻咳一声,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决断与坚定:

  “如今诸事已毕,大家皆应好好休息。我决意赐予大家三日假期,各自回家调养身心。”

  他的话语刚落,众人纷纷起身,诚心诚意地向季伯鞠躬致谢,他们脸上洋溢着从心底涌出的喜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谢千岁!”

  随后,他们带着轻松的步伐,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这一幕,让季伯的愧疚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经过一夜的休憩,季伯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踏入了那座庄严而神圣的皇宫。皇宫内,一切如常,平静而庄重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间。天启帝依旧沉浸在炼丹的仪式之中,无暇顾及季伯的到来。然而,季伯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觐见皇帝,他在殿外静候片刻,只见贾老道缓缓步出。贾老道依旧是一副谄媚之态,季伯直截了当地问道:“陛下的龙体近来如何?”贾老道连忙恭敬地回应:“千岁大人请放心,陛下所服用的丹药,皆是太医院精心调配的养生补品,更有那位擅长推拿养生的龙虎山外姓天师,每日为陛下推拿活血,陛下如今龙体康健,精神焕发。”

  季伯听后,微微颔首,心中暗自庆幸。

  自从他穿越成为九千岁魏忠贤后,便将那些欺世盗名的假道士替换为太医院的太医们。

  这些太医都已年迈,但穿上道袍,倒也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别说天启帝这个对此毫不知情之人,连季伯这个幕后主使也觉得他们宛如神仙一般。

  有这群杏林泰斗的悉心照料,天启帝的身体自然日渐强壮。

  后来,更有梅老庄主传授了皇帝毕生的功力,皇帝的身体便彻底恢复了健康。

  季伯忽然想到一事,低声对贾老道说:

  “陛下近来纵欲无度,你需找个机会劝谏。”

  贾老道嘿嘿一笑,回应道:

  “千岁爷请放心,陛下这些日子都不会再纵欲了。”

  季伯疑惑地看着贾老道,等待他的解释。贾老道神秘地一笑,说:

  “我们在陛下的饭食中偷偷加入了清心净欲的药物,如今就算有绝色美人赤身裸体站在陛下眼前,陛下也不会有丝毫反应。”

  季伯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但随即又收敛了笑容。

  他好奇地问:

  “这样做,你就不怕太医监查出端倪吗?”

  贾老道得意地指了指身后的丹房,季伯也笑了。

  那丹房中除了皇帝,尽是太医院的太医们,若真能被查出,那才是怪事一桩。

  季伯满意地拍了拍贾老道的肩膀,以示赞赏。

  他接着对贾老道说:

  “我们也不能一直让陛下当太监,皇家子嗣的传承还是很重要的。”

  贾老道对季伯微笑着回答:

  “千岁放心,我们给陛下用的药只是用来清心净欲,不会伤及陛下的根本。它只会让陛下多加节制。”

  季伯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

  “你就找个合适的时间告诉陛下,修行武功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有壮阳补肾的功效,让陛下多加锻炼。”

  贾老道连连表示一定会做到,季伯这才满意地离开了皇宫。

继续阅读:第18章:遇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