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全神贯注于戏曲之中的牛三,忽然之间,鼻尖捕捉到了一缕极其诱人的香气。
他连忙放下看戏,四处张望,急切地想要找出这美妙香气的来源。经过一番探寻,他终于确定,这股令人垂涎欲滴的气味正是源自不远处的篝火之处。
更准确地说,是架在火上烤得金黄酥脆的烤全羊,此刻已经熟到了极致,正是品尝的最佳时机。
牛三仅仅迟疑了片刻,心中的渴望便战胜了理智。
他毫不犹豫地拔腿而起,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朝着勾火处飞奔而去,同时大声地呼喊起来:
“给我来支羊腿尝尝!”
包裹着各式香料的羊腿,在熊熊火焰的精心炙烤之下,仿佛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
那些原本只是零星点缀的香料,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深深地融入了羊肉的每一丝纹理之中。
它们与羊肉本身的鲜美相互交织、渗透,共同酝酿出了一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
当终于忍不住诱惑,咬上那烤得金黄酥脆的羊腿一口时,那种美妙的感觉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肉香在口中瞬间爆开,如同绚烂的烟花点亮了味蕾的夜空。
那是一种混合了羊肉的醇厚、香料的辛香以及炭火的焦香的复杂而迷人的味道,它让人陶醉,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
牛三此刻正张大着嘴巴,毫无形象地啃着那诱人的烤羊腿。
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那声音里充满了对美食的热爱与敬畏,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找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滋味。
而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因为这烤羊腿的美味而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了起来。
牛三正吃得津津有味,一坛酒稳稳地放置在他身旁。
同时,刘贝的声音忽然传来:
“嘿,这东西真有那么好吃?”
他看着牛三大口啃着羊腿的模样,那狼吞虎咽的吃相,竟让刘贝也不由自主地感到饥肠辘辘起来。
于是,刘贝也忍不住扯下一块烤得金黄流油的羊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却觉得味道也不过如此。
牛三将嘴里的羊肉缓缓咽下,开口笑道:
“你要是能在茫茫海上吃上两年的鱼和腊肉,恐怕也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羊肉简直是人间美味呢。”
言罢,他随手拿起身旁的酒坛,轻轻打开,然后猛地灌了一口,可刚入喉便察觉到了异样——这酒并非他们平日里所饮的那种低度米酒,而是经过精心蒸馏的烈酒,辛辣无比。
常人初次品尝这般浓烈的酒,常常会被辣得满脸通红,咳嗽连连,甚至有可能直接把酒给吐出来。
然而,牛三却是一饮而尽,随即长舒一口酒气,除了面色略显红润外,丝毫不见失态之态。
在一旁等着看牛三出丑的刘贝,脸上不禁流露出失望之色。
牛三瞧见刘贝的神情,不由得被气笑了。
“咱俩在四方城一块儿偷酒精喝的事儿又不是一回两回了,我酒量如何你难道还不清楚?”
“切,我还以为你在海上漂了两年,滴酒未沾,酒量会变差呢。”
刘贝不满地哼了一声,只有当放下工作时,刘贝才会如一个少年般模样。
牛三再次吧唧了一下嘴,细细品味着这酒的独特滋味,只觉它与他以往所品尝过的任何酒液都大相径庭。
他情不自禁地发问道:
“这究竟是什么酒?”
“朗姆酒。”
“朗姆酒?这名字倒是颇为新奇,究竟是哪位傻缺给取的呢?”
刘贝嘿嘿地怪笑着回答道:
“先生!”
牛三闻言,当即挺直了身子,神色也由原本的嫌弃转变为郑重其事,极为认真地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道:
“好名字!这等好名字,绝非寻常之辈所能想出。”
刘贝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问道:
“哦?那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牛三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起来,却只见他“好”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夸赞之词,急得在那“好在”之后,愣是憋不出下文来。
刘贝看着急得满头大汗的牛三,笑呵呵地适时打住了话头:
“好了,你也别再为难自己了,你肚子里有几两墨水,我还能不清楚?”
牛三这才放声大笑,又灌了口朗姆酒,还真别说,这朗姆酒他是越喝越觉得对胃口。
忽然,牛三又嗅了嗅鼻子,目光紧紧锁定在刘贝手中的铜皮酒葫芦上,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你这葫芦里究竟藏着什么宝贝啊?”
刘贝颇为大方地将酒葫芦递给了牛三,牛三也毫不客气,接过来便直接喝了起来。
然而,刚喝了一口,牛三便皱起了眉头,这酒也太淡了吧,别说与朗姆酒相提并论,即便是与寻常的酒水相比,也是淡得可以。
刘贝悠然自得地说道:
“这是啤酒,上好的啤酒。”
牛三将酒葫芦还给刘贝,摇了摇头说道:
“淡得跟水似的,真不知你为何会喜欢喝这玩意儿。”
“嘿嘿,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刘贝笑着回应道。
牛三抄起酒坛,再度猛灌了一口朗姆酒,咧嘴笑道:
“反正我呐,就好这够劲的烈酒。”
说罢,牛三呼出一口浓烈的酒气,满脸好奇地问道:
“这朗姆酒究竟是啥东西酿的呀?”
刘贝的神情略显复杂,缓缓说道:
“甘蔗。”
“甘蔗?甘蔗居然真能用来酿酒?”
当初,季伯筹划了一项宏大的军屯计划,打算动用五十万兵力参与其中,并明确提出甘蔗这一作物既能榨取甘甜的糖液制糖,又可酿造醇厚的美酒。
然而,这一提议在众人之中并未立即获得广泛的认可与接纳。
对于制糖这一用途,众人倒是颇为信服,毕竟制糖技艺历史悠久,早已深入人心,为大家所熟知。
但一提到酿酒,众人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泛起了疑虑的涟漪,毕竟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尝试过以甘蔗为原料酿酒,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
更何况,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以农耕为本,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人们世代以种植粮食为生,对甘蔗这种作物并无太多了解与青睐。
尤其是在那数万亩肥沃的土地上,人们更是倾向于播种那些能够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而非这种看似陌生的甘蔗。
然而,季伯毕竟是一位极具威望与决断力的领导者,他凭借自身的权威与魄力,最终成功地压制了众人的异议与质疑,毅然决然地推行了军屯万亩甘蔗田的计划。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一决定,但在季伯的坚定意志面前,众人也只能选择服从与配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计划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功。
当那些以甘蔗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冰糖与朗姆酒赫然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即便是那些曾经最为顽固的反对者,也不由得为之惊叹与折服,纷纷缄口不言,心中充满了对季伯智慧与决断的敬佩与赞叹。
除了对季伯满怀钦佩之情外,众人对甘蔗的产出纷纷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
当他们得知那片广袤无垠、绵延万亩的甘蔗林所带来的惊人产量时,所有人的目光中都不约而同地闪烁起了贪婪的光芒,这无疑是一笔暴利,无可争议的暴利!
暂且不论那甜蜜如饴的糖,单单提及酒,自杜康酿酒的古老传说流传开来,酒便如同磁石一般,深深吸引着众人的心,即便是那些来自遥远地域的胡人,也对美酒怀有难以言喻的钟爱。
他们不辞辛劳,远涉重洋,运来的货物中,酒总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是最为保值、最为珍贵的商品之一。
但凡稍有头脑、略具眼光之人,都能清晰地意识到,农庄每年所产出的酒,足以赚取何等丰厚、何等可观的财富。
更何况,农庄尚有着进一步拓展规模、扩大生产的巨大潜力,那未来的财富又将增加多少倍啊!仅仅是这般一想,便足以令人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而想通了的人纷纷态度大变,原本他们痛斥季伯糊涂莽撞、独断专行,指责他在万亩土地上居然种植甘蔗,简直是暴殄天物。
可如今,他们转而赞颂季伯英明果决,目光长远。
甚至有人要求扩大农场规模,还有人想自行种植甘蔗,并希望向季伯学习种植技术。
对此,季伯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不过他还是坚决拒绝并明令禁止私人种植甘蔗。
这并非是季伯想要垄断甘蔗酿酒行业,而是他深知人性。
他明白,自己手下的人并非都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有欲望。
在大多数情况下,季伯对很多事情都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但当涉及到民生问题时,他才会出手干预。
他清楚地知道,甘蔗酿酒的巨额利润必然会引得众人效仿,以他们的身份获取一些土地并非难事。
季伯担心,他的手下不会像他一样去开垦荒地种植甘蔗,而是可能会选择已经开垦好的良田。
他毫不怀疑这样做之后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毕竟种植一亩粮食所获得的收益,可能还不及一亩甘蔗的百分之一。
如此一来,便不会有人愿意种植粮食了。
更何况,季伯也担心手下有人会因为利益冲昏头脑,做出强抢良田、欺压百姓的事情。
所以,他认为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