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言论在外行人耳中或许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然而对于身经百战的函普而言,却不过是个令人哑然失笑的谬论。
兵贵神速,此乃兵家不变的至理名言,军队倘若长期处于涣散无序的状态,其战斗力势必会日渐消磨殆尽。
正因如此,函普满怀不甘地向大帅进谏,只可惜大帅仍旧以那套陈词滥调来敷衍塞责。
几次之后,函普恍然大悟,这位军队的统帅绝非等闲之辈。
他出身于韩国显赫的大贵族家庭,身份尊贵无比,且天赋异禀,堪称韩国国内屈指可数的能臣,否则也不可能如此年轻便身居高位,镇守一方。
如此人物倘若不通晓军事,那才是真正的荒谬绝伦。
所以,他依旧如此行事,其中缘由只有一个,那便是他故意为之。
而像函普这样老练深沉、心思敏捷之辈,只要稍稍放宽眼界,又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呢?
自韩国与契丹携手剿灭渤海国之后,辽东地区三足鼎立的格局便彻底成为了历史。
韩国与契丹这两个辽东仅存的庞然大物,在历经数次惨烈的大战之后,都深知彼此已无力将对方一举歼灭。
如此一来,通过谈判实现休战便成了大势所趋,双方都迫切需要通过休养生息来恢复元气。
而一旦双方停战,那些此前无暇顾及的事务便必然要被提上日程,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因此,高.丽定会率先着手处理国内事务,而重中之重便是消化那些攻占而来的地盘。
如此一来,那些非高.丽的势力势必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论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还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高.丽都必定会对女真族下手,哪怕女真族往昔曾为韩国出生入死、忠心耿耿,此刻在韩国眼中也已然成为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想方设法削弱乃至彻底解决女真族,将成为韩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想通了这一层之后,函普终于明白了大军统帅为何要如此慢悠悠地行军,恐怕正是希望借此机会削弱女真族的战斗力。
待到上了战场,战力大打折扣的女真族战士必定会伤亡惨重。
想通这一点后,函普愈发感到痛苦不堪,他一方面需要绞尽脑汁思索破局之策,另一方面还得强装镇定、一无所知,继续与韩国人虚与委蛇、周旋应对,直愁得函普头痛欲裂、苦不堪言。
“哈哈哈,函普族长,见你久不动筷,莫非是嫌弃我府上的酒不够香醇,难以入口?”
一道洪亮爽朗的笑声骤然响起,将正陷入沉思的函普猛然惊醒。
函普连忙拱手作揖,面带歉意地说道:
“卜大人言重了,您的美酒堪称韩国之上乘佳酿,醇厚芬芳,只是在下心中忧虑着其他事务,故而实在难以细细品味出这酒中的美妙滋味啊!”
坐在主位之上的卜罗汉闻言,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他轻轻摆了摆手,朗声道:
“哈哈哈,今日咱们只管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美妙的乐曲,暂且将那些烦人的正事抛诸脑后。函普族长,您可莫要辜负了这难得的美好时光与这绝佳的美酒啊!”
卜罗汉这番看似玩笑的调笑之语,巧妙地将函普欲出口的话语堵了回去。
函普无奈地摇了摇头,压下心情,只得举起酒杯,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坐在主位上的卜罗汉,出身于韩国大族卜氏。
卜氏一族的族长,当年乃是拥立王建称帝建国的大功臣。
正因如此,在韩国建国之后,卜氏一族便成为了韩国国内赫赫有名的大贵族,权势显赫。
而韩国上下对佛教尊崇至极,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在给孩子起名时,都喜好带上一些佛门色彩,以求孩子能够平安顺遂。
而卜罗汉之名,便是因为其母亲在怀他之时,曾梦见了一尊金光闪闪的金身罗汉,故而便为他取名为罗汉,寓意着他能够如罗汉一般,拥有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卜罗汉确实无愧于其“罗汉”之名,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智慧,对于四书五经、儒家经典以及深奥的佛门典籍,皆能悉心研读,并提出独树一帜的见解。
此外,他在骑射之道上也颇有造诣,及至成年,已是箭术超群,能百步穿杨,令四座惊叹,众人皆誉其为卜氏一族的麒麟儿,视其为韩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在韩国灭渤海的进程中,卜罗汉更是屡建奇功,战功赫赫。
然而,在论功行赏之时,他却婉言谢绝了在韩国繁华都市担任城主、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毅然向韩国王请缨,前往那苦寒的边地为官,为韩国戍守边疆。
抵达边地后,卜罗汉充分展现了他在内政方面的卓越才能,不仅使得韩国边地安定和谐,更将其打造成为攻伐新罗的坚固后方基地。
如此非凡的能力与辉煌的履历,即便是如函普这等枭雄人物,亦不敢有丝毫的轻视之意。
酒过三巡,函普面色酡红,眼神略显迷离,他起身向卜罗汉施礼致歉道:
“卜大人海量,在下实在酒力不胜,欲先行告退,还望卜大人海涵。”
卜罗汉闻言,爽朗大笑,随即起身行至函普身旁,亲切地搀扶着他说道:
“哈哈,函普族长太过客气了,今日设宴本就是为款待函普族长而来,函普族长尽可随心而为。既然函普族长不胜酒力,那便快去歇息吧,何来致歉之说?来,且让卜某亲自送送函普族长。”
卜罗汉态度诚恳而热情,执意要送函普出门。
函普见状,赶忙表示无需因他而终止这欢乐的酒宴,自有侍从相送即可。
然而,卜罗汉最终还是满怀热忱地将函普送至帐门外,这才依依不舍地返回,继续与众人欢宴。
而函普则在其随从的陪同下,离开了那灯火通明、丝竹悦耳的帐篷,步入了寒冷而漆黑的夜色之中。
一出韩国军营,原本醉得几乎无法自行迈步、需由他人背负的函普,竟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清澈明亮,哪有丝毫醉态可言。
从他口中轻轻吐出一句仿佛醉汉梦呓般的话语,周遭的女真族人闻言立刻四散开来,各自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密切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在确定并无他人尾随之后,函普敏捷地从护卫的背上跃下,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瞬间便恢复了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状态。
入秋之后,辽东地区的气候愈发显得寒冷刺骨,一阵阵冷风如利刃般袭来,令函普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的儿子乌鲁见状,连忙从旁取出一件厚重的熊皮大氅,细心地为他披上。
函普将熊皮大氅紧紧地系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深沉的长叹。
岁月不饶人啊,如今的他已然年过花甲,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般,无畏地在寒冬中赤身裸体于结冰的湖里畅游了。
乌鲁为父亲披好大氅后,神色凝重地问道:
“父亲,关于粮食的问题,可有进展了?”
函普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的愁苦之色愈发显得浓重。
往昔韩国征召他们作战时,总是先发放粮食和兵甲,然后再出征。
然而此次,韩国却声称要等到抵达新罗后才发放兵甲,就连粮食也是每日限量供给。
函普曾多次与卜罗汉等韩国高层进行商议,但除了卜罗汉会勉强听取他的诉求外,其他韩国高层,就连塘㩙,都对函普毫无兴趣,甚至直接避而不见。
而卜罗汉此人,虽然每次见到函普时都表现得极为热情周到,礼数周全,但除此之外,却再无任何实质性的作为。
函普心里十分清楚,这是韩国对他们的防备和猜疑。
然而,他也不敢与之彻底决裂,只能不断地放低姿态,低声下气地向韩国高层讨要粮食和兵甲。
完颜乌鲁见父亲摇头叹息,脸上也布满了愁云,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安慰父亲道:
“父亲不必过于忧心,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回去后再一起另想其他办法。”
函普听了儿子的安慰,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
他膝下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完颜注思板,虽是女子,却英勇非凡,手持一根沉重的狼牙棒,在辽东地区难寻敌手。
二儿子完颜斡鲁,更是悍勇绝伦,具有杀虎毙熊的惊人本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无比。
然而,最让完颜函普器重的还是他的长子完颜乌鲁。
完颜乌鲁是女真族中少有的聪慧之人,智勇双全,平日里协助函普处理女真族的各种事务,堪称函普的得力助手和左膀右臂。
函普对长子完颜乌鲁寄予厚望,心中满是欣慰与信任,坚信自己百年之后,女真族定能在完颜乌鲁的引领下,走向繁荣昌盛。
想到自己的几个孩子,函普关切地问道:
“注思板与斡鲁二人,近日是否安份?”
完颜乌鲁恭谨地回答父亲:
“二弟斡鲁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严守军营,丝毫不敢懈怠。若无父亲的明确指令,他绝不敢轻易离开营地半步。”
函普听后,不由自主地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问道:
“那注思板呢?”
完颜乌鲁听了,也不禁露出些许无奈的神情,回答道:
“我曾尽力劝导她,怎奈她心中怨气难消,依旧满心愤懑,独自去林中狩猎了。”
函普听闻,也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的长女注思板,也许是天生具有超乎寻常的力量,因而性格比常人更为刚强坚毅,一旦生气了,便喜欢独自一人,在广阔的森林中驰骋,通过狩猎来宣泄心中的烦闷。